去北京游故宫的心得7篇

时间:2025-07-19 作者:betray

心得体会的写作应当注重情感表达,但不应过度情绪化,心得的撰写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审视,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自己,下面是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去北京游故宫的心得7篇,感谢您的参阅。

去北京游故宫的心得7篇

去北京游故宫的心得篇1

故宫,是古代建筑的珍品,也是古代艺术的瑰宝。今年暑假,我有幸到故宫参观,亲自感受了一番故宫的独有风韵。

远远地望见故宫,只见它气势不凡,占地非常广,不难看出这是一座古代宫殿。

走近故宫,便有一种庄严的感觉。大门只有一道高高的门槛,听别人说,古代人家的门槛越高,地位就越高,如此看来,皇帝的地位还真是至高无上呀。再走近几步,我便清晰地看到大门上写着两个雄健的大字——午门,爸爸告诉我,古代人们常说的“推出午门斩首”指的就是这里。古代皇族迷信地认为在自家家中绝不能斩首,所以才要推出午门。

走进故宫,建筑几乎都是对称的,而且处处是龙,台阶上、房檐上、扶手上雕刻的全都是龙,个个神态逼真,栩栩如生,千姿百态,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城墙是朱红色的,据说这象征着荣华富贵。

再往前走,各式各样的宫院又映入眼帘,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永和宫,宫殿富丽堂皇,宫门口两侧分别站立着两只石狮子,其中一只脚踩绣球,另一只脚踩一只小狮子。离石狮子不远处有一只大金炉,上面的金子好像被人用利器划掉了似的,露出了一层铜,听导游说,皇帝的原意是要造一只金炉,可那时的大贪官和珅却偷偷地用铜造了一只铜炉,外面涂上了一层薄薄的金子来以假乱真,至于炉子上的划痕,是后来被侵略者用刀剑刮下来的。听完这段历史事迹后,再看那只金炉,它好像在默默地诉说着和珅与侵略军的贪婪与无耻,让我的心里升起一丝气愤与不平。

故宫的最后一宫便是赫赫有名的御花园,其中有许多老树,它们依旧那样挺拔,好像一位老人,目睹了历史上的种.种变迁。

走出故宫,我的`心情很坦然,我不仅敬佩它,而且为它感到骄傲。

故宫,是历史的重现,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它不仅美丽,而且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故宫不仅象征着荣华富贵,也记载了历史的屈辱,激励着下一代人要努力学习,建设祖国。

去北京游故宫的心得篇2

仲夏,阳光明媚的一天,我们一家来到了北京,开始了难忘的北京之旅。

到北京第一天,我们就来到了_站在_场中,远远地向_楼望去,朱红的瓦砖,高大的城墙,无不显现出昔日皇家的尊严。我们迫不及待地进了城门,登上了_站在_的那一刻,凉风习习,我仿佛回到了开国大典的那一天,仿佛听见了毛主席的铿锵有力的开国宣言,仿佛听见了全国人民的欢呼声响彻云霄,仿佛看见了一架架神圣的飞机呼啸而过……站在城楼上向前望去,_场上人山人海,一座烈士纪念碑矗立在广场上,长安街上车辆川流不息,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下了城楼,我们向里面走去,便来到了故宫,也就是古代的紫禁城了,这是歌舞升平、荣华富贵的宫城,一块充满神秘而又威严的土地。我们随着人流来到了午门。只见用石头铺成的地面已经凹凸不平,朱红色的城门上,锈迹斑斑,有子弹打在墙上留下的痕迹,也有炮筒轰炸后留下的大窟窿,据说当年八国联军攻打到了午门,无能腐败的清政府无力抵抗,只能签下了耻辱的条约,故宫曾经被敌人的铁蹄肆意的践踏,曾经被敌人的炮火无情的轰炸,这里记录下了国人的耻辱,是历沉重的一页。

再往前走就到了太和殿,金黄的琉璃瓦,在湛蓝的天空映衬下显得十分壮观。周围的小殿数不胜数,如同众星拱月般拥簇着太和殿。登上汉白玉的阶梯,来到了大殿前,大殿内金碧辉煌,最引人注目的是大殿内的十二根柱子,柱子上雕龙画凤,栩栩如生,殿内到处刻着龙的图腾,正中央还摆着一把黄金龙椅,把手上有一只活灵活现的龙,显得尊贵奢侈。

出了太和殿,一直往前走,最后游览了御花园,那里的松柏高耸、挺拔,亭台楼阁隐约坐落在密林中,真是美不胜收。

参观了故宫,那些珍贵的文物,那些富丽堂皇的宫殿,都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它们历经百年,却依然闪耀着历史的光芒,它们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游览了故宫,我明白了更多的知识,也更珍惜今天的生活了。

啊!难忘的暑假!难忘的故宫之旅!

去北京游故宫的心得篇3

今天我参观了金碧辉煌的故宫博物院,我们从_始行程,先后经过端门、午门,进入故宫。顺着北京的中轴线一直往里,我们走过金水河桥,穿过太和门。

一座雄伟古香古色的建筑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就是我们熟悉的金銮殿了,是古代皇上朝见臣子大臣、举行盛大仪式的地方,金色的琉璃瓦房顶向我们展示着几百年来皇家的恢弘气派,朱红的大门那样的庄严肃穆,又透露着几分威严。精巧的雕梁画栋以蓝白为主,加上红黄颜色,朴素又不失高贵,将整个大殿衬托的高雅富贵。站在这里,看着那威武的铜铸雄狮,抚摸着带有龙凤祥云图案的汉白玉栏杆,心绪也不禁随着那斑驳的石板路飘向了遥远的古老的年代,文臣武将们穿戴着顶戴花翎、锦绣华丽的官服整齐的站立,一代天子就坐在这大殿之上接受百官们的朝拜。多么壮观的场面!想到这我心里也激动起来。

与金銮殿的壮丽相比,御花园就多一些秀丽。不过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历经百年的沧桑历史,不管是那苍劲高大的古树,还是那造型别致的假山都记录着历史的兴衰。

下午我们去了皇家祈福祭天的地方——天坛,天坛的顶部最有特点,由三个巨大的蓝色圆锥形搭成,很像三顶明清时期大臣们的帽子摞起来。内部有四根雕刻着金色花纹的大柱子支撑,代表四季五谷丰登。四周有2根朱红的柱子围绕,代表一年12个月。仰望天坛圆锥塔顶在蓝天的映衬下,华贵庄严忽然感到上天的有无比的神力,让人敬畏,而人类是多么渺小啊!

结束了北京之旅的第一天,我被这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征服了,我深深地感到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与精神。祖国的伟大不仅在于现代科技的发达,更在于她的古老厚重与庄严!人们习惯于把祖国比作母亲,但我却觉得他更像是一位历经苍桑,却愈发睿智从容的老者,正迈着他稳健的步伐行走于世界的东方。

去北京游故宫的心得篇4

故宫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除了在电视中经常见到之外,相信大多数人都曾亲自走进故宫参观。尽管我也曾经去过故宫,但是因为都是以游玩的目的,没能真正认真的参观过,所以也借这次近代史课程的实践活动,我又一次去了故宫,而此次去参观真的也得到了很多新的收获,对于故宫也有了新的更深的了解。 众所周知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历经24个皇帝。故宫是从公元xxxx年明代永乐帝开始修建,因而它的第一个主人便是明成祖朱棣。而最后一位是清宣统皇帝溥仪。

带着敬畏的心情从故宫的北门进入故宫,看到御花园。以红黄色调为主的宫殿,而且宫殿屋顶的形态各异,真的很宏伟壮观,不由的想象着在我脚下的路曾经是皇帝必经的路,眼前的景是曾经寻常百姓所不能见得,心中对故宫的敬畏油然而生。使我想到100多年前,一个名叫赫德兰的美国人曾经在参观故宫后,写下这样的文字:“不知为什么,在这里你会被你所见到的一切所打动。这里有一种独特的令人震撼的美,然而这又是一种让你感到亲切的美。”也许外国人并不能像中国人那么感同身受,但是从他的文字中我找到了和我们相通的感受,故宫给人的是尊贵的美,震撼的感觉。同时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为参观的过程中,我们大多都只能在宫殿的外面参观,而不能进入其中,所以我也观察到故宫的窗户设计的十分紧密,据说站在高山上看故宫,根本看不到一个窗户,是为了防止刺客找路,可见紫禁城的防守十分的严密。 故宫占地很大,所以我想介绍一下故宫的布局。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的,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在中轴宫殿两旁,还对称分布着许多殿宇,也都宏伟华丽。这些宫殿可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殿为两翼。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六宫为两翼,布局严谨有序。 关于故宫的三殿,我不得不提的是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它是紫禁城宫殿之中最大的一座,长宽比例9:5,寓意“九五之尊。太和殿的匾额是“建极绥猷”匾,为乾隆皇帝御笔,殿中间是封建皇权的象征——金漆雕龙宝座,看上去真的很有威严。殿前设有广场,可容纳上万人朝拜庆贺,这也使整个宫殿的气势更加恢宏。太和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即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元旦等都在这里庆祝。 后三宫不得不提的是乾清宫。坤宁宫。乾清宫是封建皇帝的寝宫。清康熙前此处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清雍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但仍在此批阅奏报,选派官吏和召见臣下。殿的正中有宝座,墙上高悬这“正大光明”的匾,还有摆放整齐的供休息的床和椅。

坤宁宫在故宫“内庭”最后面。坤宁宫是明朝皇后寝宫,两头有暖阁。清代改为祭神场所,雍正后,西暖阁为萨满的祭祀地。其中东暖阁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绪三帝,均在此举行婚礼。坤宁宫和乾清宫距离之近充分体现出了古代皇后的地位之高,等级分明。

在东西六宫中,我想提及一下储秀宫,慈禧在储秀宫居住时曾经大肆修缮过,使它成为了东西六宫中最奢华的宫殿。

走在故宫中,仿佛真的能看到大臣朝拜,妃嫔相见,更朝换代的场景,想象着这些,使我不由得感叹故宫留存的巨大历史意义,是它的存在才让后人能身临其境,对于古代帝王的生活有了更具体的了解,可谓有据可查。 故宫有四个门,其中后门是“神武门,明朝时为“玄武门,玄武为古代四神兽之一,清康熙年间因避讳改称“神武门。神武门是宫内日常出入的`门禁。现神武门为故宫博物院正门,也正是我们进入故宫的门。

期间我看到了大门前有两个铁缸,开始在想是干什么用的,后来才知道是防火的,里面盛满了水。冬季为防止缸内的水结冰,还在四周垫上棉被,下面用炭火烧烤。由此也看到了古代人防患的意识。

由于故宫很大,可以相当于一个小城镇了,所以要都参观过来需要半天的时间,但是从此也看出古代皇帝的家族之庞大,真的和现在我们的生活状况大相径庭,有玩有办公有举行庆典有居住有修养甚至有“冷宫,如此的齐全,充分体现皇族的地位,再到每一处的建筑寓意等等,让我又深刻体会到了古代皇权的至尊威严,皇帝乃天子的九五之尊。偌大的故宫,建筑的形态,恢弘的气势也让人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创造力,真正体味到什么是智慧的结晶。

去北京游故宫的心得篇5

早上九点,火车到达北京了。出站之后有组委会的人接我们到达星光梅地亚酒店,以后几天我要住在这里,钢琴比赛也在这里举行。办完报道手续,就该吃中午饭了,我找到了我的同学赵茜乔,她也来参加钢琴比赛。

下午我们迫不及待的就去了天安门广场。出了地铁站,走了没几步,雄伟壮观的天安门城楼就出现在眼前,我们叫着、笑着冲向天安门,红色的城墙,金色的房顶,在城楼的正中间,悬挂着伟大的领袖毛泽东的'头像,城楼的左边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右边写着“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参观完天安门,我们就去了故宫博物院。

顺着天安门往里走,就到了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先后居住过明清两代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是我国保存至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宫殿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主体,文华殿、武英殿为两翼,主要是皇帝举行盛大典礼的场所,俗称“外朝”。后部包括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以及东西六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以及他和后妃们居住的地方。

故宫高大的城门,辉煌的建筑,到处是高大的石狮子和雕刻的龙和凤,处处显示出古代皇帝的威严与尊贵。只是故宫里特别冷,凛冽的寒风吹得我哆哆嗦嗦的。正好组委会的老师打电话要我们回去参加排练,我们就匆忙得赶了回去。

去北京游故宫的心得篇6

这周末,我来到故宫博物院,参观了紫禁城建成六百年纪念展,是“丹宸永固”。“丹”是红色的意思;“宸”则指祖国的大好河山;“永固”,顾名思义,是永远长存的意思。“丹宸永固”寓意祖国江山永远长存。

我前来参观时,正是日出之时,太阳平齐于地平线,放射出耀眼的光芒。阳光洒在古楼的屋檐上,琉璃瓦被照射得闪着金光,一些纯金建造的装饰也闪闪发光,金碧辉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园内有一群鸽子站在屋顶上,眺望着远方,陶醉在故宫的美景里。

一进入展览室,人山人海,看来展品肯定非常珍贵。这次纪念活动展出了许多珍宝,有皇帝所坐的`宝座,还有皇后娘娘戴过的貂皮帽子,有烧香的青铜香炉,还有用一块儿玉制成的玉玺,这些展品果然都名不虚传,深得游客们的赞叹和喜爱。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件宝物是金瓯永固杯。金瓯永固杯是用金子打造而成,上面刻有花朵纹样。杯子两侧各有一条龙作为杯子的把手,杯子上镶嵌着许多直径大于五毫米的珍宝和五彩缤纷的宝石,两面分别刻有“金瓯永固”和“乾隆年制”八个字。杯底以四只大象的鼻子为支撑点,耳朵较小,牙齿较长,看起来很是美观。金瓯永固杯小巧而精致,和我们的手掌大小差不多,让我不禁感叹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也让我感受到了我国当时的繁荣昌盛。

宏伟的紫禁城,经历了六百年的风雨,见证了我们国家和民族六百年间的兴衰荣辱。丹宸永固,它将继续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我希望这些文物一直完好无损,让后代子孙也能看到这一奇观,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为祖国感到自豪!

去北京游故宫的心得篇7

一直很向往故宫,梦里时常会梦到,第一次的故宫之游让我兴奋不已,13年暑假,是一次让我可以再次圆梦的机会,只是这次——

再回故宫依旧的让人魂牵梦绕这里是历史的沉淀严肃确不压抑恢弘却不浮夸坐在龙椅上或站在汉白玉的石阶上俯瞰很容易让人产生野心和一统天下的霸气多少腥风血雨多少战争多少朝代更迭不是因此而起?男人也好女人也罢理由多麽冠冕堂皇历史家们的一笔划过千年人的心思如此复杂如今的我们又能从何而知呢?只是,究竟又有多少人能完全抛开权利呢?戏已开唱对于这场戏有的人是旁观者好的时候喝下彩坏的时候唏嘘一片有的人是参与者是好是坏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也有的人已经深陷戏中却浑然不觉。戏唱的究竟是什么不止是戏文上白纸黑字所写看戏人众说纷纭只是每个人的理解。像雾迷茫摸不透看不清像蚕蛹一层又一层。戏完了就应当散了若还是沉于其中无法自拔只能叹气可笑怜其可悲。摸不清如何,摸清又当如何何必沉湎于别人的人生过去的就莫再三追究生命如此宝贵时间又如此珍贵去做些真正对自己对时代有益之事。若干年之后的人们回首这段历史时会露出钦佩的微笑即使在历史长河中没有自己但人是为自己而活只有自己高兴了生命得以升华也就不枉此生了。

我毅然走出了那个魂牵梦绕的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