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年味作文参考8篇

时间:2024-03-18 作者:dopmitopy

一篇优质的作文必然是有完整的结构和富有逻辑的内容的,优秀的作文是我们思想和感情的真实写照,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晒年味作文参考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晒年味作文参考8篇

晒年味作文篇1

很快的,过年了。我住的平静小区一瞬间染上了浓浓的快乐。

一大早就听到了弟妹的笑声和礼炮的脆响。急急地跑到院子里,浓浓的香味迫不及待的窜进我的鼻子,哇!鸡、鸭、鱼、肉样样全啊!

吃饭了,乳白色的青烟里有若隐若现的红礼炮屑,快乐,随着礼炮炸开。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容;快乐,随着口里的饭菜涌进肚里,窜进心里;幸福,伴着我们的笑声在屋里萦绕。

紧接着,快乐用红包裹住,送到我们手里,快乐又变成糖果化在口里,甜的我们笑得合不拢嘴。年味又从我们口里飘出来。

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爸爸、奶奶、二叔、爷爷围在一起打麻将,年味在麻将的碰撞声、爸爸的笑骂声里荡出来;哥哥、姐姐、姑姑、二婶娘围在一起玩纸牌,年味又从哥哥兴高采烈的笑声:“耶!我赢了!哈哈哈哈哈!”中飘出来;叔叔、姑父坐在一起下棋,年味又从姑父的赞扬声中跳出来;妈妈和婶娘一起看电视剧,年味又从妈妈、婶娘的笑声里蹦出来;我和弟妹们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嚼糖葫芦,年味呀,又从我们被染红的嘴里溢出来。

屋里,笑声、歌声混在一起编织出浓浓的年味,编织出浓浓的快乐。

12点到了!黑色的天空里绽放出朵朵绚丽的烟花,金黄色的、绿色的、亮红色的、深紫色的......交织在夜空中,地下,“噼噼啪啪”响在一片,五颜六色的各种小礼炮一个接一个炸开。新年到了!

礼炮声中,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一年。

晒年味作文篇2

一年一度的新年即将到来。今天,我们一起随着牛通社的小慧姐姐来到了嘉善的碧云花园。参加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

大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听牛通社大哥哥介绍,今天年俗活动主要有:写春联,打年糕,做腊肉,采草莓。听见消息我们兴奋不已。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打年糕了。首先,我看见一个石头做的大缸,还有一个特别大的木锤子。只见示范的两个阿姨,一个抡起木锤,重重地砸了下去,年糕中间立刻变成了一个大坑,另一个阿姨沾了点水,把年糕翻了个身。只听“咚”一声,锤子又落了下来。我们一个个都围着石缸,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终于轮到我了!我学着阿姨的样子,与两个小朋友一起合作,把锤子举得高高的,用力往下砸。呀!年糕变成扁扁的了。我们使出了吃奶的劲儿,涨红了脸,一锤一锤地敲打在黏糊糊的米糕上。原来年糕是由糯米、粳米和水,掺在一起,靠着这木锤子敲打才诞生的,还是挺费力的。

打完年糕,我们又围着圆桌开始制作喜糕了。喜糕的原材料和年糕一样、我们先把面粉均匀地撒进模具,再倒出,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米糕捏一小团,放进模具,最后敲打模具,将喜糕整个儿倒出来,放在一张粽叶上。只见碧绿的粽叶衬着雪白的喜糕,有的像鱼儿,有的像小花,有的像葫芦,还有的像寿桃。一个个是那么小巧精致,让人馋涎欲滴!我们眼巴巴地看着阿姨将喜糕放进了蒸笼,等待着热腾腾的喜糕早些出炉,好让我们一饱口福。噢!香喷喷的喜糕出炉啦!我们迫不及待地找到了自己制作的那一笼,立刻放进嘴里。软软的喜糕,甜中夹杂着桂花的香味,真是美味极了!

大厅里回响着我们欢快的笑声,这一幕幕充满年味儿的活动,随着相机“咔嚓、咔嚓”地留在了我们的脑海里。回首望去,那碧云花园天台上一串串的酱鸭、屋檐下一块块的腊肉、还有草堂里一幅幅的春联,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我们还将继续循着年味,迎接猪年的到来!

晒年味作文篇3

除夕前几天,奶奶和妈妈要蒸白馍,我听了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奶奶取出在前一天晚上就已经和好发酵的面,在炕上铺上塑料布,将桌子抬上炕,一切准备就绪。

妈妈一边将发酵好的面团一块一块地揪出来放在桌子上,在面团周围撒上些许面粉,一边对我说:“你反正闲得没事干,不如来学蒸馍。”我听了哪肯将就,学蒸馍就不能看电视了。不行,我得想个办法。我一溜烟跑到另一间房里拿了一本书装模做样,哈哈,这下妈妈无话可说了吧!

忙碌的一天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妈妈和奶奶一人坐在桌子的一边,揪起一块发酵好的面团,在撒满面粉的桌子上用手掌一揉,另一只手将面团一转,手掌再一揉,就这样,面团在周而复始的动作下变得更筋道了。

揉好之后,再换另一团……在所有面团都变装完毕后,就开始揉馍了。第一次揉的是圆馍,将面团揪成一块一块大小相同的小面团,用手掌揉呀揉,最终揉成椭圆形就好了。

将揉好的圆馍有规有矩、有行有列地摆在热炕上,看起来像一位位训练有素的军人。等它们发好之后,在围城一圈手拉着手坐在大车上出去晒太阳,补好钙之后,就要去厨房接受最后一道关卡的考验——蒸。

将摆满馍的蒸笼放在大锅上,用砖头固定好,四十分钟后,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圆馍就出锅了。屋子里顿时香味四溢,馋得我直流口水,眼睛里闪烁着饥渴的眼光,趁没人注意,以迅雷不及掩耳势抓起一个馍,又以不亚于刘翔的速度“逃离”了“案发现场”。妈妈发现后,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冲着我狼吞虎咽的背景扔下一句:“小馋猫。”

蒸馍,紧随圆馍出锅了,最后一锅——包子!看着色香味俱全的包子馅,我的食欲又蠢蠢欲动起来。妈妈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伸手打开我已经伸出一半的小爪子,说道:“不准吃!”

包子出锅时,夜幕已经悄然降临。柔和的灯光照耀着其乐融融、充满欢声笑语的一家人,真幸福啊!

我闻到了浓浓的年味。

晒年味作文篇4

年味是什么?那是孩子们用五颜六色的灯笼一家连一家串联起来的热闹红火。那是鞭炮炸响时孩子们银铃般欢快的笑声,那是除夕夜一家人团聚在午夜饭桌前的其乐融融。那是晚辈们跪磕老人时的美好祝福。那是初一乃至正月末这段时间里人们百说不厌的新年问候。那是村里人舞着彩绸扭着秧歌营造的喜庆吉祥……

“来,吃年夜饭喽!”爷爷的声音从大厅里传出来,不一会儿,一家人围坐在桌子边吃饭。忽然,一阵香味塞满了鼻尖,原来是爷爷端来了鸡汤,远远地闻着一股特别醇香的香味飘来,顿时令人食欲大开,端着那精致的汤碗,喝一口那些土鸡特有的,如黄金般色泽的鸡汤,尝一口,那一种难以言喻的香味,久久不能散去。

接着,奶奶端来了热腾腾的汤圆,不知是否是有了亲情的佐料,那香甜的汤圆和甜蜜的汤汁滑入胃里,竟是如此沁人心脾。我突然觉得,鞭炮、春联、年夜饭,都不那么重要了,只有这一份亲情,这团圆的喜悦,才能让这个春节变得完整、美满。

吃完饭后,我们一家人温馨地坐在一起坐在电视前看春晚,一家人温馨地坐在一起。一边看电视,一边吃瓜子,时不时地评论一下节目,我们跟着春晚一起跨年。到了另一天,表妹和表弟学着抖音里的'话说:“叔叔阿姨新年好,微信还是支付宝,一百二百不嫌少,三千四千会更好。”爸爸妈妈笑着给了他们红包。

亲情是雨,带走烦恼,留下轻凉;亲情是风,吹走忧愁,留下愉快;亲情是太阳,带走黑暗,留下光明。

也许这就是大人们所说的“年味”,家乡的年味儿更甜,更醇,会永远弥漫在我的心里,弥漫在一个小小的城市里。

晒年味作文篇5

我和别人不同,因为随着年代变化,许多人都认为年味渐渐变淡,年假中不知如何消磨时间,我对新年中看春节联欢晚会等事情充满期盼。

盼啊盼,终于盼到春节联欢晚会,到晚上8点我准时坐在电视机前,这起春节晚会很有看点,宋祖英和席琳-迪翁歌曲《茉莉花》,而最让我欣赏则是魔术大师刘谦为我们带来魔术表演,他把一个玻璃杯与一瓶酒慢慢靠近,最后竟将玻璃杯穿过酒瓶,两者合为一体,令人赞叹不已,而更令人拍案惊奇还在后面:刘谦在一副扑克牌摸出四张a,之后反方向与其它扑克牌插在一起,然后用他“超能力”推动那些牌,四张a竟然一一露出来!而后刘谦再次就牌洗乱,空中整理一会儿后,竟然又露出那四张a,他将这四张牌反面朝上,用手拿着其余牌呈扇形,将这四张牌一一点一下,这四张牌正面竟变成乐符,剩下牌,也变成相同乐符,更让人惊讶是,刘谦居然同那位钢琴家互换位置!接着,刘谦让人将钢琴家用布遮住,又把布拉下来,连人带琴在台上不见,钢琴家出现在观众席上!令人惊讶!

春晚还在播着,时间老人慢慢走到12点,一霎间,窗外鞭炮齐放,礼花齐鸣,春晚节目中,一曲《中国范儿》唱起,新一年来,带着几多憧憬……

晒年味作文篇6

爆竹声惊动了整个村庄。哇,过年了!这么快,过了年,我已十四岁了,我感觉自己真的长大了。趁过年该好好庆祝一下!新年的钟声敲响,昨夜已成旧年,今日已成新年。

这年可真是暖。一日的降临,太阳密密地撒布在身上,这可真是个好征兆。

明朗的天气,使人把去年所经历的一切不好的事情都一扫而光,乘着好日子,出门晒晒太阳。世纪广场上游人如织,有温州人,也有新温州人,也有来踏青的人们。虽然不属同地,却如此融洽的相处着。纸鸢为蔚蓝的天空而点缀。广场前张灯结彩,引得人纷纷在前面拍照。温暖的场景,让人不禁感觉到年味如此浓重。

夜幕的降临,不禁是最振奋人心的时刻了。建筑物顿时都亮了起来。鞭炮“咻”地升了上去,“嘭”的一声炸亮丽的火花。赶紧拿出照相机,捕捉这美丽的场景。

新年可真是热闹,可再温暖热闹,还是跟自己的家人在一块儿才是最好。每次的分岁酒都不用长桌,而是用圆桌,大家围绕地坐着,因为这样大家就没有辈分之分,更能融洽的一起相处。大家谈笑这自己的所见所闻,这种感觉比任何事物更加美好了。

不过最开心的当然还是小孩子拿红包了,说句吉祥话,一份红包。拿到了就欢喜地蹦跳着,说要把它存起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梦想着存多了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用再伸手向爸爸妈妈要了。

红灯笼悬挂在窗前,回忆着去年所经历的高兴事,悲伤事。酸甜苦辣,五味杂粮,交织着。但过去的毕竟已经过去了,人应该展望未来。新年,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起始点,给自己一个重新的自己,忘记烦恼,红红火火地闹新春。

这个春节布满了年味,因为有爱,使我们更加快乐充实。

晒年味作文篇7

雀音和燕音告诉新年,又一个热闹的春节来了。但是,虽然有山珍海味和美丽烟花的盛宴,总有一种没有一年传统味道的感觉。于是,我和朋友们,在父母的支持下,开展活动,寻找那些失落的味道。

挤压年糕使它变暖

年糕意味着一年比一年高。据说老年糕是手工制作的,所以特别香,特别香。为了一睹年糕的去除过程,我和朋友一路坐车到绍兴安场古镇了解。

我们找到了做蛋糕的江爷爷。江爷爷热情地接待了我们。知道我们的目的后,他笑着给我们讲了年糕的来历,我们饶有兴趣的听着。最后,江爷爷带我们去后院参观移除年糕的场景。

我们推门进去,看到里面热气腾腾,迎面扑来一股诱人的年糕味。我们贪婪地吸了一口气。看着看着,看到灶台上的大锅上有一个木蒸桶。一个留着胡子的中年人从面板里喊道。于是那人把蒸笼往石臼里一摔。然后,其中一个人舀起一个类似锤子的工具(江爷爷介绍说是锤头)推了下去。另一个用一只浸过水的手迅速把粘在锤头上的粉末封闭起来,然后用力推开。他们的动作配合得如此默契,就像在表演精彩的艺术一样。

大约半个小时后,年糕被拿走了。江爷爷给了我们每人一个破年糕。我们张开嘴咬了一口。啊,真香!一年的味道好温暖。

包粽子,香气浓郁

做粽子也是春节必不可少的项目。有一次,除夕夜前几天,几乎家家户户都做粽子,粽子叶子的香味弥漫在村子的每个角落。可惜做粽子的人越来越少,喜欢去超市买快餐五芳斋。

今天在奶奶的带领下,我们感受到了粽子的味道。我们把褐色的子叶提前泡在水里,糯米在.分开洗,洗完了再拌酱油。我准备去买粽子叶。这时,奶奶来了,急忙拦住我们,说:这粽子叶子要泡一会儿。那么,明天我教你包粽子怎么样?好的。我们高兴得跳了三英尺高。

第二天,我们早起等奶奶。过了一会儿,奶奶来了,才看到她一手把粽子叶卷成三角形,然后把蘸了酱的糯米放进去,里面塞了一块肉,最后用细线包起来。我们一个个学奶奶的样子,但是包装不好。奶奶,仔细教我们。终于,我手里出现了一个小粽子。

看着这小小的褐色,闻着浓浓的褐色香味,我忍不住笑了,我又找到了一种当年的味道。

写对联表达自己美好的感情

过年的时候,家家都有贴春联的习俗,这是一种表达美好愿望和情感的方式,我家也不例外。

看,我爷爷奶奶要去买春联了!这时,爸爸一把抓住他们,说:“爸,妈,你们今年不用买春联了。”

为什么?爷爷问。

你孙子不是学书法的吗?让他写!听到这里,我拍了拍胸口说:“爷爷奶奶放心,我一定会把春联写得漂漂亮亮的!

好了,老头,既然你孙子们都这么说了,你去买红纸吧!奶奶说着和爷爷一起去了超市。我不敢怠慢,在家练字。每个字都写得很仔细。过了一会儿,爷爷奶奶买回了红纸。我拿起笔,在两张红纸上写着,家家都幸福,都幸福。这十四个字。爷爷奶奶高兴得笑得满脸皱纹,像盛开的菊花。

两扇大门中间贴着红色的春联。岁月的味道更浓!

那些渐淡的味道,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它在等着我们去继承和发扬!

晒年味作文篇8

在镇安,年味儿是屋檐下挂着的那一块块焦黄的腊肉,年味儿是三十夜里红彤彤的火盆,年味儿是孩子们手里拎着的六角纸灯笼,年味儿是初一早晨的饺子香……

每逢年终腊月,镇安家家户户都要制作腊肉。腊肉又叫熏肉,既是镇安的特产,又是镇安人请客送礼的传统佳品。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民生活很苦,一年难得吃几次肉。平日喂猪攒粪,年底猪也肥了,便将猪杀掉,腌成腊肉,放在家里,等待着过年了吃。

大年三十早上,大人们就开始忙活了,锅里烧着热气腾腾的开水,把蒸笼架在上面,一边蒸馍,一边熬着猪腿萝卜汤。“要是遇到收成不好的年岁了,没有猪腿可以煮,就用豆腐代替,总归是要吃上一碗热乎乎的汤。吃完这碗汤就该贴对联儿了,架梯子的架梯子,贴对子的贴对子,特别热闹。”家住镇安县大坪镇园山村的汪效林说道。

年夜饭必须有一桌子炒菜,吃饭前要先放炮,预示着来年红红火火,吃完饭再烧一大盆火,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一起守岁。孩子们则提着先前糊好的六角纸灯笼,上面画着各色的图案,满村子跑着串门。等到凌晨五点左右了,家里的长者就会抬个四方的小桌子,放在道场上,再抓些包谷花糖板、柿子干、核桃、油炸面叶凑成四个干盘子,由家中老人面向出天星最吉利的方向祭祀,以祈求来年平安、丰收。

大年初一人们就会把大门紧关的,不出门,这在当地叫关财。这一天俗传是扫帚星生日,为了不破财,除了不能动用扫帚,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关起门,家人们聚坐一桌,第一顿一定要吃上香喷喷的肉馅儿饺子,意为在新的一年里能交到好运。“搬到县城以后,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仿佛一年四季都在过年,虽然没有了过年的期待、没有儿时过年的雀跃,却依然会期待着和家人一起,办年货,贴春联,逛庙会,这大约就是心头难以割舍的年味儿了吧。”汪效林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