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有很多需要写活动总结记录感受的机会,一篇有价值的活动总结是可以看出整场活动的不足的,下面是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公益活动总结5篇,感谢您的参阅。
公益活动总结篇1
活动背景: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尊老爱老”的美德,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其素质。
活动目的:
在寒冷的冬季为敬老院的老人送上一份祝福,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活动时间及地点:
xxxxx许昌绿园敬老院
活动参加人员:
法政青协、经管青协、数学青协部分人员
活动流程:
10月15日上午在法政、经管、数学三个系青协分会会长及干部带领下,我们举行了一场大型的走进敬老院献爱心活动。
上午9点参加人员在东区校门口集合,有秩序的走进敬老院,并受到院长热情的招待。到达老人们住的福寿楼后,志愿者们分组进行,先将楼前广场打扫干净并搬来椅子围成圆圈。与此同时,另一部分志愿者轻声走进老人住的房间并将他们缓缓的搀扶出来就坐。并分发水果。老人们都面带笑容,志愿者们和老人聊家常,使老人们不再感到孤单。明媚的阳光下,在主持人李孟娇精彩的开场白后活动正式开始。三个系会员都积极参与,把一些好听,好看的节目奉献给老人,节目丰富多彩,有歌曲、舞蹈、相声、魔术等。在节目中我们还与老人互动,其中有两位老人进行了豫剧表演,还有一位八十岁高龄的老人唱了快板,博得大家阵阵掌声,最后青年志愿者们演唱《感恩的心》为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总结:这次活动为敬老院的老人送去了祝福,让老人在寒冷的冬天不再寒冷。同时志愿者们为此进行了辛勤的付出与准备,彩排节目,打扫卫生、整理内务。虽然辛苦,可是想到自己的爷爷奶奶的时候就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在挥手与老人告别的时候,看得到老人们依依不舍的眼神和眼眶中泛起的闪闪泪花。志愿者都说以后还会常常来的。
不足:在去之前没有考虑到有许多的老人因为年龄大不易出来,没有看节目。下次会更加努力并全面的考虑活动。
公益活动总结篇2
20xx年11月29日,我社受绿色生活公益联盟组织的邀请,由本社团外联部部长安磊同学带队的共13名爱心社成员前往北京崇文门国瑞参加活动。由于当天早上有大雾,班车晚点,同学们从涿州出发历时3个多小时到达北京,但这并没有减少各位对公益活动的期待。
中午12点40左右,我们到达活动现场,受到主办方的热情接待。在和主办方人员进行简单交流后,我们到了演讲报告现场。虽然是在一个大型商场内,但主办方独具创意的广告宣传牌吸引了我们的眼球。不一会儿,其他高校的同学也来到了活动现场,我社成员很快便和其他高校的同学交流了起来,在得知他们也是各大高校一些相应的公益社团的成员时,我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爱心社的成员积极地与各社团的成员交流,希望以后的活动可以有更多的朋友参与进来。
中午一点半,随着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时,本次绿色公益市集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主持人从多方面引用举例为我们声情并茂地讲述了环境保护对当代社会的重要性。之后,绿色生活公益联盟和趣车江湖煤体矩阵等社会组织的代表人也都一一上带发表演讲,把他们所提倡的环保行动与我们一起分享,号召社会中的所有成员去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一切在环保事业上做出过较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也都一一上台与各位分享他们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环境保护是我们各位的责任和义务,我们都应该也可以参与到其中。与此同时,各大高校也派出了代表上台发言讲述自己学校所在社团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做的贡献,北京市中学生环境保护联盟的代表也上台交流自己的心得。我社外联部部长安磊同学也上前讲述我们中劳爱心社为社会贫困儿童所做的帮助,很好地向社会宣传了我们社团。
演讲活动结束之后,各位一起来到了主办方安排好的物品交换活动现场。很多同学带来了一些身边的小物品,然后用抽签的方式和各位带来的物品进行交换。主办方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唤起各位的爱心——有的东西你不太需要,但也许这个东西却对别人很重要。只要我们愿意,很多我们不起眼的行为都能对别人有很大的帮助。
三点,活动结束。这一天很辛苦,但对我们来说,这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了解环保,真实地感受到身边有那么多的人都在用行动投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带着美好的祝福,我们踏上了返校的路途,经过这次活动我们决心用自己的行动保护这个美丽的地球…
公益活动总结篇3
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让我从中学到很多,也学到了许多深刻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学校让我们利用寒假把社会作为实践的场所,让我们参与社会,在公益活动的实践中有所启示。因此,我在寒假的时候找到当地的敬老院去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我在公益活动中受到教育,有所感悟,引导我去积极了解社会、感受社会。
这天,我来到了我们镇上的敬老院,看到了许多住在那里的老人。首先,我先找到那里的工作人员,说明了此次来的目的,得到了他们的同意,然后,便联系相关的负责人员,请他们帮我安排一些工作。当老人们看到我时,立刻关心起来,询问我在学校及家里各方面的情况,体现出了老一辈对年轻一代殷切的希望和关怀。我也详细询问各位老人的生活起居情况,与老人们聊起了家常,帮助他们打扫卫生,很快就融入其中。我并没有因为寒冷的天气埋怨过一句,取而代之的是满腔的热情。因为这次看似普通的活动其中实际上蕴含了巨大的人性价值,它是一种美德,更是老人与大学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
在敬老院中,我毫不嫌脏,耐心、仔细地帮助老人们整理好房间卫生。这些都让我们体会到了老一辈的孤独、我们的幸福和自私。我在那里尽可能地多和老人聊天、谈心,竭尽所能使老人感到温暖。公益社会实践活动是不记报酬、不谋私利、不斤斤计较的;公益社会实践是忘我的劳动,也是培养我们关心公共事业热情的。参加公益社会实践的光荣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
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一些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而这次的社会公益实践活动,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这些都促进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错误,正确认识自己。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避免了我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公益社会实践活动也同样加强了我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同样培养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当今社会,不知道孝敬老人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忘记了他们的父母含辛茹苦的把他们拉扯,在自己有能力挣钱吃饭后,就将年老的父母给抛弃!任由他们艰苦度日。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来到这里,是一种教育,也是一种锻炼,老人需要社会的关心,社会也应该给予这些老人一定的关注。敬老爱老应该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常抓不懈的工作,我们当代大学生有必要和老人们多交流沟通,明白老人的苦处、难处,这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老人,他们是社会的弱者,可曾经他们也是社会的创造者,祖国之栋梁!
公益活动总结篇4
社会公益活动是直接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无偿的义务劳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和习惯,培养他们的社会义务感和责任感,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自我服务和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另外社会公益活动对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和加深他们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理解都有重要的意义。我校多年来一直坚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现将公益活动的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一、主要内容
1、救助校内贫困生活动。贫困生救助工作在的教育局高度重视下,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各班班主任的积极配合下,我校政教处根据我校特殊情况认真开展贫困生救助活动。虽然捐款数目以一元、二元为多数,但是同学们都特别积极,愿意为这些贫困生奉献一片爱心。从这次活动中,同学们也体会到了友情的温暖。
2、我们为留守儿童包粽子。我校众多家长自身经济受条件限制,虽然在外经商、务工,但是大多的父母无法将孩子接到自己身边一起生活,只能留在家里由老人或亲戚照看,造成了事实上的“单亲教育”、“隔代教育”、“寄养教育”的现象屡见不鲜,使很多学生成为留守儿童。
为了更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让留守儿童能够安心学习,留守儿童的家长在外安心工作,我校作了大量的工作,制定了各项制度,采取了各项措施。xx年的端午节,这些孩子不孤单了。因为同学们和老师们在食堂热火朝天地给他们包粽子呢。
二、活动特点
1、准备较充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正是因为有了详实的考虑、周全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活动才有了成功开展的前提。如学生会提前从家里带好包粽子的绳子、粽叶,并且在活动开始之前我们就有了详细的计划及活动部署。
2、密切配合
多方面的积极协助和努力,是活动得以完成的保证。如在活动中,学生会各部门及各班负责人推选参加活动的人员。
3、分工具体安排合理
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少先队负责人就已经将合理分配,同时也注意到宣传组织及工作时间的协调。
4、活动影响范围大
在校内发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达到了此次公益活动的最终目的。
三、活动结果及意义
1、活动虽然小,却含义深远,反响良好。让学生们动起来,体验生活的良好效果得以彰显。
2、我们以最小的费用高质量的完成了社会公益性的活动。
公益活动总结篇5
学校中心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越来越多。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按照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要求,从校区实际出发,做了一些探索,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召开家长会,摸清情况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会上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我们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程。
二、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总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营造氛围,健全制度,开展活动
1、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在团支部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等。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清楚代理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在每班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建立健全家校联系。要求班主任老师期初、期中、期末与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情况。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育儿、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3、开展关爱活动,快乐成长
学校制定了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关爱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校园里做到对“留守儿童”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加。”为留守儿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定期开放。在学校少先大队的统一组织下,孩子们可以在留守儿童活动室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展示自己的书画作品、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合作学习,与教师、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进步,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真正成了儿童学习活动的乐园。
开展“校园歌手赛”活动。为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给留守孩子搭建展示才艺的舞台,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学校于xx月xx日在阶梯教室举行了第x届校园歌手大赛。经过各班的选拔推荐,最后全校区共有xx名同学进入了今天的比赛。比赛分x个组展开角逐,比赛中小选手们个个满怀激情,引吭高歌,《童年》、《小螺号》、《让我们荡起双桨》等脍炙人口的经典少儿歌曲被歌手们演绎得激情四溢、个性飞扬。嘹亮的歌声响彻赛场,引来台下观众和评委们的阵阵掌声。有的家长得知,自己的孩子要参加校园歌手赛,不远千里,赶回家亲历孩子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成功时享受到更多的关爱。
邀请医护人员为留守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关爱孩子的健康。开学刚刚一周,学校邀请太和三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领导和医护人员免费为校区全体学生进行体格检查。检查的项目有量血压、量身高、测视力、测肺活量、量胸围、五官检查等,并对儿童建立健康体检档案。医生们一边为孩子检查,一边宣讲着儿童保健知识,极大限度地保证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孩子们在检查中没有丝毫胆怯,有的是感受到的温暖。
另外,学校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班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以上是我校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一些摸索,还有待进一步创新。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爱,学校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的高度,对他们要严慈相济,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就能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以后我们将更务实工作,不懈努力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