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叶黏贴画教案8篇

时间:2024-12-14 作者:Monody

教案中应包含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以提高课堂效率,在一份教案中应详细记录每节课的教学重点,下面是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树叶黏贴画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树叶黏贴画教案8篇

树叶黏贴画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认识枫叶、梧桐、银杏等各种常见的树叶。

2、能够根据收集到叶子的不同外形进行想象创作。

3、体验创作树叶贴画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树叶若干、胶水、剪刀、白纸。

2、树叶贴画作品。

三、活动过程:

1、通过观察,了解树叶的形状及颜色。

——组织幼儿讨论,观察叶子的形状及颜色。

——引导幼儿根据叶子的外形、颜色等特征进行想象。

师:刚才我们的树叶宝宝被秋风吹到了许多地方,让小动物们给捡到了,现在这些树叶又飘呀飘的,飘到了幼儿园,飘到了我们小朋友的面前。请你们仔细看一看,摸一摸桌上的这些叶子,然后告诉大家:这是什么叶子?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它们像什么?

2、引导幼儿欣赏树叶画并激发幼儿创作树叶粘贴画的愿望。

师:我们有这么多好看的树叶,可以用它们来干什么呢?

师:这边有几个小朋友他们把树叶拼贴在一起,我们来看一看这些树叶变成了什么?(出示几幅树叶粘贴画,引起幼儿兴趣)

师:金鱼的尾巴是什么叶子?(枫叶)

师:这个小朋友把枫叶当作金鱼的尾巴。

师:这幅画把什么叶子当作了蝴蝶的身体?(竹叶)

师:现在我们的'桌上也有这么多叶子,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作一幅美丽的树叶贴画呢?

师:请你看一看你桌上的叶子像什么?你可以把它当作什么?

3、教师指导幼儿进行树叶粘贴(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尽情创意)。

4、展示幼儿作品。

师: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的作品?

师:说一说你把什么叶子当作了什么?活动反思通过观察各种形态与颜色的叶子,结合对树叶贴画的欣赏,激发幼儿对树叶贴画的兴趣,当孩子们看到一张张树叶贴出的美丽图片时,都很兴奋,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趁此机会,引导幼儿选择合适的树叶通过整张覆盖或是剪切的方式来制作树叶贴画,由于幼儿想象力还不够丰富,大部分作品都是小鱼和蝴蝶,只有个别幼儿创作出了新的作品,如小女孩儿和乌龟等。

树叶黏贴画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掌握折纸、剪纸的基本方法。

2、发挥想象,尝试动手折小青蛙,剪小蝌蚪。

3、体验粘贴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

1、彩色折纸,蓝色硬卡纸,黑色海绵纸若干。

2、美工剪。

3、双面胶。

经验准备:熟悉和理解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回顾《小蝌蚪找妈妈》故事内容。

1、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故事内容。

2、师:小蝌蚪终于找到妈妈了,它们快快乐乐的在一起,再也不分开了。今天我们一起动手来做一副粘贴画,展现出小蝌蚪找到妈妈时的欢乐场景吧。

二、教师示范步骤。

1、教师出示折纸小青蛙的步骤图,引导幼儿观察,然后按步骤师范折小青蛙。

2、教师示范剪小蝌蚪和荷花的方法,重点讲解使用剪刀时的安全事项。

3、教师示范讲解使用双面胶粘贴的正确方法。

三、完整欣赏微课:粘贴画《小蝌蚪找妈妈》。

幼儿欣赏,教师就重点内容再次讲解。

四、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分发材料。

2、幼儿动手制作,幼儿巡回指导。

五、展示作品。

1、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

2、把作品展示在班级美工区。

教学反思

?小蝌蚪找妈妈》是幼儿熟悉和喜爱的故事,通过理解故事的基础上,用粘贴画的形式展现出小蝌蚪找到妈妈时的情景。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积极性高,能够大胆动手,运用折纸、剪纸、粘贴的技巧进行制作,然后进行同伴间的相互欣赏!通过这一活动,幼儿掌握了折纸和使用剪刀的方法,锻炼了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但是在孩子操作的环节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一、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差。1、孩子们对于手工活动都非常感兴趣,但是幼儿们的手部肌肉还没有发育完善,手、眼、脑的动作都很不协调。2、幼儿日常生活中手工活动方面缺乏锻炼,对于手工方面的一些技巧都不太熟悉,控制能力也不强!二、缺乏自信原因:个别孩子在家也不用见剪刀,对于剪刀的运用都不怎么灵活,虽然在活动操作时,我会进行个别的一对一的辅导,但是仍有个别的`孩子在屡试屡败的情况下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从而对手工活动逐渐缺少了兴趣和动力。通过这个活动我进行了反思,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让孩子对手工活动想做,敢做,会做并做得很好呢?进过思考我想出了几个改进的方法:1、在选材的时候要注意简易性,难易度符合我班孩子的现有水平。2、通过家园合作,在家让家长辅导孩子进行简单的材料操作,如:如何正确用剪刀,如何正确用胶棒、双面胶等。在班级的区域活动中投放各种符合孩子现阶段水平的手工操作材料,并在生活中鼓励孩子多操作。在课上对孩子进行简单的手工技巧知识传授和尝试。3、多关注那些不自信的孩子,对其进行一对一指导,以鼓励为主的方式。

通过这次的反思,我发现了自己在这一方面教学的许多不足,还需更多的努力和学习。

树叶黏贴画教案篇3

一、学科:美术

二、年级:三年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树叶贴画的方法。能选择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树叶,贴出自己喜爱的动物。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用树叶拼贴动物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雅的审美情趣,学会创作生活、美化生活。

四、教学重点:

学习粘贴画的方法与步骤,学会利用现有材料,进行想象与创作。

五、教学难点:

在树叶贴画制作中,培养学生画面的设计及创新能力。

六、教学准备:

1.同桌讨论制作“叶画”的设想,并准备材料工具(秋叶、双面胶、水彩笔等)。 学具:

(1)搜集并压平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树叶数十张。

(2)16开色卡纸作底板、剪刀、胶水(双面胶)。

七、教学过程:

(一)、第一环节,激发兴趣:

1、导语:秋天是一首诗,五彩缤纷,秋天是一幅画,多姿多彩。同学们在前一个阶段的学习活动中认识并了解了秋天,领略了秋天的美妙和神奇,让我们再次欣赏秋天之美。

(播放课件,关于秋天的图片)

2、师:这些图片中都有什么呀?(树和树叶)是呀!大树妈妈抖抖手臂,刷刷!树叶宝宝纷纷落下来,有的像蝴蝶,有的像蜻蜓,有的像小精灵,他们非常漂亮,小朋友们知道吗?这些漂亮的树叶还会变魔术呢!你们想知道他们变成什么吗? (出示树叶粘贴画作品,课件中播放)

师:你们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生:??)观察的真仔细!老师看见这些这么美丽的图片也忍不住动手做了几张。大家请看!(出示教师制作的树叶粘贴画) 拿出范图,出示课题:

师选择其中一张范图《两条鱼》

师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说:两条鱼。

然后教师将一条金鱼拆成几片树叶,引导学生发现金鱼是由不同几片树叶拼成的。

师:像这样由几片树叶拼成的图画叫做《树叶粘贴画》

板贴课题:树叶粘贴画

(二)第二环节,新授方法:

1、讲授新课:揭示讲解树叶粘贴画的方法:

过渡:那么怎么样来有序粘贴我们手中的树叶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a、看------树叶

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的树叶,要求学生“看树叶联想动物”想想这些树叶可以作为动物的哪些部位,如:熊猫的头、公鸡的尾巴孔雀的羽毛、老鼠的头、长颈鹿的`脖子等,这时教师引入第二步;

b、想------动物

教师拿出一组树叶,要求学生看看、想想能摆出什么动物,学生可能会回答,可以拼一只孔雀,教师引导:刚才的树叶可以拼做羽毛,尖叶子可做身子,在剪一片细长的叶子做脖子。

教师提示,当我们决定拼孔雀后,还想一想,拼一只怎样的姿态,在干什么呢?导入下一步:

c、摆------姿态

根据尾巴的样子可以想象出,这是一只正在开屏的孔雀。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树叶不仅可以拼孔雀、金鱼,还可以拼其它小动物。 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播放各种形态的动物,(树叶粘贴画),使学生拼、看、想,三者结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d、贴------平整

指导学生贴画,稍微不合适的地方,用小剪刀帮忙修剪一下。

贴——这是粘贴画的最后一步。

师:让我们拿出准备好的东西一起来变一个魔术吧!可以拼动物也可以拼其他好看的图案。

这时播放轻音乐,学生开始贴画,教师巡回辅导。

(三)第三环节,学生活动,展示评价

1、学生动手操作:教师让学生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树叶以及其他用具,学生进行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1)指导学生的粘贴方法,保持画面整洁干净。

(2)提醒学生团结协作,不要争抢树叶。

(3)帮助能力差的学生确定主题,完成任务。

(4)启发能力强的学生补充内容,使画面更加精彩。

(5)在右下角写上自己的名字和制作日期。

(6)最后我们能干的孩子还可以在树叶粘贴画的旁边配上几句诗或写上几句美美的话。

2、展示作品:

(1)学生完成作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展示,个别学生对作品讲解,说说作品的内容,其他学生指出它的优点与不足。

(2)教师启发学生给以分类点评,对有创新的作品进行鼓励。

(3)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鼓励。

(4)对画面整洁的学生进行鼓励。

(5)学生在评价作品的过程中,增长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3、活动评价:

(1)教师对学生的合作情况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教师对回答问题积极的学生进行鼓励表扬。

5、板书设计

1、看----------树叶

2、想----------动物

3、摆----------姿态

4、贴----------平整

树叶黏贴画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幼儿认识紫荆花的树叶。

2、幼儿利用树叶组合出苹果树。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亲子互动情感。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5、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

1、收集紫荆花树叶。

2、范例一幅。

3、各种粘贴用具:胶水、棉棒、小盘、16开白纸。

[教学过程]

1、谈话引题: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秋天到了,天气渐渐变凉了,大树妈妈抖抖身子,树叶宝宝纷纷落下来,有的像蝴蝶,有的像蜻蜓,还有地向可爱的`小精灵,他们非常漂亮,现在小朋友学做树叶宝宝,一起来跳个舞蹈。

2、认识紫荆花树叶老师说:我的树叶宝宝都到哪里去了呢?我来找一找,(老师掀开已经准备好的树叶)惊奇得说:"哇,这里还藏着好多树叶呢!让我们来看一看都是什么树叶。"老师一一出示紫荆花树叶,让小朋友说出它的名字,并说出他像什么?

小结:小朋友认识了这么多树叶宝宝,我们可以用它来干什么呢?(粘贴画)过程三:出示范画:

老师带来了一幅树叶粘贴画,小朋友看一下,它是什么:(苹果树)。这要怎么做呢?下面老师来说,小朋友认真听看。

过程四:示范讲解:

(1)老师拿一片紫荆花树用剪刀稍微剪一下,剪出苹果树的形状。用胶水把叶子贴到白纸上。

(2))用一片废纸粘上胶水贴到树叶下作树干。

(3)用苹果贴花,把苹果均匀地贴到树上。

(4)背景修饰:添上蝴蝶、太阳、白云、丰富画面。

老师的画做成了,小朋友想不想做呢?

过程五:幼儿动手操作:幼儿进行操作活动。

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用剪刀安全、保持画面干净。

(2)提醒幼儿不要争抢苹果贴纸。

过程六:展示及评价作品:

活动反思:

本次树叶贴画活动,引导幼儿在收集树叶的基础上说说各种不同形状的树叶像什么,和他们一起去拼一拼,贴一贴,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已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来完成有趣的树叶贴切作品,使幼儿在集体协作中体验快乐。

树叶黏贴画教案篇5

活动目标:

学习用树叶进行拼贴作画,并能适当添画,丰富画面。

根据不同形状的树叶进行拼图、组合,表现物体的主要形象特征。

体验创作过程中的乐趣和成功后的自豪。

活动准备:

课前带领幼儿收集各种落叶,已认识不同形状的树叶。

浆糊、画纸、彩笔、彩色颜料。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教师拼贴树叶,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秋天到了,我们一起收集了很多树叶,这些树叶一样吗?

教师取两片树叶摆放在一起,拼成图形,提问:你们看像什么?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把树叶贴好,并添画上相应的图案,让幼儿了解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教师重新出示一些其他形状的叶子,启发幼儿想象,还可以做成什么?

二、介绍树叶拼贴画的方法。

告诉幼儿一片树叶和不同的树叶组合就会有不同的图形,小朋友可以先选自己喜欢的树叶,再在纸上拼出图形,最后用浆糊粘贴固定。注意提醒幼儿浆糊不能太多,启发幼儿用彩笔装饰画面。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带领幼儿打开幼儿用书,欣赏画面上的树叶拼贴画,了解作画方法,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选用合适的树叶表现物体的主要特征。

四、欣赏作品。

活动反思:

幼儿的兴趣点是他们主动学习的起点,由幼儿的兴趣点引发的教育才能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内部动机。秋天的树叶来自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所喜欢。拼拼、贴贴、画画又是中班小朋友喜欢的活动,因此树叶拼贴画就是根据幼儿的兴趣、内在需求组织的。《纲要》中强调:“在活动中要突出幼儿自主性、创造性”,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许多树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任意选择,为他们精心营造了一种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充分体现了开放性的特点。以此同时我能细心地观察、倾听幼儿的言行,及时抓住他们的兴趣点,贴近幼儿自身的经验进行自然而然的引发,由浅入深地鼓励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在满足幼儿动手、动口的同时,更能注重让他们思维参与其中。如:我将树叶拼贴成小鸡的样子,问,你们看它象什么?接着又出示其他形状的叶子,“还可以做什么”这种给幼儿思维“搭手脚”的方法,不仅能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参与学习,而且有效地促进幼儿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为后续的创作活动做了有效的铺垫。在摆摆说说的活动中,才能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性,促进他们智能的发展。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愉快地、独立地获得学习经验,使他们的独创精神和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活动中也感到存在一些不足,如:如何让每一位幼儿在活动中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和谐。

树叶黏贴画教案篇6

【设计意图】

随着天气的变化,气温的突然下降,树叶纷纷飘落才将秋季的明显季节特征显现出来,而这些变化也已引起孩子们的注意。根据我们班幼儿兴趣与实际发展需要,结合季节特征,我们正围绕“多彩的秋天”主题开展教育活动。特设计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树叶原有的形状组合,拼贴图案。

2、发展幼儿剪、贴、添画的美工技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收集多种形状颜色的树叶,并进行压制处理(叶子压平整不要完全脱水)剪刀、胶水、双面胶、画纸。

2.粘贴画范例及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观察树叶。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秋天到了,秋风给我们送来了很多树叶,前段时间收集了许多不同种类不同形状的的树叶带到了幼儿园,老师把他们分装在篮子里放在了你们的桌子上。

请小朋友拣拿一片自己喜欢的树叶,和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看看你的叶

子和小朋友的叶子有什么地方相同,有什么地方不同?”

2、引导幼儿观察树叶,

谁能向大家介绍介绍你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提示:形状、颜色、和大小)它像什么?(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出示范画,请幼儿观察,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粘贴画制作过程。小树叶真神奇,形状不同,可以像那么多东西!看看我们把几张树叶拼摆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呢?

1.出示范画(金鱼)

这幅画是用什么做成的?粘贴的是什么?是用哪几种树叶粘贴成的?请幼儿仔细观察并回答。

2.教师现场做粘贴画一幅

师:小朋友们,看老师手里有一片什么叶子(银杏树叶),它像什么?可以用它来做成做什么呢?

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自由的说。(有小朋友说像孔雀,像花裙子,像扇子)

“这么漂亮的树叶,老师想用它做一幅画,小朋友们帮老师一起做吧!”引导并示范孩子怎样用剪刀、胶水、双面胶等粘贴添画。和孩子们一起做一幅秋天的图画。

(让孩子观察树叶画制作步骤,对过程有整体系统的印象)

三、幼儿制作粘贴画

1、幼儿自由选择树叶,初步尝试拼摆。

师:“小朋友,你最喜欢哪种树叶,你想用树叶粘贴什么呢?”请幼儿自

由的选择树叶,构思自己的树叶粘贴画,在画纸上拼摆,调整。

2、请幼儿跟同伴说说自己拼摆的是什么,是怎么做的?相互启发更好的创意。

3、幼儿粘贴,完成作品。

请幼儿适当调整或重新组合好树叶,进行粘贴,添画,美化自己的作品。(提醒幼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胶水涂抹在叶子的反面,并涂抹均匀。树叶要轻压,防止碎裂。)

教师对不同水平的幼儿分层指导。

四、欣赏作品。

将幼儿作品贴在黑板上,让幼儿之间互相评价欣赏粘贴画作品,获得美感与经验。教师进

行评价指导。

【活动延伸】

将幼儿的作品办成“会变的树叶”作品展,让大家欣赏。

大班美术活动《树叶变变变》反思

秋天到了,许多的树叶都变成了红色、黄色,看着一片片的树叶,这是多么好的作画材料,于是我们结合季节,发动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种各样的叶子,为我们的《树叶粘贴画》活动做准备。

接连几天幼儿入园时每人都交到了我手里好多的叶子,我也亲自到野外采集了一些比较特别的'树叶,一一地把它们夹在书里压制平整待用。丰富多样的树叶材料为我们的活动成功地开展提供了前提。

为了丰富幼儿的想象,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我事先制作了几幅范例,又在网上搜集了一些粘贴画图片,做成了简单的课件课件。

活动开始了,当我打开课件,那逼真的动物、人物、景物形象立刻吸引了幼儿的眼球。看到孩子们惊喜的表情,我知道这次活动选对了。于是我便开始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先以金鱼为例)“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它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你桌上的叶子哪一种可以来做金鱼的身体?”“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再找一找哪一种叶子可以做尾巴?”然后依次引导幼儿观察了几幅作品课件。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幼儿在大脑里初步掌握叶子的搭配。

在引导幼儿操作时,我首先强调幼儿一定先把自己要粘贴的事物用叶子拼出来,然后再用胶水进行粘贴。

一节活动组织下来,我发现孩子们的能力以及他们的想象是远远超出教师所预想的范围之外。因为我担心幼儿制作的作品都会仿照教师的示范做一些金鱼、蝴蝶等物品,但当孩子们在拼贴时我惊呆了,他们对《树叶变变变》这个活动很感兴趣,个个都积极开动脑筋用树叶拼摆各种东西,一个个美丽生动的造型跃然于纸上,有孔雀、蝴蝶、金鱼、小兔、还有大树、花草等等,真是让

人赞叹不已。从这个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感性的、具有操作性的活动特别感兴趣,探索欲望强烈,参与的积极性也比较高,完成的效果自然就好。有很多小朋友还用水彩笔进行添画,使画面更丰富,事物更形象、色色彩更明丽。平时表调皮的几个男孩都表现的特别认真。当我组织小朋友欣赏评价完作品把他们的作品布置在主题墙上后,小朋友们看着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此时我心里也特别满足。

这次活动很成功,不仅仅是因为孩子们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而更多的是因为孩子们通过这次活动感受到了绘画活动带来的乐趣,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当然,再成功的活动也有不足之处,而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在于在准备叶子时忽略了叶柄的存在,孩子们在拼贴时教师又一片片的去剪掉叶柄,这样占用了一些指导的时间;除此之外,如果再准备一些花瓣也更利于丰富画面。

经过这次活动我体会到家园共育的重要,如果没有家长的配合,我们不可能收集到那么多那么有特色的叶子,而这次活动也不会完美的结束。谢谢我们的家长朋友,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在家长的配合、支持下,让我们的孩子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树叶黏贴画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形状的树叶进行拼图、组合,并能表现物体的主要形象特征。

2、学习正确的粘贴方法。

3、体验创作过程中的乐趣和成功后的自豪。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课前带领幼儿收集各种落叶。

浆糊、画纸、剪刀等。

活动过程:

1、欣赏各种树叶,知道它们有大有小、形状不一,可以组合成各种图形。

2、(1)小朋友检到了很多树叶,看看这些树叶一样吗?

教师取两片树叶,摆放在一起,拼成小鸡样,提问:“你们看象什么?(象小鸡),小鸡喜欢在哪里游戏?(草地上)我们可以用小树叶贴出小草样。这样这幅画就更美了!”让幼儿了解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2)教师重新出示一些其他形状的叶子,启发幼儿想象,还可以制作成什么?

3、介绍树叶拼贴画的方法。

告诉幼儿一片树叶和不同的树叶组合有不同的图形,小朋友可以先选自己喜欢的树叶,再在纸上拼出图形,最后用浆糊粘贴固定。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并选用合适的树叶表现物体的主要特征。

5、欣赏作品。

活动延伸:

继续收集树叶,区域活动玩。

活动反思:

幼儿的兴趣点是他们主动学习的起点,由幼儿的兴趣点引发的教育才能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内部动机。秋天的树叶来自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所喜欢。拼拼、贴贴、画画又是中班小朋友喜欢的活动,因此树叶拼贴画就是根据幼儿的兴趣、内在需求组织的。《纲要》中强调:“在活动中要突出幼儿自主性、创造性”,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许多树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任意选择,为他们精心营造了一种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充分体现了开放性的特点。以此同时我能细心地观察、倾听幼儿的言行,及时抓住他们的兴趣点,贴近幼儿自身的`经验进行自然而然的引发,由浅入深地鼓励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在满足幼儿动手、动口的同时,更能注重让他们思维参与其中。如:我将树叶拼贴成小鸡的样子,问,你们看它象什么?接着又出示其他形状的叶子,“还可以做什么”这种给幼儿思维“搭手脚”的方法,不仅能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参与学习,而且有效地促进幼儿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为后续的创作活动做了有效的铺垫。在摆摆说说的活动中,才能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性,促进他们智能的发展。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愉快地、独立地获得学习经验,使他们的独创精神和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活动中也感到存在一些不足,如:如何让每一位幼儿在活动中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和谐。

树叶黏贴画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用树叶拼贴出一副比较完整的画,提升动手操作能力。 2、发挥充分想象将树叶变形,发展组合造型能力。3、体验创作的乐趣,增强创作能力。活动准备:

1、ppt收集各种形状、大小的叶子,压平待用。 2、乳胶、简单、纸一人一份。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发兴趣。

t:小朋友们秋风婆婆给我们送来了礼物,你们猜猜是什么?(小声在耳边说)

二、引导幼儿剪贴树叶,启发想象。

t:它们长的各式各样,有的大、有的小,还有各种各样的颜色,你们看这片树叶,它像什么?

t:小树叶不但漂亮,还会变魔术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变个小魔术,将各种各样的小树叶变成一幅画。

t:瞧,许多大师们把树叶变成了什么?(播放许许多多的图片,有动物、小人、小船的图片)

t:风婆婆要我们小朋友啊也来做一个魔术师,把这些树叶变成你们喜欢的东西,做成一副作品。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t:我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剪刀、纸、树叶。请你们运用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树叶,可以用剪刀、剪剪贴贴,拼出你们想要的样子,操作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剪刀不要剪到手!(帮助能力较差的幼儿,指导她们树叶的构图)

四、评价幼儿作品

t:请把你们的作品拿给秋风婆婆看一看,跟他介绍介绍。

活动反思

幼儿的兴趣点是他们主动学习的起点,由幼儿的兴趣点引发的教育才能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内部动机。秋天的树叶来自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所喜欢。拼拼、贴贴、画画又是小朋友喜欢的活动,因此树叶拼贴画就是根据幼儿的兴趣、内在需求组织的。《指南》中强调:“在活动中要突出幼儿自主性、创造性”,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许多树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任意选择,为他们精心营造了一种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充分体现了开放性的特点。以此同时我能细心地观察、倾听幼儿的言行,及时抓住他们的兴趣点,贴近幼儿自身的经验进行自然而然的引发,由浅入深地鼓励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在满足幼儿动手、动口的同时,更能注重让他们思维参与其中。如:我将树叶拼贴成小鸡的样子,问,你们看它象什么?接着又出示其他形状的叶子,“还可以做什么”这种给幼儿思维“搭手脚”的方法,不仅能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参与学习,而且有效地促进幼儿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为后续的创作活动做了有效的铺垫。在摆摆说说的活动中,才能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性,促进他们智能的发展。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愉快地、独立地获得学习经验,使他们的独创精神和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活动中也感到存在一些不足,如:如何让每一位幼儿在活动中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和谐。

本次活动中我觉得存在以下一些问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有待提高,教师的引导不到位,添画幼儿较少,目标1中添画的技能目标未能完成。还有就是时间安排不和理,幼儿动手拼贴、修剪、添画的时间不够。我觉得可以分成两次活动进行,第一次给幼儿足够时间欣赏,教师给出幼儿类型较多,内容丰富的树叶粘贴画范例,以欣赏活动的形式进行,这样幼儿的思维不会受到限制,粘贴画的内容也会更丰富。第二次活动以拼贴,添画的形式进行,幼儿的思维会比较开阔,完成贴画的时间足够,就能够较好活动目标,并且有时间把所有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进行简单的评价,也是对幼儿的一种肯定。还有一点是教师授课时没有提醒幼儿要保持树叶原有的形状只需对细节进行修改裁剪就行,致使部分幼儿拿起来就开始剪,作品完成都看不出树叶的原有形状。最后,教师在出示树叶,问树叶的形状时就可以让幼儿联想这个形状的树叶像什么,我们在拼贴什么样的东西时可以选择这种树叶,这样幼儿完成作品时也会轻松一些,根据树叶的原有形状进行组合的目标也会完成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