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就是将人生经历中的领悟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书面材料,当我们的内心积攒了很多的收获想要和大家分享时就可以先准备份心得体会,以下是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活动在基层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活动在基层心得体会篇1
站在四十岁的门口,看花开花落,岁月更迭,遥想京沪开通20周年以来的岁月,不仅追昔过往,慨叹岁月无情。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的青春都去哪儿了,人生真是转瞬即逝,一张老照片更是引起了我的思索。
那是20_年的10月14日,我当时所在的_主线站一行27人在河南焦作影视城前的大合影。那时的我们20出头,朝气蓬勃,正是岁月最美的年华,有的同事在拍照时伸出了剪刀手的恶作剧,大部分人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眉宇之间也掩盖不住青年人的稚涩。想当年,游玩他乡,生龙活虎激情四射;想当年,我们男生清瘦俊郎,女生青春阳光;想当年,我们无知无畏,敢闯敢拼;想当年,我们为工作去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想当年,我们迎接了一个个检查、一次次验收;想当年,我们女生可以抗消防栓,男生连续站疏导。对了,这就是青春的模样,这就是青春该有的激情。
我把照片传给了微信上的好友,我说“这人是谁啊,这么精神!”,后面加上了一个笑脸的符号,没一会儿,她答道“还有这张照片呢!”,紧跟着又来上一句“咱们的青春啊,都奉献了啊!”我知道,这不是唱“高调”,更不是矫情,而是一个虽然现在不身在京沪却又心系京沪,更是把青春都奉献给单位的老京沪人心声,是对我们过往20年来的最好诠释,是对我们伴随着欢笑、汗水、泪水青春的最好追忆,是对“年轻真好、青春无价”最深忱的渴望。但一切都回不去了,我们经历了人工收费、全省联网收费、计重收费、etc全国联网,这二十年收费制度的变革让我们告别了最初“日期章”的时代。如今,全国路网四通八达、延伸万里,高速公路事业日新月异,etc畅行无阻,真正做到了天下通衢、南来北往、东横西联,高速事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我们交通人更要夙夜为公,不负使命,为单位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时间都去哪儿了,让孩子们告诉我们答案吧。京沪高速开通20年来,我们也从一个个青涩少年到如今人至中年,在家庭中,我们已经渐渐成为支柱,我们是孩子眼中的大人,父母眼中的孩子。当然,我们能够在社会立足是感谢工作给我们提供的舞台,让我们长才干、作贡献、受历练。时过境迁,今非昔比,我们能为在京沪高速工作20年而感到自豪,我们也倍感珍惜工作机遇,不断提高自己,活出最舒服的自己。
有人说,青春过后,再无年少。我要说的是,青春过后才是开始,虽然多彩的青春离我们渐行渐远,但我们有经历、有阅历、有精力,我们一定会活出青春时最希望成为的样子,不负此生,不负韶华!
活动在基层心得体会篇2
熊国海,男,汉族,1977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西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食品贮运专业1999届毕业生,现任南昌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刑事犯罪信息中心副主任。自1999年作为优秀大学毕业生选拔到公安机关工作后,一直在公安战线工作,在刑侦部门从事刑事侦查、情报研判等工作,为推进江西南昌公安刑侦信息化作出了贡献。
从警20年来,熊国海同志参与破获各类大要案件1000余起,抓捕各类犯罪嫌疑人450余人,他多次受到江西省公安厅、南昌市团委和南昌市公安局的表彰,5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先后荣获“优秀共产党员”、“全市优秀人民警察”、“全市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个人”、全市“十佳情报民警”、“全市青年文明号最美号长”等多项荣誉称号,被江西省公安厅特聘为“全省网上作战专家”,2016年被评为公安部“全国刑侦情报研判能手”,2017年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优秀刑警”荣誉称号,2018年12月获南昌市公安局首届改革创新大赛“警务创新运用能手”荣誉称号, 2018年12月获公安部授予的“刑侦改革创新纪念章”,2019年1月荣获省公安厅“全省警营改革创新之星”荣誉称号,2019年4月荣获南昌市五一劳动奖章,2019年11月荣获“全国最美基层民警”称号。他所领导下的刑侦支队刑事犯罪信息中心多次被评为省团委“龚全珍式向上向善好集体”、市级“青年文明号”、“百强党支部”、全市“政法工作先进单位”、 市公安局“优秀基层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为了将本职工作做得更实、更细、更好,他认真学习钻研软件编程知识,加班加点分析研究各类数据资源和研判功能,结合实践经验,克服各种艰难困苦,于2010年参与创建了“南昌刑侦网上作战平台”。 该系统采集了与刑侦工作相关联的电信、供水、供电、民航、高速公路管理等相关社会信息资源25大类98种共计近50亿条,规范了信息化数据应用,按照实战应用需求分类向各部门开放应用权限,形成了“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互联互通”的网上法治规范化作战应用体系。
在2011年“清网行动”中,南昌全市公安民警通过对该平台信息深度研判,共抓获网上逃犯800余名,追逃总数名列全省第一,全国第七,南昌市公安局为此被公安部记集体一等功。在2014年10月公安部组织的全国109个城市“百城禁毒”会战中,“南昌刑侦网上作战平台”再显神威,民警利用平台分析研判,共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090名,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八位。该平台建立以来,南昌全市每年破获的数万起案件中90%运用了平台信息,起核心作用的达50%。 “南昌刑侦网上作战平台”已被列为南昌市人民政府第二批科技创新项目,成为南昌公安网上作战的主要载体。他创新推出的“图鉴”侦查技战法,在侦破大要案件中屡建奇功。他牵头建立的南昌市公安局合成侦查工作机制荣获南昌市公安局首届改革创新大赛“警务机制创新奖”。
二、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对待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工作,他始终冲锋在前,乐于奉献,积极参与侦办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和恶势力团伙案件达十余起,抓捕各类黑恶犯罪首要分子、骨干成员三十余人。
2015年9月25日,南昌市进贤县某医疗器械公司发生一起财务室保险柜被撬盗的案件,被盗现金和黄金器物等损失巨大。该案在当地引发热议,能否在短期内破案是回应社会关切的焦点。为尽快破案抓获犯罪嫌疑人,熊国海放弃中秋和国庆假期,充分运用“南昌市刑侦网上作战平台”的资源优势,带领专案组民警围绕嫌疑人作案后逃跑轨迹一路追踪,耗时7天,追踪了一千多公里,终于在广东省广州市将两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缴获被盗现金一百五十余万。
2016年2月春节,南昌市湾里区发生了一起特大故意杀人案。经侦查,犯罪嫌疑人李火水是公安部a级逃犯。为将李火水尽快抓捕归案,南昌市公安局立即启动合成侦查工作机制,春节假期在外旅游的熊国海同志接到该任务后立即告别家人,赶回南昌了解案情。此次案情难度很大,但他说:“作为刑警,就要有一种案件不破绝不撤兵的担当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他带领视频侦查民警连续加班进行一路视频追踪,沿着嫌疑人的逃跑轨迹一路追击,有的民警一边流鼻血一边看视频,有的民警喉咙肿得说不出话来,还有的民警眼睛充血靠滴眼药水缓解干涩,但没有一个人有怨言,对工作负责到底。通过半个多月的视频追踪,最终将李火水成功抓获归案。
他认为公安工作的最大意义就是在最平凡的岗位铸就不平凡,在最朴实的岗位创造新奇迹。越是平凡的岗位,越是需要那一份坚守和执着,荣誉意味着光荣,更意味着责任、进取和担当。
获得中宣部、公安部联合颁发的全国“最美基层民警”称号这一荣誉后,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刑警,他在采访中说道:“我会珍惜荣誉,戒骄戒躁,在今后的工作中,时时处处真心把群众当亲人,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工作,自觉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打击人民群众最深恶痛绝的违法犯罪作为第一目标,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作为第一追求,不断创新,用最新的技术打击犯罪、服务侦查破案,从人民最满意的事情做起,继续赢得群众的信任和爱戴”。
活动在基层心得体会篇3
年轻人是时代的脊梁,民族国家的支柱,只有年轻人做好了,尽责了,中国的美好未来才可期。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充斥着年轻人的身影,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你会看到一个个外卖小哥飞驰而过;在流水线上,你会看到年轻人熟练的动作;在实验室,你会发现大多数的人都是青春正茂的年轻人,他们正专心于自己的研究。或许这些离我们有些遥远,那你看看周围,看看身边的每一个人,有谁不是在认真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身为民族、国家的希望,每一个人都应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尤其是我们年轻人。你看,一百年前,胡适等一群年轻人引领了新文化运动,给中国带来民主科学,同时带来希望;再观当下,“嫦娥四号”的成功登陆,其背后是年轻人的不懈努力和日夜工作。国家的发展需要我们年轻人的付出与奋斗。
但是,就在其他人都在努力时,总有一些人消极待世,没有激情与活力。他们的存在就像洁白的纱巾上出现的大黑点,尤其突出,尤其显眼,不仅会影响美观,还会影响和谐。我们要杜绝这种现象,争做领先者,而不是一味地随意生活。
年轻人就该有年轻人的活力,就该有激情。赢在时代的洪流中奋楫中流,勇往直前。激情与活力是当代年轻人的鲜明特征,我们要在最好的时间做最有意义的事。
恰青春,风华正茂,书生意气,当指点江山,奋楫击流,争做新时代的领路人。
活动在基层心得体会篇4
_春节,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沿海地区等祖国各地,到处活跃着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新闻单位_们忙碌的身影。今年中央新闻单位带头在新闻界开展的“新春走基层”活动,不仅把春节的氛围渲染得格外热烈,也是新闻战线正在全面展开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又一深化形式。一篇篇生动鲜活的报道,一张张激情四溢的图片,一段段感人至深的画面,使沉浸在节日欢乐中的国人神驰八方,彼此了解,心手相牵。
精心策划突出“基层”“民生”
“新春走基层”已经连续开展了两年,中央各新闻媒体在总结往次活动经验的同时,今年对各自的报道进一步精心策划,周密组织,领导带头,选派精兵强将,力求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把各地普通人群中最动人、最美好的人和事呈现给受众。
人民日报“新春走基层”报道进一步加强整体策划,推出“民生”、“人物”等专题,由总编室负责版面统筹、稿件组织和编辑以及栏题制作等;新闻协调部负责活动方案的落实和活动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各编辑部门争相为相关栏目提供选题和稿件,要求编辑在活动中,除提供现场见闻和动态报道外,围绕主题多收集素材,适时组织深度报道。自1月10日在一版推出“新春走基层新风扑面来”专栏始,至1月28日,已连续推出19期报道,刊登了200多篇来自基层一线、文风朴实清新的专栏稿件。
新华社在总编室统筹协调下,文字、摄影、音视频、社办报刊_兵分70路,兼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深入31个省(区、市)采写基层的鲜活新闻。仅春节7天假日即播发“新春走基层”专栏各类文字稿件150多篇,配发图片图表500多张,音视频稿近200条。各专栏报道特色鲜明、视角、内容丰富,细致描述了基层各类人群的春节生活,生动展现了各地各领域的新春新景、民生变化,受到读者好评,被誉为春节期间社会基层的“全息图”。
光明日报编委会提早策划,成立专门报道组,制定了周密、详细的采访、编辑、发稿计划和流程,精心编排版面,在一版重要位置和彩色专版,连续刊发前方_的鲜活报道;光明网充分做好报网互动,派专人负责设计、编发和维护有关内容。春节期间,报社共派出“新春走基层”15路,参加的编辑_70余人,专门派出4路_与基层百姓一道过大年。截至1月29日,共刊发“新春走基层”专版18块,消息、通讯、评论等各类稿件100余篇,图片60余幅,社会反响强烈。
经济日报策划推出“新春走基层·回家”系列报道,综合运用消息、通讯、特写、言论以及图片、图表等多种形式,努力创新报道手段,较好地实现了图文结合、长短结合、点面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报道风格和特色,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大为增强。截至1月24日,共推出专版17个,稿件126篇、照片56幅。报道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亮点频现,以小切口反映大变化,营造了浓郁的节日气氛,受到读者好评。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今年的“新春走基层”中投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提前策划部署,全台14套频率和中国广播网、40个_站近500名编辑、主持人全力投入,足迹遍及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包括港澳台地区),使“新春走基层”活动在历年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第一套节目中国之声结合春节期间特点、热点,设计了“文化春节”、“春节坚守一线”、“红火市场”、“新农村变化”、“保障房的春节”等系列报道主题。仅第一套节目中国之声就安排135人次参与“新春走基层”活动,播出稿件400多条。
中央电视台台领导高度重视,新闻中心精心策划“新春走基层”报道,与“走基层”报道并行播出,做到“走基层”报道不断线,“新春走基层”报道彰显节日特色,陆续推出了“聚焦春运”、“问暖”、“在岗位”、“回家的礼物”等板块。在此次采访中,新闻中心共派出160多路、580多名_、主播赴一线采访,采制“新春走基层”报道近160条,在《新闻联播》、《晚间新闻》、《新闻30分》、《朝闻天下》、《共同关注》、《东方时空》等重点栏目播出并多档重播,形成了综合频道与新闻频道的屏幕亮点。
扎实采访反映民声期盼
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拜人民为师,向实践学习,增强国情了解,增加基层体验,这是“走转改”活动的基本要求,也是“新春走基层”的目的。中央新闻单位的_们通过与群众同吃同住同行,不仅得到了第一手的新闻素材,也使报道更加扎实,更加充满生活气息。
人民日报200多名编辑深入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山东、重庆等地的基层一线,与当地各族群众一起过年,在报道中生动展示了各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喜人成果,突出反映了基层党员干部、窗口服务行业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感人事迹。题为“2012新期盼”的整版专题报道,抒发了老百姓对2012年出行、就业、创业、住房、教育等方面的新期盼,说出了人民群众的心声。
活动在基层心得体会篇5
农历腊月二十七到正月初八,光明日报“新春走基层·过年”栏目报道组一行五人,兵分四路,分别来到辽宁省朝阳县、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陕西省华阴市五方乡大城村卫生室和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深入城镇乡村,与基层群众共度龙年新春。十天里,我们时时刻刻感受着基层的火热生活,体验着基层群众的欢乐和期盼,更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走基层,感受的是变化
从北京出发,伴着浓浓的年味,我们一路感受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新貌,感受基层文化的丰富多彩。过去脑海中的世情、国情、民情由抽象的概念化为鲜活的场景和血肉丰满的人物。
“让年过得更有文化味。”辽宁朝阳北四家子乡雹神庙村的村民热衷过“文化年”,村民李春军自办“春晚”已经17载。今年春节,我们住到李春军家中,全程记录了村民演员们反复排练的认真劲头,记录了附近村民冒着严寒观赏节目的高涨热情,真切感到了农村百姓对“过个文化年”的渴望和追求。
在革命老区山东临沂,政府的支持和群众的热情,激发了基层文化的生机活力。汤头镇白塔街社区建成的社区文化大院,开设图书阅览室、文艺创作室等文化活动场所,还成立社区书画协会和老年协会。闲暇之余,三五人一起吹拉弹唱、下棋、练字切磋,如今在临沂农村已蔚然成风。设施完备的活动场所,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热爱文化的浓厚氛围,使老区人民的文化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
改革开放的前进步伐,建设两岸共同“新家园”的部署,使福建平潭岛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平潭岛人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原来他们想的是“跳出海岛、走出困境”,如今已经变成“回到海岛、建设家乡”。“这里变化太大了!”几乎是采访中听到最多的评价。在澳前镇玉楼村,我们与赵贤同老两口一起买年货、摘蔬菜、贴春联、过除夕。老赵告诉我们,村里变化的就是路,以前去县城很不方便,一旦下雨,孩子们上学都成问题,现在路修到了家门口,还有了农村客运,“想去哪儿一会儿就到了。”
周围看似平常的小事,无不显示着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蕴藏在基层群众之中,催生出多彩多姿的生活。这一切,给我们带来了未曾体验过的震撼和感动。
走基层,责任中有期盼
在与基层群众的真诚交流中,我们感受到了欢乐和信心,同时也了解到许多期盼和要求。
采访中,陕西华阴五方乡大城村卫生室村医张俊锋自己总结道:“没黑没白没阴没晴”。每日几十人的门诊量,担负4000多人的健康防疫任务,不间断出诊,的确让他和妻子忙得脚不沾地。缺人手,是他面临的问题。一边是大村卫生室人手不足,一边是小村卫生室难以为继。因此,如何整合村级医疗资源,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成了张俊锋工作之余经常思考的问题。
在山东临沂,我们明显感到传统文化艺术后继乏人。虽然临沂基层文化建设搞得红红火火,但中坚力量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临沂市河东区相公镇大茅茨村李书涛跟_聊天时说,在书法等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已被老祖宗落下一大截,但愿下一代不要步我们的后尘。
“一天一个亿”的投资正在让平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使_对“平潭速度”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然而,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随着岛上人口激增,卫生、教育、医疗、交通等城市基本生活设施也面临挑战。平潭岚华中学高级教师陈光银说:“除重视经济建设外,文化建设需要同步跟上。发展中,如果缺少文化底蕴,将无潜力可言。”
雹神庙村“春晚”排练时,李春军家俨然成了公共文化活动中心,院子、卧室、客厅都是舞台。他的愿望是建一个文化广场,方便乡亲们的活动,方便他们的文化演出。
群众的期盼就是发展的动力,也是新闻工作者需要关注和反映的重要方面。我们深感肩上的责任很重。
走基层,收获的是成长
“我跟你说话紧张!”这是_刚到陕西华阴五方乡大城村卫生室时,村医张俊锋说的话。采访结束后,_去他的小诊所告别,他们一家人送出好远,反复说:“明年过年,你还来不?”回想起春节期间和张俊锋一起过年、一起出诊、一起看望老曹、一起探讨“新医改”给农民带来的实惠的经历,_更深切地懂得了,只有走进基层,了解基层群众的酸甜苦辣,反映他们的愿望要求,才能真正成为他们的贴心人、知心人。
深入基层,笔下生风,是“新春走基层”另一个突出的感受。在雹神庙村,_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采访,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直到手指冻得不能自由弯曲,但感觉特别亢奋,灵感特别多。黄土高原蜿蜒曲折的乡间小路,平潭岛颠颠簸簸的农村客车,辽宁朝阳热闹的农民“春晚”现场,熙熙攘攘的山东文化广场,都变成了新闻报道的源泉。
?算算卫生室这本账》见报后,张俊锋发来短信:“今天的报道赞一个!”金奖银奖,不如一句老百姓的夸奖。作为党报_,只有真实反映基层群众的火热生活,写出可读、喜读、耐读的作品,才对得起人民的嘱托和时代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