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一种探索未知和未来的方式,能开拓我们的思维,写作文是一种通过文字传达思想和情感的独特方式,下面是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三字信作文推荐5篇,感谢您的参阅。
三字信作文篇1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照常背着书包,和好友佳欣一起上学。刚走进教室,上课铃就响了。我快步走到座位上,等老师来上课。老师一进教室,就点我们几个好友的名字:“佳欣、雪银、丽佳、肖雨等同学,马上到校长办公室去一趟。”听了老师的话,我和同学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向校长办公室走去。
来到校长办公室,音乐老师罗叶每人发给我们一张卡片,我仔细一看,全是《三字经》的内容。我明白了:老师是要我们读吧。读《三字经》啊,我可喜欢了,全都是三字组成的,节奏感很强,一定很顺口的。老师看着我们激动的样子,微笑着说:“孩子们,你们先读一遍吧。”没等老师说完,我们便放声读起来。刚一读完,我们就兴致勃勃地看着老师,等待老师地“评判”。老师和颜悦色地说:“你们读得很流利。但字音错了不少啊!”当时,我们几个同学都感到很鄂然。平时,我们听家里的爷爷、奶奶念,或是听同学念,就跟着随口念出来来没有认真练习过,自以为读得还可以,没想到。然后,老师把易错的字音一个一个地给我们纠正,要我们反复练习几遍,再从头读。
当我们读这一遍的时候,都觉得有些胆怯,没有第一遍的激情了,总害怕读错字音。但是,我们还是试着读,我相信:只要自己用心了,没有做不好的事。“人之初,性本善——-”这遍读了下来,我们头上还冒出了汗。哎,有这么难吗?我们几个出了名的“读书大王”,这可是头一次“遇难”啊!我们又怀着急切的心情看着老师,只见老师微笑着对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的进步真大啊!这遍字音读得很准了。”接着,老师又严肃地说:“每篇文章或诗句都有它们自己的意思和风格,《三字经》也是这样的,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还得用心理解它的内容,体会它的感情啊。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读,才能读得很好。”
听了老师的话,我们又低头看着稿纸小声念起来,一边念一边思考其中的道理。哦,原来《三字经》是教我们怎样做人的道理,我们应该带着肯定、劝说的语气读才对,不能只图顺口随便读。于是,我们跟随着老师地指点,一遍遍地练习,到了第八遍的时候,我们不仅读得很流利,而且还有古人读书的味道了。这时,老师满意地说:“孩子们,你们真棒!今天,我们一起享受到古人的风采了。我为你们的进步感到骄傲!”听了老师的话,我们情不自禁地拥抱着跳了起来。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总是乐滋滋的。是啊,读书就是这样,你越喜欢读它、欣赏它,它就越是想给你做“朋友”。
三字信作文篇2
?三字经》仅仅只用几千字,就概括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的文化,很值得我们骄傲。
?三字经》中的一些句子是从古代儒家经典中演化而来的,它囊括了多方面的内容,较好的表达出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有关于为人的句子“首孝悌,次见闻;父子亲,夫妇顺……”有关于教子的句子“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有关于历史的句子“无灭金,绝宋世;莅中国,兼戎狄……”
读了《三字经》,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最后一句“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看到这里,我就想到了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他亲眼看到一位老妇人,把一根铁棒磨成绣花针。因此,他明白了“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道理。从此刻苦学习,最终成为家喻户晓的大诗人。我还想到了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车胤如囊萤,如映雪的故事······
总之,读《三字经》让我受益匪浅,“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让我知道了明责任,负责任才能为国家做贡献;“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让我明白了勤能补拙的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首孝悌,次见闻”让我知道了“百善孝为先”的道理……
欣喜之余,我也编了一段《三字经》: 三字经,千字文,内容广,知识博。 华夏子,千古诵,增智慧,陶情操。
三字信作文篇3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读起来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老师说:“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封建思想的意识,学习时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传承。诵读经典,健康成长,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每个人初生之时,其天性都是善良的。善是人类的本性,其差别原因极少。只是后来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而产生了差异。如果儿童不从小就进行良好成才教育、道德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意识等教育,其先天的人性就会因外界的影响而随之改变;后天的教育因素的不同,学习的环境不同,使得人的性格产生了种种的差异;在教育的规律中,重要的是贵在专一、持之以恒。老师说:“人,自有生之初,天赋人性,人人皆有,个个同得,就因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教育塑造了不同的人性。”
这对我今后的人生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学习《三字经》做有所作为的人太重要了。“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孟母为了他的儿子孟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曾三次为其选择邻居而搬家;有一天孟母正在织布,孟子却逃学回家,母亲大怒将织布机上的梭子折断,断了杼,织布就无法再继续。
孟母以此教育儿子读书学习如同此理,不可中断。孟子满面羞愧,恍然大悟说:“妈妈,孩儿记住了您的话了,以后我一定发奋读书,不辜负您的谆谆教诲……”孟子知错即改,后来以学是务,学习刻苦终于成为大学问家。孟母择邻育子、断机教子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孩子不学习是不对的,年幼时不学习,老了能有什么作为呢?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学习《三字经》我增长了不少见识,开阔了视野,增强了我做人信念。我们学习古人,借鉴古人,更重要的是要勇于超于古人!
?三字经》使我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进步,它正在改变着我的一切,甚至是我的人生,让我真正找到了学习的目标,获得了学习的动力。我真正领悟了:诵读经典、感悟成长的深刻含义了。我国珍贵的`古代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宝贵精神食粮,我们要学以至用,代代传承!
三字信作文篇4
记得在二年级的时候,老师教我们学习《三字经》,其中《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位名叫黄香的小孩,家里的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冬天的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黄香躺在被窝里,半天仍是冷冰冰的`,很难入睡。为了让自己的父亲少挨冷受冻,小黄香就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
学了这个故事后,我被深深地打动了。一直以来,家里所有的劳动,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辅导功课……这一切都看作是父母必然要做的。而我自己呢?只要享受就好。为什么相同的年龄,黄香有这么孝顺?我还常常为父母的关心不够而满腹牢骚,耿耿于怀。想到这里,我的脸一下子变红了……
晚上,我回到家,吃完晚饭后,我主动跑到水池边,赶在妈妈的前面洗起碗来,不一会儿看见妈妈走过来,我立即大声说:“妈妈从今天起,家里的碗由我来洗了”。妈妈惊讶地看着我,我把《香九龄,能温席》的小故事讲了一遍给妈妈听,完了后,我捏着小拳头自豪地说,“维九龄,能洗碗”!只见妈妈的眼睛亮闪闪的,高兴地竖起了大拇指。
其实,只要我们一个小小的举动,一句轻轻的问候,我们的父母就心满意足了。爱人,首先要学会爱父母。
三字信作文篇5
我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三字经》这本经典国学,使我受益匪浅。
自从我学了《三字经》受到了许多启发,也影响了我的品行。记得一次我妈妈生病的时候,我倒水、拿药给妈妈吃,还煮面条给妈妈吃,妈妈说:“你真是个好孩子!”我说:“妈妈,《三字经》里面不是说了‘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实礼仪。’还有‘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吗?孝敬您是应该的!”
有一次,我叔叔带来了一个小弟弟,到我家坐客,妈妈抬来了几个苹果!我拿了一个最大的苹果,给了小弟弟,我自己拿了一个最小的苹果。叔叔说:“你真乖!你怎么不拿最大的苹果呢?”我说:“叔叔,《三字经》里面说:“‘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吗?孔融四岁就知道把大梨给哥哥们吃,自己吃小的梨。我也要做一个像孔融一样的好孩子!”叔叔说:“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经典对孩子的成长影响真是不可估量的`啊。”
?三字经》是我成长的好朋友,它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伴随着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