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观后感是将自己对电影的体验和感受化为永恒的文字表达,写好一篇观后感,可以提高我们对影视作品的品味和鉴赏能力,下面是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女人的观后感8篇,感谢您的参阅。
女人的观后感篇1
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只有两个足球场大,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85年部队撤编后,设立民兵哨所,但因条件艰苦,先后上岛的10多位民兵都不愿长期值守。
王继才生前是江苏省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所长。1986年,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与妻子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2014年,王继才夫妇被评为全国“时代楷模”。今年7月27日,王继才在执勤时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8岁。
对于王继才夫妇来说,家就是岛,岛就是家,热爱这一片热土,坚守自己的诺言,为国防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
英雄已逝,当大多数人都在追思怀念的时候,有人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选择用大半生去守护一座孤岛,这样的一生,是不是太傻了?然而,在这个灯红酒绿,个人主义至上的年代,我们最缺失的便是这种“傻气”。
人人都削尖了脑袋,要往世俗定义的统一成功学里钻,比如家产万贯,身份显赫,名扬四海……但能够定义一个人这一生的,远不止这些。
傻子如王继才,以祖国安危为己任,虽一辈子籍籍无名,却甘之如饴;虽一生孤苦,却成功守卫祖国疆土,保障人民安全。
这样的人生,难道不成功?这样的抉择,简直太勇敢!知晓了即将面临的苦痛与牺牲,依然坚持前行的,不是傻子,而是真正的英雄。
钱财和地位,永远只是小我层面的成功,这样的成功,也远没有奉献和博爱来得有意义。
王继才,便是我们当今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英雄。
如今,在我国广袤的疆土上,这样去牺牲自己的一切来守卫国土的哨兵,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或许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是却始终处于他们的保护之中。
他们,应该得到我们的景仰和尊重!
女人的观后感篇2
爱国是一个人对自己祖国的一种诚挚的热爱和深厚的情感,是一个人最原始的感情之一。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与妻子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一个没有淡水、没有电、面积不足20亩的弹丸小岛上坚守32年,只为五星红旗每天冉冉升起。
今年7月27日,王继才在执勤时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8岁。王继才在平凡的岗位上,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默默无私的奉献,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
有一种信仰叫坚守,有一种精神叫质朴。王继才夫妇俩在艰苦卓绝的困难面前不低头,在邪恶势力面前更表现出了一位守岛卫士的凛然正气。他们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通过学习,我们深受震撼,我们新时代的国家公职人员就要有这种爱国奉献精神,我们要学习王继才夫妇,热爱祖国、忠于职守,无私奉献,不图名利的精神,以他们为榜样,脚踏实地、不畏艰辛,立足本职、扎实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国、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新时代的建设贡献自己力量!
正因为有这么多的先进典型,正因为有很多像王继才一样爱国奉献的人,我们的事业才蒸蒸日上,国家的前景才无限光明。王继才走了,更多的人应该接好他的接力棒,从王继才身上汲取爱国奉献精神的正能量,让弘扬爱国奉献精神成为全体国人的自觉行动。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作为青年一代都应该向王继才看齐、学习,给自己补充道德之钙,为自己补钙壮骨、强筋健骨,将爱国奉献精神融入到每个人的实际生活中,让爱国奉献精神筑牢新时代的价值地基!
女人的观后感篇3
8年蝶变彰显百年初心
8年蝶变,历史在我们手中书写。“涓滴成海,众木成林。”在高原山川、乡野田间,扶贫干部踏雪寻路,冒雨寻方。在工厂车间、田间地头,贫困群众辛勤劳动、挥洒汗水。8年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从开展产业扶贫到易地搬迁扶贫,从健康扶贫到教育扶贫,一系列扶贫政策精准施策,广大脱贫群众腰包鼓了、精气神昂扬了。从昔日穷困破败的村庄到如今的干净整洁、产业兴旺,脱贫攻坚的春风吹进大山深处,“核桃村”“洋芋村”“小吃村”“电商村”“网红村”……星星点点的特色乡村遍布全国,为脱贫攻坚中的山乡巨变写下鲜明的时代注脚。至此,全国832个贫困县、12.8万个贫困村、9899万贫困人口全部“动态清零”。这场脱贫攻坚战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充分展现了我们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充分展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人类反贫困斗争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8年蝶变,英雄在我们心中长存。“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舍小家为大家、舍小我取大义,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呕心沥血、建功立业。“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走田埂”“爬陡坡”“入深山”,用苦乐自知的“辛苦指数”,换来写在群众脸上的“幸福指数”。姜仕坤、黄诗燕、泽小勇、黄文秀、余永流、青方华、张小娟……他们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成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同时更是最可敬的人。8年多来,全国牺牲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扶贫干部共有1800多名,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劳累过度、突发疾病……在和平年代里,这是牺牲人数最多的一场“战役”,他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攻坚精神,“丹心从来系家国”的奉献精神永垂不朽,他们的丰功伟绩彪炳史册,党和人民不会忘记!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要站在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新起点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创造出更加灿烂的辉煌!
女人的观后感篇4
这部记录片,能带给你清晰的思路,从远古结绳计数、到37000年前非洲南部出土的一块狒狒的腓骨上面,清晰地呈现29倒v字型刻痕,再到公元前3000年4000年,人们记录的两个“5”,五只羊和五头牛的共性,把这个“5”抽象出来,这就有数字抽象的概念。到了3600年前莱茵德股本和莫斯科古本上记录了80多个数学问题和解答。很多问题是和分面包有关的,其中有一道题是如何让10个人平分9片面包,也就是每个人怎么拿到9/10片面包。古埃及人明显已经熟练掌握了分数的运用。
在梭草纸上,这道题的答案是9/10,等于2/3加1/5加1/30。实际的操作。将其中五片平均分为两块,正好十块,每人拿一块,把剩余四片平均分成三块儿,一共12小块,每人再拿一块,还剩两小块儿。
把这两小块儿每块再平均分成10小块。这样每个人又可以再拿一块儿,正好平均分完。这样切的话,每个人分得的面包不但数量相等,连大小和块数也是一样的。在中国的记载中,公元前1000年左右,商高与周公对答,勾广三股修四进于五。这里的沟就是小腿骨,是大腿,这是古人从自身身体上发现并引申出的直角三角形中的两条直角边,如果勾股定理大概是由于人们在丈量土地和建造房屋时,要经常计算直角三角形的边长而创造的。到了后来为了建造房子需要算面积,发明了几何;为了量天测地,又发明了三角;为了计算天体运动,人类就发明了微积分。为了描述自然界的一些现象,人类又发明出了常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的强有力的工具……
女人的观后感篇5
脱贫攻坚背后的“了不起”
脱贫攻坚背后,是了不起的战略擘画。从精准扶贫到开发式扶贫方针,从易地扶贫搬迁到东西部扶贫协作,从走生态优先的脱贫路到坚持绿色发展,还有“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一系列有效举措,一项项战略谋划,实现了空间大布局上的纵横调度、发展大战略上的洞察入微,成为攻坚制胜之策。这些制胜之策,充分彰显了我们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彰显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自信和从容,彰显了我们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谋略和胆识。当前,我们又再次科学谋划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发展方向和具体举措,要继续上下同心、尽锐出战,让脱贫成效更可持续、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脱贫攻坚背后,是了不起的扶贫干部。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献身教育扶贫的张桂梅,回乡奉献的黄文秀……他们有着一个个不同的名字,却也有着“扶贫干部”这样一个同样的身份。扶贫干部的日常,是一次次翻山越岭“走亲戚”、田间地头“话家常”、走村入户“送温暖”,岁月虽无声、山河却见证,见证了他们用一腔赤诚奔走在扶贫第一线、用满腔热情践行着为人民服务。无数扶贫干部用信念坚定、踏实奋斗铺就了带领乡亲群众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他们是榜样,也是标杆,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该向扶贫干部们学习,学习他们民本至上的群众情怀、责任至上的担当精神,用不畏困难、砥砺前行践行初心和使命。
脱贫攻坚背后,是了不起的人民群众。“生活改变了我,我也改变了生活。”越来越红火的日子背后,也有着人民群众的不服输、不认命,贫困地区广大群众面对困难不退缩、迎着矛盾往前冲,以脚踏实地的努力、毫不懈怠的拼搏,迈过了贫困之坎,迈向了幸福生活。人民的内生动力,支撑了脱贫攻坚,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集中到推动各项事业上来,转化为持续发展的源源动力。
女人的观后感篇6
今天看了这四节视频,我感受颇深。平日里我是十分喜欢数学这门学科的,也并没有认为数学这门学科有一种难以学懂的难。遇到难题只会觉得感兴趣,并不会觉得十分厌烦。尤其是解决了身边人都无法解除了难题的时候,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感和成就感,是一种让人无法言说的美妙感受。
我一直认为我这种想法是没有接触到高深数学产生的幼稚想法,然而今天看了这些视频,我知道了小至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高到一个推动人类发展的数学家,都如我一样,有着对解答数学难题的喜悦感与成就感。同时也让我无法想象到的是,有些困扰着数学家们上千上百年的猜想,很可能只是一个,有着数学基础的数学爱好者,观察而得来的。这激励着我要多观察,多提出问题。我在数学上走的路还有很多,现在还刚起头,面对这样的一个抽象巨人,现在的我总是喜欢,把想法放在脑中,只是通过思考来解决一系列问题,今天的视频让我也知道了,有时候,实践与作图也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今后,我在面对数学时,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走,就要抬头看向远方,也要低头看着地面,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成为天才,但我发自内心的想成为那个被数学选中的人!
女人的观后感篇7
今天我又看了被数学选中的人的第三集。
在这一集里,始终都在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学数学?虽然最终也没有给出答案,但我要说说我的感想。首先,学数学应该是为了让我们思考起来方便点儿。因为当我们处理一件较为复杂的事情时,我们都会自发地调用头脑中的逻辑推理,以寻求一个最合理数学解决办法。其次,学数学能让我们的生活更有美感。里面提到了一个数学公式应用到现实生活的例子。比方说黄金分割(黄金比例),它被应用到了一些艺术品上,比如“蒙娜丽莎”,“断臂的维纳斯”。此外,16:9屏幕的电视机比4:3的看的更舒服,就是因为16:9的屏幕有像黄金分割的特征。最后,让孩子学习复杂的数学,是为一大堆小孩中选出热爱数学,并且有很好的思维能力的人。让那些聪明的.人,成为国家的栋梁,让国家的生活更美好,科技更发达。而我呢,刚好就不是这种人。我不是被数学选中的人,而是被数学抛弃的人。
但我在看了这几集《被数学选中的人》之后,突然也想以后好好学数学,更多地感受它的魅力。
女人的观后感篇8
上回说到,这次寒假,我们的数学老师喻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观看纪录片《被数学选中的人》,并每集都写一篇观后感。
?被数学选中的人》的第二集里,讲述了许多数学家攻克难题的故事。比如求出圆周率,证明费马大定律。
有些数学难题可能穷尽数学家的一生也未必有答案,但这些数学家们仍然皓首穷经,孜孜以求。
数学研究跟发明创造最大不同在于它的滞后性。很多数学难题被解答出来,被证明出来了,也未必就能对人类现在的生活能提供多大的帮助。
这会让数学家的工作看起来毫无意义和成就,尤其是在现在这样一个求快求实的社会里。
但数学并不是真的无用。很多数学的理论知识,往往要到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之后,才会被投入实际的应用中。
假如没有虚数,现代人就没有描述电磁场,假如没有数论,现代密码学无从诞生。
看完这集,我觉得数学家们真的是一群无名英雄。
有些数学家可能努力了一生,都看不到用自己的理论制造出来的发明。
也有些数学家甚至可能一生都没有研究出成果来。
但他们毫无怨言,就这样默默地用自己的生命在为数学大厦添砖加瓦,默默地为人类更好的明天而奋斗终身。
看完这些数学家的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息。
所以说我们要认真对待学习,这样才对得起这些无名英雄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