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可以让我们在字里行间捕捉到生命的点滴变化,每次写作文都是对自我的审视,看到内心深处的真实与脆弱,以下是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文化传承的优秀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
文化传承的优秀作文篇1
期末考试达标,很幸运的被免了繁重的寒假作业。正好利用难得的闲暇漫步书林。泡一杯热腾腾的珍珠奶茶,躺进暖暖的大沙发里,轻轻翻开《左传》白话版,清新的文字映入眼帘,凝重而安静。细细读来,回味无穷。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历史书,相传是左丘明所编,记述了春秋各国的大事。让我们随着《左传》的步伐,一起领悟中华春秋文明的瑰丽文化。春秋,那是一个令人想往的王朝,那时候有战争,也有道义。有尔虞我诈,也有百家争鸣。那时候有贫民野人,也有义务教育。值得一提的是那时候的老师既亲切又可爱,校园还没有筑起围墙。教师与学生平起平坐,那时候没有卷子,有争论无标准答案。从《左传》里,我了解到齐国的来历。周朝开国,周武王把姜太公封在齐国,营丘一带,从此齐国诞生。姜太公治国,发展工商业,鼓励养鱼贩盐。由于齐国强盛,周召公下令,“东至海,西至河,五侯九伯,实得征之。”从此,齐国南征北伐,占据胶东半岛,直通大海,成为大国。看到此,威海人民不妨自豪一把。
提到齐国祖先,不能不提管仲。中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大政治家、大经济学家和大军事家。管仲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是把全部身心贡献给齐国繁荣的一生。是一位“生的光荣,死的伟大”的先驱。管仲,尊崇周朝,和睦诸侯是他的原则,他为春秋诸侯建立了一个楷模国家,开创了国家富强的新模式,使得齐国成为各个诸侯国纷纷学习效仿的对象。管仲提出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至今成为全世界国家的风向标。从管仲辅佐齐恒公称霸到晋文公复国,从郑庄公的忍到齐恒公的忍可以看出他们的智慧与思想。从中可以学到中华民族的忍耐力是多么的可贵,从而思考,我们该怎么定位自己,该怎么应对周围的人和事。
当然《左传》里还有大义灭亲的石老爷子,愚蠢的宋襄公,野心家恒魋等等,各型各色的人和事充斥着那个无限精彩的春秋舞台,中华民族的文化在那时候爆发性的发展,空前绝后。数典忘祖,这是来自《左传》的成语,不过用在我们现代人身上更恰如其分。说到成语,《左传》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成语典故,再衰三竭,直言贾祸,朝不及夕,咫尺天涯,斩草除根,子孝父慈等等等等,我们经常在用,如果知道来源与背后的故事,是不是更自豪?
?左传》给我们留下的遗产绝不仅仅是文学和思想上的,这份遗产人文上的贡献足以让全世界嫉妒。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左传》载着中华文化的光芒奔向远方。《左传》丰富了我的寒假生活,带给我无限的启迪,引领我探寻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宝库。这么精彩的典故,这么曲折的故事,不能为我所用,岂不可惜?我还会再温习的。
文化传承的优秀作文篇2
文化传承、历史积淀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那么,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完成的《红楼梦》是如何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的?儒、道、佛家等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中国历史上对知识界、文化界影响最大是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满族入主中原之后,为巩固统治、笼络汉族知识分子,分化人们的意识,统治者极为重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宣扬。曹雪芹在这样的环境下耳濡目染对这些哲学、宗教思想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和学习。曹雪芹从这些思想中吸取了哪些营养?又有些什么感悟呢?它们对曹雪芹的文学创作究竟有着怎样特殊的影响呢?
从《红楼梦》里可以看出来这些思想对曹雪芹都有很大的影响。《红楼梦》开章就是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后来他们幻化成跛足道士和癞头和尚,并引出了红楼梦的故事。大荒山无稽崖下的一块顽石凡心大炽,一心要来世间走一遭,二仙师听毕,齐憨笑道:“善哉,善哉!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这些谈话所隐含的就是佛家、道家的哲理。
儒、释、道三家对曹雪芹的影响不只体现在他对传统文化十分全面的学习和了解上,更重要的是他接受过来之后能够融会贯通,进而产生出一整套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并在《红楼梦》中游刃有余、炉火纯青的运用。儒、释、道三家思想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世俗化,妥协于人情世故和经济利益,对此曹雪芹是如何对待的呢?
这些被世俗化的东西在《红楼梦》里有很多体现。《红楼梦》里出现了王道士、张道士、马道婆等几位道士。第二十九回“清虚观打蘸”张道士出场。他是当年国公爷出家的替身,是皇上亲封的非常有级别的道士,但是在与贾母的会面中,他不但非常会应酬奉承,说宝玉是当年国公爷的稿子,还给宝玉提亲;王道士也是很世俗的道士,香菱受夏金桂虐待,宝玉向他寻嫉妒的方子,他没有悲悯之心就罢了,还故意逗宝玉笑;马道婆是宝玉记名的干娘,但却收赵姨娘钱财,害王熙凤和宝玉一场。
王熙凤弄权铁槛寺遇到老尼姑净虚,他们合谋三千两银子,抢人家的媳妇,最终害死了张金哥和长安守备。非但如此,净虚的徒弟智能也是凡心未了,看上了秦钟。由此可见,曹雪芹对这些世俗化的东西基本上全部持否定态度。
但是,曹雪芹对世俗化的儒、释、道持否定态度并不意味着他对儒、释、道本身的理论玩世不恭,恰恰相反,他对这些哲理是肃然起敬的。《红楼梦》中有许多阐释儒、释、道经典教义的内容,充分体现了曹雪芹本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领会和感悟。那么,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是以怎样的方式来阐释儒、释、道经典教义的呢?
他把一些道理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巧妙地表现出来,尤其是将之糅合在故事里,用他独特的领悟把这些东西阐释出来。比如他在第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白首双星”里,让史湘云、翠缕一路谈起很玄妙的阴阳之学来:万事万物都有阴阳,阴尽了就是阳,阳尽了就是阴,通过活泼的答问,使阴阳的变化浅显易懂。第二十二回“宝玉悟禅机”也是用类似手法来表达,宝玉和黛玉、宝钗闹了矛盾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回来以后在《南华经》后面续了几句:“无可云证,是立足境”,后来这个偈语就被宝钗、黛玉、湘云看到,黛玉说“无立足境,是方干净”这才是悟。宝钗一番评论之后讲道:当日五祖弘忍要传衣钵的时候,上座神秀和六祖惠能每人写了一首偈语,六祖惠能的偈语悟的才是最透的:“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通过简单的故事,表达的是曹雪芹对儒、释、道精神的与众不同的独特阐发,把深奥的“禅”举重若轻地讲了出来,比读理论书轻松得多。
但是,曹雪芹对此的阐发还只是对经典的粗加工,深谙儒、释、道精髓的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精心提炼和领悟出了一个震古烁今的创新观点。那么这一观点究竟什么?它又会是怎样的石破天惊呢?
曹雪芹在表达这些观点的时候,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在内容和领悟的层次上都有自己的心得,他提出了“正邪两赋论”的观点。
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给贾雨村讲说都中新闻,说起宁国府的怪事:先是大年初一生下一个小姐,后来又有一个公子生下来口里就含了一块玉,并且抓周的时候只抓脂粉钗环,想来是个没出息的孩子,但他聪明绝顶,只是说起话来让人不可理解,如“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人,便觉浊臭逼人”。冷子兴说看来这孩子将来色鬼无疑,但贾雨村却陡然悍然厉色,说道:“人是要秉气而生的,而气分两种,一种是正气,一种是邪气,秉正气而生一定是大仁,秉邪气而生一定是大恶,大仁落世的时候天下大治,大奸大恶的人来了之后天下大乱。但历史并不是这两种人构成的,现在太平盛世,国泰民安是因为正气很多,正气充盈天地之间,多出来的正气就在田谷山野之间飘荡,邪气偶然也会从深山大壑里泄出来一些和清明灵秀之正气相遇,偶尔就会有秉正邪两气而生的第三种人,他们既不是大仁,也不是大恶,聪明灵秀在万万人之上,怪癖邪谬又在万万人之下。”
“正邪两赋论”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一个创举,他的文化传承与这一创新思想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呢?秉正邪两赋之人究竟有哪些独特之处呢?
秉正邪两赋之人共同的特点在于:第一,他们当时都是没用的,或不被人所用,或根本不起什么作用;第二,他们都得到了后世的高度肯定。一部历史很大一部分是秉正邪两赋之人的贡献,而这种贡献概括成两个字就是“教化”,人类从蒙昧状态发展到文明状态最离不开的也是“教化”。曹雪芹极度推崇这样的人,他从这样的人身上吸取了营养,又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书中塑造了一组秉正邪两赋而来的人物,这些人物的代表就是贾宝玉。
“秉正邪两赋”是曹雪芹在深悟历史积淀之后独创的一个宏论,是他最重要的思想,从这一点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红楼梦》这部书,正像鲁迅所说的:“自《红楼梦》一出,传统的思想和写法被打破了。”也才能更准确地评价曹雪芹本人:他像历史上的.一系列的秉正邪两赋而生的人物一样给后人以“教化”——写就了一部足立千古的《红楼梦》。
文化传承的优秀作文篇3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辉煌历史的国家,闪耀着人们以勤劳和智慧所创造出的灿烂礼貌。中华美德,也在我们发展与提高中渐渐散出光芒,于是中国便有了礼仪之邦这样的美称。而当一个文化之都发展到今日这样繁荣时,中华美德的光芒却因受到外来文化和不良思想的冲击,被人们忘却。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当把这属于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这正是我们代代相传的传统与使命。
古往今来,一个又一个的历史故事,教给我们一个又一个的中华美德:从孔融让梨到一字千金,无疑都是在告诉我们爱国、明志、孝敬、知耻与诚信。其中,我认为诚信最为广泛。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我认为诚信就是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没有立足之地,什么事也做不成。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礼貌的重要标志,既是为人之道,又是做人之本,也是当代人民塑造健康人格、实现人生价值的道德基石。
关于诚信,有这样一则历史故事《曾子杀猪》: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的妻子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之后,曾子的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道:我可是是跟孩子闹着玩的,你别当真。可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此刻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于是曾子便把猪杀了。事后,他告诉妻子:许诺过的话,就必须要做到,这就是诚信。
曾子深深懂得,做人应当诚实守信、说话算活。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是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当今社会,有许多不守信用的人,他们不懂得在一切道德品质中诚信才是世界上最需要的。不论你学历多高,不论你权力多大,不论你钱财多少,真诚与朴实才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品质。席勒说过:即使你衣衫褴褛,也不要忘记穿上诚信的衣裳。因为生命是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惟有诚信使你看清真正的自我。
文化传承的优秀作文篇4
提到民族文化就不得不提到京剧中的脸谱。那脸谱的颜色不可计数。看!红的、白的、蓝的、绿的……真是让人目不暇接。
在我三岁的时候,就喜欢京剧。因为那些各种各样的脸谱引起了我的兴趣,渐渐的我对脸谱着了迷,于是我试着画脸谱。可总也画不好。于是妈妈为我买了一本叫《京剧脸谱》的书,我如获至宝。
这本书里不光有脸谱的'图片,还有脸谱的构图分类。通过查找资料,我了解到,原来脸谱有很多种。其中用得最多的是整脸,曹操就是一个代表,用白色整脸突出曹操的奸诈。《铡美案》中的包拯,勾的是黑色整脸。表明了他是铁面无私、执法如山的清官,在乌黑的脸上勾出两道紧锁的白眉,表现他忠耿直率和忧国忧民的心情,脑门正中勾上一个白色月牙,则象征他能昼断阳、夜断阴的传奇色彩。
最有趣的是丑角脸,又名“三花脸”或“小花脸”,特点是在鼻梁中心抹一个白色的”豆腐块”,用漫画的手法表现人物的喜剧特征。角色不同,“豆腐块”的形状也不同,有方的、圆的、菱形的…….《群英会》中的蒋干,勾的就是文丑脸,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外表聪明,实则迂腐糊涂的文人形象。
其它还有三块瓦脸、碎花脸、歪脸、花元宝脸……在不断的学习研究中,脸谱让我知道了许多历史故事,了解了许多历史人物、懂得了许多道理,我仿佛在和古人对话。
啊!脸谱真是太神奇了。我太喜欢它了,脸谱带给我快乐、带给我知识、也带给我探究问题的精神。现在我不光喜欢脸谱,我还在唱京剧呢!
文化传承的优秀作文篇5
那口井已经干了,但我依然固执的认为它依旧如以往一样甘甜——题记
不知何时,那口井已经干了,也不会再有人来打水了。但是我依旧执拗的认为它还会再一次充盈,还会再一次水波粼粼,我一直在守候。
即使那里一切乌有,我还是执着,因为我从不放弃希望。
我守候着,期盼着那片倾盆大雨的降临,那时一切又都会回到从前的那般美好。只是,等待永远是漫长的,我孤寂的守候在那儿,带着期盼。
不知等了多久,有一个人影,有些飘渺,有些虚无,但还是有人来了,我心情十分激动。渐渐的,那人影靠近了,我看清了他的模样。他对我说,他是一个来自远方的旅客,在这儿迷了路,很久都没喝过水了,看见这有口井,便走了过来,希望讨口水喝。这是为才想起,我已经许久没喝过水了。当那个人看见那口涸井,了解了我的情况后,叹息说,或许我比他的麻烦更大。他告诉我不要放弃,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然后,他好像明白了什么便再一次离去。而我依然一个人守候着这口井。
有时我也会思索,我在等什么,等这口井重新充盈吗?很久,我没有得到答案。我已等待了很久,为何希望与梦想还在飘扬?
晨风掺杂着黄沙在空中悠扬。我却还在等待,风被吹的很远,我的希望也随之飘着很远。
文化传承的优秀作文篇6
茶文化,是具有代表性的种传统礼仪。我的家乡在四季如画的杭州,西湖龙井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杭州西湖的狮峰、龙井、虎跑这一带。浏览着西湖的美景,品茗着西湖的龙井,给游客们带来了清香四溢的享受,这也是我们杭州人的骄傲。
炎炎夏日,我们传播的小记者们来到了茶叶博物馆,当了一回小小茶艺师,学习了如何沏茶,赏茶和品茶。
品茶前,茶叶博物馆的资深老师教我们认识了各种精美的茶具,让我们知道了它们摆放的位置以及各种功能。茶道组里有茶匙,茶针,茶夹和茶则,它被放置在茶托盘的左上角;茶叶罐被放在茶道组的旁边;赏茶盒是给客人赏茶用的;注水的提梁壶,被放在上排的最右侧;放废物的茶缸被摆放在茶道组的下方;然后再依次放上茶杯和茶巾。茶具的摆放遵循了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这样的摆放体现了布局合理又富有层次感。接下来,老师又给我们讲解了一种注水用的方法——凤凰三点头,将手中的提梁壶由高到底的反复注水三次,仿佛凤凰轻盈的三次点头。它是茶道里的一种传统礼仪,也表达了主人对客人的一种敬意。
我们一边回味着西湖龙井的清爽甘甜,一边倾听着老师的详细讲解,通过观察和品尝,我们学会了辨别茶的种类。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们还尝试着学泡了花茶:第一步,把道具(除赏茶盒)一一摆放好(出具);第二步,用茶匙刮取茶叶置于赏茶盒中,并拿起来给客人观赏,接着用水清洗好茶杯(温杯洁具);然后倒入茶叶,用水将它烫开并轻摇几圈(摇香);最后,用高冲低斟的方法来注水,一杯清香宜人的花茶就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我们储备了茶文化的知识,看过了茶艺师的精湛表演。该轮到我们来露一手啦!只见我们个个神采奕奕,身穿茶艺师的服装,头发被梳得整齐发亮。我静下心,心里默默地念着泡茶的每个细节。同学们的精茶艺表演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也不甘示弱,稳中有序地完成了泡茶的整个步骤。通过这几天的学习和努力,我们都拿到了小小茶艺师的荣誉书。
茶,嫩嫩的芽、绿绿的叶、甘醇的味。以茶会友——增进友谊,以茶作诗——艺术享受,以茶健身——美化生活。我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小茶艺师,在父母苦工作了一天后,为他们泡上一杯香气清新的绿茶,让疲劳消除,延年益寿。让我们一起来研茶,品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