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观后感是对电影中各种艺术元素的综合思考和评价,观后感是我们对作品中人物命运、情感纠葛和道德选择的思考和反思,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人生电影的观后感最新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人生电影的观后感篇1
当惊闻黄文秀同志不幸遇难的噩耗后,我们虽然不曾相识,不曾交往,但是内心依然非常沉痛,30岁的花样年华永远停格于此。我们除了可惜还是可惜,除了痛心还是痛心,这么好的的人为什么就这样走了呢?!
伊人已走,榜样永在,精神永在。除了遗憾和难过,我们当学习黄文秀同志的可贵精神,让她的精神发扬广大,激励后人,传递正能量。
我们要学习黄文秀同志的吃苦耐劳精神。黄文秀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没有留恋都市的繁华和安逸,放弃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百色,回到条件艰苦的脱贫攻坚第一线进村入户、爬山涉水、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自己的美好青春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她热爱家乡、奉献家乡、心系家乡父老乡亲的情怀难能可贵,令人感动。
我们要学习黄文秀同志的认真负责精神。黄文秀同志自愿回到百色革命老区工作,主动请缨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她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装在心间,推动实施百坭村村屯亮化、道路硬化和蓄水池修建等工程项目,带领群众发展多种产业,为村民脱贫致富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汗水。“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黄文秀同志写在扶贫日记里的这句华很好地表露了她的一片赤子之心。在暴雨来临之际,她担心的是村里的受灾情况,牵挂的是村里的群众,唯独没有退缩和担心自己的安危,毅然连夜赶回村子直至最后不幸遇难。她这种危急时刻牵挂群众、不顾个人安危的精神难能可贵,令人感动。
我们要学习黄文秀同志的乐观向上精神。在日常的扶贫工作中,工作无疑是很辛苦的,花的时间会很多,走的山路也会很多。为了做好扶贫攻坚工作,黄文秀同志积极向上,笑对人生,虽然作为一个女孩子,但是她周末经常不回家,走访了全村所有的贫困户,还绘制了村里的“贫困户分布图”,每一户的住址、家庭情况、致贫原因等,都一一标注在笔记本中。她把扶贫工作当成自己重要的事业,也留下了她开心工作的诸多美好记忆。“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乐”。黄文秀同志在扶贫日记里的这一句话就很好反映了她内心的乐观和豁达。她这种遇到困难不退缩不抱怨、乐观向上的精神难能可贵,令人感动。
我们永远向时代楷模和先锋模范黄文秀同志学习,她不愧是青年的好榜样。她的精神永在,榜样永在。
人生电影的观后感篇2
人生是个不断往复的过程,没有固定的索取和追求,永远是在对比和递进的愿望中变幻着。终归到底,人是追求随心所欲的,在每个人的内心里,评判自己需要的东西,不是因为好就需要,而是因为自己需要就是好的。
1、很多人其实是纠结的,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些什么,做某些事到底为了什么,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或者自己在为谁而活。于是只能随之大众,和别人对比,把别人的期待变成自己的期待,把别人的理想和需要变成自己的理想和需要。用别人的眼光来评判自己的人生,用别人的压力作为自己的动力,更有甚者,把别人的压力作为自己谈笑的筹码来安慰自己。这种极端的丑态是心理扭曲的是不可取的,因为终其一生。
人要为自己而活,自己内心所想固然自己说了算,但一定是个由自己决定的独一无二的人生,可以适当地模仿他人,但绝对不是嫁接,绝对不是临摹,要有自己的内心决定,自己该是什么,自己想要什么,自己说了算,就算结果和他人无法对比,但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他人依然是他人,自己依然是自己。
2、人是个嫉妒心很强的动物,有了嫉妒就会有幻想,这种幻想可以是向往,也可以是迷茫,从电影《交换人生》中可以感觉到,其实自己是纠结的,但当角色转换那一刻,又是喜悦的,那种复杂的内心,突然达到了自己无法承受,或者说难以驾驭的状态。
曾经有人说:“如果你爱一个人,就把对方送去纽约,因为纽约是个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你把对方送去纽约,因为纽约是个地狱”。同一个地方,用不同的生活方式,用不同的感触内心来展现人性的天性。人很多时候其实是个矛盾体,当你认为是对的,或许自己内心并不肯定,当你认为是错的,或许自己内心又极其否定。人之所以有这种想法,其实,是源于内心的摇摆不定,受周围因素的影响,从而让自己的想法和内心产生犹豫。
3、其实生活像道家常菜,每个人的口味不同口感不同,所以对于评判生活的好坏各不相同,有的时候人们向往的生活,是一厢情愿,而有的`时向往的生活是无可奈何。生活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之所以出现不同,那只是在各自的追求下显现出的需要不同而已。
有时候人的幻想是一种假设,或者是一厢情愿,期望可以有,梦想可以有,但不能漫无边际,不能虚无缥缈,当你认真的对待一件事认真对待你的幻想和梦想时,即便它遥不可及,但只要心中有梦,总会醒来,即便醒来与现实背道,但过程是美好的,是一种难忘的经历和甜蜜。
被别人爱是一种幸运,被自己爱着是一种聪明。爱生活,爱自己,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绚丽多彩,是不一样的人生。要做自己思想的主人,做真实的自己。
记得刚上幼儿园时,我拉着妈妈的衣角,眼含泪水不敢和她分离,妈妈给我竖起大拇指,对我说,你是勇敢的小公主,加油!就是这样,我在幼儿园结识了好多好朋友,我们一起开心的学习游戏,快乐的成长。还有一次去游乐场,我坐在高高的滑梯上端,胆怯的不敢往下滑,爸爸鼓励我说“加油,你没问题的!”当我闭着眼睛滑下的那一刻,爸爸给我竖起了大拇指,我也乐此不疲的爬上滑下,享受游戏的乐趣。爸爸经常告诉我,要和勇敢交朋友,拥有了这个朋友就如同拥有了一把xx,可以打开任何困难之门。虽然我不太懂勇敢是什么,但是看着爸爸坚定的眼神,我也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拉紧“勇敢”的手,让她帮助我战胜一切困难。
刚刚走进小学大门的时候,从游戏为主的幼儿园生活突然成为一名小学生,我心里很害怕,“勇敢”告诉我,我已经6岁了,不能害怕。妈妈说小学生要开始锻炼一个人睡觉了,我躺在被窝里,总是觉得身边少了大人的怀抱,夜真黑,“勇敢”告诉我,我是姐姐了,要给妹妹做榜样,不能害怕。好羡慕别的小朋友滑旱冰的样子,刚开始我却站也站不稳,总是怕摔倒,“勇敢”告诉我,只有放开爸爸的手才能真正学会。小测验时候,由于粗心大意,我经常出错,还会紧张到漏掉题目,发下卷子来我觉得自己好笨好笨,怕自己成绩差,这时“勇敢”又告诉我,没关系,认真听讲,多做练习,一定会好起来的,这不,老师夸我期末测验得到了那么多的小星星,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呢!
当然,我一直记得爸爸说的话,“勇敢”可不是鲁莽,只有拥有智慧,才是真正的勇敢者。勇敢者是冷静的,能机智、细心地应对挑战,处理问题;鲁莽者虽不惧危险,却缺少审慎的思维和理智的判断,最后只能事半功倍。比如,作为小学生,横穿马路不是勇敢,私自外出不是勇敢,做危险游戏更不是勇敢。
新的一年开始了,在“勇敢”的陪伴下,我将更加努力,更加勇敢的面对困难、战胜困难,一步一步的成长,在一点一滴的成长中品尝勇敢带给我的快乐。
我想说:勇敢,我爱你!我会和你做一生的好朋友的!
人生电影的观后感篇3
?人生遥控器》,是一部暑假北美的戏剧片。此刻简单介绍一下我对这部电影的感受:
做梦,对电影的转场和自圆其说,实在有神奇的功效,有时悲伤恐惧过了头,镜头一转,那人从床上爬起来,原先只是一场梦,多好!结局不仅仅是人人企盼的皆大欢喜,更能让人在感受风雨之后,得到或多或少的启示,电影的内涵也就自然而然地深化了,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人生遥控器》便是这样一个黄粱一梦。男主人公麦克,这个日日为工作而奔忙的建筑师,为了所谓完美的生活,无止无休地工作,因此他错过了儿子的游泳比赛,推迟了全家露营的计划,妻子也经常被冷落在了一边。虽说这一切都是为了家庭完美的生活,但是过多了,一切不免别扭和隔膜。某天,麦克在一位超市的神秘人物手中购得一个神奇的遥控器,它不仅仅能够控制电器,更能够控制人的生活,快进,暂停,倒退,慢镜头……麦克能够随意选取自我喜欢的生活方式但是,好景总是不长的,有一天,这个万能遥控器不再受他的控制了,迈克尔的生活也被这发疯的遥控器搅得乱七八遭。与此同时,迈克尔更加感受到,完美的生活也不是什么“万能遥控器”能帮忙他得到的,而是靠自我精心地去经营,才能的得到真正的幸福!
这部电影的另一个主题是:上帝眷顾好人。我能够说是好人,上帝就应会眷顾我吧!呵呵。要靠自我的努力啊,才能自我掌握自我的命运。我要奋斗,我要工作!
人生电影的观后感篇4
去看这个电影之前,我没有看剧情,没想到开头的剧情,是以老人离世为题材,话题很沉重,对于孩子来说可能不适合,但是,每个人终究要经历,不如让孩子从小了解,对人的生老病死有所认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面对漫漫人生路有个思想准备。
每个人的人生各不相同,有的富贵,有的平凡,有的辉煌;有的步步高升事业有成,有的碌碌无为却被视为没有出息。即使有的'人年轻时候走过弯路,历经坎坷和磨难,但是,幡然醒悟之后,洗心革面,浪子回头金不换,犹如重生,重新扬起人生的风帆,在平凡的生活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闪耀出善良、友爱、尊重、孝道的优秀人性光芒。
电影中说:“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每个人的一生都要面对成长、挫折和成熟,不可避免旦夕祸福,都要面对无法预测的生老病死,在这个漫长又短暂的生命中,要活的精彩而有意义。
小时候都不能理解“死”含义,像电影中的小姑娘寻找死去的外婆,就给她说:“外婆化为青烟,飘到了天上,变成了一颗闪亮的星星。”所以,很多时候,很多人,都喜欢在静谧的夜晚,仰望着满天繁星,倾诉着自己的心事。
电影中有句台词:“天上的每颗星星都是守护着爱着你的人。” 你可能会想到你得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哪些爱着你的人;你可能又会想到无私爱着我们的父母,也可能会想到在我们面前撒娇的有时候气人,有时候可爱的孩子们。
面对爱的时候我们都会感动,从生到死,爱都在我们的周围。《人生大事》的片花中说:“谢谢你,温暖我。纵有悲欢离合,纵有艰难挫折,人生大事就是好好的活着,努力的活着,善良的活着……”
人生电影的观后感篇5
最初看到片名,我以为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人快乐、幸福、充实的一生,毕竟,这样的一生才算美丽。影片的前半部分的确如此。影片主人公是一个风趣幽默且幸福的人,他用自己的幽默给他的妻子与儿子带来了快乐。然而,影片的后半部却是讲述他们一家在纳粹集中营的生活。主人公为了不让儿子幼小的心灵受到打击与伤害,用各种谎言善意地欺骗儿子,并告诉他:'一切只是个游戏,游戏结束后,我们便可以回家。'最后,主人公为了寻找自己的妻子而送命,但他给儿子留下的并不是集中营灰暗的回忆,而是个美丽的'游戏'。
二战结束后,有许多在集中营存活下来的人回忆往事都痛苦不堪,还有更多的人出来后患上了忧郁症,原因就是集中营的非人生活实在太过痛苦。而主人公却用一个游戏的名义掩盖了这种痛苦,让其儿子的心灵免受伤害,尽管他自己为此付出了生命。
影片中,导演用了不少夸张的手法与一些巧合更加突出地表现这一家三口的感情深厚,也为剧情的发展作了很好的铺垫。
美丽人生,片中主人公有一个美丽而幸福的家庭,他为他的家庭做出巨大的贡献,他的一生是美丽的。片中的儿子有一个美好的童年,有一个风趣的父亲,父亲带给他快乐,使他的人生有了一个美好的开端,他的人生也将是美丽的。片中的母亲有了一个快乐的丈夫和一个可爱的儿子,她的人生也因此而美丽。人生的美丽也不单指快乐,更强调人生的意义,人生便因意义而美丽。聪明、勇敢和善良的人们都能缔造出美丽的人生。
人生电影的观后感篇6
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没有娱乐八卦的风趣调侃,没有美国大片的惊险刺激,也没有烟雨江南的清新雅致,有的只是一个家庭的快乐温馨,一个父亲的乐观坚强,一个儿子的'美丽人生。
此事发生在二战时期,讲述了一对犹太父子被强行送进惨无人道的纳粹集中营的事件。父亲为了不让儿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就哄骗儿子说这是一场游戏,只要遵循规则:不哭闹,不怕饥饿,不想妈妈,直到得到1000分,就可以赢得一辆坦克。天真的孩子对父亲的话深信不疑,便一直按照父亲的指示进行这场生死游戏。最终,这位伟大的父亲以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儿子的安全。在这个过程中,父亲总是以一副开心的面孔,愉快的语调向儿子描述这场“游戏”,殊不知他背后承载着多么巨大的痛苦,早已化为滴滴清泪,落进了每一个人的心里。当这位父亲被押着经过儿子藏身的小铁桶时,为了不让孩子害怕,不让孩子的内心留下死亡的阴影,他竟迈开了夸张的小丑式姿势,并朝孩子做了个狡黠的鬼脸,孩子天真的笑了,而他却知道,这将是此生与儿子的最后一次深情对望。
人生电影的观后感篇7
也许很多人会把这部电影归到二战电影中,并试图和辛德勒名单相提并论。但在我看来,这部影片并不仅仅是因为它反二战的题材而伟大。它真正感动人心之处在于揭示了人性中共通的美好的一面。爱情,亲情。生活的智慧。即使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这些都一样具有普适性。像一个迎面飘来的氢气球,看到的时候,不声不响,可是却在一瞬间那么突然的击中内心,让你泪流满面。我也相信,只有这样的电影,才能历久弥新。
影片中,二战,纳粹集中营已经沦为陪衬,只是苦难的面具性符号。无论多么光明,多么黑暗,全都已经不重要。只有基多的乐观,幽默,浪漫,有滋有味的日子在闪闪发光。即使面对严酷的现实,仍不放弃对美好的坚持,不放弃对爱人对儿子的鼓励和支持,不忘记在苦难上插上一朵鲜花的浪漫。
那是一声爱语,早安,公主。那是脉脉温情的一句谎言,孩子,这是一场游戏,赢的人可以拿奖品。那是一个荒谬兑现的承诺,如果赢了,奖品是真正的坦克。基多用生命抵住苦难这根锥到心脏里的刺,用最后的歌唱为儿子催开了一朵最美的蔷薇。
苦难已经成为历史,而能够真正的走出这段历史的阴影,以一种从容的姿态重新审视过往的残酷,这种智慧足以感动人心。意大利这个达观,率真,浪漫的民族。有着好莱坞学不来的与生俱来的优雅和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