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读后感作文200字6篇

时间:2024-05-12 作者:Brave

培养阅读的好习惯,我们才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写出更具说服力的作文,写作文,需要运用修辞手法和修辞语言来提升文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下面是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写读后感作文200字6篇,感谢您的参阅。

写读后感作文200字6篇

写读后感作文200字篇1

读完这本《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书后,我觉得汤姆是个非常调皮的孩子,汤姆的爸爸在去世前给他找了一个妈妈,叫玻璃姨妈,汤姆不喜欢这个“妈妈”他就离家出走了。他用木头造了一艘海盗船,可是没多久他就玩腻了,他去了很多地方,经历了很多“危险”,最终他觉得还是回家好。

在回家的路上他碰到了玻璃姨妈,玻璃姨妈狠狠地批评了他,以后汤姆就改变得了很多,变成了一个乖巧的孩子,我喜欢他知错就改,变成了好孩子。

写读后感作文200字篇2

这个假期我们发了两本书《海底两万里》和《木偶奇遇记》,《木偶奇遇记》我以前看过,所以先看《海底两万里》。看了这本书我知道了故事起与1866年一件闹的满城风雨的怪事,许多船只在海上发现了海怪,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邀追逐怪兽,谁知道落入水中,与同伴一起周游四海,最后不堪海底的沉闷,想方设法重回陆地。

我读完的感想是:我要和尼摩船长一样,为国家偿还几百亿的国债,看到朋友死去无声的落泪,把上百万黄金送给穷苦人,会收容所有厌恶陆地的人,会把满口袋的珍珠送给可怜的采珠人。我要向尼摩船长学习,学习他遇事的自信和沉稳,顽强斗争,热爱学习的精神。

写读后感作文200字篇3

我读了很多书,其中最吸引我的是《汤姆·索亚历险记》。

这本书讲了:汤姆是一个聪明又调皮的孩子,寄住在姨妈家。他活泼好动,不爱学习,喜欢逃学,还和流浪儿哈克玩“海盗”。他梦想成为英雄罗宾汉,善良又冒险精神······他为民除害,还和哈克在一个山洞中找到宝藏,发了财,由一个人人讨厌的孩子,成了大英雄。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汤姆·索亚是一个天真活泼,有幻想和冒险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的人。我们要学习他的冒险精神。

我觉得我们应该向汤姆·索亚学习,学习他那勇于面对困难、勇于冒险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在学习中才会赢得好成绩

写读后感作文200字篇4

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主要讲了汤姆索亚是一个淘气又爱闯祸的孩子。他和他的姨妈住在一起,他常常恶作剧是她的姨妈哭笑不得。但是他以自己的正义感,揭发了印江乔埃;用他的勇敢,拯救了他和另一个女孩的生命;以他的智慧,找到了价值连城的宝藏。

本书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汤姆索亚的姨妈罚他刷墙,别的小朋友都在玩自己心爱的玩具。于是他就装着刷墙很快乐似得!让其他小伙伴有自己心爱的玩具换。礼拜的时候教主说用9张黄条,9张红条,10张蓝条。汤姆索亚没有,他就用和小伙伴换的玩具和别人换。体现出了汤姆索亚的机智。

这本书留给我印象深刻的还有汤姆在法庭上指证印江乔埃的时候。体现出了汤姆索亚的勇敢。

汤姆索亚非常机智、勇敢,我们要向汤姆索亚学习,学习汤姆索亚在教堂上那玩具交换黄红蓝条时候的机智。学习汤姆索亚在法庭上指证印江乔埃的勇敢。

写读后感作文200字篇5

我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故事主人公汤姆是个天真活泼又顽皮的小男孩。他和野孩子夏克干出了许多令人捧腹的妙事,像汤姆被罚粉刷围墙,他对小朋友说:“刷围墙很有趣。”所以大家都刷墙,可是汤姆却玩去了。后来被姨妈发现了,说了他一顿,然后他和夏克逃去荒岛后,大人们给汤姆举行葬礼,而他们躲在教堂钟楼上偷着乐。后来汤姆帮助法官破了案,找到了宝藏。现在汤姆受到大家的表扬,成为了一名又有爱心又善良的小男孩。

读了这本书,我喜欢汤姆,因为他是个知错就改、有爱心,并且有正义感、非常勇敢的小男孩。

写读后感作文200字篇6

一个夏日的午后,我翻看一本成语故事书,一个成语故事《拔苗助长》,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

一位农民将秧苗种入田地中,因为性子急,希望快点成熟,便将秧苗都拔高一些,还叫他儿子也来看他的杰作,等他和儿子一同赶到田地时,那些可怜的小苗早已枯死了,这下招来了大家的讥笑。于是,便有了《拔苗助长》这个典故,它时时提醒那些没有耐心的人,不要因为一时性急而误了大事。

而在现实生活中,拔苗助长的悲剧时时在发生。高考落榜者自杀有吗?有。因辜负父母期望而自杀有吗?也有。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有成功者,必定也有失败者。天下哪个父母不是望子成龙?所以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为成功者。于是,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进行早期教育,四五岁便让他们参加培训班,即使呆在家中也是便让他们多做家庭作业。低年级做高年级的作业已经屡见不鲜,孩子们的家庭作业是不是太多了。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他们爱玩,他们爱自由,他们并不都是神童,过多的作业也不可能使他们都成为神童。拔苗助长的行为会扼杀孩子们的童年,更会使他们失去很多学习的兴趣,这不是更加得不偿失吗?

我衷心地希望有更多的家长能够读读《拔苗助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