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夜小作文优秀8篇

时间:2023-01-16 作者:Animai

在日积月累中,我们一定能收获很有优美词句,这对写作文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平时多写一些作文是可以培养我们的写作能力的,以下是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跨年夜小作文优秀8篇,供大家参考。

跨年夜小作文优秀8篇

跨年夜小作文篇1

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全国各族人们都要热烈庆祝这个传统节日,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就是年夜饭,它即代表着欢送旧年,也蕴含着迎接新年。

大年三十一大早,爸爸妈妈、外公、外婆就到厨房里开始忙活,这可不是为了早餐或午餐,而是为了晚上的年夜饭。

我和妹妹也早早地起床,穿上新衣服,在镜子前打扮一翻,转身看到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喜悦充满全身。

我们草草地吃完早饭,又开始年夜饭的忙碌。我、妹妹还有外公就担任起了包饺子的重任,爸爸妈妈还有外婆在厨房里准备食材。

包饺子对我们来说可是小意思,我们立马参与到中云,不一会儿,就包了好几大盘。

晚上的年夜饭不负众望,十分美味。有象征着“年年有余”的红烧鱼,有象征着“团团圆圆”的汤圆,还有象征着“招财进宝”的饺子。牛肉、羊肉、鸡肉更是应有尽有。一家人欢欢喜喜的坐在桌子前,津津有味地吃着可口的饭菜,说着相互祝福的话语,全家人都喜笑颜开,整个屋子里欢乐祥和、其乐融融。

吃过晚饭便到了我最喜欢的环节,爸爸把我叫到他面前,语重心长地说:“今年表现不错,明年要更加努力。”说完就把红包拿了出来,我接过红包说:“好的,多谢爸爸!”笑得合不拢嘴。

晚上八点,我们准时收看了春节联欢晚会。那悠扬的歌声,使人沉醉;那优美的舞姿,使人赞不绝口;那精彩的相声小品,使人开怀大笑;那神奇的魔术,使人惊叹不已……阵阵笑声回荡在客厅上空。

我家的年夜饭是传统的,是美味的.,更是值得回味的。

跨年夜小作文篇2

爆竹一声除旧岁,农历新年的重头戏就是除夕,更是我们中国人最重视的团圆饭和围炉。

听爸爸、妈妈说他们小时候的年夜饭,不像现在这么讲究,但是铁定比平常丰富许多,大鱼大肉少不了,自己饲养的鸡、鸭,更是成为桌上佳肴。如今,时代不一样了,生活富裕,平常要吃什么山珍海味都轻而易举,所以,年夜饭不像以前那么令人期待。

不过妈妈也蛮传统的,除了煮一些速食料理拜祖先,也准备了一些我们小孩爱吃的东西,例如:鸡块、香肠……等,都让小孩子“爱不释口”,年节应景的佳肴更是少不了!

一道“发菜鱼翅羹”,代表发财;一道“全家福”,代表全家平安幸福;用蛋饺、蛤蜊及一些虾子等海鲜食材煮了一锅“金银海鲜锅”,代表金银满载;芋头、猪肚、干贝等煮了一道“芋头什锦”,象征万事如意;炸了一盘年糕,希望爸的事业及我们的学业步步高升;一尾清蒸鱼代表年年有余、一些水饺,象征元宝,希望能招财进宝…。。除此之外,还有爸爸爱吃的猪脚,我们爱吃的拼盘。

其实,我们家才六个人,准备了这么多菜,恐怕要吃好几餐,才吃得完,妈妈说:“难得过年嘛,一年才一次,所以往后几天,我们天天吃尾牙吧!”

跨年夜小作文篇3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光阴似箭,转眼间新春佳节已渐渐远去,它给了我很多温馨的回忆。其中,最令我难忘的就是吃年夜饭了。

大年三十吃年夜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每当想起那些摆在桌上的美味佳肴,我都会垂涎三尺,有开胃的酸辣泡菜,有可口糖醋排骨,有美味的可乐鸡翅,还有家乡的农家小炒肉……随着奶奶一声“开饭喽!”年夜饭的大幕就拉开了。

爸爸连忙给爷爷奶奶斟满酒,再给自己的酒杯斟上,双手举杯,恭恭敬敬地说:“这第一杯酒先敬二老,祝你们在新的一年里笑口常开,万事如意。”说完,爸爸干完了杯中的酒。就在这时,妈妈把饺子端上了桌子,笑眯眯地招呼着:“来来来,大家一起吃饺子喽!谁要是吃到包有花生的饺子,就来一首与春节有关的古诗词。”

爷爷夹了一个饺子放在我的碗里,于是,我大口咬下去,顿时感觉情况不妙,原来我吃到了包有花生的饺子。在全家人的掌声中。我立刻站了起来,大声背诵了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饭桌上不时传来一阵阵欢乐的笑声,那笑声里充满着幸福、温馨……我心里不禁默默地想,要是每天都吃年夜饭该多好啊!

跨年夜小作文篇4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

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

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

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年夜饭的目的并不光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为了互相之间近距离的交流。

关东年夜饭:保留古风俗汉满互影响

中国知名民俗专家曹保明介绍说,年夜饭在除夕的夜晚又称团年或合家欢,因为这顿饭以后就要告别旧岁迎来新岁了,所以又称分岁。在古代,人们认为年夜饭还有逐疫、驱邪、健身的作用。因此,年夜饭的特点是全家大团圆的宴会,无论男女老幼都要参加,为了这个团圆,外出的家人或子女都要赶在除夕前返回家来,如果没能及时赶回来,餐桌上要给未归人留一个空位,摆一双筷,表示全家团聚。

年夜饭通常是旧时关东农家中一年内最丰盛的一顿饭,必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满桌的酒菜中必须要有鱼,表示新的一年有余钱、余粮,一切都很宽裕。还必须有一碗红烧丸子,表示阖家团圆。曹保明介绍说: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关东老百姓始终有穷过年,富过年,不吃饺子没过年的说法。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施立学介绍说,饺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围绕饺子的起源,民间产生过不同的传说和故事,但关东人一直崇尚春节的第一顿饺子在除夕夜子时(零点)吃,此风俗遍布关东城乡,并世代相传至今。

如今在东北的许多农家,年夜饭依然保持着古时的许多风俗,如吃饭前祭祖,放鞭炮,吃饺子等。但由于近年来年夜饭的吃喝已不重要了,施立学认为:年夜饭早已超出了吃的范围,而在于那份人与人之间的温馨,它温暖在一家人的问候和温情中。既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有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怀有希望之意。

朝鲜族:岁酒和德固占据特殊位置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国朝鲜族主要聚居地区,春节也是朝鲜族的传统的和最重要的节日。朝鲜族的年夜饭有着自己传统的食品和特色。

民俗专家曹保明介绍说:朝鲜族的年夜饭非常丰富,大大小小的盘子七八十个,有的人家甚至达上百个。其中占特殊位置的是岁酒和德固二种。

春节前夕,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各乡村,很多朝鲜族村民都在酿造岁酒。今年52岁的金真实是珲春市密江乡的村民,她介绍,朝鲜族在年夜饭有喝岁酒的习俗。这种酒多在过岁首节前酿造。岁首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岁酒以大米为主料,配以多味中药材,是一种药酒。用于春节期间自饮和待客,他们认为饮用此酒可以避邪、长寿。

金真实说,德固是一种汤饼,就是将大米面和好蒸熟后,捣成大粘团,再搓成椭圆形圆条,切成薄片,倒入鸡、野鸡、牛肉汤锅中,吃时再放些麻油或香油以及紫菜,味美可口。

据了解,在年三十那天,朝鲜族妇女都要穿上漂亮的民族盛装。大多数家庭从一大早就开始做打糕。尽管现在有卖做打糕的机器,但

们还是喜欢用打糕槌自己动手做,因为感觉味道还是不一样。朝鲜族村民朴英子说。

金真实说,除夕夜自己一家十几口都围在一起吃年夜饭,是非常幸福的时刻。他们全家都会守岁通宵达旦。与汉族不同的是,朝鲜族大年夜这顿饭会载歌载舞,伴着朝鲜族古老的伽耶琴和筒箫乐曲迎接新年的到来。

跨年夜小作文篇5

红红的灯笼被风吹起,万家灯火陆续亮起。

锅中的油翻滚着、游荡着,还未反应过来,一篮子的菜已被纤细的身影在忙碌扔下锅,菜迅速地盖住了肆意的油,哗哗几声,菜迅速地染上了焦黄,氤氲的雾气间,菜的醇香依稀可闻,用铁勺拌几声,菜的浓香扑面而来,再用勺子轻掠每一个调料,油盐酱醋一个都不少,将菜翻滚几下,浓香萦绕在鼻尖。

用勺将菜一点点舀出,菜叶上泛着油光,映着米白色的瓷盘,红色的油汁泛着浓香。用筷轻尝味道,浓郁的鲜香入口,在舌尖上盘旋,在味蕾上绽放,菜已入肚,香味却在口中久久回荡着。

隔着窗望着客厅的亲友,心中涌出无限的柔情与快乐。

打开蒸笼,白色的雾气欢快地奔腾着,充盈了整个厨房,蒸屉内小蒸包一个又一个泛着光泽,在氤氲地雾中,像汉白玉雕刻的玉石,隐约可以看见白玉之中的汁和馅。

待汤包上桌,用筷轻轻挑破薄薄的皮,鲜汁缓缓流出,香气扑鼻,迂回绵延,牵动着我的味觉,于是便迫不及待地将汤包送入嘴中,一时间竟忘了吹一吹这蒸气腾腾的食物。刚刚入口,瞬间满脸通红,不知到底是因为这烫汤包还是因为这不可多得的团圆,口中的热把汤包的味道湮没,还未来得及品尝,汤包早已下肚。

旁边的母亲仍不停地给我夹菜,见我不会吃汤包,唇边露出笑意,笑盈盈的脸上意添了点点皱纹,头上的秀发中隐藏了时间的风霜。

一时间热泪盈眶,口中仍嚼着那鲜美多汁的汤包,泪光中的眼睛映着母亲的身影,大红的灯笼,心中却是这喜庆的年。母亲的爱满得要溢出感动,耳边响起了成龙的歌词: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的家。

跨年夜小作文篇6

“谢谢光临!”爸爸把订好的年菜放上车,准备前往奶奶家。

“奶奶,我们回来了!”奶奶满脸笑盈盈的迎接我们,我也欢天喜地的投奶奶的怀抱。“呵呵!长这么高啰!快快快!吃年夜饭了!”紧接

着,端出一盘盘的年菜摆在桌上。哇!各式各样的年菜,一样接一样的出现在我面前,每一道看起来都色香味俱全,蹄膀卤得油油亮亮的,糖醋鱼炸得酥酥脆脆,虾子红得喜气洋洋,香菇又大又漂亮,白斩鸡切得不大不小刚刚好,冷盘看起来也新鲜开胃……,说不下去了,手指头都快不自觉的伸上桌了!真想快点吃到,可是要先祭完祖才能开动。

今年的年夜饭很特别,爸爸不想让奶奶和妈妈为了年夜饭,在厨房忙进忙出,忙得焦头烂额,于是在餐馆订了年菜。虽然是这样,奶奶还是准备了一些拿手年菜,等到真正上桌,已经有十几道年菜了,每一道看起来都可口美味,我忍不住大快朵颐,大吃特吃了起来!先是卤蹄膀,虽然说是油油亮亮,但吃起来却又干又涩;糖醋鱼看起来酥酥脆脆,但吃起来却软趴趴的;虾子看似红通通,但吃起来却不新鲜;香菇多到让我吃得倒胃口;白斩鸡又油又腻;冷盘很冷,一点都不开味……啊!真是中看不中用!还好有奶奶的拿手年菜,每一道都热腾腾的,虽然看起来

没有餐厅那么丰盛,却比餐厅做的更好吃。看人不能以貌取人,原来年菜也是如此啊!奶奶说:“年夜饭要吃鱼,才会年年有余;吃长年菜表示延年益寿;吃菜头表示好彩头……”原来,吃年夜饭还有这么多典故。“来来来!”说着说着,已经帮我夹了一大碗尖尖的年菜,这就是疼爱我的奶奶。

我最喜欢吃年夜饭了,吃年夜饭前的祭祖,是要我们饮水思源,不要数典忘祖;吃年夜饭的意义,就是能全家团聚,开开心心的一起吃饭。其实,菜色美不美味已经不是这么重要了!我更喜欢吃完年夜饭后可以排队领红包,这样可以让我今年的荷包满满,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真是“大船入港”满载而归大丰收啊!

跨年夜小作文篇7

刚放了寒假,转眼之间就到了大年三十,大家喜气洋洋地过年了,运河边火树银花,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家家户户挂红灯笼、贴倒福,散发着一种祥和的气氛。

我们一家和亲戚朋友一起去了上味小海小鲜饭店吃年夜饭,我收到了许多祝福和火红火红的压岁包。我看着那么多压岁包兴奋极了,偷偷地数:“一百、二百、……一千。”我高兴地想:哈哈!我要发财了!

我妈妈订了一个大包厢,大家坐下,妈妈开始点菜,不一会儿菜就上来了,有烤牛排、鸭舌头、老鸭煲、烧大鱼、大龙虾、青菜等等美食,美味可口。大家大吃大喝、开心极了!因为那天是除夕,妈妈也让外公喝了半杯红酒。吃了一半,舅公大声说道:“发红包了!发红包了!”话音刚落下,所有人火速拿出手机,点开微信组了一个群,舅舅第一个发红包,我马上拿爸爸手机抢红包,哇!我抢了16元。舅舅大吃一惊:“我才了发了18元,你就抢到16元!”接着舅公发了一个2019元的大红包,一下子,“我抢到200元!”我大声喊。后来我也陆陆续续代替我爸发了几个66元的小红包。那天正好也是我生日,大家也为我庆祝了生日,还唱起了生日歌,歌声在包厢内久久徘徊。我把蛋糕切了一块块分给大家。我今年的生日过得很开心,因为既是除夕也是我生日,也是我爸爸的第三个本命年。

年三十就在这欢乐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过去了,等待我们的是春天的到来。看,一副对联说得好:“金猪报喜笑容好,淑气催春祥意浓。”

跨年夜小作文篇8

“乒乒乓乓”外婆家里满是勺子和碗的拥抱声,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要吃年夜饭啊!外婆在厨房里忙活着,而我们在帮外婆拿饮料。

今天的年夜饭可真丰盛啊!有鱼丸、鸽子,甚至还有那红彤彤的樱桃。大家围着桌子,做成了一个圆圈,一人一个碗,一双筷子,一把调羹。第一盘菜是松糕,五颜六色的小糖撒在它黄色的表面上,让它更诱人了。一双双筷子像魔爪,而松糕便是笼中待宰的小羊羔。不一会,就被大家吃完了。

第二盘菜是毛芋,毛芋被切成一大片一大片的,上面仿佛镀了一层“金”,不一会也消失了。第三盘菜是鸽子,但是,因为圆圆引起的吃“勇猛”,我也夹了一个壳,那壳比我的手掌都要大许多呢!我用筷子在里面戳,不一会就戳出了红糕。可是,壳的四周还是厚厚的一层红糕。不能浪费,我想,于是又投入了奋战中。等我奋战完,鸽子都没了,只上了一大碗鱼丸,不过鱼丸也不错饿!

外婆在里面捣鼓了一阵后,端出了一盘东西,大家也不再装了,露出了真面目。一个个拿出调羹,舀了一勺又一勺,我总共舀了五勺呀!这盘是什么呢?让我来告诉大家吧,它是贝壳是红色的扇形“别清”。原来它这么受欢迎啊!

吃完了年夜饭,外婆给我压岁钱,我和红色的票票合照三张!纪念我的本命年到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