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作文8篇

时间:2023-10-04 作者:Kris

写好作文对于提高我们的语文成绩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大家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多多练习作文的写作,以下是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家风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

家风作文8篇

家风作文篇1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家有家风。我家的家风是:“好好做人、好好学习。”

家人们从小就教导我要好好做人。

爸爸教会了我做人要守信。记得二年级的一个周末,因为我表现好,所以,爸爸准许我玩一小时电脑游戏。可是,我玩游戏超过了时光,爸爸很严肃地收起了电脑。之后,便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棠林,要守信,不然,长大后你到社会上是会很麻烦的!”

姐姐教会了我做人要诚实。因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三年级的一天,我不留意把姐姐最爱的玻璃杯打碎了。我很怕被挨骂,可是最后,我还是鼓起勇气,向姐姐道歉。可是,姐姐原谅了我,并且对我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杯子打碎了不要紧,如果你因此失去了诚实,就没有人会相信你了。”

妈妈教会了我做人要谦虚。四年级的一次考试中,我考了全班第一,回到家我得意洋洋得告诉了妈妈。妈妈和蔼的对我说:“棠林真棒!再接再厉,可是要记住:‘谦受益,满招损。’”

家人们不仅仅教导我好好做人,还教育我要好好学习。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礼仪之邦而着称的国家,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这些孩子,也必须要发扬这种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不愧于我们的祖先,不愧于是一个继承人!

家风作文篇2

小时候,妈妈教我背《三字经》,里面说:“首孝悌,次见闻”。妈妈告诉我:“一个人首先要懂得孝敬长辈、兄弟有爱,这是很重要的品质,然后才是学习各种知识。”长大后,爸爸带我看史家的祠堂,读史家的家训,在我家的家训中,“孝”是排第一位的,族谱上写着“孝为百行之原”。听爸爸讲着各种故事,我仿佛有点明白了。

爷爷很孝顺,不论平时多忙,长辈们需要照顾时总是随叫随到。我的太爷爷有个愿望,就是叶落归根——回到老家养老。所以爷爷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还是抽出时间操办买地造房的事情。可惜去年因为一次意外,太爷爷去世了。在他弥留之际,爷爷把他带回了刚造好不久的新家,让他圆了梦。

后来,爷爷常提起这件事,总是长吁短叹,责怪自己没有尽早去造房,完成太爷爷的愿望。每当这时,平时大咧咧喜欢玩笑的爷爷总是心情沉重的样子,这大概就是书上说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吧!

我爸爸对爷爷奶奶也非常孝顺,我和妈妈常笑他是“江南大孝子”!每次回爷爷家,我就找不到他了,不是在厂房帮忙,就是去采买食物、操持家务。刚开始,我总是埋怨他不陪我玩,爸爸说:“爸爸平时不在家,回来了就要多帮爷爷奶奶干活,多陪陪他们!”奶奶年纪大了,总是喜欢唠唠叨叨,爸爸就回答“好好好”、“是是是”。有时候,我都不耐烦了,爸爸说:“孝顺孝顺,最主要要‘顺’。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要多体谅他们,让他们高兴。”

妈妈说我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爸爸妈妈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举动都影响着我,我也十分关心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他们的开心果。现在我长大了,学习越来越忙碌,只能抽时间去看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爸爸教我每周起码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打一次电话,跟他们聊聊天。每次爷爷奶奶用他们蹩脚的普通话跟我聊天时,我都耐心地听着,一一回答他们,还经常把我新学的本领表演给他们看,逗他们乐……

妈妈说,我们的国家是由千千万万个幸福的家庭组成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每个人都认真做到自己的家风家训,这个社会就会更加和谐、稳定。我似懂非懂,但我记住了我们史家“孝顺”的家训,“孝为百行之原”,我一定会把它传承下去!

家风作文篇3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风雨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

家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一个家庭如果可以拥有良好家风,就能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道德基础,进而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上健康成长。如果家庭有了良好家风,打造的更好,社会的风气也将会更加好,人民的生活也会更加美好,国家的未来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家风是家族子孙代代狗守家训,家规而长期形成的具有鲜明家族特征的家庭文化,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产,是每个家庭成员自豪感的源泉。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标准。家风是家族和家庭的指路风向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堂课,一个人的成长有没有受到好的家风熏陶,是完全不一样的。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财富观,人生观,对于不少人来说,家风的好坏甚至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一生。

明朝书画家徐渭,晚年曾写了一副令人费解的家教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这副家教联妙在一个“好”字,语义双关,耐人寻味:少年时期正是读书的好时光,可惜不知读书的重要性,不喜欢读书;年纪老了,懂得了读书的重要性,想要好好读书,可是已老眼昏花,力不从心,没有精力再好好读书。徐伟就是以此来告诫子孙后代,珍惜时光,好好读书。连古人都这么注重家风,对孩子的影响,我们不更是要让“良好家风在我家”吗?

我们一定要好好传承良好家风,弘扬优良家风,让良好的家风在我家。

家风作文篇4

俗话说,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家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修身齐家,树立良好的家风、社风、民风尤其重要。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但凡家规较严的家庭,其家庭都和睦,家人都彬彬有礼、有涵养,都文明向上向好,都事业有成,在立身处事,持家治业都十分成功。家风家训家规又是什么呢?

家风,是家族的传统、规范及习俗。是上辈人对下辈人的言传身教,是靠自身的行为影响下一代,也称门风;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规,是祖上对家族内人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

我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了一些名人的家训:爱国商人李嘉诚的家训是:独立人格、勤俭节约、凡事忍耐、不断学习、为人正直、用心做事;而清朝大学者纪晓岚的家训是:戒晚起;戒懒惰;戒奢华;戒骄傲。宜勤读;宜敬师;宜爱众;宜慎食。

爷爷告诉我,我们家也有应该遵守的家规呢!我家的家规,是上一辈的示范、身体力行传下来的,共六句话,42个字,即“懂得珍惜与尊重,学会理解与宽容,知道感恩与自立,明辨是非与善恶,明白事理与做人,明确目标与追求”。

爷爷说,这些文字理解起来不难,要背下来,也很容易,但要身体力行地做到,可不容易。爷爷希望它能成为我为人处世的准则。

家风作文篇5

时间在悄悄的流逝,而我也如小树一样地飞长。成长的旅途中,我经历过风风雨雨,但在我的身后,总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撑着我。这,便是家风。家风,是个端庄而又和谐的词语,它博大,却又那么平凡。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就像是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规范着家人的行为,指引着人生的航向。在我们的不经意间,它已经浸透了我们的心灵。

堂堂正正,仰不愧天。

我的爷爷现已91岁高龄,他小的时候当过儿童团团长,还为八路军送过“二根鸡毛”的鸡毛信,他13岁时便加入了八路军,现在是一名退役的老兵。他曾和日本人拼过刺刀,至今腿上还留着当年子弹穿过的“记忆”。爷爷曾对我说,他的父母去世时他还小,只记得在家门口的那棵老松树下父亲摸着他的头对他说,要他“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

从此这句话牢牢扎根在爷爷的心中。

解放后,爷爷经历过_,蹲过牛棚。建国后,新中国建设需要人才,于是爷爷弃武从文,服从组织安排,从沈阳奔赴到吉林通化山沟里,成为了吉林省地质行业的先行者。对于一名只在小时候上过两年私塾的军人,要从事一个新的领域,对爷爷来说有很大的困难。可是爷爷硬是凭着钻研的精神,记下厚厚一摞的笔记本,自学成为了这方面的专家。是爷爷老老实实做事,真正做到了“堂堂正正,仰不愧天”。

爷爷虽然当了干部,可是他却从来都为别人着想,每件事都能做到堂堂正正,而正因为他的正直无私,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和信任。

爷爷有一个弟弟,解放前,两人相依为命,最难时期,爷爷甚至将唯一的窝头分给他吃,而自己却饿着肚子。后来爷爷回到了城里,可他的弟弟却还在野外工作。一天,他找到爷爷说能否把自己调到城里,可爷爷却义正言辞的拒绝了他,爷爷说:“不能因为你是我的弟弟,就搞特殊!”后来的几年,他一直不理爷爷,却也没能改变爷爷的决定。

爸爸考学的时候,与他理想的大学只差一分而失之交臂,爷爷的下属见了,竟为老爸搞来了一个特殊名额,后来爷爷知道了这件事,把那个下属狠狠的批评了一顿,又将名额给了一个贫困家庭的学子,成就了他的大学梦。

小时候我特别的顽皮,每次犯了错后,爷爷都会对我进行教育,最后总会说上一句:小树不修不直溜,你这棵小树什么时候能长大呢!初一时,我的学习成绩忽上忽下,爷爷经常教育我:要踏踏实实做事,事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按照爷爷的说法去做,我发现学习确实不是什么难事。

孝感天地,情传古今。

在爷爷家的客厅里挂着这样一幅照片,春天的柳树下,一家老少围坐在小院里,其乐融融。爷爷和奶奶一共养育了四个孩子,由于爷爷的工作的特殊性,经常不在家,奶奶凭着她的勤劳、朴素将家里打里的井井有条。爸爸毕业后留在了深圳工作,因为爷爷奶奶上了年纪,最终爸爸选择了回到他们身边一直照顾他们。妈妈和我说,从她和爸爸结婚,他们就一直住在爷爷家,这一住就是十几年。如今爸爸每天晚上很少出去应酬,下班后,总会匆匆赶回家陪爷爷,只为不让爷爷感觉到孤单。

妈妈对爷爷奶奶的关心更是无微不至,奶奶住院了,妈妈在医院陪护。医院里的医生护士一直以为妈妈是奶奶的亲生女儿。

爷爷的正直,奶奶的勤俭,父母的孝顺。家风,实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滋润着我的心灵,熏陶着我的性情,塑造着我的人格。这是一种无言的教育,这是一部无字的典籍,对我的成长产生着全方位的影响,我身上处处烙印着家风的印记。

“正直、勤俭、孝顺”就如一阵清风,吹散我人生路上的阴霾,吹来了丽日晴空,吹来了百花盛开。被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耳濡目染的我,秉承着家风,昂首阔步走向未来。

家风作文篇6

“校有校规,家有家规”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一问到“你家的家风是什么?家教是什么?”这些问题,同学们就会傻眼了。我家的家风是“孝”,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父母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

记得在我小时候,每次去和好朋友玩儿,都会忘记爸爸或妈妈规定的时间回家,玩儿尽兴的时候就会很晚回去。让大人们很着急,于是妈妈就认真地对我说:“我们是怎么规定的时间,为什么每次都不遵守规定,这么晚才回来。现在我们就规定,同样的错误不可以犯三次,同意吗?”我点了点头,并向妈妈保证一定遵守规定,按时回家。

过了一段时间,我的老毛病又犯了。一次暑假的时候,我的作业完成了,就去找朋友玩儿,妈妈告诉我最晚六点半回家,不要影响别人家吃饭的时间,我同意了。我们玩得非常开心,她的妈妈再三邀请我在她家吃饭,我欣然的接受了。过了一会儿,妈妈打电话要我回家,我只好乖乖的回去了,因为已经超过了七点半,一回到家就被妈妈狠狠的批评了一顿。我知道自己的错误是没有准时回家,并且在别人家吃饭不仅打扰了别人,还给别人带来了负担。我暗下决心,绝不再犯。

家风是一条应该牢记的座右铭,有了它,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的更远!铭记家风,为自己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踏出坚定的步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家风、家训、家教”是什么。“家风”是一家子的风气,这家风一旦败坏,这一家人的思想品德也会跟着败坏,这家就很难再培养出优秀的后代。如果没有“家训”,那么就会把后代宠坏,只有让她知错就改,然后再慢慢教育她。我想这就是“家风、家训、家教”吧!

家风作文篇7

今年暑假,老师布置了征文作业。刚看到征文主题,我一点儿也摸不着头脑,无从下笔。我赶紧去请教父亲,父亲告诉我,我们家的家风是尊老爱幼,尊敬长辈,关心他人;家训是不浪费食物,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听了父亲说的话,我脑海中出现了一幕幕的场景,原来平日里我们做的事正是被“家风、家训”这条无形的绳索所串联着,牵引着的。

记得有一阵子,我家在造新房,我们一家借住在别人家里。有一天,太太生病了,吃不下东西,没精神。父亲妈妈都出门务工了,而爷爷奶奶正在给别人家干活。当知道太太生病了以后,爷爷奶奶马上就请了假,带着太太去医院看病。到了医院里,爷爷奶奶带着太太挂号、看病、挂盐水、取药。挂盐水的速度很慢,可是爷爷奶奶始终陪在太太身边,不敢走开片刻。回到家,奶奶用温开水给太太泡了一杯药,这药很苦,光闻一下就能感受到一阵苦味。太太虽然是大人,但是老年的她就像小宝宝一样惧怕吃药。奶奶耐心地鼓励着太太:“妈,您要坚强,一口气咕噜咕噜喝下去就可以了。”太太终于像勇士一样拿起杯子把药咕噜咕噜喝下去了。药喝完了,太太去睡觉了,爷爷和奶奶就轮流守着太太。有了爷爷奶奶的悉心照顾,太太的病很快就好了。

记得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我每顿都争多吃少。我非要盛一大碗饭,还会夹很多菜。但是我往往吃了一半就不吃了,有时还会让爷爷奶奶帮我吃剩下的。放假了,父亲妈妈回家看我,吃饭的时候,我还是和以前一样,盛很多饭,然后吃一半就不吃了,我把碗一放就顾自己去客厅看电视。这一幕刚好被正在吃饭的父亲看见了,父亲生气地对我说:“小夏,你不能这样浪费粮食,要能吃多少盛多少,要珍惜爷爷奶奶父亲妈妈和其他人的劳动成果。还有,爷爷奶奶平时照顾你很辛苦,遇上你有能力做的事情,例如洗碗、擦桌子等,你要努力去做,知道了吗?”听了父亲说的这番话,我想起了老师教过大家的《悯农》,这首古诗正是告诉了我们农民伯伯用汗水浇灌了庄稼,我们才能吃上又白又香的大米饭

父亲还告诉我,像洗碗、叠被子和其他自己会的事情都要自己来做。经过了暑假的两个月,我学会了好多自己能做都自己做的事情,能够很熟练的收拾自己的房间和帮奶奶洗碗等等。但是我觉得只会做这些事情还不够,我还要学会做更多的家务,更多自己能做的事情。

这就是我家的家风家训,尊敬长辈,照顾老人,珍惜粮食,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我希望我家的家风家训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对更多人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家风作文篇8

大家都知道“家里有家规,学校有校规”,但是什么是家风呢?家风,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家庭或者家族的传统时尚。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孕育了许多优良传统;良好的家庭作风是我们的行为准则,家庭作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但是我家的一些规矩是一点一点形成的,其中一条就是要大方无私。

有一次和朋友玩腻了,回家拿冰棍。冰箱里只有一根冰棍,我没理3721,直接把那根拿出来了。父亲看到了,就问我为什么只拿了一个。我告诉爸爸冰箱里只剩下一个了。听了爸爸的话,我让我把冰棒放回去。累了热了就愿意放回去。父亲见我无动于衷,训斥道:“把冰棍放回冰箱,你吃冰棍解渴。其他人呢?”看到父亲这个样子,我只好乖乖的放了回去,当时不知道父亲的良苦用心,现在渐渐明白了。不得不说,因为父亲的训斥,我做事都想着别人,这种性格让我受益终身。

每次去朋友家玩,都忘了父母定的'回家时间。玩得开心的时候会很晚才回去,让大人担心。

一天晚上,父母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去加班。我一个人受不了孤独,就约同学出去玩,但没有告诉父母。我以为和同学玩了一段时间就回家了,但是在一起玩的开心的时候就忘了时间。天快黑了,我们并不想离开。直到一个同学的父母催她回去,我们才回家。我一到家楼下,就碰见了我爸妈。他们问我去哪儿了,我说去玩了。我妈用严厉的语气对我说:“我妈不是已经告诉你了吗?出去玩一定要有时间感。你必须按时回家,并告诉你的父母你去哪里。你多为我们着急!”我低下头,羞愧难当。从那以后,我养成了按时回家的习惯。

“按时回家,去哪里问候父母”也成了我的家规。

“孝顺”也是我家的家风,尊老爱幼。父母一直告诉我:一切美德,孝为先!家庭风格是一个应该牢记在心的座右铭。有了它,我们才能在社会上站稳脚跟,让自己走得更远!记住家风,为自己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迈出坚定的步伐,成为国家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