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未来为题的演讲稿7篇

时间:2023-07-04 作者:Surplus

我们需要认真对待演讲稿的写作,这样才能使演讲更加顺利,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的作用,所以我们写的内容一定要是积极向上的,下面是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以未来为题的演讲稿7篇,感谢您的参阅。

以未来为题的演讲稿7篇

以未来为题的演讲稿篇1

未来是一无所知的,认真走下去,才会有无限的精彩。至于,未来有多远,没有人会知道。她就像是一个未知数,求解的每一步可能是惊喜,可能是失意;可能是圆满,可能是遗憾;可能是欢乐,也可能是悲苦

我幻想自己的未来:蔚蓝的天空,飘动的浮云,我坐在悬崖的顶端,弹着吉他,和着轻风,伴着彩霞,看着云卷云舒

老师说,未来这两个字的“撇”和“捺”是可以无限延伸的,但是它那“一竖”一定得稳,这字才好看。就像人生一样,只有踏实走好每一步,才能在有限的生命里,无限拓宽生命的广度。我说,在未来的某个时间节点,会有个未知的事物向我走来,那时的我要勇敢地前进,才能与那个未知的事物相遇,哪怕那个未知充满悲伤和泪水,都请记住:这是为了迎接更好的自己。泪水会告诉我:你是勇敢的,你要向夜空的星星学习,可以微弱,但要发光!你只有前进,才能遇见更美的自己。明天不一定更好,但是更好的明天一定会来!

所以,请不要害怕失败,当你有足够的信心时,未来也会为你加油打call。因为你的未来一定是当下的你,努力奋斗而来的,一定是你用汗水浇灌而来的!

所以,勇敢的去尝试吧!为自己的未来努力的付出一把,使劲一把。哪有什么是时间磨平不了的,美好的未来就是珍惜时间、利用时间回报而来!

可是,如果那个未来让你难过了,心疼了,失去了,请你不要悲伤,更不要放弃。只要我们无悔时光、无悔自己,只要我们努力奔跑,不断追求,定能开创未来,一定能遇见更好的明天,一定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以未来为题的演讲稿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高二(1)班的杜__,很高兴能作为学生代表在开学庆典上发言。我今天要演讲的主题是:追寻榜样的光芒。接下来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在冬奥会比赛中,一位一飞冲天,万众瞩目的、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苏翊鸣。

2月15日,注定是将被载入中国体育史册的一天。苏翊鸣完成了两个方向的“转体1800”,技惊四座,在北京冬奥会男子单板滑雪大跳台夺冠,为中国代表团夺得第6枚金牌!这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历届冬奥会的最佳战绩。然而,不到18岁的苏翊鸣,为何能问鼎群雄,那样优秀?还是看看他十多年的人生轨迹去吧。

2008年,刚满4岁的苏翊鸣便在父亲的影响下爱上了滑雪。儿时的苏翊鸣曾因出色的滑雪技能,被著名导演徐克钦点,出演了电影《智取威虎山》中的“小栓子”一角,成为冉冉升起的一颗小童星;但中国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后,他心中就种下了一个代表祖国出战2022北京冬奥的梦想。为此他放弃了自己的演艺道路,选择成为专业的滑雪运动员。为了实现这一梦想,苏翊鸣成了训练最刻苦的那一个。一年365天当中,有320天时间在滑雪上,他几乎每天是上山最早的那一个,然后训练直到太阳下山。为了自己的理想目标,不惧严寒,不怕受伤,坚定、坚持!

在一个受访视频中,苏翊鸣曾表示:“努力永远不会欺骗人,如果你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你付出自己的一切,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总有一天一定会达到。”这不是成功秘诀,是苏翊鸣以自己的实力证明的一条人尽皆知的真理!一个勤奋不屈的.身影,倒下又爬起来,坚持着,一点点地迈向目标,于是,今天我们看到了这个十八岁的少年在赛场上神采飞扬,一往无前!这就是我们同龄人的光荣,也是我们的榜样!

和苏翊鸣同样年龄的我们,身处高二,正是高中最关键的一年,我们也有绚丽多彩的梦想,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为了这个目标,我们需要暂时收回四处分散的注意力,聚焦于学习。心无旁骛一身素,情有独钟满室幽。我们也应当向着自己的目标拼命接近,不怕挫折和辛苦。我们要做拼搏精神的践行者,追求卓越和超越自我。很多事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努力,而是努力了才能看到希望。

榜样是我们人生中的路标,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榜样是人生路上的灯塔,照亮我们的未来征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我们追随榜样的光芒,努力创造属于我们的明天!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以未来为题的演讲稿篇3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一起向未来》。

随着新一年的到来,北京冬奥会开幕了。开幕式盛大、简洁、浪漫而又空灵,科技感满满,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国的美。各国运动员入驻奥运村,对充满了黑科技的房间好评如潮。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得到了各国运动员的认可和喜爱。这些,都让我们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和自豪!冬奥会所体现的奥运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以此来鼓舞和振奋精神、士气!

这一次冬奥会的主题口号是:“一起向未来”。“一起向未来”!它说出了人类面对困境时的坚强姿态,说出了人类对于美好明天的憧憬,更说出了中国愿与世界携手同心,奔赴未来的坚定信念。

我们如何学习冬奥精神,一起向未来呢?

一起向未来,需要我们团结向上,共同努力。在短道速滑混合团体2000米接力赛中,中国队的五名队员互相配合,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了中国队的首金。赛后队员范可欣说道:“我觉得所有的力量、所有的支撑,都是团队给我的。”在男子一千米比赛上,武大靖体力不支时,帮助任子威卡住位置,挡住了后面的选手,轻轻示意他先行。他们的团队精神让人折服。在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有一些问题是我们自己解决不了的,需要借助班级的力量。而班级的力量需要我们每个人做出贡献,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让整个班级体具有凝聚力,充满正能量。很多同学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宁愿把自己封闭起来,但这是不对的。中国有句俗话:“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这不正是“一起向未来”中“一起”的意义所在吗?更何况,我们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不仅解决了问题,还让自己的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提升。

一起向未来,需要我们放宽心态,顶住压力。在空中技巧混合团体赛中,第二跳贾宗洋在落地瞬间出现失误,仅获得96.02分,而美国选手则在第二跳成功挑战难度系数5.0的动作,取得135分高分,一举帮美国队在总比分上反超中国。面对队友的失利和对手超过20分的差距,压轴出战的齐广璞顶住压力,集中精力,取得了122.17分的好成绩。虽然最终中国队获得了银牌,但齐广璞在压力下的一跳依然精彩!我们在新学期的学习中,能不能顶住压力,继续前进呢?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许多困难,造成压力。面对压力,我们是选择止步于此,不做出改变,任凭自己失败,还是选择像齐广璞一样,放宽心态,顶住压力,继续前进呢?当然是选择后者。一次失利不代表什么,可是因为一次失利萎靡不振,就会失去下一次前进的机会。“向未来”所体现的就是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

“一起向未来”,需要我们努力拼搏,坚持梦想。17岁的中国小将苏翊鸣获得了一金一银。小时候,他是一名童星。当北京申奥成功时,11岁的苏翊鸣说:“滑雪是我最热爱的事,如果能代表自己的国家,在本土参加世界最高级别的滑雪比赛,多酷啊!”于是这个少年投身于艰苦的训练中。对于苏翊鸣来说,艰辛、疲惫、失败、受伤是家常便饭,但他从来没有放弃。练得最狠的时候,一周能滑断好几块雪板。正是战胜了数不清的失败与失落,才有了今日精彩而又稳定的前两跳。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你们有没有一个让自己拼上全力也要完成的梦想呢?如果没有,就赶紧确定一个吧。即使梦想很大,很难完成,我们也应该坚持住,并不断为之努力,为之奋斗。“向未来”所传递的正是追逐梦想的执着、信心和希望。在奋斗之中,不要担心困难,害怕失败,因为没有困难,没有失败就说明你的梦想定的还不够高!

一起向未来,需要我们挑战自我,不惧失败。中国小将谷爱凌在女子大跳台的决赛中,第二轮得到了88.5的分数,可她最强建的对手却跳出来了93分的高分,面对分数的差距,谷爱凌决定挑战自我,最后拼一把,选择了做一个自己从未完成过的动作,最终,她为中国队赢得了金牌。日本花样滑冰运动员羽生结弦,在比赛中以4a阿克塞尔四周跳开场,希望在北京冬奥会的赛场上完成这个动作,但却摔在了冰面上。谷爱凌和羽生结弦都选择了挑战自我,谷爱凌完成了,而羽生结弦却没有,但他们都是英雄。因为他们都做到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奥运会奖牌必然关键,但是没有奖牌就不是英雄吗?在新学期中,我们也应该跳出自己的舒适圈,不断挑战自我,不惧失败,积极进取。很多同学努力了也没有取得期望的进步,就不愿意再继续努力了,但没有进步就是失败了吗?不见得。我们给自己定下目标,为了这个目标付出了努力、挑战了自我,这本身也是一种“成功”。“向未来”更是说明:不论未来美好与否,我们都要不断挑战,以最好的自己,奔赴未来。我们也要成为自己心目中的“羽生结弦”。

赛场外,无数的志愿者们为冬奥会的圆满开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餐厅的饭菜具有世界各地的特色,多种多样。医疗队在场边严阵以待,第一时间对受伤的运动员给予帮助。“雪如意”“雪游龙”等场馆恢弘高大,运动员们好评如潮。这些也体现出了我们国家的软实力。其实,冬奥会就像我们的生活,冬奥赛场的比赛项目,就是我们学习的科目,需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完成。同时,我们也应该全面发展自己,不成为只会学习的“书呆子”,还要增强自己的“软实力”。一起向未来,更需要我们充实自己,全面发展。

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让我们学习冬奥精神,一起向未来!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以未来为题的演讲稿篇4

风停了,雨停了,时间也停止了。地球,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啊,好壮观啊!”这是我作为一个“原始人”,刚踏入这块土地的感叹。“跟着。”在我的前面,是一位“机器人导游”,它长着两根长长的“胡须”。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最高长官办公室”,我们带着喜悦,相互侃侃而谈,从科技到生活,发展到衰落,真是谈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顺便,我还带回了未来人的生活方式、科技、教育、医学等宝贵的阅历以及经验。

未来人的生活方式很特别,他们的日常习惯,是我们正常人无法想象的。首先,未来人每天的主食就只有一种——“海藻”,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海藻的生命力极强,繁殖能力也是毫不逊色,能维持那个庞大的世界人口也是足够的。其次,随着地球一天一天变暖,南北极冰融化,地球上已经没有陆地了。那个时候,仅有在海洋建造基地,才能躲避紫外线,使人类继续繁衍、生生不息。

但是,我们不能低估未来人聪明的大脑。他们认为,与其蜷缩在海底,不如去浩瀚太空去开辟一片“新的大陆”。就这样,未来人凭着超高的技术和过人的胆量,逐渐“征服”了金星、火星,并在太阳系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空间站,这个空间站面向木星,靠着木星和太阳的引力旋,成了一座壮观的“诺亚方舟”。科学家们可以在灾难降临前将人民移居在这里,找到合适的“落点”后着陆,继续开始建造文明、开辟辉煌。

未来人的人均寿命都很长,一般都可以活2、3百岁。这不完全在于未来世界医学技术高超,更重要的,还是未来人肯劳动、思考。一个正常的未来人一天大概要思考8小时,以剩下的16小时做有意义的劳动或睡觉,他们一般不干活,干活也是锻炼身体、放松心境。平时,未来人会从事艺术,这些看似无意义的东西,其实包含了古今中外的精华,这也使未来人豁达乐观、积极向上。

未来人和我们“原始的人”其实没什么两样,只是他们的思维进步了。平时,未来人会设计机器人,让机器人去做他们指令的事,像什么:“采矿石、挖石油、收集天然气而未来人自己,则会亲自经手教育,教诲下一代做人的真谛、生存的本能,这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像枯燥的书本,让学生们身临其境,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深刻道理。

说了这么多,我们不禁也得人人认认真真考一下了:未来人会有着怎样的未来?经过“长官”与我的“侃大山”,我大致知道了一二。原来,未来人会停止自己看似神秘的“太空之旅”,他们会集合各星球的稀有金属、稀有气体,来一次“地球大翻修”,以及重返地球、重建家园。因为,地球才是我们人类的家,只有家才是最温暖的、最可靠的,当家园毁灭了,我们的处境也只会变得更危险、更凶恶。所以,当今也好、未来也罢,不管有多高的科技,也要时刻有这句座右铭:“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用行动美化地球”

一切一切,都是遥远的梦。但我坚信,只有人类爱护自己的家园,未来才会变为美好的现实!

以未来为题的演讲稿篇5

未来的路会怎样,我们都不知道,而我们能够做的,就只有脚踏实地地向前迈,不能回头……——题记

门前的三色堇还没有开,雨先下了,梧桐树在雨中昂首挺立,只听见雨滴拍打树叶的声音,我的心也荡起了涟漪,思绪被引入另一个世界,不知道自己现在身在何处……

喜欢安静,自己一个人坐着,让思绪寄在风筝上随风飘荡,心中总有点点滴滴的想法。断断续续,一个人的时候,忽然对人生有了一些思索,可还来不及琢磨,就又在这忙碌的生活中飘走了。

不知道未来可以干些什么,偶而闲暇的时候就会想这些问题,我不同意周敦颐老前辈的看法。因为我认为选择成就功名和选择独守一方净土的人不应该有高低之分,人与人的价值观不同,理想不同,在这里没有对错,谁也不应该遭到批判。

那我呢?我是想要流芳百世还是独留清雅?惊回首,才发现,自己没有理想,原来,世界上最应该被批判的人是我,没有目标的人才最可悲。

可是,我的未来在哪里?一直都相信过去与未来紧紧联系,可我看到了未来,却找不到未来……

不知从何下笔,思绪好轻,断断续续……

我可以选择,选择未来,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东西我弄不明白,可是至少我有过思索,考虑过未来,我知道,至少我还可以选择,选择改变,改变我,和我未来的故事。

牵风筝的线断了,思绪也随着风儿飘走了,风筝走了,留下痕迹,可思绪走了,只留下一片寂静,我在熟悉的安静里思索:原来不一定要完整,把无数断断续续的思绪拼凑起来就得到一个信念,要永远相信,自己可以演绎未来。

我是未来的故事,未来是我的故事。

以未来为题的演讲稿篇6

“如果我学得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胡适的家风中,母亲用自己的一生教会了胡适,宽恕,体谅。是家风。

“人的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泪,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秃废,就好了。”傅聪的家风中,父亲用自己的淳淳教诲,教会了傅聪面对人生挫折。是家风。

当然,我的母亲没有胡适的母亲那样严肃,我的父亲也没有傅雷那样好文笔。在我的家风中,一切都融入的空气,呼吸到肺里循环,流动,沉淀在心里。我想我的家风是有些特别的吧,就像汪曾祺的那篇“多年父子成兄弟”而我是“多年母女成知己”就像汪曾祺的爸爸一样,我的妈妈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妈妈会画画,一支铅笔描绘着这色彩斑斓的世界。所以的线条在她的手中仿佛变得灵活起来。妈妈的画一直是我向同学们炫耀的资本。我也喜欢画画,但也只是闲来无事,随手几笔而已,有时候她会过来看看我的画,然后丢来一个不屑的眼神,再悠悠的说:“很符合你的风格。”然后留我一个人在那里抓狂。妈妈爱养一些花草,种一些果树。如果一到我家一角,你会发现我家那本就不高的房层被掩盖在一片翠绿之中,那一棵挨着一棵的桃树,在我家四周。春日,桃花红遍天空;夏日,绿荫如墨,泄进窗台;秋日,硕果累累,颇有些世外桃源的味道,还有那些花草,几乎占尽了我家小院的那块空地,各种香味混合在一起,我知道,那是妈妈的味道。

我和妈妈像知己,没有像母女间的那种隔阂。妈妈会在我得意的时候冷不丁的泼一盆冷水,也许在我失望的时候给我一句别扭的安慰。会陪我一起放风筝,看着风筝在麦田里飞起来,会在我打游戏的时候凑过来跟我玩的不亦乐乎……仿佛没有年龄的距离,像一对一起成长的姐妹,一起玩闹,一起成长。

或许是受妈妈的影响,我的脾气很好。爱种一些花花草草,爱制一些小玩意,爱和孩子们做一些无聊的小游戏。

妈妈貌似只会陪着我玩,好像对我的事漠不关心,但也因此我养成了独立自主的性格。妈妈说:“我不干涉你的未来,你的未来是你自己的,你未来的路要你自己去铺平”。

我想,我会记住这句话,并把它告诉我的孩子,自己的未来,自己闯!

以未来为题的演讲稿篇7

人应该展望未来,真正认识自己拥有的一切。

100多年前,美国费城的6个高中生向他们仰慕已久的一位博学多才的牧师请求:“先生,您肯教我们读书吗?我们想上大学,可是我们没钱。我们中学快毕业了,有一定的学识,您肯教教我们吗?”

这位牧师名叫r·康惠尔,他答应教这6个贫家子弟。同时他又暗自思忖:“一定还会有许多年轻人没钱上大学,他们想学习但付不起学费。我应该为这样的年轻人办一所大学。”

于是,他开始为筹建大学募捐。当时建一所大学大概要花150万美元。

康惠尔四处奔走,在各地演讲了5年,恳求大学为出身贫穷但有志于学的年轻人捐钱。出乎他意料的是,5年的辛苦筹募到的钱还不足1000美元。

康惠尔深感悲伤,情绪低落。当他走向教堂准备下礼拜的演说词时,低头沉思他发现教室周围的草枯黄得东倒西歪。他便问园丁:“为什么这里的草长得不如别的教堂周围的草呢?”

园丁抬起头来望着牧师回答说:“噢,我猜想你眼中觉得这地方的草长得不好,主要是因为你把这些草和别的草相比较的缘故。看来,我们常常是看到别人美丽的草地,希望别人的草地就是我们自己的,却很少去整治自家的草地。”

园丁的一席话使康惠尔恍然大悟。他跑进教堂开始撰写演讲稿。他在演讲稿中指出:我们大家往往是让时间在等待观望中白白流逝,却没有努力工作使事情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

他在演讲中讲了一个农夫的故事:有个农夫拥有一块土地,生活过得很不错。但是,当他听说要是有块土地的底下埋着钻石的话,他只要有一块钻石就可以富得难以想象。于是,农夫把自己的地卖了,离家出走,四处寻找可以发现钻石的地方。农夫走向遥远的异国他乡,然而却从未能发现钻石,最后,他囊空如洗。一天晚上,他在一个海滩自杀身亡。

真是无巧不成书!那个买下这个农夫的土地的人在散步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块异样的石头,他拾起来一看,它晶光闪闪,反射出光芒。他仔细察看,发现这是一块钻石。这样,就在农夫卖掉的这块土地上,新主人发现了从未被人发现的最大的钻石宝藏。

这个故事是发人深省的,康惠尔写道:财富不是仅凭奔走四方去发现的,它属于自己去挖掘的人,只属于依靠自己的土地的人,只属于相信自己能力的人。

康惠尔作了7年这个“钻石宝藏”的演讲。7年后,他赚得800万美元,这笔钱大大超出了他想建一所学校的需要。

今天,这所学校竖立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这便是著名学府坦普尔大学——它的建成只是因为一个人从朴素的故事里得到的启迪。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的最大秘密——在你身上拥有钻石宝藏。你身上的钻石宝藏就是潜力和能力。你身上的这些钻石足以使你的理想变成现实。你必须做到的只是更好地开发你的“钻石”,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付出辛劳。

只要你不懈地挖掘自己的钻石宝藏——不懈地运用自己的潜能——你就能够做好你想做的一切。你就能够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