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一篇出色的心得体会,可以让大家了解到我们的真实想法,一份有价值的心得是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的,实事求是的内容最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国机长观后感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机长观后感心得体会篇1
电影《中国机长》为“中国骄傲三部曲”第二部,看完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中国民航英雄机长”,刘传健的一番话“只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就是英雄。”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伟大事业需要千千万万个英雄群体、英雄人物,学习英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体现在平凡岗位上,体现在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上。这是对我们平凡工作的肯定,也是我们无形的动力,同时也是对我们的期望!民航的各个岗位都有着严格的操作规章和铁一般的纪律。例如我们围界鸟情巡查,一个民航行业最平凡普通的岗位,日月星辰的巡逻在机场巡场道上,保障着机场飞行区的安全和每架航班的安全出行。作为一名围界鸟情巡查员,确保围界鸟情巡查安全,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中国机长观后感心得体会篇2
?中国机长》是献礼祖国七十华诞的一部航空作品,根据2018年5月14日真实发生的事件改编,在飞机破损、机舱释压、遭遇强气流、偏离航线等各种情况交织在一起时,机长、副机长以及全体机组人员的脸上从头至尾没有出现一丝的慌张,即使眼睛里含着泪水,却依然用镇定的声音对惊慌的乘客说:请相信我们,因为我们受过专业的训练!
“请相信我们,请配合我们,请大家支持我们,我们的机长一定会带我们回家!”
每一个生命都弥足珍贵,当死亡近在咫尺之时,人类最初的本性便显露无疑,乘客们哭喊、咒骂,歇斯底里的情绪充斥着整个机舱,甚至有人解开安全带,吵闹着要下去……但更多的人是在倾诉对亲人的爱意,那个一个人去拉萨溜达的小姑娘后来勇敢的为人们鼓劲,那个不敢表白聋哑女孩的小伙子在飞机冲进云团最后一瞬喊出真心,那个欺骗老婆自己是大厨师的大汉跟妻子道歉,那个自己都呼吸困难的乘务员紧紧的拥抱小孩,温柔的告诉他:别怕!
别怕,这是一群日复一日接受专业训练的人儿,他们有能力带你们回家;别怕,就近的机场、军方的训练场都已清空、静默,只待你们降落;别怕,救援队、医护队、武警紧急出动,已在跑道边严阵以待,随时准备第一时间冲向前;别怕,我们的亲人虔诚的朝拜,默默的祈祷,认真的等待,积极聚拢各方资源,只为知道你们好不好;别怕,我们的国家--中国,世界上唯一的最厉害的最值得骄傲的,就是不管你在哪里,我们都会带你回家!
带你安全回家,是对生命的最高的敬畏,是对职责最深刻的阐释,是对规章最严格的遵守,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行业的每一份工作,都有自己的职责和规章界限,以往只是模糊的有个大致概念,如今,才真正明白,将职责和规章刻在心里,才能身心一致做到敬畏生命!
中国机长观后感心得体会篇3
“四川8633,收到请回答!”写到这,我的耳边突然回荡起这一句话。在一八年五月份的一个早晨,川航3u8633航班从重庆飞往拉萨的途中,驾驶舱的风挡玻璃突然爆裂,瞬间把副驾驶上半身吸出了窗外。在这危险时刻,机长刘传建并没有因为惊慌而手足无措。他在脑库中不断搜索多年以来积累下来的大量专业知识,和临危不惧的心理素质。他可能比飞机上的任何一个人都要害怕,但是源于他对机长这份职业的心存敬畏,对每一个人的生命的热爱。
满屏都是故障显示 舱外零下40多度低温
驾驶舱失压后,狂风吹翻了飞行组件控制面板,很多数据板都遭到破坏无法确认。控制面板被破坏,就相当于飞机从智能汽车变成了手扶拖拉机,自动驾驶已没有可能,必须依靠手动来完成。
刘传健:强风吹着,脸上有撕裂感。我当时感觉我整个人都变形,整个机身也在抖动,仪表看不太清楚,在晃动。爆裂了以后很多设备都不工作了,两个屏幕全是故障。
近万米高空,驾驶舱破了一个大洞,将迅速导致两个致命后果,一是低温,二是驾驶舱内缺氧。理论上,9800米的高度,舱外的温度为零下40多度。
刘传健:前期我太紧张了,肌肉是非常紧张的,我真的没有感觉到冷。有戴氧气罩,但是我戴不上,因为风太大了。当时一心想把飞机操纵好,没想到缺氧的问题。
第二机长辅助飞行 副驾驶发出“7700”
除了高度和速度上的不同外,刘传健驾驶的飞机下面,是山尖上耸立着冰川的青藏高原。一旦遵循常规操作下降,势必撞上冰山,后果不堪设想。
在刘传健的操纵下,飞机继续飞行。幸运的是,风挡玻璃爆裂二三十秒后,被强力压差吸出驾驶室的副驾驶徐瑞辰回到了驾驶舱。
刘传健:一下爆裂了以后,相当于里面没有压差了,飞机里面和外面,它的压力是一样的,实际上是顺着风往里吹爬进来的,如果风一直往外吸,他是进不来的。
意外发生后,正在客舱休息的第二机长梁鹏立刻进入驾驶舱,并提醒副驾驶发出“7700”的提示。7700代码表示遇到紧急状况,这个编码可以使飞机在空管的雷达系统中以红色标识区分,提醒空管人员和其他空中机组注意避让。
梁鹏:我直接看到驾驶舱门爆开了,很大的风声。进到驾驶舱后,看见飞机在转弯,下边全是山。我坐下系好安全带,把氧气罩给机长戴上。我拿出电子飞行包,翻出拉萨的失压程序。我负责导航通信,他负责操纵飞机。
乘务员专业镇定 全力维持客舱秩序
千钧一发之际,客舱内陷入一片混乱。乘务长毕楠在慌乱时下意识的本能,只有保证乘客安全。呼吸困难的情况下,她通过广播器一遍又一遍地安抚乘客。
客舱内,正在分发早餐的乘务员因为失重,和手推车一起飞到半空中又跌下来。但为了不让餐车失控影响到乘客,乘务员在身体受伤后,依然本能反应要去把餐车刹车按住。面对紧张到抽筋的乘客,乘务员不停地帮他按摩放松。
“成都8633,全部安全返航!”
7时10分,西南空管局收到了3u8633航班发出的航空器遇险代码a7700,全体值班管制员立即进入紧急工作状态。他们指挥空中6架飞机紧急避让,成都双流机场跑道外的8架飞机在空管的指挥下全部停止起飞,一切只为3u8633的紧急迫降提供最优的空域环境。
7时11分,飞机开始平稳下降。7时20分,飞机逐渐被控制,刘传健终于把飞机带出了青藏高原山区。此后,飞机继续平稳下降。
事故发生34分钟后,3u8633航班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
第二机长梁鹏回忆说,能见跑道之后,自己心里不再恐惧。在他们看来,只要能看见跑道,就能把飞机平安降落。降落后,机长刘传健侧过身握着他的手说:“我们都还活着。”
刘传健:飞机落地一刻长长舒一口气,我和他同时在那儿,我们都还活着。
这是专业性的体现 更是中国民航的奇迹
电影中,一句台词令人印象深刻。“从飞行员到乘务员,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日复一日的训练,就是为了能保证大家的安全,这也是我们这些人为什么在这架飞机上的意义。”这不是属于一个人的胜利,这是整个机组乘务人员的工作专业性的体现,也是中国民航的奇迹。
中国民用航空局和四川省决定,授予川航3u8633航班“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称号,授予机长刘传健“中国民航英雄机长”称号,副驾驶、第二机长等均获表彰。
事发七个月后,经过了一系列心理和身体的康复治疗后,机长刘传健和整个机组重回蓝天。用他的话说:“我们是在和人的生命打交道,一定要敬畏生命,敬畏职责!”
中国机长观后感心得体会篇4
?中国机长》的真实事件是: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突然破裂脱落,机组实施紧急迫降。机长刘传健在自动驾驶完全失灵,仪表盘损坏,无法得知飞行数据的情况下,展示出惊人的冷静和高超的驾驶技术,完全靠目视人工操作,将飞机安全降落成都双流机场,确保了机上乘客生命安全,成功化解了一场飞行灾难。
飞行这个职业,是锻炼心理素质的,只有冷静下来,才能不错不漏不忘的把飞行程序完成,但光靠飞行锻炼心理素质,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压力和困难作斗争,建立自己坚韧的品质,临危不乱的果敢,只有这样才能安全飞行,胜任机长,同时给人生也带来诸多好处。
相信很多业内人士,都会感叹,面对如此极端的飞行环境,刘传建机长还能掌握飞行,释压,低温,氧气稀薄这些致命的条件,仿佛在告诉我们,没有身体的飞行,只会是纸上谈兵,这也警告我们,飞行员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身体锻炼的必要性,和拒绝不良嗜好,戒掉伤害身体习惯的重要性。
任何一次飞行,都不是机长个人能完成的事,包括了太多太多,驾驶舱,客舱,安保,机务,签派,管制,餐食,排污,现场,拖车,机组车等等,飞行圈仿佛就像是一个大家庭或者小社会,它需要一环扣一环的合作,少了任何一环都不行,这就需要机长对运控的掌握能力,机组在飞机上的协同能力,而这次刘传建机长领导,从风挡玻璃损坏到飞机安全着陆,乘务,管制,地面都是完美的配合,完美处理,不得不佩服。
飞行是一个严肃的工作,好比军人一般,保卫国家安全,不敢丝毫懈怠,但就飞行态度和作风而言,却是非常难以坚持的,就像刘传建机长,在航前依旧对熟悉的航线,机场天气,航路天气,油量,飞行通告,身体状况等都做到了具体了解,没有丝毫松懈,我想这是飞行一辈子需要坚持的品格,也是人生需要坚持的。
捷克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伏契克说过,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的事。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英雄机长刘传健的故事让我感受到,或许每个人的生活并不波澜壮阔,或许每个人的事业不会惊天动地,但只要我们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严谨的工作作风、精湛的专业技能,都可以在追梦路上把英雄精神体现在平凡工作岗位上,体现在对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上,在平凡的岗位上、在不懈奋斗中放射出人生的夺目光芒,既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使感动如涟漪般扩大,在感动中成就梦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千千万万个英雄群体、英雄人物。在通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英雄人物永远是催人奋进的精神坐标,英雄精神永远是照亮我们奋力前行的时代火炬。我们要从英雄身上汲取优秀的品质和精神,把非凡英雄精神体现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在奉献中实现价值,努力把每一项平凡的工作做出不平凡。
中国机长观后感心得体会篇5
?中国机长》是一部震撼大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而成,主要赞扬了中国航空对生命的执著和守护,我看了之后,心里更是涌于波涛翻滚。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重庆飞往拉萨的川航8633因为在路途中挡风玻璃破裂,导致飞机内气流涌动,瞬间失压,没有了空气呼吸,之间乘务员立即说了一句:“戴好氧气面罩,保持呼吸。”而在驾驶过程中副驾驶员也因此受了重伤,弄伤了一只眼,最后在机长的努力和坚持下,在乘务员认真安抚、照顾乘客下,飞机终于安全降落了,在最后一刻,所有的空姐乘务员大声说道:“弯腰低头,紧迫用力,弯腰低头,紧迫用力。”在机长的控制下,飞机即使落地并且停住了,在影片最后,乘客为了感激机长,要求见一下这些英雄,机长以及副驾驶员,乘务员为没有把乘客带到目的地深感抱歉,深深地鞠了一躬,这一躬代表了机长以及所有工作人员对乘客的抱歉和责任。
这虽然这是他们演出来的,但真实故事也很痛心,如果没有伟大的机长,没有机长和工作人员的坚持努力,乘客也许就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这是中国机长的精神,中国机长的责任,对生命的执著。我们应该为他们敬一个礼。这是一个起死回生的事件,如果没有当时机长的冷静处理,119个乘客的性命将再次不保,电影中展现了剧中惊心动魄的场面,如实地还原了2018年5月14日重庆飞往拉萨的川航8633飞机遭遇事故的发生,如果是你当时在飞机上面,目睹了并经历了当时所发生的一切,你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电影表达的宗旨是体现了中国机长,中国航空敬畏责任和生命,所有人的团结精神,更是我们身为中国人的一种爱国,自豪的心情。
中国机长观后感心得体会篇6
今年国庆档电影的三驾大马车:《攀登者》、《中国机长》、《我和我的祖国》已经同时上映了,而且他们的预售票房都是过亿的,截止发稿,三大主旋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票房突破10亿,《中国机长》票房7.9亿,《攀登者》只有4.5亿,由此可见,在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的这些年,大家对祖国的热爱和激情。
既然是献礼国庆70周年的主旋律大片,自然会加入“煽情”、“爱国”等主旋律桥段,这些肯定是电影不可或缺的元素,小编有幸看了《中国机长》的点映,谈一下自己的观后感。
大家都知道,电影《中国机长》是根据20__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理飞机事故并将飞机安全备降成都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在整个世界的航空史上都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事件的原型机长刘长健凭借自身过硬专业知识,在34分钟的时间就将飞机安全着陆,飞机上的119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奇迹生还,刘长健也被授予“中国民航英雄机长”称号!
电影整体上基本还原了真实的事件,当然也有改编的地方,比如原型事件中飞机是没有穿越电闪雷鸣的云层的,还有飞机的驾驶舱仪表等损坏是比较严重的,而电影里并没有体现出来,至于机长、乘务员、乘客等人物的刻画也是经过艺术加工,所有的改编都是为了使电影更加的商业化。
电影剧情就是事件的原型,大家都很清楚了,所有只要安安心心跟着机长在电影院经历一次惊心动魄的高空遇险就可以了。
电影整体还是比较合格的,评分在7分左右,高颜值的机组人员占了很多分哦!而且相信很多人就是冲着这些帅锅美女去捧场的,当然也有人说了,国庆节的三部大片我都要刷!
男神团里有不乏稳重内敛的张涵予,正气凛然的杜江,加上痞帅的欧豪,甚至暑期大火的李现也在电影中客串了频繁紧锁双眉的管制员,演技还是不错的!
女神团有带队的袁泉,她在电影里的沉着冷静和临危不乱给我们很深的印象,乘务员有张天爱、李沁、张雅玫、杨祺如,她们的空姐装扮确实是整部影片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当然,还有杨颖的戏份,虽然出场不多,但依然非常惊艳!
不过,电影中最加分的要数正能量满满的中国民航英雄机长,原型人物刘长健在看完电影也说拍的非常好,张涵予的表演也非常到位,看过整个事件人物采访纪录之后,我们对机长只有深深的敬佩,一百多个鲜活的生命背后,是一百多个家庭,无论是谁经历一次这样的惊险之旅,都会难忘终生吧!
电影优点很明显,但是缺点也一样显露无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角色刻画不够深入
除了两个机长一个副驾,还有袁泉的乘务长戏份多一点之外,其他演员的几乎没什么戏份,但是对于剧情的发展、飞机的成功备降都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的,几个主角加上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女,加上还有要结婚的乘务员,虽然丰富了剧情,但也只是蜻蜓点水,那些一闪而过的乘客镜头就显得非常勉强了,只是如果没有这些,电影在剧情方面似乎就更加的单薄了!
细节bug,硬伤很多
随便举几个例子,比如杜江作为机长在自动巡航的空档应该是可以休息的,但也不至于跑到乘客的位置上撩妹吧?
李沁昏迷之后,为什么乘客都视而不见?反而袁泉呼叫几声就奇迹般的醒了过来?就算这些都可以理解,为什么结尾又是包成粽子担架出去的呢?
电影改编成穿越云层当然是非常合理的,这样也很好的体现了机长的机智和意志力,但是导演,您是不是小看了飞机在近万米高空几百千米每小时的速度、那么大的冰雹砸到机舱里的威力,毕竟,就算在欧豪头上砸几个洞我也不奇怪啊!
袁泉演技当然是非常好的,事故发生后的冷静以及临危不乱都是非常好的正面教材,但是强行加上的内心戏是怎么回事呢?我一脸懵逼!
所有的乘客都毫发无损,但是伤的最重的欧豪不用医治直接跑去跟张天爱谈情说爱,顶个大包下机的时候医护人员只是问了一下就不管了?他完全被乘客忽视,最后乘客还嚷嚷要见机长,然而乘客好像都立马认出来张涵予就是机长,他脸上写了我是机长吗?杜江不也是机长吗?这里确实有点强行煽情的意味。
机长回家之后,只抱了妻子和女儿,家里的亲戚朋友都无动于衷的坐在原地,然后一起说了欢迎机长回家,本来航空爱好者将这个信息散播出去,大家一起为机长和8633加油还是蛮感人的,机长回家了应该是非常振奋人心的事,但这哪是欢迎机长回家的气氛呢?本该煽情的地方,却完全少了煽情该有的气氛!
强行加入的一些镜头令人突??
原型事件是34分钟成功备降,也就是风挡玻璃碎裂到飞机安全着陆的时间,所以整个电影的高潮也只在于机长是怎么应对事故和机组人员的配合,加上乘务人员的协调和乘客的一系列表现,这个时间应该半小时内!
划归到电影里面,我们看到了机长顽强的意志力,甚至脱离危险的欧豪副驾还是电影唯一的笑点,杜江也做到了完美的配合,乘务长和乘务员也做到了专业内应有的素质,但是其他演员的戏份,总给人多余的错觉!
比如,杜江一开始撩的姑娘,给过很多个镜头,有些镜头也许是刻意的,但是有些镜头真的太多余了,还有机长的部分,在那种紧急关头,女儿过生日的念头应该一闪而过才对,更多的去刻画机长处理事故解决问题会不会更好呢?
飞机着陆滑行的时候,关晓彤的特写镜头也是非常之多,表情可谓过于浮夸,甚至大荧幕黑屏后,大家都准备散场,结果来个一年后聚餐的剧情,所谓高潮处不怎么高潮,该结束的地方反而如此的拖沓!
导演刘伟强可是执导过《无间道系列》的大牌,难道我该怪编剧吗?
最后,整体来说,作为献礼国庆70周年的电影,《中国机长》已经合格,只要把电影的原型事件还原就已经成功了,虽然惊喜不多,但是在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大部分观众还是被高度紧张的气氛给代入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飞机每次划过大荧幕的轰鸣声!
中国机长观后感心得体会篇7
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叫《中国机长》。而在我看之前,一直疑惑它到底讲了中国机长的什么呢?是事件,还是专门讲品质的?我百思不得其解,带着疑问去看了这场电影。但是,在最后却很让我感动。
这个故事讲的是,从重庆到拉萨的航班,途中发生的事情。此事件是由2018年5月14日重庆航班事件改编而成。所以比较真实。
这天清晨,这次航班的几个机组人员聚集在了一起。因为拉萨是高高原地区,所以经常遇上气流。飞机可能有颠簸风险,机长刘长建为此做足了准备。机组一行来到了飞机上,做好了起飞前的准备。
飞机很快起飞了,但是没多久,飞机就开始强烈颠簸,机长一顿操作,又向上级请示高度,飞机才又平稳了下来。接着机长就开始和副驾驶聊起天来,突然就聊到了他六岁的女儿,今天要过生日。而且还答应过她,下班之后就来参加生日会。突然“咔嚓”一声,头挡风玻璃突然裂了两条缝。机长急忙摸了一下裂缝,发现根本没有受力点。正疑惑时,挡风玻璃,突然又开始裂缝,直到右挡风玻璃脱落。右边的副驾驶成员,直接被卡在了外面。当时,驾驶室只有他们两个人。而另一个机长正在客舱内。机舱突然开始摇晃,乘务员们察觉到一丝不对劲,但还是安抚乘客。不久,因为与指挥部失去了联系。而现在又处于危险的时期,全机人带上了紧急面罩。所有乘客都极度紧张,场面一片混乱,甚至有的乘客情绪失控。
因为与总部失去联系,指挥部的人无法给机长指导路线。他们都在心里默默祈祷机长的选择。没想到,机长凭借着他的努力,找到了一条云里的路。虽然过程艰辛,但他们成功的出来了。指挥部重新出现了3u8633的身影。但是,他还面临着一个问题。现在如果要迫降,严重超载。成都机场塔台立马把,跑道给让出来。飞机成功降落,可是刹车却失灵了。再在跑道上冲下去,就要撞到前方的市区了。在这紧急关头,副驾驶猛按刹车,飞机终于安全停稳。车上乘客119人,没有一个受伤。但是有两位机组成员受了轻伤。这128人,可谓真是死里逃生。
我非常佩服这位和死神战斗的英雄。很开心,这位中国机长,在我心中树立了伟大的形象。这部影片向我们表达了中国机长是多么伟大!敬畏生命!深深的印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