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多年的经典教案,凝聚着前辈教师的智慧结晶,反思性强的教案,鼓励教师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班关于冰的教案优秀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班关于冰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运用不同方法体验不同打击乐器敲击的声音,培养幼儿对节奏乐兴趣。
2、搜集各种材料制作打击乐器并能大方的介绍。
3、选择自制的打击乐器为音乐伴奏,感知声音的强和弱。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1、各种纸盒、橡皮筋、各种瓶盖、各种饮料盒子、种子、瓶子、石子、各种种子、纸片、木块、沙等。
2、节奏卡若干。
活动重点:
运用各种不同材料进行打击乐器制作。
活动难点:
运用不同方法体验不同打击乐器敲击的声音。
活动流程:
导入活动——制作活动——介绍活动——游戏活动
活动内容:
一、导入活动
1、介绍各种幼儿搜集的材料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师:“我们小朋友从家里搜集了好多的废旧物品,;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些什么”
一、制作打击乐器
1、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制作。
2、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教师及时给予幼儿帮助。
3、提高多种节奏表现形式让先做好的幼儿进行练习。
4、讨论活动:
a、介绍自己做的'打击乐器,
b、引导幼儿说说在制作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二、游戏:我们来做演奏家
a、幼儿合奏进行表演。
b、相交换打击乐器进行表演。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中班关于冰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雪花有6个花瓣,每个雪花都是不一样的,学习正确绘画雪花。
2、能大胆想象,画出不一样的雪花。
3、能快乐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份绘画纸、白蜡笔。
2、纸雪花若干、范画两张(花瓣图形范画和白蜡笔范画)。
3、黑板、蓝色颜料、勾线笔、刷子、报纸、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纸雪花(贴在黑板上),引出范画,激发幼儿动手制作的.愿望。
"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小客人。看看它是谁?"(引导幼儿观察纸雪花)
"小雪花可漂亮了,你们想看清楚它们吗?让我们用放大镜一起来照照吧。(出示大纸雪花)
提问:
1、雪花有几个花瓣?数一数(6个)
2、每个花瓣长得一样吗?(一样)
3、(请幼儿观察小纸雪花)每个雪花都一样吗?(不一样)
二、师边讲解边示范绘画过程。
1、师:"你们看小雪花飞到纸上玩了!"
(师画x,提问像什么,画横线"开火车")
2、师操作示范:"我喜欢羽毛花瓣,6个花瓣都是一样的。"
3、师:"小朋友想和雪花做游戏吗?林老师这里有很多花瓣(出示花瓣图形范画),任选一种。"
4、师:"雪花飞到纸上和我们做游戏,所以要画小点,每个雪花长得不一样。"
5、幼儿操作。
三、幼儿作品展出,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交流、研讨。
1、和幼儿一起将作品贴在黑板上,鼓励幼儿互相交流。
2、教师小结,自然结束。
延伸活动:
师幼刷画,师边刷边说注意事项:将纸平铺在操作板上,用手压平,轻轻用刷子蘸蓝色颜料刷画。幼儿一起操作,刷好后放在一旁晾干。
中班关于冰的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知三种交通标志,初步了解马路上的基本交通安全知识。
2、幼儿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交通生活经验。
2、课件:《交通安全很重要》
3、实物:交通安全标志图片、玩具方向盘。
三、活动过程:
(一)引题激趣。
1.教师以带领幼儿外出旅行为话题,引入课件。
2.(播放课件)幼儿观察课件内容,初步了解过马路的时的危险状况。
3.通过课件,引出“熊猫博士”这一交通出行的专家,带领幼儿学习交通安全知识。
(二)观察讨论。
1、(播放课件)幼儿观察、认识马路上的红绿灯、人行道。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怎样过去才安全?
2、认识常见的'三种交通安全标志。
出示标志:禁止行人通行、人行横道、步行街三种人行交通标志,让幼儿学习认识并了解它们的作用。
3、危险案例分析(出示课件)(1)组织幼儿观察翻越栏、路边玩耍、横穿马路等危险行为,引导幼儿讨论: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应该怎样做?
(2)教师小结。
4.乘车安全要注意(1)幼儿自由讨论有关乘车的安全。
(2)请个别幼儿说一说乘车时应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播放课件:小朋友把头伸到窗户外看风景。
提问:这样乘车好不好?为什么?他该怎么做?
播放课件:小朋友在出租车上随便开门。
提问:他这样做对吗?为什么?他该怎么做?
(3)小结:乘车时要坐在座位上,不能四处走动,并系好安全带,不能随手把垃圾从窗户扔到外面,不能把头、手伸出车外……(三)体验互动。
1、师:熊猫博士要考考你们是不是都掌握了这些交通安全知识,如果合格了,就带你们去旅游,好吗?
2、(展示电脑小游戏“马路上的交通意外”)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角色出行的对比图片,让幼儿找一找、说一说,判断课件中角色出行的正确和错误,错在那里、怎么改正等。
(四)模拟游戏:《快乐的旅行家 》
1、教师:让我们背着行李,一起出发吧!
2、马路情景创设,结合已认识过的交通标志师生做出应有的反应。
五、活动延伸师:“马路上还有很多标志!我们再去找找吧!”
中班关于冰的教案篇4
中班歌曲:春雨沙沙
中班歌曲:春雨沙沙
活动目标:
1、在音乐中尝试两人合作编配简单的节奏型,感受音乐节奏活动的有趣和快乐。
2、反复感受音乐,用小乐器伴奏表达对春雨的喜爱。
活动重难点:两人合作编配简单的'节奏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歌曲录音《春雨》、各种节奏型卡片。
认知准备:会简单的节奏型
活动过程:
一、复习《赶着羊儿过小河》
二、春雨飘飘
提:天气变暖了,什么季节来了?(随讲)是谁告诉我们春天来到了?
小结:天气变暖了,小燕子回来了,小动物从冬眠中醒来了······春天真的来了。
过渡:你们听什么声音?
1、欣赏音乐
提:在这段音乐中是什么在告诉我们春天的消息呀?
——对呀,春雨落下来了,好像在告诉种子,快长大吧,好像在告诉小燕子,快回来吧~~~让我们用好看的动作来做做小种子一起和春雨姐姐好吗?
·师幼律动
小结:小种子喝到甜甜的雨水,伸伸懒腰从泥土里钻了出来~~~这段音乐小种子会说话的,到底它在说什么事情听一听。
2、欣赏歌曲
提:这段音乐中春雨使怎么唱歌的?(随讲)那么小种子讲什么事情?
重点练习:种子说话
三、小乐器伴奏
1、设计节奏
提:春雨唱歌时声音是不同,他可能怎么唱歌?
(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节奏表示春雨的声音)
·两人合作设计节奏
2、看指挥指导:
1、教师出示节奏卡,幼儿看着节奏型卡片,
12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34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四、隐延伸活动
可以在区角中进行设计
中班关于冰的教案篇5
【选材分析】
春天是最一个美丽的季节,在春天里万物复苏、万树萌绿、绿草如茵、百花争艳。它们给大自然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美。美术课应贴近幼儿的生活,让幼儿接触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感受、观察、了解、欣赏春的气息、春的风采,大胆表现春天的色彩。
【过程分析】
在亲近大自然的活动中让幼儿初步掌握观察的方法,初步训练观察的能力和对色彩的感受、记忆和表现能力。本课主要意图是让幼儿较充分地感受春天的美,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引导幼儿发现春天的变化,用自己的想象去装饰去表现春天。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以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春天的景象,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想象来表现春天。
【活动准备】
1、春天里一些标志性的东西的图片(燕子、柳树、桃花、蝌蚪、花丛、种子发芽、放风筝、春雨)
2、布置有春天气息的环境。
3、幼儿已有春游的经历和春游时的照片。
4、勾线笔、画纸、油画棒等材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
2、师:春天到了,你们有出去春游过吗?你们在春游时都看到了些什么属于春天特有的景物呢?(请幼儿根据以有的经验回答)
3、在幼儿回答之后出示幼儿春游的照片并请幼儿讲解。
二、引导幼儿观看春天的景色,并讲述春天的特征。
1、出示已准备好的图片,请幼儿观赏。
师:前几天,老师也出去春游了,回来的时候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属于春天特有的东西,这些东西老师有的拍下来了,有的`画下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是什么吧!(请幼儿观看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讲出图片中的景物)
2、激发幼儿能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看到的春天。
师:你们觉得你们看到的春天美吗?你们想不想把这么美丽的春天留住呢?
三、引导幼儿用绘画的方式将春天画出来。
1、师:老师有一个办法可以把春天留住,我们可以用绘画的方式将春天画下来!然后将画出来的画放到墙上展示,为春天做一个画展。这样我们就能天天看到美丽多彩的春天了。
2、请幼儿到教师布置好的环境中边感受春天边绘画出自己看到的春天。
四、欣赏春天画展。
1、在幼儿画好春天后教师将画放置到已备好的墙上,并请幼儿为自己的画讲解同时请大家欣赏。
2、相互欣赏、评价。
五、活动结束。
【分析与反思】
本活动目标定位我根据本年龄段幼儿的认知特点,重在培养幼儿对常见科学现象的兴趣和初步的探索。在活动中我注重让孩子在玩中探究,丰富体验,特别是能大胆地尝试让幼儿将自己的感受与体验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给幼儿较充分的发展机会。由于孩子已经有了春游的经验,使得他们在活动中能大胆的去想像春天,并用自己的想法来装饰春天。而在绘画的过程中我给幼儿们准备了有关于春天的歌曲,让幼儿们都感受到了春天的乐趣。
中班关于冰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按照动物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2、喜爱动物,有兴趣了解家畜和家禽。
3、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要善待动物,萌发喜爱和保护动物的情感。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每人一份操作材料。
3、数组动物卡片(如鸡、鸭、鸽、鹅、猪、羊、马、牛等)农场场景(农舍、草地、山坡、小河等)。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观察农场场景
农场里有些什么动物?
小结:农场里有鸡、鸭、鹅、猪、羊、马和牛。
2、简单认识农场里的小动物
他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小猪长得什么样?
小结:胖胖的身体、肥肥的'脚、尖尖的耳朵、四条腿。
二、动物进农舍
1、饲养员请客
农场饲养员要请客了,猜猜请了谁?
小结:是啊,请了鸡、鸭、鹅、猪、羊、马和牛。
2、按特征分类
饲养员准备了2大桌的食物,动物们要怎么坐呢?
小结:我们可以仔细观察它们哪些地方长得一样的,根据特征来分类。
3、幼儿按动物们的某个特征进行分类。
4、交流不同的分类方法,并说一说各自的理由。
你是怎么分的,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两条腿,有翅膀,会生蛋的动物,我们叫它们家禽。四条腿,没有翅膀的哺乳动物,叫做家畜。
三、动物就餐
1、按照家禽家畜分类
现在请你们按照家禽和家畜分成2桌。
小结:小朋友的本领真大,都帮小动物们找对了位置。
2、说说动物喜欢吃的食物
家禽家畜喜欢吃什么食物呢?
小结:小鸡喜欢吃小虫。鸭和鹅喜欢吃河里的小鱼。猪、牛、羊和马喜欢吃草。
四、动物去散步:观察农场里的风景
农场里有哪些漂亮的地方?
小结:有草地、河流和山坡。
动物们喜欢去什么地方散步呢?
小结:小鸡喜欢去草地。鸭和鹅喜欢去小河。猪喜欢呆在猪舍里。羊、马、牛喜欢去山坡。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乐于思考, 善于倾听,体验活动的快乐。但由于孩子受到经验、能力等诸方面的影响,在活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矛盾、问题、心理上也会出现不良反应,此时老师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有效引导,调整策略,在活动中,注意回应,帮助梳理,提升经验,整体推进孩子的发展。在多重分类的经验基础上帮助孩子提升关于家禽与家畜的概念。 整个活动力求让孩子玩的开心,学的有效,从而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中班关于冰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故事《第五个》情节的基础上学习序数,积累数量逐增逐减的经验;
2、能够迁移故事里的经验到生活中,并且养成爱护玩具的好习惯。
活动重点:
学习序数,能够正确表达;
活动难点:
积累数的逐增逐减经验。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我们小朋友都喜欢玩玩具,你喜欢什么玩具?
2、看看,老师这里有什么玩具?(出示受伤的玩具:企鹅、鸭子、小熊、青蛙、木偶)
二、看故事答题
1、这些玩具都坐在椅子上,这些玩具怎么了?
小结:这些玩具都生病了,坐在椅子上。
2、第一张椅子上坐的是什么玩具?第二张椅子上是谁?……青蛙坐在第几张椅子上,第五张椅子上是谁?
3、今天,这些玩具都生病了,它们坐在椅子上干什么呢?
小结:玩具都生病了,它们看病的,先挂号,排队。
4、企鹅说:"我先进去。"企鹅是第几个进去的?屋外还有几个玩具在椅子上等待?
谁要从门里出来了?有什么变化?
5、依次提问"接下来轮到谁进去了,为什么?"有几个玩具进去过了?""屋外还有几个?"
三、爱惜玩具
1、为什么受伤的玩具出来后都好了?
2、原来是玩具医生修好的,我们小朋友平时要怎样对我们的玩具朋友呢?
四、进一步提升经验
1、你们还记得玩具进去的顺序吗?
2、(出示另一张图片,门在右边)我们再看看这张图片,应该谁第一个进去看病?为什么?
3、我们这里门在哪里?我们也从门的方向开始数,你是第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