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课堂的最好方法就是写好相关的教案,这也是教师必备的技能,为了提升教学效率,你打算怎么制定相关的教案呢,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班科学根教案优秀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班科学根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夏季自然变化的特点,以及人们活动的情况。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讲述能力。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投影设备、图片
活动过程:
1、室外观察夏日景色,且稍活动,让幼儿感觉夏天天气的特点,自由讨论:小朋友,刚才在室外活动感觉怎样?摸摸自己的头上、身上有什么东西出来了?
2、幼儿学习讲述夏季的天气特点。
3、指导幼儿观察图片,提出要求。
师:夏天天气炎热,树上的知了会怎样呢?小狗会怎样让自己凉快呢?水牛有什么凉快的好办法?
4、指导幼儿讲述人们在夏天的活动。
师:夏天天气炎热,人们穿什么衣服?人们喜欢吃什么东西?到哪儿去玩?
5、小结夏季特征,教育幼儿在夏季要注意休息,保持身体健康。
教学后记:
夏天真热,幼儿如何而知?相信孩子自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活动之前,我利用晨间时段鼓励幼儿观察夏季的景色、人们的穿着、气候的特征,当幼儿有了充分的感受,他们在活动中就有话可说。活动中我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让幼儿在与同伴的语言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教学反思:
因为夏天的炎热孩子们在太阳下都能感受到,所以能够较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学习诗歌时,孩子们边做动作边说非常的感兴趣,特别是最后一句:“火辣辣的,”孩子们一起扭动着身体非常喜欢做这一动作,仿编诗歌时孩子们说的很丰富,不但发散了幼儿的思维,使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对怎样进行防晒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对度过夏天有很大的帮助。
中班科学根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9,感知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2、复习数字6—8,正确观察比较数量的差异。
重点、难点:
感知9以内数量,正确观察比较数量的差异。
活动准备:
幼儿活动材料、铅笔、橡皮、小积木若干、保鲜袋若干(贴有数字)6—9数字卡片一套; 分别画有四种不同点心的卡片四张,每张卡片上均有九个点心;点心筐四只。教师作业纸一张。
活动过程:
一、 数点心。
1、逐条出示画有点心的卡片,请幼儿说出点心名称并点数。
2、这些点心都是九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3、出示数字9,幼儿认读。
4、9可以表示9个点心,还可以表示什么?
二、 包装点心。
1、 点心屋的营业员阿姨请小朋友帮忙把点心装进袋子里。(要求:袋子上是数字几,就装几个积木)。
2、 幼儿将各种点心分别按袋子上的数字逐一装进袋里,然后看看装得是否正确。
3、 老师随意得抽三包,集体进行检查。
三、 点心装筐。
1、点心装好了,要分开放到篮子里,瞧,这里有四个篮子,每个篮子上面都贴有数字,看一下数字娃娃是几?你的袋子上是几就装到几的篮子里。
2、请个别幼儿示范,再集体将点心包放在相应的篮子里。
3、老师请四位家长当营业员,每人拿一个篮子,检查孩子是否放对。
四、 幼儿操作活动。
1、(出示教师作业纸)点心送好了,要请小朋友涂五角星了,我们一起看看吧!
2、教师对操作题进行讲解示范,幼儿进行集体操作(幼儿活动材料)。
3、做玩了以后可以请你的爸爸妈妈帮你检查一下。
中班科学根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根据问题探索变长的方法,有解决问题的信心。
2、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3、在尝试过程中感受帮助朋友的快乐,能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1、黑板上贴一棵大树。
2、小树枝一根,插塑、绳子、纸条、毛线、吸管、橡皮筋、胶水、回形针、扭扭棒若干。
3、两只小蚂蚁,问号。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这是个带问号的故事。
(1)教师讲述故事开头,理解词语树梢,
(2)思考第一个问题:点点和小黑可能看到了什么美丽的美景?
2、尝试把各种材料变长,营救小蚂蚁点点。
(1)继续讲述故事创设情境,提出第二个问题:点点一小心掉了下去,危急时刻身边的材料就可能帮到朋友,你们能把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变长吗?
(2)探索变长的方法,引导孩子说出变长的方法。
(3)集体分享变长的方法。
师:你用了什么方法变长的?
教师小结:有的材料可以用拧呀自己可以变长,有的材料要借助工具才能变长。
(4)出示第三个问题:你们一共用了多少个办法呀?
总结:只要你愿意想、愿意去试一试,办法总比问题多。
3、尝试不借助工具把纸条变长,结束活动。
(1)师:你用什么方法把纸条变长了?
(2)如果只有一张报纸你能把它变长吗?
中班科学根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境中对图形组合的变化产生兴趣,感受图形组合的神奇有趣。
2、大胆想象,尝试用各种图形拼搭简单的物体。
物质准备:
1ppt2、大背景3、人手一份操作材料(三角形、圆形、方形等饼干和树木墙壁图片)活动背景:
刚刚升入中班的幼儿已经认识了一些基本的图形图案,对各种形状十分感兴趣,但对于图形的组合变化正缺少一个启蒙。这本《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讲述的是一个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被坏魔法师控制,后来利用各种图形组合变化逃出魔法师城堡的故事。孩子们可以通过故事领悟到各种图形变化组合可以变成另外一种事物,扩展他们的空间感、图形思维。因此我们以此为载体,设计了本次数学活动。
活动过程:
一、谈谈饼干大不同(意图:通过聊一聊、说一说,唤起幼儿对饼干形状的记忆,激发活动兴趣。)师出示饼干盒,猜猜是什么?
提问:你吃过饼干吗?你吃过什么形状的饼干?
小结: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不同形状的饼干。
过渡: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饼干高手--哈哈阿姨,她会做各种各样的饼干,你们想吃什么形状的饼干,她都会做。
二、看看图形变一变(意图:在故事情境中使幼儿对圆形、三角形、方形等图形组合的图案产生兴趣。)师讲述故事,哈哈阿姨咒语:好吃的饼干啊,如果你们能变成小老鼠陪我聊天那该多好啊!变变变!
1、提问:饼干真的变成小老鼠了吗?太神奇啦,饼干是怎么变成小老鼠的?
小结:原来圆形和三角形在一起,就可以变出东西来。
过渡:哈哈阿姨真的有魔法了,这下可以逃出去了。
2、要想逃出去,首先要打开这扇门,哈哈阿姨只有这些饼干,你觉得她会把这些饼干变成什么逃出去呢?哈哈阿姨咒语:好吃的饼干啊,请你们变成锯子让我逃出去吧?这个锯子是怎么变出来的呀?
小结: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在一起,可以变出许多东西。
3、提问:哈哈阿姨逃了出来,但是发现有一只小猫守在大门口,哈哈阿姨咒语:好吃的饼干啊,方方正正的砖头,你们可以变成什么来吓走小猫呢?谁来变变变?(讨论互动)这样东西是怎么变出来的?
小结:原来许许多多的图形在一起,拼一拼、搭一搭,就可以变出各种有趣的东西。
三、试试图形变变变(意图:大胆想象,尝试用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图形拼搭出简单的物体。)
1、哈哈阿姨终于能走了,打开大门,哇,原来城堡竟然在这么高的天空中,哈哈阿姨咒语:好吃的饼干啊,方方正正的砖头啊,高大的树木们,请你们变、啊变、变成什么才能下去呢?哈哈阿姨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你们能帮助她吗?你想变出什么来帮助哈哈阿姨下去呢?
2、幼儿尝试用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拼搭各种不同造型的东西。
重点关注幼儿拼搭过程中的想象和创造。
3、分享交流:你想了什么办法?是用什么图形变出来的?
提升:原来拼拼搭搭时两种图形重叠起来会更好看。原来一种图形可以由两种图形合起来代替。
四、吃吃:延伸活动(意图:使幼儿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图形的组合产生持久的兴趣。)在大家的帮助下,哈哈阿姨终于回到了家,为了感谢大家,哈哈阿姨准备送饼干给大家,我们一起来分享吧。
中班科学根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买菜"活动,了解常见菜的特点,体验买菜的快乐。
2、在操作与游戏中,使幼儿获得分类、数数及数物对应的经验,并促进交往能力的发展。
活动准备:
1、课前带领幼儿进行买菜的实践活动及开展买菜的角游活动。
2、若干蔬菜、肉类、水产品的实物。
3、幼儿用卡片、篮子、电话机等。
活动过程:
一、回忆交流买菜的经历。
(了解常见菜的特点,共同分享买菜的快乐)师:前几天,陈老师带我们一起到菜场上去买菜了,你们觉得开心吗?那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1、 播放课件师:看了刚才的录象,谁来说一说,你那天买了什么菜?为什么买这种菜?你是怎么买的呢?
2、 幼儿交流(教师引导幼儿从菜的名称、特征、营养、买菜的经验等方面加以交流)
3、师小结:菜场上的菜可多啦,有的买了蔬菜,有的买了鱼,有的买了肉类。因为每样菜都有它不同的营养,所以,我们小朋友要样样菜都爱吃,我们的身体才能长得棒。
二、给菜宝宝分家。
1、师:今天,送菜叔叔把送往菜场上的菜都混在一起了,这样,买菜的人就觉得很不方便,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让幼儿回忆菜场上的菜是怎么摆放的?引导幼儿说出把菜分类放开)师:按小朋友的办法要安好几个家,可陈老师只安了三个家,你们同意不同意?(与幼儿一起讨论,了解蔬菜类、肉类、水产品类中的常见菜。)
2、幼儿操作活动"给菜分家"师:现在请小朋友帮助叔叔把菜送到菜场去,送菜时看清楚你拿的是什么菜,应该放在哪个家?并把家里的菜放整齐。
3、 教师带领大家巡回检查
三、角游:买菜准备(创设菜场环境)
(一)协商4名幼儿为卖菜的叔叔阿姨,老师和其他孩子为买菜人
(二)"顾客"每人一蓝子,内有数物卡。
1、师:刚才我们把菜送到了菜场,可菜场上还没有叔叔阿姨卖菜呢?怎么办?(协商4名幼儿做卖菜人)
2、电话铃声介入:阿姨:"你是中2班的陈老师吗?我是厨房里的阿姨,今天厨房里的菜不够了,阿姨请中2班的小朋友帮帮忙、买点菜,行吗?"
3、阿姨给我们开好了购菜的"菜单"(老师出示两种"菜单"):看看菜单上说的是什么?看清楚了以后,你可以自己按菜单直接去买菜,不行的话可以问菜场上的叔叔阿姨怎么买?(引导幼儿观察讨论,理解菜单的含义)
4、幼儿游戏(对第一次很快完成任务的幼儿给其提供第二次机会,难度加大)
5、买完菜的幼儿相互交流:你买了什么菜?买了多少?也可相互检查是否正确。(还可以鼓励幼儿向客人老师去交流)
中班科学根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 了解、感知会转动的物体,感受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2、 在做做玩玩中体验操作的乐趣,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二、活动准备:
漂亮风车群一架,会转动的物体图片若干,半成品三色陀螺若干,半成品竹蜻蜓若干,拼插的陀螺若干,竹签若干,火柴若干
三、活动指导;
1. 以漂亮风车引入,引起幼儿兴趣。
“我们那班来了个风车小客人,它很高兴,要和小朋友交朋友,她说她想跳个舞,可是她要怎样才能跳舞呢,清小朋友帮忙想想办法。”
2. 让幼儿探索寻找活动室内教师预先放置的能转动的东西,感知转动。并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3. 讨论: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能转动?这些能动的东西有什么用途?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出示图片,帮助幼儿了解和发现会转动的物体,如:风力发电机,空调、风扇、摩天轮、时钟、飞镖、飞机、水车等等。
4. 教师与幼儿一起动手制作会转动的东西。
重点指导:
竹蜻蜓两边的翅膀要一样大,否则不能转动。
5. 延伸:离开活动室,带幼儿到户外寻找更多会转动的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