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描画美术教案5篇

时间:2024-07-26 作者:dopmitopy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提前编写详细的教案,教案的撰写过程让教师有机会深入思考教学目标和策略,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线描画美术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线描画美术教案5篇

线描画美术教案篇1

设计意图:

⒈对孩子现有绘画水平的分析。对于大班上学期的孩子来说,孩子的绘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会画一些简单的图形、人物。线描画这种作画形式,有独特的美感,孩子们很喜欢,但是接触得比较少,特别是在作画方面缺少经验。

⒉大班的幼儿年龄特点的分析。他们有了一些独立的想法,在这时我们老师更多的要关注孩子的自主学习,了解一些学习的方法。本次活动中,我在欣赏作品、讲评环节都会尽量创设机会,通过多媒体课件、同伴互助动策略,来引导幼儿自主的去学习。并引导幼儿将学习到的好的经验内化到自身的绘画中。

⒊对《指南》中艺术领域的解读。首先,《指南》中指出“要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线描画作品就有一种独特的美,值得让幼儿就感受和欣赏,发现其特点和美感。其次,《指南》中指出:“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这是我们要达到的目标,而线描画就给了幼儿更多想象的空间,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设计各种各种的手套。

⒋结合本次作业,以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一个季节为主题,结合现在的季节变化,我选择了冬季里幼儿比较熟悉的手套作为绘画的主题。

活动目标:

⒈欣赏线描画,了解线描画设计手套的特点,感受线描画的独特美感。

⒉能大胆想象,尝试用线描画的形式设计各种手套。

⒊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⒋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⒌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⒈教具:手套的ppt课件(一些线描画的手套作品)

⒉学具:幼儿每人一只黑色水笔、一只黑色记号笔、一张画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生活中的手套

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天)冬天到了,我们外出时会感觉怎么?(很冷)是的,有些小朋友的手摸上去都是很冷的,你有什么办法保护自己的手?(戴手套)

⒉你见过什么手套?它是怎样的?(从花纹、颜色等引导)

(二)欣赏线描画——手套

⒈今天,老师也画了一幅手套,请你看一看。(教师播放线描画的手套)看了这一幅手套,你感觉怎么样?

⒉它的颜色是怎样的?它是怎么装饰的?

⒊小结:原来这种用黑白灰颜色来表现,分别用粗细线条对比,这种装饰的形式,就叫线描画,线描画给我们很特别的美。

⒋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用线描画装饰的手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⒌(继续欣赏线描画手套)你觉得哪一个图案、装饰得方法很漂亮,我们可以学习的?(从粗细线条、点、线、面等几个方面来引导幼儿观察)

⒍小结:所以在画线描画时一定注意要用粗线条和细线条搭配来装饰,只用一种线条,就比较单调。此外,还要注意画面中要有适量的面的装饰,有规律的面的设计会让你的画更加有立体感。

(三)设计我的手套

⒈先想一想,你要设计什么样的手套?上面可以有哪些图案?

⒉提醒幼儿作画时要将手套的轮廓画得大一些,这样就能有更多的空间去装饰。

⒊装饰注意点、线、面的设计尽量都要有。

⒋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幼儿作品、讲评:

⒈小朋友设计的手套真漂亮,如果你是手套店的老板,你会怎么向客人来介绍你设计的手套呢?(请个别幼儿来介绍自己设计的手套,其余幼儿做顾客)你们觉得他手套设计的怎么样?(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⒉评选“最漂亮的手套”,用投票的形式来评选。幼儿每人一颗小星星,评选时幼儿将自己的一颗星粘贴在喜欢的作品的上面。最后老师统计票数,选出4幅“最漂亮手套”设计。

⒊找优点。请幼儿说说这四幅“最漂亮手套作品”的优点,哪些地方设计的好,我们可以学习的?

活动反思:

纲要强调,在提高幼儿知识面的同时,还要以能力为主,在活动中,幼儿的兴趣高涨。教师在范画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幼儿的观察能力,由简单到难,这样幼儿能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教师引导的步骤明确,幼儿能仔细观察,并主动发现花纹的排序规律左右手套对称。以游戏的方式,也符合幼儿活动的能力,师幼互动方面也比较好,给孩子展示的空间,同时又让不太理解的小朋友思考的空间,兼顾到所有的小朋友,让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得到不同的提高,让幼儿参与作画,幼儿设计的积极性很高,幼儿没有被教师的范画牵着,而是大胆地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幼儿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还选择自已喜欢的图形和颜色。喜欢交流欣赏,同时也欣赏别人的作品。

线描画美术教案篇2

活动过程:

1、运用各种点、线、面来表现巨人的各种有趣的形态。

2、大胆想象、创作,体验画“巨人”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自编的“巨人的故事”。

2、形态各异的线描画巨人范例若干,黑色水笔,白纸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1、讲故事,引出主题,激发幼儿画巨人的兴趣。

“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客人,是谁呢?听完故事就知道了。

老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幼儿倾听,欣赏)

“故事里讲的是谁?(巨人)(教师同时出示巨人范例若干)

2、引导幼儿欣赏巨人范例。感受巨人的有趣和画面的美。

“看了老师画的巨人,你感到什么地方很有趣?”

幼a:巨人的身上可以开汽车、种树。

幼b:巨人的头像太阳,有角、带刺。

幼c:巨人的眼睛像花朵……

“这些画你什么地方你最喜欢?”

幼a:用点和线画的太阳手。

幼b:巨人头上用弧线画成的花纹很美,我很喜欢。

“这些巨人真有趣,原来是用各种点、线、面来表现有趣的巨人。”

3、通过自由讨论、交流,激发幼儿用点、线、面来表现有趣的巨人。

“今天我们一起来画巨人,让我们来想想怎样画一个有趣的、喜欢的巨人呢?”

幼a:在“巨人“的手臂上可以种一大片花。

幼b:用弧线在“巨人”身上造一座娱乐城。

幼c:在“巨人”的脚上可以开汽车……

“你想用什么样的点、线、面来表现巨人?”

幼a:用折线来画巨人的外型,在它的身体上造一座游泳池,小朋友可以游泳、嬉水……

幼b:用弧线来造巨人的头、眼睛,斜线造身体,用横线、竖线造巨人的手和脚。

“现在我们就来画巨人,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表现巨人;用有趣的点、线、面来画巨人。”

4、幼儿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⑴鼓励幼儿运用线描画的技能大胆想象、创作、设计有趣的、与别人不同的巨人。

⑵照顾幼儿的个体差异,鼓励能力差的幼儿可运用选择、组合方法。

⑶提示幼儿注意绘画握笔姿势和手眼距离。

5、作品评价。

请幼儿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

“你最喜欢哪个巨人,为什么?”

“你用什么方法表现巨人的?”

“小朋友画的巨人都很有趣,现在你们互相交流一下,把你画的巨人介绍给好朋友听,好吗?”

线描画美术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够用线条、图案进行组合,装饰大鲸鱼的身体。

2、体验线描活动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谁呀?

2、大鲸鱼身上有哪些漂亮的图案呢?

3、小结:大鲸鱼身上有像太阳一样的图案,是用螺旋线和波浪线一起画出来的。

二、教师讲解示范画装饰图案。

1、除了像小太阳一样的图案,还有哪些好看的图案呢?

2、教师根据幼儿的发现进行范画。

3、请个别幼儿来尝试画装饰图案。

(1)那这个图案是用了那些线条和图案组合成的呢?

(2)那谁来试试,这个图案可以怎么画?

4、小结:今天,我们发现鲸鱼身上的图案不只是简单的线条或者图案了,而是把线条宝宝喝图案宝宝组合在一起,画出了好看的装饰图案。等会儿就请你们也来试试吧!

三、组织幼儿操作。

提出操作要求:我们装饰的图案要整齐地排列在大鲸鱼的身上才好看哦!现在一起去装饰吧!

【活动反思】

本次线描画活动难度有了较大的提高,虽然在活动中我已经示范讲解了很多组合图案的画法,但是在幼儿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大多还只是用单一的线条或者单一的图案进行装饰,并不能将二者进行组合,因此我反思,接下来的特色活动中,对于这样难度较大的组合活动可以先从模仿开始。

线描画美术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与认识青花瓷的悠久历史与工艺的高度成就,多角度感受青花瓷的艺术美和人文美,提高视觉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了解青花瓷的器型,了解青花瓷的纹饰以及布局特点,并能运用一定的方法尝试绘制青花纹样。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热爱中国青花瓷艺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审美品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青花瓷的美、表现青花纹饰

教学难点:理解青花瓷与中华艺术的内涵联系,怎样表现青花瓷纹饰

三、教学准备:

相关视频、多媒体课件、蓝色颜料、画笔、白色画纸、展示磁贴

四、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欣赏《青花瓷》一曲,放松心情)

1、刚才欣赏的是周杰伦的《青花瓷》,非常古典的韵味,非常优美,想必同学们猜到今天咱们的课题了,就是《青花瓷》

2、辨析陶与瓷,了解陶瓷基础知识。

二、直观感知,认识青花

1、何谓青花?

教师小结: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青花其实是它的文学名字,真正的科学名字应该叫釉下蓝。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故得名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

2、青花瓷的发展

唐宋——元——明——清——现代

二、具体分析,了解青花(有何魅力?器型、纹饰)

1、青花瓷的色彩

2、青花瓷的器型

教师提问:生活中你见过哪些青花瓷?

常见青花瓷的器型可分为:碗、盘、瓶、罐、壶、杯、盆、洗、盒等。

3、青花瓷的纹饰

(1)工匠艺人是如何装饰美化青花瓷的呢?(欣赏不同题材的青花瓷品)

学生代表发言,老师总结:纹饰有山水人物,诗文书画,花鸟虫鱼,题材丰富广泛。(风景、植物、动物、人物、其它几何纹样等。

(2)青花纹饰如何布局呢?(分析不同器型的青花纹饰布局)主要以青花瓷瓶为例,盘、罐辅助讲解花纹分布。

主纹:主题含义内容、纹饰较大。(板书:青花纹饰布局:主纹)辅纹:辅纹多使用连续纹样左右重复排列、纹饰较小。(板书:辅纹)总结青花瓷的魅力:色彩美、器型美、纹饰美。

五、拓展延伸,现代青花

欣赏现代青花瓷,以及青花纹饰在生活中的运用。

六、实践体验

绘制青花任务:

1、选四位同学上黑板为所给的瓷器造型绘制一款青花纹饰。

2、其他同学在下发的空白瓷器造型上设计绘制一款青花纹饰。

要求:

1、用蓝色的笔模拟青花;

2、合理布局,因形饰纹;

3、主题明确

学生体验绘制,教师巡回指导。

最快绘制完成的同学获得小礼品一个,以示鼓励。

七、课堂总结

一种颜色、几笔花纹,成就了青花瓷的传世美名,也让我们惊叹古人这流传千年的艺术。青花瓷不仅在工艺上体现它的名贵与成就,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青花的素净雅致与釉里红的深沉艳丽和谐地统一在画面上,这正是中国儒、释、道以及伊斯兰等各大文化融合的自然体现。传统的青花元素现在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在现代生活用品中,手机、服饰、钱包等都将青花独特的魅力展现了出来。

线描画美术教案篇5

设计意图:

一次散步的时候,孩子对小河里潺潺流动的河水非常感兴趣,不时地还在讨论观察一番。忽然有个小朋友惊喜地喊到:“河水碰到小石头还会向前流的,真有趣。”孩子们的惊喜使我联想到我正要组织的一个美术活动——“弯弯的小河”。按照以往的教学,我会和小朋友分析河水是怎样流的,然后让小朋友把曲线整齐的排列成小河。这样,幼儿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有了散步的启发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布置一条小河,河里有些小石头,让教师分别扮演水妈妈和水宝宝去学游泳。通过这个游戏让幼儿感知水流动的特点。使幼儿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从而感受线条的顺序美和艺术美。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感知水流动的特点,并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进行大胆的表现。

2、通过曲线表现画面的过程,充分感受线条的艺术美,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和艺术创作的成功感。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激发幼儿喜欢画、愿意的画的活动兴趣。

教学准备:

场地布置:小河,河中各种石头,录音机;

教学具:各种蜡笔,卡纸;

幼儿:已有将各种线条整齐排列的绘画经验。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游戏。

我是水妈妈,你们是谁呀?(水宝宝)今天水妈妈要带水宝宝到小河里去游泳呢!宝宝们快来吧。

(二)自由探索,丰富感性经验。

1、提出游戏规则。

1)我们来到小河边,哎呀,河里有什么?(圆石头、方石头)宝宝们动动小脑筋想想,我们跳下去游泳时,怎样游才能既不撞到石头,又不撞到其他水宝宝?

2)今天,我们要从岸的这边一直游到岸的那边。如果你觉得游了一次还不够,就可以游上岸,从岸的旁边走过来,来到开始的地方再游一次,好吗?

2、幼儿通过身体感知获得“绕着石头走”的进一步体验,感受水流的方向。

3、宝宝们跟着妈妈从这里跳下去开始游泳吧!(放音乐)

1)教师语言提示:“妈妈慢慢地游呀游,哎呀,碰到大石头了,怎么办?”(拐个弯,继续往前游)

2)幼儿游戏:游泳2——3次。

(三)游戏结束,讲解绘画方法,幼儿操作。

1、讲解绘画方法。

1)宝宝们来吧,到妈妈身边来,找个地方坐下休息一会儿。你们刚才玩得开心吗?

2)你们看,这就是我们刚才游泳的小河,河里有圆石头、方石头、三角形石头……哪个水宝宝告诉妈妈,你刚才是怎么游的?你碰到了大石头是怎么办的?

3)噢!你是这样游的。(教师边讲边示范画,表示水的曲线)从岸的这头“扑通”跳下水,慢慢地游呀游,碰到大石头拐个弯,继续往前游,一直游到岸边,你游得真好。

4)你们想知道妈妈是怎么游的吗?我从这头跳下去慢慢地游呀游,碰到大石头我拐了个弯,又回到岸边,重新选了个地方又跳下去游。

5)刚才妈妈看见除了你们这样游以外,还有许多水宝宝也是这样游的。(示范画一组水宝宝游泳的曲线)

从这头跳下去,慢慢地游呀游,肩并肩,你不撞到我,我不撞到你,碰到大石头拐个弯,继续向前游,一直游到对岸。

6)除妈妈这样游以外,还有许多水宝宝也是从这里跳下来,慢慢地游呀游,你不撞到我,我不撞到你,碰到大石头回过去重新游。

7)水宝宝真能干,我们今天就把自己在水里怎样游泳的,碰到动石头怎么办的事情画下来,好吗?

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将游戏过程进行创造性再现,大胆流畅地画曲线。

3、教师讲评,结束活动。

1)看到水宝宝游泳你会想到什么?

2)那些水宝宝最聪明,会绕过大石头拐个弯,继续向前游泳。

区域设置和日常活动组织:

保留小河的场地布置,在美工叫提供笔和纸,让幼儿随时体验并随时把体验的结果表现在纸上。在日常美术活动时,让幼儿多多练习各种线条进行有规律的排列。

与家长沟通计划:

建议家长平时多带领孩子观察感知河水的流向,并尝试用曲线进行表现。活动后保留幼儿作品,供幼儿和家长观赏。

教学反思:

幼儿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活动自始至终都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思维活跃,创作热情很高,下笔很大胆,画出了范例以外的很多弯弯的物品。总的来说,整个教学过程层层相扣,过渡自然,节奏较紧凑。使幼儿在轻松、愉快、自由的情境中,知识、技能、情感得到全面发展。所以我认为本次活动的效果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