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鸟窝教案5篇

时间:2024-07-03 作者:Trick

教案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活动有序展开而提前设计的重要准备,恰到好处的教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美术课鸟窝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美术课鸟窝教案5篇

美术课鸟窝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尝试运用粗细不同的笔作画中初步培养线描的兴趣。

2.通过模拟制作鸟窝,学习认真仔细地做好工作。

活动准备

1.白纸、两支粗细不同的勾线笔。

2.范例:幼儿作品《鸟窝》一张。

活动过程:

一、导人情景

鸟妈妈生了三个蛋,鸟爸爸和鸟妈妈决定在身边的一棵树上一起为将要出世的宝宝做一个更棒的鸟窝。

二、边观察演示边议论

1.鸟妈妈给鸟窝铺上什么?(幼:是细细软软的干草)

2.鸟爸爸衔来一粒又一粒碎泥,全铺在干草下面。(幼:好让鸟蛋睡得更舒服)

3.他们担心风吹来,会把干草吹走,把泥粒吹散,就用自己的唾液调和成湿的泥土把鸟窝糊起来,又在围墙的四周插满了许许多多小树枝。(幼:可以隐蔽起来不给坏人发现)

4.这样的鸟窝放在哪儿好呢?鸟妈妈说:“放在树枝上吧!”鸟爸爸说:“不行!不行!”(幼:树枝太细,说不定摇晃起来,会打碎鸟蛋的。)鸟爸爸说:“还是放在树干上吧!”鸟妈妈又说:“不行不行!”(幼:树干太滑,鸟窝会滑下去的。)

5.他们绕着大树转了一圈,最后决定把鸟窝造在树叉上。大树妈妈说:“欢迎!欢迎!住在我家你们就放心吧!”她伸出自己的手臂紧紧抱住鸟窝,还让叶子们为鸟窝遮挡风雨。

三、模拟鸟爸爸和鸟妈妈造鸟窝

1.思考造鸟窝所需的材料,确定作画步骤。

2.和老师演示的鸟窝作比较,试着比老师造得更坚固。

3.试着按需要用不同粗细的笔作画。

4.教师对幼儿作画过程中的坚持和耐心及时给予鼓励。

四、交流比较

和老师画的鸟窝比一比,说说各自的感觉。

美术课鸟窝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老奶奶和老爷爷对小鸟的热爱,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2、以边听边理解、边体问探究的方式,理解老奶奶和老爷爷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感受与同伴互动学习的乐趣。

4、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5、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活动准备:

1、配乐故事及舒缓的背景音乐磁带,录音带。

2、幼儿用书:《鸟窝》

活动过程:

一、以开门见山的方式,引发幼儿倾听故事的愿望

教师:老师带来了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鸟窝》。

(边讲边书写出《鸟窝》两字,让幼儿自然识字。)

二、边理解边听,并提问边探究的'方式,帮助幼儿逐步理解故事的内容及人物爱鸟的情感。

教师在背景音乐的伴奏下,富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结合幼儿用书画面,教师继续讲述故事。

三、引导幼儿感受故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教师:你们喜欢故事中的老爷爷和老奶奶吗?为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他们用爱心为鸟儿营造出一个美丽安宁的家园,同时也为人类营造出一个鸟语花香、有声有色的世界。善待鸟类,其实就是善待自己。

四、请幼儿完整地欣赏配乐故事教师播放故事,幼儿欣赏。

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了一节语言活动《鸟窝》,活动目标是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情节,感受老奶奶和老爷爷对小鸟的热爱,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活动采用边听边理解,边提问探究的方式,从而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对小鸟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故事《鸟窝》,它以巧妙的构思,温暖、关爱的基调深深吸引着幼儿。于是我借助图片及幼儿用书设计了此次活动。我遵从简单、真实、自然、有效的教学原则,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分析幼儿学什么,怎么学。

美术课鸟窝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尝试和改进中学习用茅草编织成鸟窝。

2、体验用自然物编织作品的快乐,提高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4、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看过实物鸟窝或ppt图片。

2、物质准备:整理过的茅草、自编故事和相关ppt图片、范例。

活动过程:

一、寒冷的冬天

1、出示ppt:这是什么季节?小鸟们在干吗?

2、讲诉故事并提问:冬天的.风把小鸟们的窝刮掉了,他们没地方住,眼看要下雪了,该怎么才好?”

3、幼儿交流,教师引导:鸟窝是什么样的?(放ppt)用什么材料可以做鸟窝?该怎么做鸟窝?

二、帮小鸟做窝

1、出示并认识茅草,并提出操作要求:用茅草给小鸟们编一个温暖的鸟窝。

2、幼儿尝试,教师巡回观察。

3、集中,通过小鸟的口吻引导幼儿分析自己的鸟窝:鸟窝结实吗?鸟窝深吗?不结实不深的鸟窝不能抵抗寒冷!

4、讨论:该怎么编织才能又结实又保暖?

5、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寻找方法:将一把茅草一圈圈缠绕逐步增高,并能用几根茅草在缠绕的鸟窝上进行捆绑。

三、帮小鸟做结实温暖的窝

1、幼儿再次尝试,教师提醒幼儿逐步增高的同时要及时捆绑以增加牢固。

2、提醒幼儿注意起编时圈要小,这样鸟窝不会漏,增高圈数多鸟窝就深就会更温暖。

3、展示作品,看看选选哪些符合小鸟们的要求,哪些不符合?该怎么改进?

4、将幼儿编的鸟窝放在藤上展示,小鸟们给予感谢。

5、延伸:请幼儿绘画不同小鸟,剪下来后放在鸟窝里。

美术课鸟窝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鸟窝构造,以及造鸟窝所需要的材料。

2.围绕任务书坚持完成找鸟窝材料的任务。

3.初步尝试做鸟窝,体验同伴合作的乐趣。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5.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气温回暖,小燕子快要飞回来了,我们一起帮它们做个温暖的小窝吧。

1.提问:你看到过燕子窝么?它是怎么样的?什么形状的?鸟窝用到了哪些材料?它们是怎么连接在一起的`?

2.你想用什么材料做鸟窝?

二、制作任务书

1.幼儿动手画一画鸟窝的样子及所需材料。

2.找到同伴小组合作。

三、做鸟窝

1.幼儿自主寻找适合做鸟窝的材料。

2.尝试和同伴合作做鸟窝。

(1)鸟窝的容器的提供。

(2)树枝拼插技巧的前期铺垫。

(3)泥巴塑形技巧的铺垫。

四、分享与回顾

1.命名并介绍自己的鸟窝。

2.想办法悬挂鸟窝。

活动反思:

在这次做鸟窝的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从讨论鸟窝的材料到如何制作鸟窝,孩子们自己做计划,始终动手参与其中。讨论中孩子们的已有经验比较丰富,能够说出鸟窝的基本材料有:小石头、树枝、泥土、树叶、干草等等。如何衔接这些材料做鸟窝,我把问题抛给孩子们,孩子们想法也很丰富,有些说:可以用一个帽子,放一些干草给鸟宝宝做窝。有些说:可以用胶水把它们粘在一起。有些说:用树枝插在一起做鸟窝。

美术课鸟窝教案篇5

设计意图:

春天的幼儿园非常美丽,紫藤、紫薇、杜鹃、樱花、桃花竞相开放,各种树木抽出嫩芽格外惹眼,小鸟在树林中穿梭,唧唧喳喳地唱着歌儿。孩子们对大自然天生的亲近,让我不由想起《鸟窝》这本绘本,作者和画家用平和、朴素的语言和画面,讲述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故事,传递给读者宁静、温暖的感觉。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因此设计了此次活动。帮助幼儿理解主题内容,感受绘本画面、语言、情感的美,提升阅读经验。

活动目标:

1. 能仔细观察画面,根据画面细节猜测、理解故事情节。

2. 尝试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老奶奶和老爷爷爱护小鸟的故事。

3. 感受故事中小鸟与老奶奶、老爷爷之间相互关爱的.深厚情感,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活动准备:

绘本《鸟窝》人手一本,绘本ppt或电子书,背景音乐《清晨》《轻轻》《梦与游戏之间》。

活动过程:

一、出示老奶奶与小鸟离别的画面,引出绘本。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绘本,这是其中的一个画面,现在请你仔细看看,然后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师:老奶奶在挥手和小鸟打招呼,这个招呼是在说再见还是见面时的问好?

教师给幼儿一定的时间仔细观察画面并讨论。

师:到底老奶奶和小鸟是在告别还是在问好呢?有的小朋友看到老奶奶脸上有水,可能是汗水,也可能是泪水,到底是什么呢?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现在,请你打开绘本,从封面开始一页一页细细地看,一直看到夹夹子的地方。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发现老奶奶和小鸟之间特别的故事。

二、幼儿自主阅读故事前半段并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故事。

1.幼儿自主阅读绘本至第13页,教师观察幼儿,并进行个别指导。(阅读时播放背景音乐《清晨》)

2.分享交流。

师:老奶奶和小鸟是在告别还是问好呢?老奶奶脸上的那一滴水是什么?老奶奶为什么要流泪?

师总结:是呀,只有相互喜欢、感情深厚的两个人分离时才会流下伤心的泪水。老奶奶和小鸟的感情非常深厚,你在阅读时有没有看到老奶奶和小鸟感情很好的画面?是哪个画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