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教案中,教师可以总结和分享教学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一份出色的教案应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河的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河的教案篇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不同语气。
2、复习巩固汉语音,学会7个生字,两根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与人和睦相处的重要性,感知自然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学习小河与青草谦虚谨慎、善于看到别人身后的长处这样一种美德,并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难点
分角色朗读,理解人物对话。
教学准备
多媒体、头饰、流水音乐、宣传标语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游泳吗?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了,在小河的岸边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动画欣赏,整体感知
1.出示根据课文插图制作的动画,配音乐。
2.故事讲的是谁和谁?
(老师相机贴图:小河青草)
3.小河与青草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的读一读。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正确。
2.在文中圈出生字,同桌之间读一读,学一学。
3.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你要提醒同学们读的时候注意哪些生字?
指名读,挑战同学读,全班读。
四、精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1.过渡:
现在让我们来到小河边,听一听小河与小草之间的故事(大屏幕再次播放朗读动画)。
2.导入:录音我们已经听完了,教师(指着大屏幕说)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弯弯的)教师出示小河弯弯样子的贴图,请学生贴在黑板上。河两岸的青草长得怎么样?(长满了)请学生到黑板前将青草的`贴图贴在小河边。
出示课文第一小节
3.指导读:小朋友,黑板上的贴图美吗?(美)你能用美美的语气读一读
4.指名读,齐读。
5.过渡:小河与青草在说悄悄话呢!咱们也去听一听吧!请小朋友自由读第二、三自然段。
五、紧扣词语,精读感悟,演读深化
(一)、读读演演,学习第一次对话(二、三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三自然段。
2.你们听到小河和青草的悄悄话了吗?(指名说说听到的话)
3.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导理解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①(出示一杯清水):你们觉得这杯水怎么样?(指名说说自己的感觉)
②在杯底放上一张小鱼图片,请学生上台观察,问:你看到了什么?
师:这就叫一眼能看到底,老师送给大家一个词语:清澈见底
自读词语,指名读,齐读。
③哪棵小草能夸夸这条小河?(指名说)
4.听了小草的话,小河骄傲了吗?他怎么样了,说了什么?指名读小河的话。
问:小河为什么要感谢小草呢?
指名回答
突出紧紧抱住
师:谁能来把这个词语表演一下
再指名读,齐读。
小草是用什么抱住小河的?
课件演示:小草用根把泥土紧紧抱住。
如果没有小草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小河会怎么样呢?
实验展示浑浊。
小河里的水真清呀,要是小河边的小草不把泥土紧紧抱住,泥土就会一点一点地掉到小河里去,(在刚才的一盆清水里慢慢地倒入泥土),泥土就会变浑浊了。你们见过浑浊的泥水吗?
这浑浊的泥水还美吗?
(3)说话:因为小草将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所以小河
(指名说)
指导朗读:读出感谢的语气。
5.指导分角色朗读表演。
①同桌同学一个扮演小草,一个扮演小河,互相练读。
②指名分角色读。
③戴上头饰直接对话表演读。
6.小结过渡:小草夸奖小河的水清,小河感谢小草,他们真是
一对好朋友。接着,这对好朋友又说起了悄悄话。
(二)、比较朗读,学习第二次对话(四、五自然段)。
1.指名读四、五自然段。
2.这一次小河对小草说的什么啊?(指名回答碧绿碧绿)
3.比较句子
①你长的碧绿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②你长的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学生自己练读,问:读这两个句子进行比较,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第一句,第一句夸赞小草是碧绿碧绿的,有两个碧绿,感觉到小河对小草是由衷的喜爱)师评:碧绿的意思是很绿,碧绿碧绿的意思是不但很绿,而且绿的惹人喜爱。
4.碧绿碧绿的小草,你们喜欢吗?(喜欢)如果你是小河,你能这么美的称赞小草吗?
自由练读、指名读,两个小组比赛朗读(大屏幕出示课文内容)
5.过渡:听到小河的赞美,小草又会怎么对小河说呢?指名读。
6.啊!原来小草又感谢小河,他为什么也要感谢小河呢?(因为小河给了小草充足的水分)如果小河不给他水分它会怎么样?(它会干枯)出示干枯的小草,学生体会小河的重要性。如果现在你是一株干枯的小草,你最想说什么呢?你还想说什么?
7.理解充足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说,教师举例引导,小结充足意思,够用而且用不完。
8.动画演示碧绿的小草,青青的小河,指导朗读:小河的功劳也真不小啊,没有小河也就没有小草,你该怎样读这句话呢?自由练读、指名读、找两名同学两人分角色朗读。(大屏幕出示课文内容)
(三)、深化认识,学习第六自然段
1.过渡:通过这两次对话,它们今后的生活会怎么样呢?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2.问:为什么小河流得更欢了?小草也长得更绿了?学生自由说。
动画演示小河欢快的流淌,小草快乐的生长。
小结:因为它们互相帮助、互相感谢、和睦相处,所以,小河流得更欢了,小草也长得更绿了。他们生活在一起很开心。
六、拓展
1.在大森林里,一棵茂盛的大树上,住着一只啄木鸟,平时,他们也想小河和小草一样互相帮助,你来想一想,啄木鸟会对大树说些什么呢,大树又会对啄木鸟说些什么呢?
生说
2.大自然中,象这样的好朋友可多啦!他们生活在一起相互帮助,相互依靠,谁也离不开谁,你们知道有哪些这样的好朋友吗?
生说
五、板书设计:
小河图
青草图
真清
碧绿碧绿
充足
紧紧抱住
更欢
更绿
小河的教案篇2
课时目标:
1、通读全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课文第一和第四自然段,知道小河与青草各自的特征和对对方的赞美。
一.导入
1. 板书:小河
(1)认识这个词吗?谁会读?
(2)见过小河吗?你见到的小河是什么样的?
2. 板书:青草
这个词语中两个字都是生字,这个字是后鼻音,谁能读准他?词语谁会读?
3. 老师还要在这两个词中间写一个字,板书:与
(1)谁认识?
(2)与是什么意思?
(3)小河与青草就是小河和青草。
4. 齐读课题。
5. 读了这个课题,你的头脑中有没有冒出小问号来了?
你想知道什么?
(什么关系?板书?发生了什么事?是怎样的?)
(1)小朋友们都会动脑筋,都能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真棒!
(2)不过,小朋友提这些问题是想老师告诉你答案呢?还是想你们自己通过读书来解决呢?
二.初读课文。
1. 这篇课文挺难读的,老师都读了好几遍才把课文读流利了。你觉得自己要读几遍才能把课文读通顺呢?
2. 先读两遍试试。争取把每个字的读音都读准了,并且标好自然段。
3. 从小朋友的眼神中老师发现你们对自己头脑中的小问号似乎已经明白了些,是不是?
不过,为了能把课文读得更好,先来看看生字表是不是已经认识了。
水分 干枯 对 能 流
感谢 河岸 看到 长得 充足
小河边 紧紧抱住 浑浊
(1)这些词语挺难读的,先试着读一读。
(2)谁已能读准了?当小老师领读,齐读。
4. 生字大家已经都读准了,课文应该读得有进步了吧!这回读课文,老师要提要求了,要做到四个不;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不破句。
再自读一遍课文。
5. 能做到四个不的小朋友举手向老师推荐。
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我们已经读了好几遍课文了,相信刚才大家提出来的问题有的已经能够解决了。
2、谁来说一说,课文中讲到的小河与青草是怎样的呢?(小河弯弯的,小草青青的)
3、你是从那个自然段知道的?(出示第一自然段)
(1)谁来读一读这个自然段?指名读,齐读。/article/
(2)小朋友读得真棒,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忍不住想把这美好的情景画下来了,你们同意让老师画吗?那你们可要仔细看好了,看看老师画得对不对?
(3)教师板画(不把小草画在小河边,小草也画得很少)
(4)老师画完了,你觉得老师画得对吗?为什么?
理解小草长在小河边,长满说明小草很多)
(5)大家帮帮老师的忙,让小河边长满小草,好吗?(师生共同完成板画)
(6)指者图说:小河弯弯的,小草青青的,多美呀!现在谁能把这句话读得更美?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小河边的小草青青的,它们的颜色可真漂亮。课文中还有一个词语也写出了小草的颜色很美。你知道是哪个词语吗?
碧绿碧绿的.:读一读,感受到嫩嫩的绿绿的。
2、你是从哪个自然段找到的?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3、原来是小河见到小草长得那么漂亮,在夸奖它呢!
谁来当当小河夸奖夸奖小草?出示第四自然段
小朋友,这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天天陪伴着小河,小河对小草的夸奖和赞美可是诚心诚意的,谁再来夸奖?(读好第四自然段)
4、小朋友,读到现在,老师只知道这条小河是弯弯的,河里的水到底是怎样的,你知道吗?从哪儿知道的?
5、原来小草也在夸奖小河呢!(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读
(1)老师这儿有一盆水,你们想看看吗?
取出一盆清水给孩子们观察后提问:你觉得这水怎么样?(干净、透明、清清的)
透过这清清的水你看到了什么?(脸盆底里的图案
(2)小河里的水跟这水一样清,小朋友想像一下,透过那清清的河水,我们能看到什么?(小鱼、小虾、丝螺、水草等)
(3)水里的什么东西都能看见,这就叫做一眼能看到底,一眼能看到底还能用一个四个字的词语来说呢。出示清澈见底读一读
(4)小河里的水那么清,难怪小草要主动赞美它了。指导朗读。
6、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弯弯的小河清澈见底,小草青青的、嫩嫩的、绿绿的,让人一看就喜爱。
那小河为什么会那样清,小草为什么会那样绿呢?(板书:青 绿)
我们下节课再去学习。
小河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早春的景色,感受大自然早春的美。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晴朗、明净、鲜艳、远方”等词语的意思。
3、能用几句话说说在校园或校外所看到的景色。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10个生字,知道小河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春天的消息。
2、难点:背诵课文。能用几句话说说校园或校外所看到春天的景色。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这是一条明亮、快乐的小河。
2、学会“朗、净、灿、换、鲜、艳、瓣”等10个生字。
3、理解“鲜艳、金灿灿、明净、山坡”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板画后揭题。
1、在黑板上画一条小河。
2、这是一条什么(小河)小河作了,所以课文的题目是:我是一条小河。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听课文录音,思考: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
2、听完后指名回答:(这是一条明亮的小河。这是一条快乐的小河。)
3、把这两句话合成一句话,该怎么说:(这是一条明亮的、快乐的小河。)
4、这条明亮的、快乐的小河一路往前流去,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春天的消息呢?(不要求回答)
三、自学生字。
1、边读课文,边划出带生字的词语。
2、自己读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分清字形,想想意思。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抽生读生字卡片。注意哪几个生字是后鼻音(晴、朗、净、杏)
重点指导:瓣的结构和书写。
3、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教师板书:
晴朗明净衣服换上鲜艳金灿灿散发
洒水山坡
(1)指名读词语
(2)理解
(3)选择任2-3个词语进行口头造句。
4、指名分节读课文,吨正确,读通顺。
五、作业
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1、2自然段。并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段。
2、能按要求写词语。(怎么样的什么)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口头扩词:鲜、晴、服、散、??
3、我是一条怎样的小河?
二、学习第1、2自然段。
1、自由读第1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我是一条明亮的小河?
(1)读后完成填空题。
我是一条()的小河。我不停地()。()的()映照在明净的小河里,像给我穿上了一件()。我跑过田野,()的()、()的()映照在明净的小河里,像给我穿上一件()的()。
(2)指名汇报填空结果。
(3)蓝衣服、花衣服各指什么?(蓝衣服:蓝天的倒映。“花衣服”:花草树木美丽的倒映。)
(4)看天空。回答(1)的思考题。
2、用欢快的语气自由读--指名读--评论--齐读
3、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2自然段。
按学习第一段的方法学习第2段。
1、填空:
我是一条()的小河。我跑过果园,看见果园里()
开了,()开了,()也开了。春风把()洒了我一身。我带着花瓣儿向前跑,一路散发着()。
2、汇报填空结果。
3、为什么我是一条快乐的.小河?
4、用高兴、开心的语气自由读。
5、练习背诵。
四、齐读课文1-2自然段,想一想:小河一路向前奔跑,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春天的消息呢?(春天麦苗绿油油,迎春花金灿灿,桃花开了,杏花开了,梨花也开了。)
五、齐背课文1-2自然段。
六、作业。课后练习4、按课文内容天空。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的第3短,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一段。
2、说说校园里或校园外看到的春天的景色。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头填空()的()
2、完成课后练习3、选合适的词填到()里。
3、齐背1-2两个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自由读第3自然段。思考:我跑过哪些地方,一直跑到哪里呢?
(1)完成填空
我跑过(),跑过(),跑过(),跑过(),到处都听到()。我又带着歌声奔向()。()拉起手来,向前跑啊,跑啊,一直奔向()。
(2)指名汇报填空结果。
(3)这里歌声指什么声音?(青蛙、小鸟的叫声、流水声等)
(4)我带着歌声奔向哪里?(远方)什么叫远方?(很远的地方)最后奔向哪里?(一直奔向大海)我们手拉着手向前跑,这里“我们”这谁?(许多小河)从哪里看出由许多条小河呢?(齐读第3句)
(5)为什么说“远方的小河也穿着鲜艳的花衣服,散发着花香,带着歌声跑来了”?(其他许多小河和我一样,流过田野、果园、树林、山坡、到处都是百花齐放、鸟语花香春天的景色。)
三、自由读,齐背这一段。(自由背、齐背)
四、作业
小河的教案篇4
[教学内容]
国标本第二册)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不同语气。
2.理解课文内容,感知自然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学习小河与青草谦虚谨慎、善于看到别人身后的长处这样一种美德。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理解人物对话。
[教学准备]:
小河情景图,实物投影仪,流水音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读课题,明确本课学习任务,要求读得亲切、自然。
2.指着小河情景图问:看,课文中讲到的小河是一条怎样的小河?(弯弯的小河,是从小河的形状上来说的;“清清的小河”是从河水方面来说的),课文中的小河水清得怎么样?(一眼能看到底)
送词:水,清得一眼能看到底,就是。(板书:清澈见底)
3.指名说说青字怎么写?(生讲师写)课文中哪个词说明草很青?
(板书:碧绿碧绿)
4.用一句完整的话讲清小河与青草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说得完整、具体)
二、精读感悟
(一)第一次对话
1.自由读小草的话,体会怎样读能让人感觉到小河的清澈见底。
2.交流提示(指导读出热情的、主动打招呼、夸奖的语气)将清、一眼、底读得稍重些。
各自读、个别读、齐读。
3.过渡:想想小河有没有骄傲或得意?它是怎么做的?
自由朗读
4.交流、送词:小河没有骄傲,反而感谢小草的帮助,出示谦虚(板书:感谢)
5.指导朗读:首先要读得谦虚,在感谢小草时抓住是你、紧紧、要不、早就等疑问词,加强语气。
个别读、师生分角色朗读、生与生分角色朗读(要求尽量不看书)。
6.两人小组讨论,完成练习原来是才会有。
7.看着板书念2、3两节。(放音乐)
过渡:小草夸奖小河清澈,结果得到了小河的感谢,下面请同学用刚才的'学习步骤学习4、5两节,看看小河与青草的第二次对话说了些什么?
(二)第二次对话
1.伴着音乐自由读4、5两节,想想小河与青草的第二次对话说了些什么?
2.交流,板书:感谢。
3.指导分角色朗读:两人小组练读,小河要主动、热情,读出赞美的语气;师生合作:练习表情和语气;男女生分角色读,配上合理的动作;不看书进行对话练习,要求是口语、情景式的表情与动作。
4.完成句式练习:原来是才会有。
(三)齐读小结
1.听音乐,分角色朗读课文,可以不看书念的尽量不看书。
2.提问:你对小河与青草有什么感觉?板书:互相合作、互相承认
3.师总结:其实,自然万物都是像小河与青草一样相互依存的,只有互相合作,互相帮助,一切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4.齐读第6小节。
三、想象迁移,练习说话(音乐伴奏)
指图:小河淙淙地向前流,流过树林,流过田野,流古山岭,小河与大树,小河与庄稼,小河与鲜花,小河与麦穗会说些什么呢?
两人小组任选两个角色进行说话练习。
指名上台表演。
集体起立,进行说话表演。
四、师总结
同桌互相合作,都说得这么棒,只要善于发现,你会看到周围的人身后都有优点,希望大家都能学会与老师合作,与同学合作,与家长合作,与伙伴合作。好吗?
小河的教案篇5
一、教材简介
本课是一则寓言,讲的是小河与青草的一段对话。从中可以感知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领悟到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身上的长处。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学会“青”的正确书写,认识其他生字。
过程和方法: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情感和态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领悟到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身上的长处。
三、设计理念
1、以学定教,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关注学习主体的自主建构,相信学生,让学生使用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来充分展开自主学习,发挥教师“组织者”的功能。
2、低年级学生的定向能力尚处在较低的层次,他们的注意状态仍然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易被直观、新异的'刺激活动调动起来,激起学习的兴趣。
3、读中品位,培养阅读理解的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是建立在感悟体验基础之上的,朗读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环节。教学中要做到以读为本,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形式多种多样。力求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四、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小河与青草》
齐读课题
2、把“与”换个词吗?
(二)、精读课文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
贴图出示:小河说说:()的小河
在小河边贴上:青草说说:()的青草
[将直观的小河、青草贴在黑板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注意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2、出示课文第一小节
(1)问:小草就一丛吗?课文中哪个词告诉我们的?
请学生起来贴图:长满青草
(2)指导读:小朋友,美吗?用美美的语气读一读。
指名读,齐读。
[用在小河边贴上很多小草的方式来让学生理解“长满”,巧妙自然,生动易懂。]
3、师:小河边为什么会长满青青的小草呢?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出示第二、三小节(第一次对话)
(1)小草对小河说了句什么话?
*出示一杯清水:你们觉得这杯水怎么样?
*在杯底放上一张小鱼图片,请学生上台观察,问:你看到了什么?
师:这就叫“一眼能看到底”,老师送给大家一个词语:清澈见底
自读词语,指名读,齐读。
*谁能夸夸小河?
自读,指名读,齐读。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的方式来理解“清”、“一眼能看到底”,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让学生多读多悟,并注意语词的积累]
(2)听了小草的话,小河骄傲了吗?他怎么样了,说了什么?
*指名读小河的话
*出示:紧紧抱住个别读
师:谁能来把这个词语表演一下
再指名读,齐读。
*小草是用什么抱住小河的?
课件演示:小草用根把泥土紧紧抱住。
*如果没有小草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小河会怎么样呢?
在清水里加入泥土,使之变成浑浊的泥水,理解“浑浊”。
[表演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以演助读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更好地理解了“紧紧抱住”。另外,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不仅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将抽象的语词形象化了。]
(3)说话:因为小草将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所以小河。
*指名说
*指导朗读:读出感谢的语气。
自读,指名读,分角色朗读。
[通过说话训练既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让学生进入角色进行情景朗读,在读中更好地感悟]
3、接着,他们又说起了悄悄话。
出示第四、五小节
(1)自读这段对话
(2)比较读:你长得碧绿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你长得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如果你是小草,你会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指名读,夸夸小草。
(3)小草听了小河的话有没有骄傲呢?他是怎么说的?
*读小草的话
*实物比较:碧绿的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