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能够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写事迹材料是为了向人们展示成功的路径和方法,让他们能够借鉴并取得更好的成果,以下是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法治家庭主要事迹7篇,供大家参考。
法治家庭主要事迹篇1
陈明玉同志现为崇信县公证处主任,崇信民盟支部副主委,平凉市第三届政协委员,崇信县第八届政协委员。妻子周莉宁现为崇信县一中高级教师,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工作。女儿现在为大三学生。陈明玉同志的父亲为退休干部。这是一个普通而平凡的5口之家,但在这个家庭中,尊老爱幼、民主和睦、崇德守法的氛围将会深深地感染你。2016年,他们的家庭被市妇联评选为“最美崇德守法家庭”.
01热爱学习,遵纪守法
走进这个家庭,你会发现在这个家庭学法用法的氛围十分浓厚。《今日说法》、《法治在线》等这些电视节目是他们全家每天必看的,对节目、报刊中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全家人还要发表各自的观点进行讨论。平时别人在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时,他们又会为其解释、纠正、疏导,使他们懂得用法律手段解决、处理问题,不感情用事。2001年3月这个家庭被评为全省“法律知识进万家”活动先进户,受到甘肃省社会综合治理委员会、甘肃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甘肃省禁毒委员会、甘肃省妇女联合会表彰。
02认真履职,无私奉献
陈明玉深知,公证工作是和社会方方面面接触最多的一个窗口单位,工作作风、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为民服务是否到位。在工作中他兢兢业业,以身作则,服务群众。他免费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公证法律援助,深入基层向群众义务讲法治课,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为了方便服务基层群众,他还自带电脑、打印机深入百姓家中,为村民办理公证,深受群众好评。
03爱岗敬业,成绩突出
陈明玉的妻子周莉宁潜心教书,严谨治学,勤于钻研,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多次获得省市县级奖励,撰写多篇省、市、县级教育教学论文,连续六年获得学科教学成绩第一。陈明玉同志也因踏实工作,1997年被评为平凉地区司法行政系统优秀工作者;1997年被崇信县县委、县政府授予帮扶工作先进队员;2005年被平凉市司法局授予全市公证队伍树形象活动先进个人;2006年被平凉市司法局授予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2011年被平凉市司法局授予优秀法律服务工作者;2015年被评为平凉市“十佳法律服务工作者”。
法治家庭主要事迹篇2
章鸿桥同志居住于郎溪县建平镇祥兴社区,从事社区居委会治保工作14年,一直从事最基层的人民调解工作和普法、综治工作。父母亲均年岁已高,退休在家,家庭关系和睦,与邻里相处的也十分融洽。章鸿桥自我要求严格、遵纪守法、热心群众事宜,赢得了周围人们的赞美。成为创建法治家庭的先进典范。
一、爱岗敬业
自参加工作以来,在工作岗位上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带头学法守法,并利用工作之便,向辖区群众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努力提升辖区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素质,引导群众依法办事、依法诉求。其开展的综治、普法及人民调解工作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深受群众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二、敬老尊老,家庭和睦和谐
由于村里的工作任务繁杂,照顾家庭的精力相对较少。但无论再怎么忙,他出门前总是会安顿好二老,尽量抽出多的时间陪伴老人,家中的一切大小事务也总是与老人商量后才决定,尊重老人的意见。母亲看到儿子工作操劳,也十分心疼,也非常理解支持儿子的工作,虽然自己和老伴年事已高,但还是把家里操持的仅仅有条,尽量不让儿子有后顾之忧。家人之间亲密无间,互敬互爱。
三、带头学法尊法守法,做法治道德的楷模
章鸿桥同志十分注重自身法律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提升,带头学习法律法规,要求家人都要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同时,他对于家风家训特别注重,一贯秉行“厚德载物”的家风格言,十分注重自身修养,并以自己的行动宣传影响身边的人。他不仅对关爱自己的父母,对于乡亲邻里他也一样十分热情,哪家有个大难小事的,只要他知道了,总是会第一个赶到嘘寒问暖伸手帮助。他的优良品德赢得了邻里的一致好评。
法治家庭主要事迹篇3
杨世豹同志居住于有郎溪县建平镇西郊村,有一个崇尚文明、主动进取、相敬相爱的家庭。夫妻遵纪守法,儿子已成家立业,爱岗敬业事业有成,儿媳贤惠大方,孙女乖巧可爱,多年来一直与邻里相处和睦,赢得了周围人们的赞美。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以德治家,成为创建法治家庭的先进典范。
一、爱岗敬业
自参加工作以来,在工作岗位上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带头学法守法,受到群众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二、夫妻互尊、互敬、互爱、家庭和睦和谐
由于村里的工作任务繁杂,照顾家庭的精力相对较少。妻子对他的工作给予很大支持,操持好家里的一切事务,照顾好孙女,儿子儿媳对其工作也表示理解支持,家庭成员间亲密无间,互敬互爱、互商互谅,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家庭。
三、带头学法尊法守法,做法治道德的楷模
杨世豹十分注重自身法律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提升,带头学习法律法规,要求家庭所有成员都要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另一方面,对于家风家训,杨世豹特别注重,他经常教育家人要诚实守信,尊老爱友,秉承好的家风。
⒈生活俭朴。物质生活追求淡泊,不慕新潮,不摆阔气,从不浪费,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之有度。
⒉严于律己。在家讨论家务事,总是以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为标准,努力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不行。他们从不玩牌赌博,不搞封建迷信,不作违法乱纪的事情。
⒊敬老尊长。孝敬父母那是必不可少的,只要一有空,杨世豹就带着家人看望老人,陪他们聊天。儿子儿媳对他们也很孝顺,儿子自从结婚后就一直和杨世豹夫妇住在一起,不仅在生活上予以照顾,家中大小事也征询他们意见,大家相处的一直十分和谐。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小孙女乖巧可人、礼貌懂事。
法治家庭主要事迹篇4
朱小云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她家是一个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的五口之家。这个家庭和大多数家庭一样,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全家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积极进取、热爱生活、乐于助人、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在这个普通的家庭里,父母勤恳一生,老来帮衬儿女,含饴弄孙,老有所乐。因为有父母的支持,夫妻俩才能安心工作,并取得好的成绩。
朱小云从教多年,在单位兢兢业业,积极进取,踏实做人,诚恳做事,一心扑在孩子们身上,在中小学任教时,所教科目成绩优异,多次获得表彰,在幼儿园任教后,积极转变角色,适应新岗位,主动学习幼儿教育专业知识,努力总会有回报,多次荣获“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称号,获得同事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丈夫汪福强和她一样,也是人民教师,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一直在偏远基层工作也无怨无悔,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家庭的和睦让他没有后顾之忧,一心扑在工作上,把更多的精力花费在学生身上。多年来获得的表彰不计其数,儿子都会感叹:“爸爸的红本本垒在一起都快和我一样高了!”
儿子在城关一小就读,在家庭的影响下,他勤奋学习,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成绩优秀。
在面临疫情时,一家人安心待在家中,父母在家看书、养花,积极参加小区值班,平时绝不出门添乱;丈夫和儿子停课不停学,一个网上授课一个网上上课,认认真真、一丝不苟;不用上网课的朱小云也没闲着,除了和搭档一起轮流统计班级各种数据,做好班级工作外,还主动参加了志愿者组织——康县草根爱心志愿者协会,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为抗疫尽了一份自己的力量。
这个普通的家庭,因同心同德而美丽,因互相扶持而进步。
法治家庭主要事迹篇5
何谓幸福?一百个人可能有一百种幸福观,有人将锦衣玉食、宝马香车理解为幸福;有人把粗茶淡饭,平平安安视为幸福;有人说被别人伺候是一种幸福,有人却说为别人奔忙就是幸福;对于刘亚莉家来说,幸福是廉洁守法,情趣雅致,家庭和睦精神富足。好的家庭在勤劳爱家获得成就感,在左邻右舍也能较多地获得幸福感,她高中文化程度,拥有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丈夫杨文卿40多岁的样子,经营墨宝斋;长女杨尚容就读于崇信二中初一;二女杨尚雯锦屏幼儿园中班 。在日常生活中,她家爱国守法,模范遵守廉洁家庭行为公约,有较强的廉洁意识、法律意识及自警意识,尊老爱幼、团结邻里、互助亲朋,热心公益,在邻里中有较高的威信,也是邻里学习的榜样。
她刻苦学习,在仅有高中文凭的情况下,毫不放松对自身素质的提高。在2017年,她报名参加崇信县妇女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培训结束后,她在居民小区开展了一次妇女创业的相关知识讲座,让居民更多的了解妇女创业知识,为她们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她还以学习先进典型氛围在邻里开展了“家庭助廉”活动,自觉当好了反腐倡廉的宣传员。加强居民思想道德建设,树立良好家风,营造出一个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家庭环境,在社区树立了廉洁家庭的良好形象。
刘亚莉是一名家庭主妇,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作为媳妇,她恪尽孝道,对老人嘘寒问暖,还经常陪伴老人谈心,做她们精神上的支柱;作为母亲,她慈爱但不溺爱,在照顾好孩子生活的同时,还担负起教育孩子成材的重任;作为妻子,她是“贤内助”的最佳代言人。刘亚莉不论做什么事情,她都充分发挥女能人的本色,处处以身作则,在完成自家家务活的同时,只要邻里有锁碎的事务,她都能及时的出现。
走进干净整洁的的居民楼栋,小区居民经常说:“多亏了刘亚莉,前两年小区存在的‘垃圾乱倒、污水乱泼、草丛杂乱’等现象,已逐步退出人们的视线……这里也有刘亚莉的一份功劳啊!平时能积极主动与社区职工一起教育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家庭卫生习惯,不“乱搭乱建、乱丢乱扔、乱堆乱放”,自觉维护居民小区和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她还经常和社区保洁员一起清扫小区道路、“小广告”、垃圾死角,擦洗隔离栏杆,冲洗小区行道、树木绿化带等小区环境卫生,构筑了文明靓丽、环境适宜的环境,引导邻里从美化家庭环境、提高家庭文化品位入手,自觉树立与时代发展相符的新思想、新观念,更加自觉地参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
在新形势下她积极配合社区妇联的领导,促进和活跃社区妇联的工作,积极参加社区妇联组织的文艺演出慰问敬老院的老人们,丰富了敬老院老人们的业余生活。社区开展综治维稳工作中,她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面对赌博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在春节赌博已经成为辖区居民休闲时间里主要的“娱乐”活动。她和社区干部一起挨家挨户普法宣传,自愿做治安的耳目,勇于担负起公益宣传的责任,她经常陪同社区干部一起大力宣传国家禁赌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教育广大居民自觉抵制和检举赌博行为,有效地强化了警示效应、提高了生活质量。
她的'家庭,能积极投入到廉洁家庭创建活动中并发挥表率作用,将家庭助廉教育活动工作具体化、形象化、实事化。充分发挥了把家庭助廉活动引入到精神文明建设中,用榜样的力量推进家庭反腐倡廉前进的步伐,为“端正党风政风家风,共建廉洁和谐平安”做出积极的奉献!
法治家庭主要事迹篇6
家庭作为社会的组成细胞,个体家庭的和谐幸福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幸福、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宣城市宣州区澄江办事处塔影社区罗宣林家庭,夫妻相敬相爱,遵纪守法,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中互相照顾,尊老爱幼,团结邻里,在创建“法治家庭”示范户的活动中树立了榜样,成为当地家庭的楷模。
罗宣林和其爱人建立家庭已有30多个年头,现一家5口人。儿子和儿媳一直在南京工作,他们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罗宣林的母亲虽已80多岁,但她身体健康、精神矍铄。整个大家庭其乐融融,和谐幸福。一家人积极参加社区的各项活动,为塔影社区创建“法治家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罗宣林自2013年从企业退休,他作为宣州区法院人民陪审员,工作7年以来,参加多次的庭审,曾荣获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三等功一次。作为开元小区业委会主任,塔影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为塔影社区和开元小区的文明创建辛勤劳动。罗宣林为维护开元小区业委会的合法权益,运用法律手段争取业主的合法权益。罗宣林还被邀请为政风行风监督员和百姓问政评议员,多次被评为澄江办事处优秀共产党员,多次受到宣城市委、市政府,宣州区委、区政府的表彰。
爱人吴金兰既是丈夫事业的好帮手,又是家庭的巧主妇。多年以来,面对丈夫为工作的奔波,她不仅没有反对,还全力支持。同时她自己还有一副热心肠,平时闲暇之余,习惯在小区里转悠,爱和小区居民拉拉家常、谈谈家事。面对一些邻居小矛盾,她用平时在丈夫身边学到的法律小知识帮助他们解决。所以她是小区社情民意的观察员,也是调解邻里矛盾的调解员。除了关心邻里,夫妇两人还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德育人,他们家热心普法宣传,积极参与、支持配合社区工作。
罗宣林家庭每年都会积极主动参加各项志愿者活动:参加普法宣传和法律知识讲座;去年洪水期间为灾民提供志愿服务,主动参加爱心捐款,还同社区一起走进了灾民安置点向灾民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及政府政策。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齿,但它就象催化剂使他们的感情日益融洽、家庭和睦、快乐。他们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造美丽和谐、法治、平安的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法治家庭主要事迹篇7
在宣城市宣州区双桥办事处泥湾社区,有这么一个家庭,户主刘钟平是社区的两委干部,泥湾社区第二党支部党员;妻子茆有香在家务农;两个女儿均为在校学生。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多年来刘钟平始终坚持学法,他认为:如今是一个法治的时代,作为社区的干部,在遵守法律的同时,还要向社区居民宣传法律。对此,生活上,他主动要求他的妻子和两个女儿跟他一起学法。为此大女儿不知跟他赌了多少气:“我们上学只要把老师发的书读完就好了,再说了现在我都高中了,哪有时间跟你后面学宪法,陪你看《法治在线》啊,高考什么时候还考法律了啊?”对于大女儿的抱怨,刘忠平只是缄默不语,但只要大女儿放假回家,依旧拉着她看上一期《法治在线》。现如今,大女儿已步入大学校门,新的生活环境及学习环境让其对待学法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原来父亲强迫自己对法律知识的'一些皮毛了解,现如今也成了自己在朋友之间侃侃而谈的资本,还成了她们宿舍的“法律顾问”呢!
工作中,刘忠平为社区建了法治宣传栏,利用社区综合文化中心的普法活动室和通过电视远程教育或者市民学校道德讲堂等活动来给大家宣传法律小知识。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区学法氛围。2017年5月4日,泥湾社区居民余翠凤因土地问题与吴村组发生纠纷。得知此事之后,刘钟平主动来到余翠凤家,运用平时所学到的法律知识及案例,根据具体情况,跟余翠凤做了详细说明。最后双方经过调解,矛盾合理解决。通过此事社区居民给他起了个可爱的名称——“刘法官”。
这个即普通又平凡的家庭用各自的行动,共同构建着一个学法、守法和用法的家庭,默默地为社区的法治宣传工作尽心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