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的撰写能够提升我们对影片艺术性的理解,通过撰写观后感,我们能够更深入地挖掘影片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以下是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水门桥观后感最新8篇,供大家参考。
水门桥观后感篇1
晚饭后特意去看了《长津湖之水门桥》,这部影片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在结束了新兴里和下碣隅里的战斗之后,七连的战士们又接到了更艰巨的任务——炸毁水门桥,切断美军撤退的唯一道路。
我想所有看完这部影片的人,心灵都会受到一种敬畏和震撼,这是何等崇敬的爱国情怀啊。志愿军战士在面对武器装备强大的美军面前,一次又一次地冲向敌人阵地,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打开了一条条血路,战斗的场面震撼着观众的心灵。
志愿军战士在雪地里遥望着祖国的方向,他们想家了,但想的是国家。他们的脸上、手上全是冻伤的痕迹,触目惊心,那一罐从美军那里缴获的罐头大家还互相推让。
当看到平河在战友第一次炸桥失败后,他钻到了桥面上的坦克下方,却被坦克压住了身体,无法点燃近在咫尺的炸药包。他眼含泪水,要伍千里向他身边的炸药包开枪时,我的眼泪怎么也无法控制,真的是泪流满面,戴着的口罩一下全湿了。
为了引开敌机的火力,余从戎站在山顶朝着战士们隐蔽的相反方向奔跑,几架敌机追随着他的身影,扔下了几十发炮弹,他的身子顿时炸的如纸片在火光中飞舞,此情此景我只觉得心在战栗,这是何等的一种情怀啊。
还有噙着女儿照片、开着冒火的履带车冲向敌阵的梅生,那翻滚着的车子被不断炸响的一刻,半截照片在炮火中轻轻飘落,梅生再也看不到可爱的女儿了。
被密集的子弹击中但在坠桥前打中炮弹并炸桥成功的伍千里,更是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战斗结束时伍万里在报到时说的那句“第七穿插连,应到一百五十七人,实到一人”,我想这个数据再一次撕裂了观众的心。
整部影片每一个场景都感人至深,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如今的和平就是无数这样的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他们是最值得尊敬的人,让我们在享受岁月静好的同时铭记历史。
水门桥观后感篇2
很多电影都是到了第二部口碑开始下滑,虽然长津湖之水门桥也是第二部,但是我完全没有这样的感觉,甚至觉得这个第二部超过了第一部。
第二部可能不如第一部的历史场面更宏大,但是它将极限的表达出志愿军战士的顽强战斗意志,可以说在这一点上有可能还会超越第一部。虽然电影的总时长比第一部略短些,但是节奏不拖沓,整部电影看下来让人感觉很爽,结束的时候总觉意犹未尽。
“水门桥”顾名思义就是围绕一座桥展开的战斗,战争很激烈也很让人痛心,炸桥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避免不了会带来人员伤亡,电影接近结尾的时候是最让人感动的地方,和第一部的冰雕有异曲同工之妙。水门桥为何如此关键?片中,水门桥是一座背靠悬崖的半悬空通道,这里身兼发电厂、水坝等功能,还是美军撤往兴南港的通道。导演徐克曾在采访里解释:“如果志愿军把这座桥炸掉,机械化程度非常高的坦克、车辆就会难以通过,志愿军就有时间赶上来。”
?水门桥》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在结束了新兴里和下碣隅里的战斗之后,七连战士们又接到了更艰巨的任务。他们面对装备精良又占据地理优势的美军,做出了巨大牺牲。电影以极其逼真的场景,以令人发指的战争残酷场面,带着我们穿越了历史的天空,来到这段令人发指和感动及深思的战场。影片中讲述的是一段令我们窒息垂泪的历史,令我们深刻体会到和平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从拍摄角度上看,无论是镜头语言还是调色,构图都很恰到好处,看下来不会有电影画面带来的.头晕的感觉。演员的演技是真得好,在镜头特写的时候放大了面部表情,动作都太到位了,这部电影火,是很有没有道理的!
在影片的最后,伍万里抱着伍千里的骨灰回到故乡,虚拟的千里对万里说道:“你不是说你一块石头能打三十下水漂吗?”万里解释道:“那是捡到块特别的石头”,千里问道:“什么是特别的石头”,万里哽咽住了。也许那块特别的石头是伍千里能带着第七穿插连的弟兄们平安回来。但战争是残酷的,哪有那么多特别的石头,我们能捡到的只有普通的石头,革命的胜利不是靠运气,而是实打实用他们血肉之躯拼搏出来的。
电影中除了伍万里的成长线之外,其他志愿军战士的群像也被塑造得更加丰满:连长伍千里能力强、能稳住大局;狙击手平河沉默寡言,但非常靠谱;火力排排长余从戎整天乐呵呵,时刻照顾伍万里的安危;指导员梅生看上去书卷气十足,但他实际上不仅战术过硬,而且非常果敢。他们没有主角光环,但他们各个都是主角。
走出电影院,在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一路的繁荣景象,不由地感叹道:“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万家灯火,是他们在为我们负重前行啊!”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应该更加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学习更多的本领去建设国家,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只有这样,才对得起那些为国家,对得起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们。
水门桥观后感篇3
今天爸爸带我去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长津湖》。
它主要讲述了中国志愿军第七连军的故事。第七连军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电台和译电员送到指挥部那里去。他们在清点了人数以后就上了火车。可还没到目的地,就突遇铁路维修,他们不得不改为步行。可正当他们走过一片石头组成的平原时,美军的飞机低空飞来了。大家迅速躺在地上,装成死尸,但是仍然也没逃得过牺牲的命运。
战士们含泪继续前行。在他们赶到指挥部进行短暂的休整后,又继续向目的地1100高地出发。他们路上充饥的粮食居然就是一个个的冻土豆和干面粉,就算是这样,他们还是克服各种困难如期到达目的地。
随着司令员的一声命令,战士们迅速包围了美军。战士们在长津湖打了美军个措手不及,随后又立即往美军军地打去,最后,取得了胜利。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关于志愿军们在历史长河中的这一段故事。志愿军战士们在零下30多度的环境下,穿单衣,吃冻土豆,武器装备落后……但即使这样,他们丝毫没有退缩。他们用顽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心、英勇无畏的精神前仆后继地往上冲。请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能抗寒抗饿?就是为了让我们活在没有硝烟的战场里。
我们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应当好好学学,奋勇拼搏,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得起七十年前逝去的烈士们。
水门桥观后感篇4
周末妈妈带我去电影院观看了电影《长津湖》,妈妈说:“通过看这部电影可以让你了解那段艰苦残酷的战争历史,要让你懂得现在幸福美满的生活来之不易。”
在电影中,我看到志愿军战士为了不让敌人发现,躺在石头上装“尸体”,最后被导弹炸得血肉模糊;我还看到敌人吃的是烤鸡、肉罐头,喝着咖啡,有厚厚的军大衣,可是我们的战士只能咬着硬得把牙崩掉的冻土豆,穿着薄薄的棉服;我更看到志愿军战士们坚守到最后一刻,在冰冷的长津湖冻成了一座座冰雕。妈妈说,这些志愿军战士有的只有十五六岁,就比我大一点,可是他们已经在枪林弹雨中为国浴血奋战,舍身忘死。
看到这里,我眼泪都要流下来了。革命先辈们拼命打下这一仗,就是为了让后代不再打仗。他们的牺牲换来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我们要感谢他们,更要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好好学习,长大建设好我们的祖国。
水门桥观后感篇5
一转眼,寒假就要结束了。在这寒假里,我遇到许许多多难忘的事儿,但使我最刻骨铭心的,是妈妈带我看的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电影——《长津湖水门桥》。
影片讲的是抗美援朝的故事——三炸水门桥。电影内容让我意味深长。里面的有两个情节让我至今难忘,第一个,就是连长伍千里说的一句话,:“我们的任务就是把桥炸了,桥没炸掉,就意味着任务还没完成”。看着战士们为了炸桥,一批一批的战士在美军的枪口下倒下,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泪哗哗地往下流。想想自己平时学习中,遇到些困难就退缩,突然感到自己太丢人了。
第二个情节,就是最后伍万里依偎在哥哥伍千里的尸体下,美军用汽油枪焚烧哥哥的尸体,间接地把冻僵的伍万里烘醒,他那无助和绝望的眼神,看着哥哥慢慢烧为灰烬。大部队赶来时,重新报人数,伍万里的一句话,又让我控制不住泪奔:“第七穿插连,应到157人,实到1人。”那时的他,是多么的痛苦,一起战斗的战友相继全部牺牲!为了今天的幸福,他们,勇士们,付出的代价该是多么巨大!
看完这部电影,我懂得很多,我们的先辈为了不让我们打仗,为了让我们拥有幸福,把该打的仗打完,创造出美好的生活,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我要好好学习,让七连的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在我身上延续。为了不让任何国家欺负我们,我们一定要学会强大,少年强则国强。
记住,将来,我一定要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水门桥观后感篇6
映蓝的雪夜相较于前作《长津湖》更加寒冷肃杀,是从风雪到暴风雪的升级,七连众战士在狂风暴雪中举步维艰,吴京饰演的伍千里对易烊千玺饰演的弟弟伍万里的叮嘱,更在残酷战争下传递着兄弟间的温情。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由前作《长津湖》原班人马演绎,讲述七连在结束了新兴里和下碣隅里的战斗之后,又接到了更艰巨的'任务。
长津湖,是位于朝鲜北部长津江上游的人工湖,在咸镜南道。建有高55米、顶长700多米的重力坝,将长津江截断,筑成面积54.2平方公里,按平均3米水深,库容超过1.6亿立方米。长津湖是朝鲜第二大人工湖。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
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志愿军在东西两线同时大捷,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水门桥观后感篇7
这个电影主要讲述了中华人民解放军克服千辛万苦,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长津湖和美国打了一场战争,歼灭了美国的北极团,为后面抗美援朝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中国人民虽不及美国那么富裕,武器也没他们好,并且没有制空权,但为什么中国还能赢呢?是信仰!是精神!中华民族民族独有的精神,为祖国而战,为以后不再有战争而战,在冰冷冷的冬天,人民子弟兵吃着干土豆,每人三个还不够分。而美国,呆在屋里吃烤肉吃美食,舒舒服服的过着他们的“感恩节”。
冰雕连,一个响亮的口号,在寒冷的冬夜里,在无衣无食的环境下,与大自然作斗争,与老天爷做对抗,坚守阵地,就算冻死也毫不退缩,最后全连牺牲。
这些革命志士,这些伟大的人,难道他们不知道生命的重要性吗?当然不是。他们为中华的胜利奋斗着,为未来祖国的希望铺垫着,是伟大的`人!是中国的榜样!是民族的英雄!不怕困难,勇敢拼搏,是我们中华儿女的榜样。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自由,则国自由。我们要向这些革命志士,要向这些为中华崛起而献出宝贵生命的人学习。好好学习,为国出力,为国为民!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记住抗美援朝和抗日战争这些英雄的名字,少年立志成材,长大报效祖国。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加油吧!祖国未来的接班人!
水门桥观后感篇8
过年期间,我和家人一起去电影院观看了《长津湖之水门桥》剧情十分感人,让我热泪盈眶。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第七穿插连,接到一项任务---炸掉美军陆战一师的撤退必经之路---水门桥。第一次炸完被美军及时修复;第二次用夜间投袭,只炸了一小段;第三次也没能成功。虽然以失败告终,但给敌人在精神上以催残,功不可没,使得抗美援朝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
这部电影中令我最为感动的是影片中,当战斗结束后的伍万里的一句台词:报告,第七穿插连应到157人,实到1人,报告完毕。”看到这一幕,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感动万分,泪流满面,体会了战争的残酷,战士们的英勇无畏,气壮山河的豪情壮志。可能现实比电影中的情节更残酷,更震撼人心。电影中战争的场面十分逼真,让你如身临其境,那一声声的枪响,一颗颗的手榴弹爆炸,机枪,飞机的轰鸣声也让人们倍感紧张。我不禁感慨,如果不是志愿军奔赴战争,为我们创造了和平年代,可能我们就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都是先辈们一次又一次地战争,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保卫国家领土和人民的安全。我们要铭记历史,牢记使命,他们值得我们敬佩,向英雄们致敬,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