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引人深思的读后感能够激励读者在生活中实践书中的理念与价值,促进思考,读后感不仅是对文本的解读,也是对自我情感的整理与释放,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雷锋的读后感的作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雷锋的读后感的作文篇1
雷锋一直是我们几代人学习的榜样,但是我真正了解雷锋,是在读完了《雷锋的故事》这本书以后。它让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他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战士,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最不平凡的事。他是一滴水,却能反映整个太阳的光辉。他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却能够温暖人们的心。他是才点亮的灯,不过每一分光都没浪费。他是刚敲响的鼓,却能把每一声都化成雷。他是刚展翅的鸟却能够一心向着党飞。他——就是伟大的雷锋。
1959年春天,县委决定在团山湖开办一个农场,让沉睡的荒地变成鱼米之乡。全县青、少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提出捐献一台拖拉机作为献礼。雷锋是全县青、少年中捐献最多的一个,县委书记知道后,让雷锋去学开拖拉机。拖拉机一开进农场,雷锋就开始勤学苦练了,他不仅白天跟着师傅出车,晚上还坐在灯下阅读有关拖拉机的书籍。功夫不负有心人,3月10日雷锋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努力,试车成功了!雷锋为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一个骄阳似火的'八月,雷锋在弓长岭新建的焦化厂工地调度室看书时,忽听外面刷刷的下起雨来,雷锋看工地上还有六节车皮水泥没卸下来,如果被雨一淋,就会变质。水泥可是国家财产啊!于是雷锋顶风冒雪的跑回宿舍,叫了二十几个小伙子,又把自己的衣服、被子都抱到现场,盖在水泥上,大家经过一场雨夜激战,使七千二百多袋水泥没受到损失,可雷锋的衣、被却连泥带水搞了个一塌糊涂。
雷锋的精神永垂不朽!我自己在生活中虽然没有像旧社会的地主、恶霸那样为非作歹,但是像雷锋那样舍己为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也不足,可自从看了《雷锋的故事》后,我就下定决心从现在起,用雷锋那先人后己的精神鞭策自己,使自己在生活中,成为像雷锋一样的人。
雷锋的读后感的作文篇2
上周三,学校组织办学雷锋小报,因电脑上不上网,查不到关于雷锋的具体事迹,只好请妈妈给我买了本《雷锋的故事》书。
当时我也没怎么注意看,心想:一本故事书有什么好看的?那比得上我的漫画书吸引人?后来在妈妈的强迫下,我只好硬着头皮,漫不经心地翻起来,不料,书中的故事渐渐吸引、感动了我,使我对这本书的印象来了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弯,于是我捧着这本书细细品味起来。
雷锋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中,他的爷爷被地主逼死,爸爸被鬼子打死,哥哥、弟弟相继病死,妈妈被迫自尽,只剩下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雷锋只好在六叔奶奶家生活。在雷锋幼小的心灵中对苦难万恶的旧社会产生了痛恨。解放后,雷锋上了小学,后来当了乡政府通讯员并且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
雷锋那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勇敢精神深深感动了我。正如他在日记中写得那样,“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
夏季洪水暴发时,他冒着生命危险把拖拉机开到安全地方,淋得自己发高烧一周不能下床。大雨中,他不顾个人安危,迎风冒雨护送老人小孩,帮助单位转移器材……,雷锋做得的无名好事数也数不尽,列也列不清,最后在他指挥助手倒车时,被身后突如其来的粗木头打晕,大脑出血夺取了他年仅22岁的宝贵生命。
雷锋叔叔是时代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是他的英雄事迹永远激励、感动着我,在学校,我要争去做一名活雷锋。
雷锋的读后感的作文篇3
自从看了雷锋的故事后,它一直感动着我。雷锋是个充满爱心、乐于助人的人。他把为人民服务当作他的生活习惯,经常在工作、生活中体现,他见到生活困难的人,就竭尽所能帮助他人。雷锋做好事,对他来说很平常,他去外地执行任务,中途坐火车他还一个劲地做好事,所以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佳话就这样在人群中传开了。雷锋还是个工作认真,学习刻苦的人,他说:我是一颗螺丝钉,党把我拧在哪里就在哪里起作用。没错,雷锋说到做到。党把他分配到哪里,他就在哪里努力做自己的工作。做完工作,他还会去帮助别人做。当晚上别人休息时,他就努力学习。工作之余,他又挤出时间来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
雷锋还很虚心接受别人提出来的意见,他也认真对待别人给他的批评。有一次,他开着推土机把一条小名铁道撞坏了,教雷锋开推土机的李师傅把雷锋批评了一顿。这可是雷锋第一次开车出事故,好是他第一次挨批评呀!但他没有灰心丧气,接受了李师傅的批评教育,并利用休息时间把铁道修好。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这首《学习雷峰好榜样》的歌曲,大家一定都听过。世上有许多关于雷锋的故事,它都在告诉我们要学习雷锋。雷锋是我们的榜样,但我们并不是去学他不顾生命抢救国家财产,而是去学习他那舍己为人、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长大了才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别再犹豫了,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学习雷锋好榜样,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吧!
雷锋的读后感的作文篇4
?读《雷锋日记》,学雷锋精神】
暑假的时候,妈妈送给我一本书——《雷锋日记》,它是我读的第一本“红书”,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
雷锋同志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他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却助人无数。毛泽东主席于1963年3月5日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那本《雷锋日记》,令我感触最深的是雷锋叔叔在一九六一年十月十五日写的日记。那天是星期日,雷锋叔叔没有外出,却为部队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日记的末尾,他写道:“今后要少说多做。”
我不由得想起了那件事情:那天老师有事,要我管理开放班级的纪律卫生情况。快放学了,我叫同学们去捡地面,正常是组长捡前面,我就没有去捡,后来,看组长捡的很吃力,我才去帮着捡。我觉得我应该像雷锋叔叔那样,永远记住那两句话: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今后,我也要做些日常的、平凡的、细小的工作,少说漂亮话。
这本书我看了好几遍,但是每次看,我都深有感触。雷锋出生在1940年简家村的一个冬天里,他一生从事革命事业,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人民,他曾经在日记里写着: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雷锋叔叔是多么伟大啊,他虽然离我们而去了,可他的螺丝钉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雷锋的读后感的作文篇5
?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在这个快乐的暑假里,我读了很多课外书,如《伊索寓言》,《我想尖叫》《三国演义》《三毛流浪记》,但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雷锋日记》。
这本书是雷锋在军营里写的生活日记。雷锋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家人,没人照顾,孤苦伶仃,直到抗战胜利解放后,毛泽东主席带领全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雷锋才有机会上学读书,毕业后就去当了兵,从此一直跟随着毛泽东主席和党的脚步前进……
这本书里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是的,我们学习时就应该要有这种“钉子精神”,没有时间也要挤出时间学习,遇到不懂的难题更要努力钻研,直到弄懂为止。
读了这本书让我知道其实雷锋不是圣人,也会有做错事的时候。更让我知道了,做错事并不可怕,而是做错事后的态度和认识。
有一次雷锋来到食堂,看到锅里有几片锅巴,便随手拿了一块吃,做饭的人看见了,便对雷锋说:“自觉点哪。”雷锋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就赌气把锅巴放了回去。后来,有人送来报纸,雷锋在上面看到毛泽东主席的一句语录:“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雷锋一口气念了10多遍,越念越后悔,赶紧跑回去跟炊事员承认错误并自我检讨。
雷锋做每一件事总是会联想到党和毛泽东主席的思想教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但是要及时认识并改正,雷锋就是这样做错事会立马道歉并自我检讨,是位知错就改的好同志。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雷锋叔叔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依然勤奋刻苦,争分夺秒的学习,而联想到我自己,放学回家总是想看电视,玩游戏,写完作业后不再主动复习预习,我非常惭愧。今后我也要学习雷锋叔叔的“钉子”精神,利用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并努力钻研。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永远跟随着党的脚步前进。
雷锋的读后感的作文篇6
92年前,也就是1940年,有一位英雄出生了,这位英雄非常乐于助人,几乎没人不喜欢他,他是谁呢?他就是雷锋。
雷锋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里。1944年,他的父亲死在了日本人手中;哥哥为了担起家庭的责任,小小年纪就当起了童工,却因为过于劳累而得了“童子痨”,在父亲去世后的第二年也死了;弟弟也不幸得了伤寒病死了;一个个打击让母亲选择上吊结束了生命。雷锋成了孤儿,但他依然很坚强,依然乐于助人对生活充满希望。
记得有一次,雷锋从家到校,路上要经过一条水坝,坝上有一座小桥,又长又窄,每逢雨季河水就把桥淹没了。年纪大的同学还敢自己走过去,年纪小的同学就不敢过去,雷神就把年纪小的同学一个一个背过去。放学回家,他又把小同学一个一个的背回来。
1961年1月8日,雷锋穿上了军装,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他不论学什么都很认真,经常铍班长夸是个标准的战士。可就是这么善良的一个人,却在1962年8月15日牺牲了,年仅22岁。人们为了怀念这位伟大的战士,将每年的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毛泽东主席也号召我们每个人“向雷锋同志学习”。
雷锋虽然不在了,但他一丝不苟、乐于助人的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雷锋。
雷锋的读后感的作文篇7
这个暑假因为疫情等一些原因,我在家里待的时间比往年都要长,也就是这段日子里,偶然间接触到《雷锋日记》。这本书流传至今、仍然广为传颂,也让我同样深受感动,很有启发。《左传》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以此作为终身追求。可是雷锋,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做了一些平凡的事情,留下一本薄薄的日记,在我看来,却已经达到了“三立”的完美统一,成为世世代代学习的榜样。
雷锋的“立德”,就是彰显为人民服务德。人要有坚定的立场,要有爱憎分明的道德观。作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对敌人像严冬一样无情,他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幸福都依赖于党的坚强领导。没有安定团结、繁荣统一的祖国,我们怎么能够安心学习?虽然我们现在还小,但也应该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的价值观,以雷锋为标杆,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
雷锋的“立功”,就是认清自己的位置,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建立不朽功勋。但我们不必因此感到渺小和自卑,雷锋日记里,也曾多次提到自己就是大海里的一滴海水。他和我们其实都一样,工作普通平凡。但是他做了我们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一件事,就是坚持。也只有坚持,才能在短暂的生命中做了一件又一件的好事。我们中学生也有自己的理想和打算,比如学好一门功课一门乐器等等,但往往效果不好。差就差在坚持两个字。而雷锋始终踏踏实实实践着为人民服务的誓言,更进一步的是,他短暂的一生影响了很多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带动了郭明义这样的当代雷锋不断涌现。我们学习他纪念他,方式方法可能各有不同,但我们始终要相信,只要足够坚持,就一定会做到更好。万变不离其宗的,是他始终如一的坚持。生活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和现在的生活状态相比,我们其实都能做的更好。
雷锋的“立言”,就是要朴实无华。一方面,雷锋日记里没有华丽的辞藻,都是他的心声流露,很接地气,我们在写作文时也要向他学习,把一件事情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也要以实际行动帮助他人,至少要从帮助妈妈做家务,帮助社区志愿服务等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做起,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用自己的行动向英雄致敬,体现出新时代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雷锋精神源远流长,《雷锋日记》常读常新的一本书,感谢这特殊的一段时间,这特殊的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