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为了表达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感受,大家要知道通过写体会可以养成我们思考的习惯,以下是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包饺子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包饺子心得体会篇1
一天午觉醒来,我看见妈妈在包饺子。
我看着摆在桌上的饺子,幻想着餐桌上的香气扑鼻的饺子,口水都快要流出来了。正在我垂涎三尺的时候,妈妈对我说:“乖乖,想吃饺子吗?自己过来包吧!”我点点头。走过去学包饺子。只见妈妈先把面皮平放在手上,舀一勺肉馅,不太多也不少,大概占面皮的八成左右。还沾了一点儿水。均匀地在涂在面皮边上,然后对折面皮,拇指在上,食指,中指在面皮下,一折一捏,一折一捏,“缝”紧边口,大功告成了,一个胀豉豉的饺子就包好了。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先把馅放到饺子皮上,又捏住饺子边,考试,我捏住饺子的这边,那边的馅冒出来,捏住那边,这边的陷又冒出来了。后来,我干脆把面皮放进手里,同时两边一捏,两边都不出陷了,但它的“肚子”却破了,我赶紧拿来另一张面皮,把它的“肚子”补上,这才算包了一个饺子。看看妈妈捏的饺子一个个挺着“将军肚”,活像打了胜仗的大将军,而我的呢,还没上“战场”就已经先趴下了。大家笑得前俯后仰。我并不灰心,又试了一次。我拿着一张饺子皮平摊在手上,又麻利地用右手夹了一团肉馅,放在饺子中央,接着在饺子皮的边缘轻轻抹了一点点水,然后两手翻飞,最后摊开,一个像小船似的饺子就完工了。我包出的饺子一个个圆鼓鼓的,活像一排排小元宝。
饺子下锅了,盖莲上的.饺子像一群大白鹅扑腾腾地飞入水中。锅里的水开了后,饺子漂起来了,一个个都鼓满了气,活像一个个小舢板在沸水中游。
品尝自己包成的饺子时,我觉得格外香,因为享受自己劳动的果实是最甜美的。
包饺子,一个简单的字眼,却蕴含着无数哲理。
包饺子心得体会篇2
一年一度的春节到了,爸爸因工作要留在普光,不能回来和我们一起过年。于是,我跟妈妈踏上了南去的路,陪爸爸一起过春节。
到了爸爸那里已是大年二十九了。爸爸那里的伯伯、叔叔们仍在辛勤的工作着。看着辛勤工作的人们,我和妈妈商量为他们做些什么吧!我想,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就教过我们包饺子,而且我包的还很不错呢。于是我说:“明天就是年三十了,在家里我们都要吃饺子,不如明天我们给他们包些饺子吧。”“好主意”妈妈说。
第二天早上,爸爸单位的起床号一响,我就从床上蹦起来叫:“妈妈,快点起床,别忘了我们的计划啊!”爸爸说:“儿子,晚上这里要放礼花,还有很多活动呢,你今天晚上要晚睡了,还是多睡一会吧。”我说:“不,我和妈妈还有计划呢”。爸爸问:“什么计划呀?”我说:“就不告诉你,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快去上班吧。”
等爸爸一走,我和妈妈急忙收拾完毕来到爸爸楼下的小厨房忙活起来。首先,我先帮妈妈捡菜,妈妈剁肉馅,这是我第一次捡菜,手忙脚乱的,把菜也弄乱七八糟的。妈妈说:“你仔细一点,慢慢捡,最后把它们摆放整齐。”在我和妈妈齐心合力的努力下,很快菜和肉终于被我们掺合在一起了,妈妈又放进了很多调料把馅子调出好吃的味道。这些都做完之后,妈妈拿出事先和好的面说:“儿子,我们可以开工了。现在分工,我来擀皮,你来包。记得一定要把边捏紧啊!”“好的,妈妈你就放心吧!”我说。于是,我跟妈妈开始包饺子了。拿起妈妈擀好的饺子皮,我把它放进我的小手心里,再放进一团馅,然后把饺子的小边一点点紧紧的捏在一起,一个美丽的小饺子在我的手里诞生了。没包几个我就满头大汗了,也忘记了满手的面谱就往脸上蹭去,不一会我就成了满脸面谱的小花猫。妈妈被我搞笑的样子逗的开怀大笑。我有点生气的说:“人家这么辛苦的包饺子,你还笑我啊!”
就这样一个个小饺子在我和妈妈的手下诞生了,看着摆放整齐的饺子对我眯眯笑,它们好像在对我说:“昊昊,你真棒!”我开心极了。想到今晚爸爸和那些不能回家过年的伯伯、叔叔们能吃上我包的饺子,再累再辛苦也不觉得累不觉得辛苦了!
包饺子心得体会篇3
大年三十,我国北方都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形状多种多样,有传统的弯月形,还有把面皮对折后,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沿半圆形边缘捏制而成,称之为“捏福”;有呈“元宝”形的,象征着财富遍地;有的还将饺子捏上麦穗形花纹,象征着新的一年五谷丰登。无论饺子什么模样,都象征着老百姓对来年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期盼。
饺子的馅心种类更是数不胜数,以前,有最基本的白菜馅儿、猪肉馅儿、韭菜馅儿等等。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饺子又增添了许多新品种,什么海鲜陷儿、冰淇淋陷儿……味道也越来越好了。
可你知道吗?饺子不但好看,好吃,还有许多关于它的习俗呢!
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之时,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除夕夜的饺子,是伴随着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将饺子下入沸腾的锅内;过去,大年三十要下好几锅饺子,第一锅先敬各路神仙,敬祖宗,然而才轮到家中的长者和孩子吃,喻为尊老爱幼,其余家人吃第二锅饺子。在山东胶东半岛很多地方的人家煮饺子时,主人还要故意煮破几个,但盛出来时,却不能说破、碎、烂等忌语,而要说是饺子“涨”了,“挣”了。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饺子破了,包在里面的菜就会掉出来,而“菜”谐音“财”,合起来就是“涨财”或“挣财”饺子的装盘码放也很有讲究,是不能随便摆放的,还有句俗语呢:千忙万忙,不让饺子乱行。在山东等地盘子要用圆形的,先在中间摆放几只元宝形饺子,然后绕着元宝一圈一圈地向外逐圈摆放整齐,称为“圈福”,又叫“聚财”;有的甚至规定,盘子无论大小,每只盘子只能摆放99个饺子,且要布满整盘,因为“九”谐音“久”,摆放九十九个,就象征着“久久福不尽”。关于饺子,更有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回乡。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他看见南洋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都被冻伤,冻烂了,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想:“我会医术,何不帮他们治治呢?”张仲景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便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起名曰:驱寒娇耳汤。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不知不觉中耳朵都好了。从此乡里人与后人就模仿制作,称之为“娇耳”或“饺子”,也有一些地方称“扁食”或“烫面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张仲景,每到过年时便都要煮饺子吃,逐渐成了习俗。
包饺子心得体会篇4
在我国北方,春节有这样一个习俗,每年除夕夜,家家户户都会包饺子,一家人围在饭桌前,吃着饺子看春晚,象征着阖家团圆。我家也不例外,每年的饺子都是爸爸、妈妈包,我只负责吃。
今年我自告奋勇要帮忙,妈妈看着我跃跃欲试的眼神,只好说到:“你先系上你的小围裙,我们一起准备材料吧!”我们准备了:面粉、温水、猪肉馅、韭菜和虾仁。
第一步是和面。准备一个盆,放适量的面粉,我很小心地倒入温水,“哗啦……”一声,我慌了手脚,赶快向妈妈求救:“妈妈,水放多了怎么办呀?”妈妈说到:“那你再放一些面粉吧,注意一点点的往里放。”我小心翼翼地边放面边搅拌,嗯,这次得到了妈妈的肯定:“差不多了,用手揉一揉,要把所有的碎面都揉到一起。”我连连点头:“好的,好的,保证完成任务。”我揉啊揉,拍呀拍,这盆面终于被我揉成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大面团。
第二步是和馅。首先,把虾仁切丁、韭菜切碎。准备一个盆先把肉馅放到盆里,加入盐、酱油、料酒、五香粉、花生油、葱和姜,妈妈用筷子顺时针搅拌,把所有的调料和肉馅搅拌均匀。“妈妈,为什么一定要顺时针搅拌呢?”我不解地问道。“其实只是向一个方向搅拌就好,这样肉馅才会是一个肉丸,如果胡乱搅拌的话,那肉馅就是散的,口感不好。”妈妈耐心解释道。“哦,那什么时候放虾仁和韭菜呢?剩下的能让我搅拌吗?”妈妈告诉我先放虾仁,搅好后再放韭菜,最后放入香油、鸡精。按步骤做完后,奶奶过来闻了闻我和好的饺子馅,“嗯,我家小玥,和的饺子馅真香啊!”爷爷也起哄道:“来来,我也闻闻,嗬,不错,不错,我得多吃一盘。”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第三步就是包饺子。把面团搓成条,揪成小团备用。爸爸负责把面团擀成四周薄中间厚的饺子皮,我先看妈妈包了几个饺子。把皮放到左手的手掌心,用小竹铲取适量的饺子馅,右手捏住饺子皮对应的边,往一起捏,这样一个个元宝一样的饺子就包好了。我觉得这对我来讲没有什么难度,于是拿起饺子皮要开始包,妈妈说要教教我怎么包,可是我却得意的说,“妈妈,我都看会了,我自己能包了。”妈妈并没有阻拦。我的第一个饺子是大长条,又包了一个扇形,还有饼形的,最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还有张嘴露馅的。我认为我的“丑饺”要无敌了……妈妈实在看不下去了,“宝贝,你包的饺子太粗犷了,妈妈教你怎么把饺子包的又漂亮又可爱吧!”我拼命的点头“好啊,好啊!”。妈妈说:“饺子皮放在左手上,馅不能太大,否则就会露馅,也不能太少。把馅放到皮的正中间,把皮的一边向另一边捏,一点点的把两边都捏好,这是最基本的饺子,这样捏饺子,速度不如挤饺子快,但是你是初学者,还是从捏饺子开始吧,不要急于求成!”按照妈妈的手法,我认真把皮都捏紧,让妈妈看,妈妈认同的点点头,“练的多了就包的好看了,所谓熟能生巧!”妈妈又给我包了小老鼠饺子,我又缠着妈妈教我,妈妈却说下次再教我,让我先把普通的饺子包好,再教我花样的。
我们包完饺子,煮熟端上桌,春晚都开始了,我迫不及待的夹起妈妈为我包的小老鼠,一口咬下去,烫得我马上吐了出来,“啊,烫死我了。”爷爷语重心长的说到:“心急可吃不了热豆腐,别着急晾晾再吃。”“爷爷,为什么我们中国人春节要吃饺子呢?”爷爷说:“饺子,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的传统美食,更流传着一句“好吃不如饺子”的俗语呢!”妈妈又补充到:“饺子,饺子,你读起来更像是什么?”“饺子,饺子……骄子,啊原来是天之骄子啊!我要多吃几个!”一家人哄堂大笑。
在欢声笑语中,我们吃饺子,看春晚,守岁,今天的饺子好像比平时更加美味呢!
包饺子心得体会篇5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许多事情已经在我脑海中淡忘了,只有这件事有趣的无法从我记忆里抹去。
正当我八岁那年春节,是我最难忘的一次春节。“明天终于过年了(寒假终于开始了),还差一天,就可以领压岁钱了,还可以吃好多好吃的。”这句话传入了奶奶耳中。奶奶笑着说:“傻丫头,就知道吃,快来帮忙,去拿胶带。”我立即去拿,半路见到妈妈和阿姨在包饺子,我也要包,把奶奶交代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什么也不知道,就去凑热闹。“妈妈,我也要包!”“你不捣乱就谢天谢地了,还能包饺子?”“可以的!”我洗过手,去拿面粉,刚要放就摔了个狗啃泥。妈妈笑着说:“哈哈!快去洗脸”我去了洗手间,照了照镜子,看到自己就像京剧中的白脸,我也笑了。回来我嘟着嘴表示抗议她们的嘲笑行为。她们不管我,我就自己包,很快包了几个,但都千奇百怪。妈妈说:“这肯定会露馅,你这皮薄,肉多,不破才怪!”“这一定不会破,我包的怎么可能破?”
突然,奶奶进来生气地说:“你这丫头,让你拿胶带,拿哪去了?”“您老人家别气坏了身子,我现在就去拿。”“不用了,我已经拿了。”
饺子出锅了!我连忙去看,包得不好的就是我的,只有一个得以幸免,其他的都阵亡了。此情此景,无比尴尬。
唉!我再也不会夸大其词了。
包饺子心得体会篇6
进入大学之后,加入了阳光协会。为了增进同学感情,丰富大学生活,社团举办了别开生面包饺子活动。
最初的时候,其实有点不想去,因为自己不会包饺子。然而部长说可以现场学习,我就抱着锻炼自己的心态参加了,多一项生活技能总是好的。于是,在13号9点,我们开始了包饺子。集合的时候,有些人晚到,有的人没来,所以浪费了点时间。然而这并没消磨掉我们的热情,刚进食堂,其实还是有点紧张的,毕竟自己什么都不会啊。当部长将材料搬上来时,感觉自己无所事事,不知道怎么办。还好绍阁会包饺子,于是就看着他包饺子,发现其实挺简单,看他包了几个自己尝试就包。包了之后又有新的问题,就是如何弄花边。我和奚朝晖纠结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终于释然。好看不重要,重要的是好吃,于是就不再纠结,花边也随性弄。经过长时间的奋斗,饺子终于包完了。我们海蜇激动的心情将饺子拿到厨房下锅。因为我们部包的较多,所以下锅的时间较晚,等的时间也较长。当那一锅锅饺子出炉,我们激动的拍下了我们的成果,心情十分激动。而当饺子出锅,一个个的都忍不住口水,香菇猪肉,白菜猪肉芹菜猪肉,各种馅的饺子让我们口水直流。估计我们的饺子太香,其他部门的人纷纷过来抢饺子,我们的饺子估计被抢了五分之一,可见我们的饺子多么香啊。
这次的活动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意义。这种活动让原本不熟悉的社员相互熟悉,了解各自的特点,也锻炼了大家的合作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了方便。相信这种活动对我们的大学4年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包饺子,增加了我们的凝聚力,让我们真正成为了一个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