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作文能够通过丰富的细节与独特的视角,在写作文时,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避免模糊不清的表述,下面是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游卧龙谷的作文8篇,感谢您的参阅。
游卧龙谷的作文篇1
卧龙岗,一说起它我就想起了以前老师教我们的一首歌谣:“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阳。南阳有个卧龙岗,岗上住了个诸葛亮。”去卧龙岗参观,可是我翘首以盼的愿望。这周,我数学考了一百分,妈妈答应我去卧龙岗游玩。
我们到了卧龙岗山门前,登上高高的阶梯,抬头望见正门,古朴端庄的门头正中间镌刻着“武侯祠”三个大字,系大名鼎鼎的郭沫若先生所题。迈过大门走进景区内部,映入眼帘的大拜殿是武侯祠的主体建筑。殿内正中央立着一座大雕像,只见这座雕像面若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姿。作为一个历史迷,我毫不迟疑地认出此人正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诸葛亮。环顾大殿内部,殿堂的檐下柱上挂满了历代名人骚客的对联和匾额,这些匾额和对联无不充满着世人对诸葛亮的敬重仰慕之情。
在卧龙岗内,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树。我们沿着小路继续深入,来到了“三顾堂”。曾经刘备想让诸葛亮做他的军师,于是叫上自己的两兄弟去请诸葛亮出山。可是第一次拜访,诸葛亮闭门不见,第二次照样吃了闭门羹,直到第三次诸葛亮才开门相迎,走上了辅佐刘备的道路,这就是成语“三顾茅庐”的由来。
这一次带着学习目的去参观,不仅让我了解了许多三国故事,也让我从这些历史人物和故事中明白一个道理:无论做任何事,都要诚心诚意,埋头钻研,坚持到底才能成功。
游卧龙谷的作文篇2
卧龙岗是诸葛亮的家。五一放假妈妈决定带我和好朋友刘昶志一起去那里游玩。
星期五的晚上,我一想到明天要去卧龙岗,兴奋得觉都睡不着了,连咳嗽都仿佛好了许多。
星期六的早上,我们就出发了。我和刘昶志在车上说着玩着,不一会就到了卧龙岗。
我一下车就看到一座坚固的石门,后面是两头凶猛的石狮。石门的左边是一块巨大的石头,上面刻着三个字“卧龙岗”。妈妈买了门票,告诉我价钱是60元,我一听心想“真贵呀!60元都能买四个爆丸了”。
又穿过好几个门,我们来到了诸葛草庐,当年,诸葛亮就是在这里接见刘备纵论天下大事。它是用木头做的.,房顶上铺着稻草。门口还有一幅对联“仰风流万古清高,成大事一生谨慎”。
往前走是他家的正屋,门口载着有1200年历史的古楸树和古柏树。妈妈告诉我它象征着诸葛亮的精神千秋万代,永远流传。屋里是诸葛亮的雕像,他披着一件金光闪闪的衣服,手里摇着一把朱雀羽扇,我觉的他可真威风呀!
游卧龙谷的作文篇3
我的家乡南阳历史悠久,到处都是名胜古迹,最引人注目的是武侯祠了,可南阳人却习惯叫它卧龙岗。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在此岗上隐居生活学习,后来蜀汉先帝刘备到此三顾茅庐,来邀请邀请卧龙先生出山,后来感动了卧龙先生,就从这里出山辅助刘备建立了蜀汉王朝,所以后人为了纪念卧龙先生在此隐居就称这里为卧龙岗了,还有人称这里为诸葛亮庵。
卧龙岗位于南阳市的西部,是一座十几米高的土岗。相传古时这里是市郊,树木成荫,绿草遍地,是一个十分适合隐居学习的世外桃源。当时卧龙岗附近就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及军事家等。可是现在随着城市不断地扩大,卧龙岗只剩下武侯祠还是郁郁葱葱的,其余地方已经变成了高楼大厦。所以现在说的卧龙岗就是指武侯祠了。
武侯祠已经历经千年,可祠中还保存着草庐、古柏亭、抱膝石、伴月台、老龙洞、野云庵等古代遗迹。卧龙岗之最当数石碑了,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浏览,情不自禁地要写诗留词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现在卧龙岗上现存有石碑三百多块,最出名的就是南宋名将岳飞亲手所书的诸葛亮《出师表》这块石碑了。现在的卧龙岗虽然被现代建筑包围着,可岗上植被十分茂密,远远望去就像一块翠流的翡翠,所有的古迹都被大树包裹着,这里面还有不少近千年树龄的古树呢!
时间慢慢地流敞,历史渐渐地沉淀,这些古迹就越来越少了。不管怎么样,山可以再造,河可以再挖,树可以再植,而古迹毁坏了,就不能再恢复原貌了。让我们携起手来,保护好美丽悠久的卧龙岗。
游卧龙谷的作文篇4
甲午年腊月二十三日,我驱车南阳,拜谒了卧龙岗武侯祠。
游卧龙岗,我仿佛回到了二千多年的三国时代,感念山东籍的诸葛亮来到帝都西岗隐居,耕田糊口,隐居求志。如姜太公渭水钓鱼一样,期待君王或有君王胸怀的人能够赏识自己的才干,出山为之呕心沥血,死而后已。值得欣慰的是,被曹操讥为“织履小儿”的刘备,因为系汉室之后,素有大志,在三顾茅庐之后,让诸葛亮终于碰上了知遇之恩,他出山协助刘备南征北战,联吴抗曹,最终得以偏安四川,三国鼎立。
一篇《出师表》足可见诸葛亮的忠心,他呕心沥血、披肝沥胆,日月可鉴。他毕生致力北伐,图谋恢复中原,实现一统天下的夙愿。但天不遂人愿,蜀汉终于被魏所灭。刘备的孩子后主刘禅,被抓到洛阳,还弄出个“乐不思蜀”的成语故事。嗟乎,真让后人感慨万千呀。
文学家罗贯中虽然偏爱刘备和诸葛亮,但历史无情,也不容情。
浏览武侯祠后我想,诸葛亮虽神机妙算,但是,他要担任匡扶汉室的大任的梦想最终因为不能顺应历史潮流而在他死后不久就破灭了。曹操真乃乱世之奸雄,他对自己的孩子也玩权谋,自称不愿做天子,愿为周文王。意思是让自己孩子做周武王去夺天下,他不想背负弑君篡位的恶名。可悲的是曹操的孩子登了基篡了位,但终归没有逃脱灭国的宿命。曹魏的结果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又让司马懿后人占了便宜,夺了天下,社稷终于由司马后人实现三国归晋,天下一统了。
现在想来,诸葛亮、刘备、曹操都不算天下英雄,天下英雄惟有替曹操打工的司马懿耳!当然,这是我个人之见呢。
这种情形不仅发生在三国时期,现代也有不少有趣的版本。据说,浙江一个富翁英年早逝,结果,他老婆带着亿万家产下嫁给富翁老板的司机了。原来,老板也是给司机打工的。
任你如何神机妙算,难逃天命宿命安排。这就是我游览南阳武侯祠后的发出的感叹。
游卧龙谷的作文篇5
一座座青山,一条条小河,伴着小鸟的欢叫,今年国庆节,爸爸妈妈带我来到了南阳卧龙岗。它位于伏牛山的余脉,冈峦起伏,曲折回旋,形似巨龙,所以称为卧龙岗。
一方秀水沃土养育了一个智圣。诸葛亮在卧龙岗躬耕,风风雨雨地度过了长达十年的农夫生活,他是隐藏在此处的一位俊杰,所以号称卧龙先生。
我们怀着崇敬之情参观了诸葛亮居住的地方,扭头向右看,一块横立着的大石碑映入眼帘。走近一看,原来是流传千古的《出师表》。
导游向我们讲解了岳飞手书出师表的故事。我深感敬佩。我仔仔细细地看着每一个笔画,只见岳飞的书法苍劲有力,龙飞凤舞,字间的连接如行云流水。书写流畅,狂草奔放,大气澎湃、如泣如诉。岳飞为收复山河而精忠报国,诸葛亮为兴复汉室而呕心沥血、鞠躬尽瘁。虽然岳飞最后壮志未成身先死,诸葛亮出师未捷千古恨。但是他们的品质气节却光照日月,万古流芳。出师表让人感到的是心灵的震撼。可为三绝:文章绝、书法绝、刻工绝。
顺着阶阶抬高的中轴线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标志性建筑——诸葛草庐的大门前。
静谧秀丽的院落内,古木交柯、花卉盈庭,翠柏丛中簇拥着一座八角攒尖式的建筑,这就是闻名于世的诸葛草庐。它的屋顶茅草堆积、简陋朴实,虽然破烂不堪,却早已闻名天下。唐代诗人刘禹锡畅游提词《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保陋之有?”
是啊,是金子总会发光。虽然没有在富丽堂皇的宫殿,也没在富裕的大户人家,只是在一个破洞百出的茅草屋里,也不能掩盖住诸葛亮的光芒,所以有了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
我们参观完了,我依依不舍地望着卧龙岗,它古色古香、楹林柏影,丛竹飒飒,景色宜人。虽然历经朝代更迭,仍是庭院深深,环境幽静,再现三国时诸葛文采,诸葛风范!
游卧龙谷的作文篇6
深秋时节,我又一次拜谒了卧龙岗。秋天灿烂的阳光里,卧龙岗上的山门格外出眼,更显得庄重;那红色的围墙,微微泛着黄色,远远看去,龙盘虎踞,气势轩宏。
今天颇显繁华的卧龙岗,在明朝以前,被茂密的原始森林覆盖,长岗逶迤,郁郁葱葱。汉朝末年,诸葛亮从山东迁徙来到中原,依岗临河,选择了长岗的边缘隐居躬耕。后人拜谒武侯祠,感叹一代贤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国家社稷呕心沥血,留下了无数的诗词歌赋。今天,武侯祠的院子里到处都是碑刻和匾额。其书法,大气端庄有之,清秀雅致亦有之。浏览精美的书法,欣赏古人的提顿运势,是每一次游览武侯祠最惬意的事情。
前殿宽畅的堂檐下,挂满了匾额。隐居求志、舜业尹功、雷雨经纶、抱膝长啸、帝臣王佐,每一块匾额,当然都少不了歌功颂德,都少不了表达对诸葛亮的敬仰和崇拜。那些匾额的书法,风格大方,气势夺人,远看赫然在目,近观震撼人心,令人肃然。后院南墙上,清朝顾槐的两幅狂草对联格外引人注目。“笔底游龙惊藻思,云间海鹤拟清标”,“八千余年上下古,七十二家文字奇”,那书法,潇洒,刚劲,狂不失法,精妙绝伦;那对联,文采熠熠,绝对的大手笔。想那个顾槐,应该不属于三公九卿,也不是当世名儒,奇才被埋没于乡野,实在令人感叹!其人当年游卧龙岗,瞻仰诸葛亮故居,不为自己的遭遇而叹息,不伤时,不矫情,其心胸宽阔,放达;缅怀诸葛先生,得闲适雅趣,用强健有力的书法,书神来之联,其人,其心,与庄周,陶渊明,有得一比,正所谓大隐隐于市。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刻石,堪称一代书法精品。至于郑板桥到没到过卧龙岗,已经不得而知。但是,卧龙岗上的“难得糊涂”刻石,用笔更自然,更生动。其藏巧于拙,带着苍劲和骨力,已经到了美的极致。和别的地方“难得糊涂”刻石相比,它更有神采,更像是郑板桥。
武侯祠里的楷书刻石,在人们重绮靡,不重功夫的今天,更显得弥足珍贵。在院里的笔廊上,镶嵌着一排排石刻,其中楷书占九成。那些楷书,极具功力,法度森严,颜柳欧赵,钟王虞褚,这里都有影子,都有传承。那些楷书笔迹,带着镌刻的效果,可谓直木曲铁,钢筋铁骨,看不出丝毫的做作。看了这些刻石,你才知道书法为什么是国粹,才知道中华民族真正的精神!
每逢国家危亡时期,卧龙岗是人们向往崇敬的地方。前殿北厢碑廊,镶嵌着岳武穆书写的前后《出师表》和“还我河山”刻石。根据石刻文字记载,这是岳飞行军路过此地,夜宿武侯祠时所书。那《出师表》书法,气势壮观,骨力遒劲,大有气壮山河的精神。开始,那书法苍劲豪迈,如蛟龙出海,一派豪气,直贯长虹。到了后面,虽然书体从行草转为狂草,但用笔气势稍有收敛,字写得小些,却更刚劲,更壮观。纵观全书,其忠臣孝子的忠诚和大气跃然纸上。笔画俯仰之间,浓淡疏密之际,分间布白之中,有着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有着对国家命运的焦虑和忧心,还有堂堂七尺男儿的英雄本色。很可惜,那碑刻被镶嵌在钢化玻璃里,无法拍照,实在令人遗憾!在大门口北侧,还有一通菱形石碑。那石碑,镌刻着于右任先生的草书。正面的碑文是“新唐抗战胜利碑”,两侧的碑文分别是:“河南全省教育界为孙总司令连仲、汤总司令恩伯敬立”,“中华民国二十九年三月三原于右任书”。于老书法风格优美流畅,这碑文,笔迹格外放达,格外顺畅舒展,于老书写碑文的时候,分明带着喜悦,带着打胜仗的兴奋。
游卧龙谷的作文篇7
武侯祠位于南阳市城区西南方向,那儿有一个岗,名叫卧龙岗。自白河有一条路一直通到卧龙岗上,这条路就叫卧龙路。沿着卧龙路向西走,远远看去岗上一片苍松翠柏,这就是我们南阳的名胜古迹——武侯祠。
武侯祠是我国古代三国时期诸葛亮隐居的地方,诸葛亮是蜀国著名的丞相,也是一位有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我们南阳人称他为“智圣”。
南阳武侯祠占地200多亩,武侯祠内鲜花飘香,绿树成荫,祠内的卧龙潭碧波粼粼,更显出武侯祠的迷人魅力。从武侯祠的外面进了大门,沿着道路中轴线分别有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院落,院内有卧龙井、碑林等历史遗迹,殿内有历史人物塑像,是全国九个武侯祠中占地面积最大的,里面陈列的石碑也是最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书写的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后出师表》,字写得龙飞凤舞,爸爸说那是岳飞在运用他纯熟的枪法写字,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武侯祠里面最名的建筑,是一座不起眼的、叫做“诸葛庐”的茅草屋,相传曾经是刘备带领他的兄弟“三顾茅庐”的地方。爸爸、妈妈和我,我们三人在茅庐门口留影,爸爸说:我们也算“三顾茅庐”了,又是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我非常不解,诸葛亮是山东人,为什么会跑到南阳去种地呢?导游叔叔说:当时的南阳,是仅次于洛阳的第二大城市,洛阳战乱不断,南阳相对稳定和富庶。诸葛亮在南阳,不单是种地,是胸怀全国、胸怀大志的。他的青年时期的理想和抱负在这里起航,这是他的福地。
爸爸希望我长大了,也要胸怀大志、心装祖国。像卧龙先生一样报效祖国。
游卧龙谷的作文篇8
我的家乡是南阳,今天我们要谈论南阳传说中的“四圣”之一,智者诸葛亮。说到诸葛亮,我首先想到的是卧龙岗。今天我将带你参观我家乡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卧龙岗。
卧龙岗最著名的地方是武侯祠。从山门走进武侯祠,有许多竹丛、茂密的松柏、绿柳、波光粼粼的水池和美丽的风景。我们面前的香炉里充满了烟,这似乎一目了然地显示了三国。绕着香炉爬上楼梯,进入一个安静的庭院。院子里纵横交错着古树和鲜花。百年树像忠诚的步兵一样守卫着庭院,更加神秘地装饰着庭院的气氛。崇拜大厅是人们崇拜孔明先生的地方。大厅里是孔明直立坐着的正面形象。他的羽毛扇和黑色丝绸围巾是庄严的。人们跪在地上的蒲团上祈祷祝福,虔诚地祈祷孔明的保护。寺庙的柱子上挂满了各种年龄的名人写的对联。这些对联都包含了人们对孔明先生的尊敬和钦佩。我闭上眼睛,仿佛看见孔明先生摇着羽毛扇劝刘备。
主厅后,绿色的竹丛被蓬松如伞的茅草屋包围着。茅草屋的正门挂着一块名为“诸葛曹璐”的牌匾。据说这是诸葛孔明隐居的地方。诸葛曹璐的左边是叶韵安,右边是顾拜亭,这是诸葛孔明的朋友们学习的地方。在这淡雅的气氛中,“三顾茅舍”的画面再次出现在我的脑海中......
参观武侯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碑文、匾和对联。这一切使武侯祠展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闪耀着中国古代文化的光辉。
经历了武侯祠的庄严和神韵后,我更相信今天南阳孩子们创造的辉煌一定会在几年后成为一座巍峨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