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心得,我们能更好地总结教训,避免重复错误,写心得时要多用心,少用套路,才能让心得更具感染力,以下是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为了和平》心得5篇,供大家参考。
《为了和平》心得篇1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一年后被迫进行的一场全局性 大规模反侵略自卫战争。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次战役。这出其不意的当头一棒,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从此,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一起进行了为期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从中朝边境鸭绿江开战,连打三次战役,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赶回了三七线,攻占汉城,将战线向南最远推进了五百公里,最终在朝鲜中部三八线实现了停战,达到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目的。
新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了完全的伟大胜利。
彭德怀后来总结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经验时,曾明确指出:“最重要的则是由于党中央和英明的决策坚定的意志和正确的领导。”与这场战争的伟大胜利,的确有着太多可以大书特书的地方。可以说,志愿军出奇兵应对这场战争,来自于决策出兵朝鲜的伟大决心。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组织及其领导人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他们坚信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发展中国家被压迫人民群众为此欢欣鼓舞,他们纷纷走上了争取民族独立民主解放的革命道路,从而动摇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改变了世界的战略格局。
从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之后,有许多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新中国真正迈开了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坚实步伐,这也为1971年美国总统特使基辛格访华和第三世界广大国家把新中国“抬进联合国”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
总之,抗美援朝战争对我党来说是夺取全国政权之后的立足之战,对我军来说是走向世界战场的立威之战,对我国来说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功德无量,永彪史册。
《为了和平》心得篇2
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冬天,朝韩局势因美韩预谋已久的南海军事演习最终拉开序幕而进一步紧张化的微妙时刻,我开始阅读这本令人期待了半个世纪的关于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一书——《最寒冷的冬天》。能说这仅仅是一次偶然吗?无论是对于远赴重洋的美军,还是交战各方的官兵来说,那是一个朝鲜历史上一百年以来最寒冷的冬天,我不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美国政府共计派遣过多少次这样被冠冕堂皇地谓之为“维持和平”的部队,更无法考证为了这种所谓的维持和平的目的所挂掉的普通的美国士兵。使无以计数的他们和他们的家庭成为政治与利益的牺牲品,这是一个美国愈演愈烈的政治与文化特征。“充斥着见利忘义的两面派的国内政治;回荡着勇气和激情的战地前线”,这鲜明的对比已经赤裸裸地证明了这一本质。对于始终企图在全球拥有绝对话语权的美国来说,虽然一次又一次以自我标榜绝对“胜利”而告终的战争都如朝鲜战争一样,很快被新一轮载着“维持和平使命”的战争掀起的硝烟所覆盖,很快被国会、两院、媒体和视焦所遗忘,可是在那些被“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里,在那些身经百战交付或幸存的老兵们困厄的心中,都是无法泯灭的伤痛。这里我用了困厄两个字,是因为亲口号召美军奔赴朝鲜战场,再把他们送上战场的杜鲁门总统,随后即在白宫接见记者,表明驻韩美军充其量只是维持和平的警察而已。我为总统先生精彩的修辞感到无比钦佩,我知道这就是政治形势的需要,也是战争策略的需要,然而这一暗示之后,那些将生命和青春都悉数交付给这些需要的美国士兵们有口难言的困厄与痛彻又有哪位总统先生会记得或知道。因为志愿军的加入,使朝鲜战争对于我们中国人民有了完全不同的意义。在我的记忆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加入朝鲜战争,仅仅局限在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八个字的理解和揣摩,而对“战争背后注定会有无数的政治故事,正是这些政治故事决定了交战各方在这场战争中的所有行为……
《为了和平》心得篇3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进,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熟悉的歌曲、优美的旋律,这是上个世纪50年代人激动人心的美好、重要的回忆。
中国一向提倡和平,不愿引发战争,但这种表现却被其他国家认为是软弱、无能的行为。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晚清与民国时期,中国签署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对于世界各国列强的侵略中国均选择了退让,但中国一味的忍让却没有换来各国列强侵略的魔爪,导致中国的国土一块块被分隔。幸运的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渐渐的摆脱了“东亚病夫”、“支那”等污辱中国人的字号,尤其是60多年前的那一场抗美援朝战争。
知名作家李峰,参考了大量有关抗美援朝历史的图书,精心创作出了一部全景式再现朝鲜战争历史风云的经典作品《决战朝鲜》,全书共分为上、下两册,七个章节,共六百多个页次。全书以一种恢宏的气势和凝练的语言,加上翔实的史料与多维度的视角记述,全景式的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抗击美军的战争历史。
抗美援朝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朝鲜的一项群众性运动。朝鲜战争于1950年6月25日在朝鲜内部爆发,美国立即出兵干涉其内政,中国人民解放志愿军携海、陆、空部队在1950年10月19日越过中朝边境援助朝鲜抗击美军,抗美援朝战争持续了两年九个月零八天,于1953年的7月27日朝鲜时间22时停战协定正式生效。
那究竟是一段什么样的抗战历史呢?中国是如何在一个装备极其落后、后勤资源保障薄弱的境况下抵抗一支现代化装备的美军,让美军不得不宣布停战的呢?那个时期,中国军人没有防弹背心,也没有接受过“斯巴达式”训练,更没有火力强大的hk53、m16a2卡宾枪作为火力支援,有时候甚至三天三夜都没有食物供给。但他们依旧凭借着自身顽强的信念与作战意志,加上满怀着对新中国几亿人民负责的精神力量,才使中国军人在世界上赢得了尊严与生存。
著名军事战略专家、国防大学教授戴旭就对抗美援朝一战对中国的影响,作出如下评价:
“抗美援朝战争是终结中国近代史的一战,不仅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也一扫近代史上中国屡败于西方列强的屈辱纪录。”
美国作家莫里斯·艾泽曼在《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书中提到“身穿打着补西的棉制军装的中国士兵在这件事情上胜过地球上任何国家的士兵;他们能够在夜色的掩护下极其秘密地渗透到敌人的阵地中去,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中国军队的装备虽然落后,但他们懂得利用自身的优势加上抓住敌人的弱点,还有不畏牺牲的精神,才能在战役中获得成功。在这一次战役中,有多名英雄壮烈牺牲,
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因美军燃烧弹发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火势蔓延全身,为避免暴露潜伏部队,他放弃自救,壮烈牺牲,时年26岁。
一级战斗英雄孙占元,在上甘岭战役中,他率突击排对敌人阵地实施反击,在双腿被敌炮弹炸断的情况下,仍旧以坚强的意志来回爬行指挥,用机枪掩护战士并摧毁3个火力点,敌人反扑过来,他打退敌人两次冲击,毙伤敌人80余,拉响最后一枚手雷与敌人同归于尽。
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进攻部队受到机枪火力压制,他身体多处受伤,突然迎着敌枪口,挺起胸膛扑上去堵住了敌机枪口,用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
“不胜,毋宁死。”为抗美援朝英勇献身的中国军人还有千千万,他们的精神令敌军都为之肃然起敬,同时也令我们这些后辈感到骄傲不已。
这一段战争历史成为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催化剂,它使那些一直觊觎中国国土的国家不再敢任意侵犯。
《为了和平》心得篇4
?我的战争》改编自巴金的《团圆》,本片导演很巧妙地从一个角色开始切入,纵观全局,绝大多数戏份都是坦克、轰炸机、战车和四处飞溅的子弹。
这部影片讲述了:在抗美援朝时期,孙北川连长带的九连,在历经重重磨难、挫折之后,战士们以英勇不屈、顽强拼搏的意志精神最终赢得胜利。
想当年国内刚刚结束解放战争,大批的部队就被派到了朝鲜的战场,开启了又一场的保家卫国反侵略之战,与其说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志愿军第一次的越境之战,不如说这是新中国在向全世界显示新中国的.强大力量和无敌决心。
?我的战争》中饰演所有的角色的演员,它们为了影片的真实,在炮火中坚持完成每场戏,剧中的刘烨尽管胡子拉碴,但这样是他在我心中最好的印象,他有一股英雄气概,在战场中冲锋陷阵、英勇杀敌,正是这场战斗中最佳连长人选。
影片中每一场战斗,都有志愿军战士们前仆后继的壮烈牺牲。那些牺牲在537高地争夺战的老梆子、连长孙北川、还有倒下去的志愿军战士们。他们哪一个不是共和国的英雄。这部《我的战争》,演绎了一个又一个战地英雄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战士。
他们,不仅拥有珍贵的情谊,还有着传奇般的救世情怀,这份正能量,都值得我们这一代继续传承、发扬。
感谢为我们守护和平的这些战士们,正是因为他们的英勇战斗,才会有现在的美好生活,向这些为我们付出的战士们致敬!
《为了和平》心得篇5
抗美援朝纪念馆坐落于丹东市的英华山上,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专题纪念馆。每当我走进抗美援朝纪念馆,就会产生对志愿军战士的无比钦佩。
今天,我们全校师生怀着无比崇拜的心情来到抗美援朝纪念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气势雄伟的历史丰碑--抗美援朝纪念塔。纪念塔,气势恢弘,雄伟壮观,塔高53米--象征着53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的巨大胜利。
我们坐在纪念塔的前面,聆听着大队辅导员那惊天地 泣鬼神的好汉人物事迹。雨来 罗盛教 黄继光……我仿佛一下子看到了那鸭绿_大桥上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_,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情景。
我被他们的事迹所感动着,我被他们的爱国之心感动着,我更被他们的勇气而激励着。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正如作家魏巍所说:他们是世界上一切巨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我们以我们祖国有这样的好汉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国度而骄傲,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参观过纪念塔后,我们来到了陈列馆,展厅中丰富的文物和历史资料,展现了抗美援朝时期无数英烈们,在战场上英勇杀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八个大字永远在世人的心中铭刻。和彭德怀的塑像伫立在展厅中央,来到展厅的人心中回荡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_”的志愿军之歌。
参观了陈列馆后,我们又来到了全景画馆,全景画《清川_畔围歼战》记述了第二次战役,反映了志愿军在战场上的英雄气概:彭老总叱咤风云;黄继光勇扑枪眼;邱少云身卧火海;罗圣教跃入冰海等无数英雄形象。
无数先烈血战沙场,抛头颅,洒热血,是坚强的信念和顽强的拼搏使我们打胜了这场战争。如今,距朝鲜停战已经有50多年了,现在的生活幸福了,社会进步了,祖国强盛了,在中国人欢悦的时刻,我们一定不会忘记曾经有志愿军战士们的付出。我想,当他们看到我们现在的生活时,他们在九泉之下也会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