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让我们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观点,作文的优秀表现在于结构严谨,主题深刻,内涵丰富,以下是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收获知识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收获知识作文篇1
今天,是四年级同学外出综合实践的日子。学校早就为我们选好了地方---房山周口店猿人博物馆。
一路上,同学们有说有笑。有的说:“周口店里还有没有猿人?”,有的说:“猿人长得什么样子?”,还有的说:“猿人到底有多少种?”看的出来,虽然我们人还没到那里,但我们的心早就飞到那里去了!
到了周口店,我们参观了猿人博物馆、山顶洞人的住所,和一个“北京人”曾经生活过的山洞,那里可是孕育我们现代北京人祖先的地方。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最后一项活动:模拟考古。导游把我们带到一个专门模拟考古的地方。地上用线编成了十一个方格,象征十一块考古现场。老师把我们每五人分成一组,各小组自选一块“考古现场”后,大家就动手挖了起来。我和许京彤、刘维婧、刘梓漪、周晨晖一组,我们选了一块没有被人挖过的地块,心想:这里的化石应该不会被人挖走吧!于是,我们挖了起来。一开始,我们都以为化石被深深地埋在了土里,都用手和老师发的工具上翻下凿。但土翻得很深了,一块化石也没发现。后来,老师告诉我们,化石埋得不是很深,我们就又把土填了回去。一边填土,我们一边仔细检查土里的小石头。忽然,一块橘黄色的石头映入了我的眼帘,这块石头上有好几十个小孔,表面是橘黄色。我觉得这块石头很有可能是化石,我就让许京彤看了看。许京彤说:“很有可能是化石,咱俩一块去问问专家吧。”她一边说,一边拉着我的手,跑到专家那里。专家仔细辨认一番后,说:“对,这是化石。”然后冲我们笑了笑。
我和许京彤非常地激动,连跑带跳地回到我们小组,就在我回到组里的最后一刻,由于过分激动,没留神被地上的线拌了一下。幸好,许京彤扶住了我,才没让我来一回“四脚朝天”!
今天,我不仅在我们的祖先“北京人”那里收获了考古的知识,还收获了值得回忆的快乐。
收获知识作文篇2
我收获了知识这星期,钟一鸿带了一盆含羞草捐给班上,我发现这盆花有一种特殊的功能,于是我也回家喊爸爸妈妈给我买了一盆放在花园里。我要好好研究研究。含羞草的茎杆特别细,叶子和菊花的花瓣一样。我在教室摸钟一鸿的那盆含羞草时,含羞草的叶子就紧闭起来了,我想这盆含羞草应该具备一样的功能吧。于是我用手轻轻地碰了它一下,它立刻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似的收起了它舒展的叶子。过了一会儿,含羞草可能以为我这个调皮蛋走开了,于是它又大方地张开了美丽的叶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上网一查才知道,原来在它的叶枕内有许多薄壁细胞,这种细胞对外界刺激很敏感。一旦叶子被触动,刺激就立即传到叶枕,这时细胞液开始向细胞间隙流动而减少了细胞的膨胀能力,叶枕下部细胞间的压力降低,从而出现叶片闭合、叶柄下垂的现象。经过1-2分钟细胞液又逐渐流回叶枕,于是叶片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看来这个含羞草还真的比较好玩。
后来周末在家时,我都天天去花园里看它,没想到,一天晚上我去看它时,它居然已经收起了叶子,难到它有预感我要来,可是我等了好久它都不理睬我。我一定要弄清楚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在夜间由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它也会收起叶子,同时还会释放有毒物质。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你认真观察就能发现有趣的事并收获有关的知识。
收获知识作文篇3
冬天来了,又到了吃糖葫芦的时候了。红彤彤的糖葫芦看起来就像一串串晶莹的玛瑙,真馋人啊!
爸爸给我买了一串,吃到嘴里又酸又甜。我心想:“我们家怎么做不出这么好吃的糖葫芦呢?”
晚上,打开电视,里面正在放如何做老北京糖葫芦的节目。我津津有味地看起来。
老师开讲了:第一步是如何把山楂核取出来。先用小刀把山楂的顶部刁一个小洞,然后在山楂的中部横割一刀,就看到山楂核了,用小刀轻轻一挑就出来了。第二步,将山楂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串起来,然后开始熬糖水,糖和水的比例是三比一。哦,原来糖和水之间还有比例呀!看来做什么都要有一定的方法哦!等到糖水冒泡了,就可以关火了!第三步,把串好的糖葫芦在糖水里转三圈,放在撒了水的菜板上,香甜可口的糖葫芦就做好了!
我央求妈妈到超市买来了山楂,迫不及待地想一试身手!
按照老师的做法,我先取山楂核,哎呀,山楂是脆的,我用力过猛,在挑核时把山楂弄成两半了!到第三个的时候,才完整地把核取出来了!忙乎了十多分钟,我才弄好了十个取了核的山楂!接着,我开始熬糖水,我放了十二瓢糖、四瓢水,不一会儿就咕噜咕噜地冒泡了,金黄色糖水的香甜味散发到空气中,真诱人啊!我用牙签串起山楂放到糖水里,好像糖水少了点吔!我连忙用筷子夹着山楂在糖水里打滚后放到菜板上冷却!不一会儿,我开始品尝战利品了!虽然没有外面卖的好看,但吃到嘴里还是甜丝丝的,因为我收获了知识!
收获知识作文篇4
我收获了知识……
暑假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向往已久的世博园参观了。
一进入了世博园区内,就是一座座造型别致的场馆。最大的还是中国馆,因为这些场馆门口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所以我们就来到了加拿大馆。走进加拿大馆,就像进入了一个自行车的王国,这也体现了加拿大人的环保精神。我也迫不及待地骑上了自行车,去感受加拿大人的自由生活。
当骑上自行车时,感觉就像行驶在宽阔的马路上,加拿大著名的景色和建筑物都会出现在你眼前。在旁边的一个大屏幕上,展示着加拿大的文化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我感到自己好像走进了加拿大的超市,和他们一起购物、生活。
参观完加拿大馆,我们又向美国馆出发了。美国馆那迷人的灯光闪闪烁烁,我感觉天空就像正在下雨一样,分外凉爽、温馨。接下来,一眼就可以看见三块大屏幕上正在播放着美国人民的热情问候。我们在美国馆观看了一场电影,电影发挥了美国的创新科技优势,
展示着美国特有的文化和地理奇观,也让我们沉浸在了美妙的体验之中。
离开美国馆,我看见了一个漂浮在地面的白色宫殿,爸爸告诉我,那就是法国馆,法国馆的门口展示着两瓶酒,法国的葡萄酒世界闻名,法国巴黎又被称为“浪漫之都”,走进馆内,无论是地铁、机器人、还是酒类文化、法式园林都深深吸引了我们……
上海世博会,让我收获了更多知识!
收获知识作文篇5
走路,是毕生期待的梦想;上学,有夺走生命的危险!同学们,你们有过这样的感受吗?
在娜香和瓦娃姐弟俩的生活中,这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因为他们住在怒江岸边。《走路上学》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家住怒江的娜香每天上学要溜过一条索,一不小心,就会落入波涛汹涌的怒江中,必死无疑。可她从不抱怨什么,哪怕以上三年级了的她只穿过一双凉拖鞋。她没有远大的理想,她最大的愿望是怒江上能有一座桥,她和弟弟可以走路上学!可就是这样一个愿望,直到她离开这个世界上也没有实现。娜香离开后,失去姐姐的瓦娃没说一句话。半年后,桥终于建成了,娜香的弟弟瓦娃终于实现了走路上学的愿望。
娜香的勇敢与谦让,就像一堵坚不可摧的墙,挡住忧伤与困难。为了不让弟弟滑溜索过江,她竟然毫不犹豫地把老师送给她的雨靴让给了弟弟。这让我十分佩服!想想我自己,真的好自私。我从来不会忍让妹妹,哪怕是一块饼干;哪怕是一次家长的责怪;哪怕是一朵紫色的小花。在我看来,都不可以让,都不可以让自已吃亏。
在瓦娃对知识的渴望前面,我感到无比羞愧。瓦娃早已过了上学的年龄,可如狼似虎的怒江把他与学校遥遥相隔。因为在家中的人只有姐姐娜香会滑溜索,可姐姐带不走弟弟;妈妈不敢,奶奶病重;唯一的希望就是妈妈说:“爸爸回来你才能读书!”瓦娃早就等不及了,聪明的他每天迎送姐姐上学放学时就学会了溜索。为了早点看到姐姐读书的学校,他甚至不顾妈妈的叮嘱,冒着生命危险两次偷偷独自过江去听课,站在窗外的他居然学会了一首古诗。上学、课堂、书本,在我看来,是地狱;但在瓦娃的眼里,是天堂,是他置生死不顾的最大愿望!
相比之下,现在的我们,是多么幸福!能在阳光下走路上学,能在宽敞的教室获得无穷无尽的知识!但是,同学们宁可花钱坐车,也不愿走路。如果我们在怒江大峡谷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是不是就无法生存了呢?
娜香和瓦娃,她们就像是野草,历经风雨,却始终不肯低头。而我们,更像是温室里的花朵,衣食不愁,不用担忧上学会有生命危险。我们在这样优越的环境下,又有怎样的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这部电影,让我羞愧,让我流泪,让我惊讶,让我拥有了十二份感动,更让我拥有了十二份收获!
收获知识作文篇6
炎热的暑气渐渐的来了,意味着暑假的来了,听着知了的叫声,孩子们又可以尽情的嬉戏了。
炎热的天气已使我喘不过气来,就在这时,一个念头忽然从我的脑海里划过……没错,正是游泳。可是,我又想起来我是个旱鸭子,不会游泳,不管了,先去了再说,我马上给同学打了电话。
到了游泳馆,同学们一个接着一个的下了水,而我却在一旁站着,迟迟不敢下水,而我却在旁站着,迟迟不敢下水,同学们一个尽的鼓励我,但我还是害怕,看着她们在水里游涞有去,水球在她们之间被打来打去,我真是羡慕极了。
在同学们的再三劝说下我终于肯尝试着慢慢下水,当我想象同学们一样到处游的时候,忽然,我掉进了深水区里,同学们看见了,马上把我拉上了岸。从这之后,不管同学怎么劝我,我都不肯下水了,同学们给我教了很多关于游泳的知识,可我还是不敢下水,她们都拿我没办法,只好各自游各自的去了。
我在岸上看,没过多久,忽然有一个同学落水了,其他的同学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下子跳下水去,边游边想着同学们刚教的要领,游到了那个同学的旁边,刚预备用手拉她时,她忽然说:“你会游泳了。”真的,我会游泳了,我终于会游泳了耶!原来她们是合起伙来骗我的,但是我不但我不会生她们的气,反而还要感谢她们……,还没等我想完,一个水球就从水面上滚了过来,只听她们喊道“我们一起玩水球吧?”我自豪的回答:“好”
经过游泳这件小事,我不仅了解了做任何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有许多曲折在阻拦着我们前进,只要自己坚持不放弃,就一定可以跨过那道坎。
收获知识作文篇7
从科学课中,我知道了根据“夏天下雷阵雨之前泥鳅会冒出水面”可预测天气变化,同时,我也联想到夏天时,在下雨前,鱼塘或河道中我也常看到出现“河泛”现象(就是鱼都浮到水面上),这难道与夏天天气热、温度高、水中缺氧有关吗?为了彻底搞个明白,我对“下雨前鱼儿会为什么冒出水面?”进行了认真的探究。
首先,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我认真做了实验。我用三只烧杯,里面各装了200ml水,第一杯不加热,第二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到42℃时,然后放在那儿让它自然冷却,第三杯水加热到沸腾,然后冷却。在加热过程中我发现水温达到55℃时,杯壁和杯底出现少量的冒泡现象,说明水中的气体开始待不住了。当加热到75℃时,开始迅速冒泡。当这三杯水冷却到室温时,我在杯中各放入两条小金鱼,我看到,第一、二杯中的金鱼自由自在地游动着,第三杯中的两条金鱼,把嘴伸出水面不停地吞烟,一个多小时以后这两条金鱼先后死去,说明第三杯水中缺少氧气。
但夏天的气温一般不超过40℃,水温就更低了。因此,我认为夏天的高温还不是氧气在水中待不住的主要原因。为此,我又进行了探究。通过反复观察和翻阅科技书籍以及网上查阅科技资料等,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夏天的水温非常适宜水中的微生物繁殖,水中的微生物消耗了水中大量的氧气。
2、夏天的.气压低,特别是下雷阵雨之前,气压更低。夏天,水从大气中获得补充的氧气就少,在雷阵雨前就更少,水中的气体(包括氧气)要跑一些到空气中去。雷阵雨之前,鱼儿常常跳出水面,就是因为低气压使水缺氧的缘故。
因此,我认为:夏天水中的各类生物新陈代谢旺盛、耗氧增加和气压偏低才是造成水中缺氧的最主要原因,而不是夏天高温(因为它没有高过55℃)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