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就是我们感想,可以是一段你内心的感悟,只有养成写心得的好习惯,我们才能增长自身的见识,以下是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红色基因心得6篇,供大家参考。
红色基因心得篇1
建好用好红色教育阵地。我市充分利用好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东固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市理想信念教育馆,把其作为培养广大党员干部增强爱国情感、发扬井冈山精神的重要阵地与重要课堂。创新红色教育形式,设计“看一场红色展览,听一堂传统教育课,走一段红军小路,向革命先烈献一次花圈,吃一顿红军套餐,学唱一首红军歌谣”“六个一”体验式教学模式,开发出专题讲课、现场互动教学、红色拓展训练等10多种教学方式,把再现革命情景、体验红色文化、考验自我品格、熔炼团队精神融合在一起,切实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入脑入心。同时,建立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机制,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党员干部第一课和必修课。
大力宣传弘扬老区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通过开展清明祭英烈、学雷锋志愿服务、党员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大力弘扬先辈们革命精神,继承党的光荣革命传统,井冈山先后吸引省内外100余万干部群众参与。87岁的全国道德模范毛秉华为表达对党的感恩之情,在47年如一日义务宣讲井冈山精神2万余场、捐款10万余元、帮助180余名贫困学生的基础上,今年又捐款10万元帮助井冈山市神山村村民脱贫。
此外,我市还强化先进典型引领,以先进典型推动红色精神的弘扬和传播,开展了“身边好党员”评选活动,用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广大干部群众感受身边好党员的正能量,引导广大党员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传承红色基因。
真正的共产党人血脉中流淌着红色基因。深蕴着忠诚坚定、不畏牺牲、艰苦奋斗、服务人民的优良传统,凝练成为共产党人血脉中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无论是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还是艰苦创业的建设时期,直至今天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红色基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向前。
坚守忠诚刚毅的理想信念。“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回顾党领导的革命史,无论是大革命失败后的低潮,还是漫漫长征路,抑或是八年艰苦抗战,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夺取革命胜利,靠的就是共产党人对党、对共产主义信念的忠诚坚定。有了崇高的理想和坚毅的信念,也就有了夺取胜利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对共产主义执着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必须传承和坚守的,这是政治灵魂,更是不朽的精神支柱。
弘扬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是共产党人独有的标识。自建党伊始,无以数计的革命先烈为党、为新中国作出了巨大的奉献与牺牲,他们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甚至是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视死如归、牺牲拼搏的壮丽凯歌。如今,新中国行进在崛起复兴之路,更需要传承这种不怕牺牲、勇于胜利的情怀和气魄,继承革命先辈遗志的信念,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曾讲到,“艰苦朴素,艰苦奋斗,这既是党的作风,也是每个共产党员,每个革命者的作风。”在革命年代,缺吃少衣少药,武器落后,物质条件极为困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正是靠着艰苦奋斗精神和旺盛的革命斗志,克服各种困难艰险,赢得胜利。在新的建设时期,艰苦奋斗精神就是我们事业的原动力,更要传承和发扬,将其作为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在工作、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去坚守奉行。
紧密血肉相连的党群关系。我们党在敌我力量悬殊的困境下坚持下来,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一步步走向胜利,所依赖的就是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建立了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和血肉联系,赢得了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倾其所有的支持。直到今天,我们在新形势下完成新任务开创新局面实现新目标,制胜的法宝仍旧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只有各项工作符合基层实际和党员群众意愿,我们的工作才能获得最大的支持,各项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
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的信仰根基、精神之源,党的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必须传承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焕发出战斗的精神、拼搏的劲头,夺取事业新的胜利。
从发生发展的源头上认识红色基因。红色基因既是我们党的宗旨性质的性状特征,又内在地规定着我们党的宗旨性质的接递传承。红色基因是从江西这块红土地上孕育发展起来的,其内涵是信念坚定、纪律严明,对党忠诚、一心为民,艰苦奋斗、勇于牺牲,实事求是、勇闯新路,清正廉洁、无私奉献。江西作为著名的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个重大贡献与重大地位,归纳起来就是三大摇篮,一个策源地,即人民军队的摇篮、中国革命的摇篮、共和国的摇篮,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是从这块红土地上开创出来的,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在这块红土地上思考成熟的。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江西这块红土地上产生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等一系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我们党孕育和发展红色基因作出了突出贡献。我们党和国家的一系列伟大精神,如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伟大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都传承了江西红土地上的红色基因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成为我们党的宝贵精神。江西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源头。
革命老区的革命史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大力弘扬和传承。革命历史纪念馆收藏了大量的史料,非常有教育意义,弥足珍贵,要善加保护,把革命历史纪念馆打造成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要在党费中挤出一部分资金,专项扶持革命老区的纪念馆建设项目;要完善展馆的布局,向具有丰富经验的展馆借鉴、学习,使展馆的内容更具教育性、可接受性;要充实展馆内容,邀请党史专家进一步拓展革命事迹,形成各个革命根据地之间交相呼应的革命文化;要进一步宣传革命老区精神,拍摄革命教育宣传片,采用设置投影仪播放、分发碟片等形式,让更多的党员群众了解、接受革命老区文化。
富平县地处陕甘宁革命老区东南部,贺龙、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领导人都在富平工作过。去年3月,按照福州市委安排,我到富平县挂职锻炼。挂职期间,我坚持把老区精神作为提升素养、推动工作、服务发展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大力传承红色基因,积极推动两地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交流合作。
学习老区精神,需练非凡之才。我多次深入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精研细读《习仲勋传》等文史资料,党性得到极大锻炼;多次赴西安高新区、西咸新区、渭南高新区以及华阴、合阳、大荔等地考察工作,虚心学习陕西发展经验。今后,我们要主动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积极践行“三严三实”,坚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努力使自己成为行家里手,塑造福州干部为民务实清廉形象。
学习老区精神,要筑合作之基。闽侯富平1992年缔结为友好县,挂职期间,我推动成立“闽侯富平战略合作领导小组”,签订《闽侯富平全面紧密合作框架协议》,开展闽侯富平党政代表团互访活动,促进两地县委办、外经局、工商联、开发区等单位建立长期交流合作关系。今后,我们要主动适应区域合作新常态,积极探索两地交流合作新方法、新举措、新路径,努力打造我国东西部县域合作的典范。
学习老区精神,应有担当之为。富平尚属西部欠发达县份,我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建立陕汽集团、富平新兴产业示范园、福州市青口投资区三方合作机制;推动成立“闽商长安俱乐部(闽商联盟)”,先后组织闽商72批430人次到富平考察,为富平引进闽商项目19个,总投资32.25亿元。今后,我们要着重拓展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重点省市及海外闽商资源,持续引导广大闽商参与富平新型工业、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领域建设。
学习老区精神,当怀为民之心。我协调闽侯县出资2000万元与富平县共建“富闽友谊小学”(暂定名),学校设置24个教学班,可容纳1080名学生,9月即可投入使用;引导闽商捐助230万元,帮助仲勋学校、东上官元良小学、到贤中心小学3所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帮助375名孤儿、单亲、重病等困难学生家庭渡过难关等。此外,引导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与富平职业中学开展“订单培训”,富平职业中学每年向东南汽车公司输送100~200名技术工人,举行1~2次人才培养合作交流会;引导永辉超市有限公司到富平收购苹果6.4万公斤,促进富平苹果销售、果农增收。今后,我们要继续坚持真情付出,快乐奉献,以新的更大成绩润泽老区人民。
红色基因心得篇2
7月22日至24日,在吉林省考察时强调:“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永葆初心、永担使命。”红色资源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留下的革命遗址、革命文物,还有革命人物的精神等珍贵资源,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鲜活教材。
红色资源作为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的记录,承载着红色基因、红色传统、红色使命,无论岁月如何更替,世事如何变幻,始终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奋发图强的巨大精神动力。保护利用好红色资源,就能够传承好红色传统、红色精神、红色基因,让我们党永葆生机与活力。
用好红色资源,要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红色的故事源远流长。红色资源是我们珍贵的历史遗产,保护红色资源,就是在保护我们国家的历史,就是在传承我们民族的灵魂。“无数革命先烈留下的优良传统是永远激励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对于红色文化资源,我们既要注重有形遗产的保护,又要注重无形遗产的传承,大力弘扬红色传统。”发挥红色资源教育功能首先要在保护开发上下功夫,通过建好红色阵地,坚决扛起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担当,让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不断彰显新的时代价值。有效保护、开发、运用好红色资源,应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在保持原样原貌原色的基础上进行开发,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呈现真实,以此唤醒人们的内心世界、思想灵魂,穿越烽火连天的岁月,感悟革命先辈、仁人志士为国家命运、民族大义牺牲奉献的可贵精神。
红色基因心得篇3
“您好,我想认领微心愿。”一年多来,在职党员认领微心愿的感人场景在北京市密云区鼓楼街道11.58平方公里的辖区内不断上演。这是街道党工委“点亮微心愿幸福千万家”主题活动的一个侧影。党工委捧出一颗真心、投入一片真情,把群众的心愿记在心里,积极搭建党组织党员发挥作用平台,呈现出“事事可成‘微心愿’,人人争当‘圆梦者’”的可喜局面。
定制“心愿菜单”居民群众说了算
为促进社区服务实现“一对一”“点对点”“面对面”精准化服务,社区党组织根据居民需求,经由先征集、后审核、再分类“前三步”,持续延深在职党员服务覆盖面,实现“小”心愿与“大”关怀的紧密融合。一是合力征集“微心愿”。社区党组织通过分组包楼、每周走访、民情民意调查队等载体,定期发布征集“微心愿”的工作信息;针对空巢老人、残障人士行动不便等实际情况,社区干部采取主动上门走访慰问、发放心愿卡、设置心愿墙等方式征集“微心愿”。二是认真审核“微心愿”。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将居民的基本需求、微小心愿进行汇总审核分析,确保各项需求实在具体、切实可行,按照时效时长,列出“微心愿”具体内容,制定党员服务群众定制菜单。三是精准分类“微心愿”。为提高定制服务菜单的精准性,社区党组织根据群众的不同需求进行分类。
下单“微心愿”社区党组织帮你圆
审核过的“微心愿”内容通过有效途径进行发布,由社区党组织下单发放“心愿卡”,号召许愿人将心愿填写到“心愿卡”上。各社区在醒目位置设置“心愿墙、许愿树”,对收集到的“微心愿”以“许愿卡”的方式进行公布,并同步发布到在职党员qq群、微信群,使各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第一时间知晓“微心愿”。为实现“微心愿”项目化运作、常态化开展,有人义务理发,有人建言献策,党员身影活跃在街头巷尾。
“孩子上中学以后,在家做作业遇到不会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非常着急,希望能有老师抽空帮辅导孩子”,这是社区居民张姐的小心愿,二中教化学的王老师知晓后在社区党组织的帮助下,在社区党员活动室每月对社区的孩子们开展一次难题集中解答,解了家长的燃眉之急!
点亮“微心愿”在职党员自主接了单
支部下单,党员接单,每一个“微心愿”都是一道“服务令”,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是传递心愿的“使者”。在职党员采取电话、qq和微信留言等方式,主动认领能为、愿为、可为、善成的“微心愿”。圆梦过程在党组织指导下完成,在职党员7天之内主动和社区党组织取得联系并在党组织的帮助下完成和许愿人的对接,并承诺在10天之内帮助许愿人实现“心愿”内容。党组织对“心愿”完成实施过程进行全程协助,根据双方的意愿,约定服务时间,安排服务细节,为达成“心愿”提供客观便利条件。
涓涓细流汇成壮阔江海。成千上万名党员干部,就像成千上万颗红色的种子,播撒到街道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根植于街道群众的每一个微小心愿,爱的正能量积少成多,“只要圆了群众的心愿,一切付出和辛苦都是值得的”,刚为高龄老人提供完专业上门理发服务的社区孟大妈这样说到,他左胸前的党徽十分耀眼醒目。
红色基因心得篇4
从曲折蜿蜒的长城走来,我是众志成城中的一块石砖;从爬满甲骨文的钟鼎上走来,我是五千年文化中的一丝智慧!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是中华儿女,是祖国的希望!历史的长河让我们知道了圆明园的毁灭、卢沟桥上的那一声枪响、甲午战争……因为无能,所以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被列强一点点地瓜分!
炎黄子孙、中华儿女!只有变得强大,祖国才会和平!为心中神圣不可侵犯的祖国:田汉、聂耳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给了中国人民自信心的源泉;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冷对杀手的枪口;吉鸿昌高挂“我是中国人”的标语,走在一片蓝眼睛、黄头发的人群中!
现如今,当我们看到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时,仍会想起那段屈辱的历史。会想起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换来的!他们用热血谱写了中国璀璨的诗篇,撑起了我们民族的脊梁!
那些苦难已经过去,但先驱们的热血始终没有消散!今天的祖国,繁荣昌盛,变得越来越强大!迎来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辉煌的今天在告诉着全世界:“我们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现在,做为祖国花朵的我们,挑起了未来建设祖国的重担。如今,我们要时刻记着自己的责任,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我们时刻铭记着祖国,不忘她的恩泽!
红色基因心得篇5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山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大浪淘沙给我们留下了无数财富,“红色文化”便是其中最宝贵的之一。
转眼间,建党__年即将到来。而在近一个世纪栉风沐雨的沧桑洗礼过后,那些宝贵的“红色文化”仍如晶莹的琥珀般明亮,闪耀在华夏滚滚星河。之所以生命力如此强大,是因“红色文化”是与中国发展一脉相承的。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成为人格品行的底色,是我们的责任!
传承红色基因,传承的是一份责任,一份操守。
“红色”是中国血液的颜色,是中国脉搏的颜色。它始自那一艘沉默安静的南湖游船上,却潜藏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间。试问于战争年代,若没有“抗战救国,保卫人民”的红色口号,若没有鸭绿江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信念,红军、解放军如何有出生入死的信念?
“红色文化”是中国精神的载体,由意向来看,它更像是一头“巨鲸”。承担起亿万人民追逐梦想的脚步并给予我们深深的前进力量。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红色文化”并没有如一些恶势力或消极分子预料一般,逐渐淡出现代人的视野。反而跟随时代的大发展不断注入着无穷的新的活力。《红岩》中的江姐随着一次次再版重现,我们得以知道抗日时期共产党人的坚毅不屈、拼搏勇敢;《地道战》《集结号》这些经典仍在源源不断的娱乐电影中保留其珍贵,并成为家喻户晓的老片,时常回味。井冈山、瑞金的许多山城依托红色文化发源地,开展特色旅游,满足大众的精神寄托的同时,也实现了脱贫。
“红色文化”的传承,是对抗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武器,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措施。
“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杨善洲一头扎进大亮山30年,至他去世,曾经光秃秃的大亮山已经成为一片林海;黄文秀在服务人民精神的感召下,毅然回到家乡百色老区......这些红色精神应当被书写、被歌颂、被录入中华民族厚厚的红色文化书卷中!
红色文化承载红色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宝藏。瑞金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作证,嘉兴南湖的清波作证,井冈山挺拔的竹松作证。我们必将创造更多灿烂的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在中国渲染如火的光辉!
红色基因心得篇6
一个国家在一个时代的和平稳定,是经历了前人不断努力所创造的,而生活在这和平稳定的时代中的我们,更应该铭记前人为我们留下的许多可贵的精神财富。
此次活动,我们在学院老师带领下,前往了红色文化体验馆。首先是历史回望。在讲解员的解说下,屏幕上的画面变得更加活灵活现,一件件历史事件触目惊心,一位位英雄事迹刻骨铭心,革命先烈所表现出的精神和力量,正是我们引以为豪和推崇的矢志不渝、甘于奉献、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之一;他们的作为让我们践行人生之路的信念和决心更加坚定。随后便是置身其境的感受,在诸位演员同志的表演下,我们以一名长征途中的战士的视角,更进一步的感受到了路途的艰险和磨难,被冻牺牲的军需处长,更是让我们感触颇深,他的奉献和担当不仅是一种职责,更是一种责任。战士们前仆后继,不怕死的精神,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了当今的幸福来之不易,也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了一个人生命的珍贵。在这条道路上,我们需要时刻谨记先烈的牺牲和精神,践行我们的信念和决心,激发出我们的潜能和能力。
我们国家正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壮大自己,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必须肩负起来的历史责任。因此,我们一定要发扬敢斗敢胜的精神,切实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初心,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
通过这次的参观体验,我确确实实感受到了这个红色文化体验馆中蕴涵着的巨大的爱国力量。一桩桩惊天动地的感人事件,在我心中立起了有座座不可磨灭的精神丰碑。我们的前辈们披荆斩棘,历尽艰辛,开垦荒原,创立了生生不息的华夏文明,为整个人类作出巨大贡献。所以,我们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今天幸福生活,好好学习,积极向上,将来回报祖国,回报养育我们的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