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之道,观后感7篇

时间:2024-03-03 作者:betray

观后感让我们对电影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每次观影后,我们都会用观后感来表达自己对电影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以下是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护航之道,观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护航之道,观后感7篇

护航之道,观后感篇1

观看2021年央视专题宣传片《护航之道——总体国家安全观纵横》,使人受益匪浅,我知道了很多国家安全有关的知识。

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忍怖分子等,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外交、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在我心中国防就是维护社会国家的安全力量,没有国防就没有国家,国防是国家的根本。

我一直认为像我这样的普通中学生与国防没有半点关系,它离我太遥远。但在初二的历史课本上,我们学习了中国的近代史,那惨不忍睹的中国近代史,不,应该说是中国的血泪史。在这百年间,中国饱受欺辱: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日本、八国联军都毫不客气地疯狂侵略我们泱泱中华,清政府被迫签定了多少丧权辱国的条约。侵略者割占我们的土地,掠夺我们同胞的钱财,恣意杀害我们的同胞,那一幕幕令人发指的画面浮现出来,都是因为中国太弱,保护不了自己。

我们绝不能忘记过去,还要警惕现在和将来。现在的中国,国力强盛,社会不断地发展进步,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上不断变强,在各国的威望也越来越大。众所周知,落后就要挨打,我国国防力量不断增强,就是为了不受曾经的苦难,为了拥有和平安定的生活。

回想起国庆节天安门广场的阅兵仪式就让人热血沸腾,那挺拔的身躯,那坚毅的面庞,显得英姿飒爽;那矫健的步伐,显得气宇轩昂;那响亮的口号,显得气势磅礴。一架架飞机在天空中划过,精准的在蓝天上绘出一幅幅精彩的图画,令人振奋。坦克、反舰导弹、预警机、无人机、巡航导弹……这些高精尖的武器装备纷纷亮相,让世界看到了我们中国特色武装力量体系精干合成、综合高效的建设成果,也标志着中国军队和国防建设日益走向成熟、开放与自信。

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事业,又怎会有我们安静和谐的校园生活和幸福温暖的家园?“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用自己的知识力量来捍卫祖国的强大,为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让鲜艳的五星红旗永远高高地飘扬在世界东方!我爱国防,更爱祖国,国防,你永远在我心中!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安全包括防汛抗旱、用水供水、水生态。水情历来是湖南最大的省情之一,水安全始终是我省面临的关键挑战。当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水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构建与我省“三高四新”战略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至关重要。

以“智”赋能,在抵御水旱灾害上闯出新路子

为保三湘四水安澜和人民安宁,2020年6月,省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湖南省水安全战略规划》,提出构建“一湖四水百城”为主体的防洪抗旱体系。当前,我省应抢抓“新基建”发展机遇,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深度融合,构建以水文监测预报和科学调控为主的“超级水文大脑”,推进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为此,一方面须补齐补强数据信息源和监测设施短板。为实时全面感知全省江河湖泊水情,实现全省水文、气象大数据实时同步与城乡智慧联动,应加快建设集流域防汛抗旱决策支持、河长制综合管理、城市内涝预报预警、流域水资源管理、工程运行管理等业务系统于一体的“一湖四水百城”水旱灾害信息化服务平台,为确保水安全提供科学化预警与智能化决策。

另一方面,应着力拓展智慧水利平台。汇聚全省农业、植被、经济、产业、交通等数据,将智慧水利平台拓展到水运、道路运输、防治地质灾害等领域,保障流域-城市群的防汛安全,打造“以水定城、以水兴城、以水运城”的创新数据引擎,从而真正实现以数字科技赋能水安全工作,为“三高四新”战略实施提供水安全保障。

以“治”促转,在安全供水中彰显新担当

“三高四新”战略对供水水质、水量均提出了更高要求,预计枯水年全省饮水保障缺口将达2亿立方米,全省用水总量接近350亿立方米控制红线,部分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接近40%的警戒线。

为此,“十四五”期间,我省首先应确保供水水源安全。多措并举,重点推进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巩固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成果,守护好一江碧水:重塑“长江 洞庭湖”江湖关系,恢复洞庭大水脉,引长江水缓解洞庭湖区供水紧张态势;串接湘资沅澧流域内源头型水库,形成湘资沅澧四条供水高速通道,提供高品质生活水源;以湘资沅澧干支流天然河道为骨干,蓄、引、提相结合,解决流域生产与生态用水需求。

在此基础上,开展积极的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构建分类分质、城乡一体、常规与非常规结合的大水源、双水源安全供水格局;创新河湖长制,统筹“一脉四道”区域内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用水供水,在河湖长制框架内探索水权交易与虚拟水策略,完善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为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提供可靠的供水保障。

以“制”护航,在基层水利人才培养中展现新作为

湖南是水利大省,水资源相对丰富、水利工程众多,拥有1.4万余座各类水库,占全国总数的七分之一。实施“三高四新”战略,要求湖南由“水利大省”向“水利强省”迈进。实现这一转变,关键在人才。当前我省水利基层组织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急需以制度创新扩宽培养渠道,积极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发展壮大科技创新队伍。

一方面,应大力推进我省省属高校水利学科建设。密切校地合作,组建专业智库,加强以洞庭湖和三湘四水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治理与开发研究,提升我省水安全保障科技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应大力开展“订单式”专业人才培养。加大本地大学毕业生培养选拔力度,针对新时期我省水安全战略发展需求,定制专门的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为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提供“底色亮、能力强、有情怀、敢担当”的水利人才队伍。

我们收看了2021年央视专题宣传片《护航之道——总体国家安全观纵横》,受益匪浅,认识和领悟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100-1=0”,1是每一个细节,需要实时关注严谨认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细节决定成败。”在维护国家安全中同样适用,一个小小的细节出错,就很可能在不经意间危害到国家安全。若想防止类似的错误发生,就一定要用严谨认真的态度代替得过且过的想法,用高度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实时关注生活、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既做好自己,也监督好他人。在这个过程中,既要解决好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也要妥善处理好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关键时期所面临的特殊安全问题,始终坚持塑造和维护国家安全。

“100-1=0”,1是每一个方面,需要内外联动抓细抓实。国家安全观内涵丰富,包括的重点领域很多。如果想维护好国家安全,就一定要尽可能的把政治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外部安全等方面,通过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让大家了解掌握。聚焦重点、统筹兼顾,会谨慎小心、多加防范。要将政治安全作为首要任务,谋划和推进各领域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以学促知、以知促行,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前景光明,越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全面认识和有力应对一些重大风险挑战。”要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契机,发挥好“100-1=0”的提醒警示作用,让每一个人的国家安全意识得到提升、每一个细节得到实时关注、每一个方面落细落实,切实维护好国家安全主阵地、主战场。

护航之道,观后感篇2

国家安全战略而言,地方领导干部思虑和谋划工作不仅要胸怀经济发展的全局,还要关注国防和国家安全的全局;对军队领导干部来说,思虑和谋划工作不仅要胸怀国防和国家安全的全局,还要关注国家经济发展的全局。没有经济发展的国家安全是不稳定的安全,没有国家安全的经济发展是不完全的发展。从实践的效果看,军地干部交叉培训,通过系统学习战略理论与参观考察,学员们开阔了视野,提升了思维能力,在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寓军于民的过程中,树立了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全局观念,从而形成一支具有战略思维和战略前瞻能力的高素质领导队伍。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过去一讲国家安全,就是指边境疆土,现在看,还要围绕国家利益这一更高层次来认识国家安全。当今世界,国家安全所涉及的并不仅仅是军事问题。过去传统意义上的国防和国家安全观念,已不能完全满足科学技术含量急剧增加的信息化战争的需要。因此,顺应时代变革、更新国家安全观念成为时代所需。

很多同志有一个共同的感悟:一个人懂得经济管理,可能是一个经济家,掌握了组织领导管理的学问,可能会是一个很好的管理者,但学习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知识,具备了国家安全意识和国防观念,才可能成为一个战略家。国家安全绝不仅仅是军队的事情。无论是军队还是地方,在保卫国家安全上都义不容辞。对今天中国安全问题的复杂性认识越深刻,忧患意识就会越强烈。而只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深邃的战略眼光,才能使我们避免在实际工作中以眼前利益遮蔽未来利益、以任内利益替代长远利益、以集团利益超越国家利益,才能以更大的胸襟、更远的眼光去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未来。

护航之道,观后感篇3

不少人听到“国家安全”这四个字第一反应联想到的都是战争,认为中国正处于和平年代,什么战争间谍、特务,都是离我们生活很遥远的事,或者只存在于小说、影视剧之中。但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安全”早就不仅限于此,它包含了社会、经济、文化、网络信息等方方面面。那么,作为一个普通公民,作为一名干部,我们与国家安全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呢?

这个距离也许只是“一个舌尖”的距离。“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大于天。食品安全不仅关乎着千家万户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还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是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从大头娃娃问题奶粉,到假葡萄酒,再到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等,可以说是“品种齐全,花样繁多”。吃是人的第一需求,人们都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都跟食品有着直接的关系。要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首先就是要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我们干部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积极参与、主动担当。人民群众也要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做到主动拒绝假冒伪劣产品和“三无”产品,而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食品安全是确保国家安全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障,这不仅仅是党和国家的责任,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这个距离也许只是“一根安全带”的距离。在安全生产领域,有一条著名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这启示我们提升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任何一丝侥幸都是对安全的消解,都是在给风险下坠增加一个加速度。天津港“8·12”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73人死亡和失踪,经济损失将近70个亿;深圳“12·20”滑坡事故造成77人死亡和失踪,经济损失8亿多元。国家发生的每一起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伤亡人数的背后都是无数家庭的无限悲伤。安全生产最重要的还是防患于未然,要在生产过程中“系好安全带”,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切实堵塞安全漏洞,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就是最重要的民生,也是国家安全的宗旨,这不仅需要人民群众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给自己思想“系好安全带”提升安全意识,更需要我们干部坚守安全生产红线,坚持党政同责,狠抓责任落实,保障人民安全。

我们与国家安全的距离有多远?国家安全就在你我身边!国家安全教育日虽然每年只有一天,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却是我们时时刻刻都要做到的事。在国家安全方面,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这不仅关乎国家的兴亡,还关乎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护航之道,观后感篇4

许多人听到国家安全这四个字,第一反应就是这离我们很遥远。但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安全已经涵盖了社会、经济、文化、网络信息等方方面面。那么,作为一个普通公民,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们与国家安全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呢?

这个距离只是一次检查的距离。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天津港8·12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73人死亡和失踪,经济损失将近70个亿;3.30木里县火灾,导致31名扑火人员不幸遇难;深圳12·20滑坡事故造成77人死亡和失踪,经济损失8亿多元。每一起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伤亡人数的背后都是无数家庭的无限悲伤和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事故原因总逃不开心存侥幸、隐患排查不到位、安全生产意识不强。每个公民都应强化安全意识,从人走断电不占用消防通道文明祭祀等小事做起,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每个党员干部更应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做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监测、处置等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我们与国家安全的距离有多远?国家安全就在你我身边!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们面临的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复杂,只有树牢安全意识,做实安全防护,才能在党的百年华诞交上理想的时代答卷。

护航之道,观后感篇5

当我观看完这个有关国家安全的视频后,我深有体会。

首先是所谓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而在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所面对的国际环境形势显得尤为严峻。尤其是现在面对美帝国主义,以及各类反华势力的反扑。

所以面对此种情况国家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如此,人民还是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石。所以当下社会各界都开始教育大众了解国家安全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反而关系到每个人今后的生活。

只有每个人都视国家安全如自己安全,才能自觉抵制那些可能会危害到国家安全的潜在因素的侵蚀,从而营造良好的生存发展条件和安定工作生活环境。

类如最近刚发生的一个典型案例,一名记者被以间谍罪而逮捕,此人从小时候便收听境外反华势力的广播,到了大学时便通过所谓的“_”与境外势力勾结,为其提供的了大量情报。请各位不要以为这种事离自己很远,因为当今网络的普遍性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变得无限大,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土壤。

尽管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早已成为主流,但还要认清大国之间利益竞争是毫无人情,且残酷的,了。我们一定要放弃幻想,准备斗争。为我们未来的安全挣得一帆顺风。

护航之道,观后感篇6

面对国家安全这个问题,可能有人会说:“国家安全跟我没什么关系,我一个人也做不了什么”“国家安全是国家的事,跟自己没什么关系”,大家却殊不知国家安全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国家安全,解读国家安全。

为什么维护国家安全。回顾近代百年历史,多少次因为战火的荼毒,中华民族累积了数百年的文明成果毁于一旦。1860年英法联军侵华,被誉为“中国之凡尔赛宫”的圆明园遭遇浩劫,园内无数宝物被抢走、美轮美奂的园林建筑葬身火海。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大地上战火接连不断,一次次战败妥协,一次次签订不平等条约,一次次割让土地,国家衰败、民不聊生,国家又何谈发展,人民又岂能幸福。因此,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如今,中国正不断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国内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我们党巩固执政地位,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所以党与人民要团结一心,共同搭建起国家安全的坚实堡垒。

今天的中国已进入阔步向前的新时代,但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前景光明,越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全面认识和有力应对一些重大风险挑战。面向未来,面对挑战,我们党与人民要凝心聚力、团结一致、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劲头维护国家安全,提高国家安全能力,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提供坚强保障。

护航之道,观后感篇7

国治邦安,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今天,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和要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影响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

居安思危,方能防患未然。国家安全法将每年的4月15日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正是为了提醒全体公民认清国家安全形势、增强危机忧患意识、树立国家安全观念。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忧患意识既是枕戈待旦的危机意识,又是志在安邦的责任意识、时不我待的奋进意识。今天,虽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但我国在国家主权、统一和诸多安全领域仍面临不少压力和威胁。尤其是在世界格局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安全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这就需要我们切实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风险意识、使命意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我们,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正因如此,国家安全法规定,国家安全工作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为基本原则。这是国家安全活动的根本目的,也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民主本质。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是国家安全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国家安全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确立国家安全的人民主体性,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才能建设好“安全的命运共同体”。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贯彻实施国家安全法、提升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的重要原则。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需要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契机,加大对国家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等国家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宣传热潮,切实提高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增强全民国家安全责任,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社会共识。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以贯彻实施国家安全法为抓手,提升全民的国家安全意识,凝聚维护国家安全的磅礴力量,我们必将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起坚强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