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事物的本质,这也是观察力的一种体现,作文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用文字唤起读者的共鸣,以下是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家乡的风俗作文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
家乡的风俗作文篇1
今年的端午节快要到了,端午节为每一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我国人民以祛病防疫的节日,后来传说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也同时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但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且吴越之地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风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
妈妈说:“端午节还要吃五黄,有黄瓜、黄鱼……,门上要插艾草,驱蚊、辟邪。”这天我在临安白水涧快快乐乐的过了一天。
家乡的风俗作文篇2
在中国这个古老而又巨大的国度里,包含着许多小的城市,这里的每个城市都有着自己历史悠久的风俗。我的家乡――哈尔滨,就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城市。
说到哈尔滨,每个人都会想象到哈尔滨的冬天。在大多数人的心中,冬天是凋零的荒芜的,但是哈尔滨的冬天却是一片繁荣的生气。这生气的背后,正是哈尔滨最有特色的风俗――冰雪盛宴。
每年冬天,万众瞩目的冰雪盛宴就会来到。在这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多姿多样的冰雕,闪亮出众的冰灯……
每个外地游客来到哈尔滨,看到冰雕都会赞不绝口,为何?只看那冰雕花样奇多,别具匠心,一个冰雕,一个故事。你看那十二生肖的冰雕,一个个如真的一样,宛如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让人身临其境。这其中有一塑龙状的冰雕分外的吸人眼球,栩栩如生,好似一条真龙悠然地盘旋着,这不仅表现了手艺者的高超技艺,更体现了华夏儿女对于龙的传说的敬爱与憧憬。
说完冰雕,我们来一起看看冰灯吧!每到冰雪节的夜晚,光明随着夜幕照亮了这哈尔滨的大街小巷,带来光明的正是那精制而又小巧的冰灯。冰灯的起源,是早年间,靠近松花江的渔民和农民晚间用来照明用的。后来经过工匠们的改造,成为了此刻人人喜爱的冰灯。做冰灯用的冰也十分考究,近其欣赏,见那冰白光四射,让人不禁产生一种威严神圣之感,远观之,见那冰光晶莹剔透,如那十分稀有的珍贵宝石一样,让人不禁想去触碰欣赏一番。那冰灯,让人在这深夜中毫无睡意,只抱着一颗激动的心,对它恋恋不舍。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风俗――冰雪盛宴。因为有了这些别具特色的风俗,我的家乡变得更美更迷人了。我爱家乡,爱它的风俗。
家乡的风俗作文篇3
今天是我盼望已久的春节,我和小朋友们都穿上了最漂亮的新衣服,顿时,寒冷的冬天变成五彩缤纷的世界。
我和奶奶上街买了一些过年的年货回家,家里的亲戚都来了。有大爷、大妈、大姑、大姑夫、姐姐和哥哥。这么多人来到我家宽敞的客厅里,家里立刻就红火起来。妈妈、大妈、大姑忙着做饭,大爷和哥哥忙着装饰房子,把房子装饰的就象宫殿一样富丽堂皇。
“饭熟喽,快放炮”。妈妈大声叫着,
“好嘞”爸爸冲到院子里,一连放了六个麻雷,声音大极了,把我吓的躲到了二楼不敢出来,把大家都逗笑了。
开饭了,桌子上的饭菜真丰盛啊,有我最喜欢的.糖三角柿子,还有牛肉、猪肉、羊肉、鱼肉等等,大家都吃得非常尽兴。
吃完饭,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边包饺子边看春晚,我提议,由我给大家演小品,我演得好极了,把大家都逗乐了。看完春晚,大家吃饺子,我还吃到了硬币,十分开心。
这就是我们北方的春节,红火、热闹,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家乡的风俗作文篇4
墨绿色的的衣裳,里面是满满的馅料,这就是家乡——上海的青团。一口咬下去,糯糯的外皮包裹着甜甜的豆沙馅,细细品味,回味无穷……
我的家乡在上海,青团是每年清明节家中必备,无论男女老少,总是经不住它的诱惑。每次去接妈妈下班时,总看到对面的“杏花楼”热闹极了,都排到大马路上了,根本望不到头。
每次我静静地看着,那诱人的香味令我垂涎三尺,刚出炉的烧饼掺杂着青团那股艾草的清香,似乎有一股隐形的麻绳,把经过的路人不由自主地就拉了进去。每次进去,青团总是少不了,两个顶饱,小小的身躯,里面内容可不少哦,可谓是“皮薄馅大”。咬一口,咸蛋黄那诱人的香味,便弥漫在了孩子的欢笑声和妈妈慈爱的笑容里……
每次一到清明节回外婆家,一进门第一句话总是:“外婆,外公,我们一起包青团!”每次开始做之前,外公外婆总是带着我先去洗手,并顺带一起把工具也清洗干净,她每次做事最讲究的就是细节。直到今天,我脑海里还深深地记着外婆将面团上裹上一层面粉将它反复揉捏的样子,接着又用手指在中间搓出一个洞,将中间的洞逐渐放大,再挖一大勺甜甜的豆沙。每当这时候,我总是伸出我的手指,悄悄地去刮一口甜豆沙吃,每次都被外婆抓包,外婆敲敲我的小脑袋,笑着说道:“你啊,可真是个小馋鬼哦!”不过外婆总是一边教训着我,一边还在不停歇地做着青团,把豆沙放进去后,封口,再搓成一个小球,这样,一个青团就完成了。
当然,每次看着外婆娴熟的手法,我也要去凑凑热闹。我围着灶台跳,用一副可怜巴巴的眼神看着外婆,央求道:“外婆,你让我试试可以吗,我绝对不捣乱!”除了外公,外婆几乎从来不会让别人一起来做青团,她可怕坏了她的佳作了,不过她仍然会让我来帮忙。我只适合做一些简单的,剩下的外婆会把着我的手,一步一步耐心地教我。
每次做完,外婆总不会忘了给街坊邻里送一些过去。她的手艺,在小区里可是数一数二的,大家都喜欢吃,有的啊,甚至还要求续餐的呢!每次看外婆递出一盒又一盒的青团,我难免有些小心疼,外婆总会笑笑,对我说:“好东西啊,要大家一起分享,这样,才有味道。”
我爱家乡的青团,我爱家乡的生活,我爱家乡的风土人情。
家乡的风俗作文篇5
今天我和作文班的同学去万江荔香居饭店。那里的同学有喜欢春节,有喜欢中秋节,而我却喜欢端午节。
端午节的习俗有:包粽子、放风筝、吃龙舟饭、涂雄黄酒。
我们首先包粽子用的糯米、绿豆、蛋黄、竹叶、绳子等材料。我先拿了两片竹叶,把他们弄成一个漏斗形,再放一些糯米用绿豆盖住,把蛋黄和五花肉放在绿豆上面,再用糯米盖上一层,接着再用两片竹叶盖住剩下的部分,最后用绳子捆起来,就成了一个可爱的小粽子。我欢叫起来:“大功告成”,可我小心翼翼放进袋子里时一不小心就拉了一条短线。粽子就散了,我做第二,第三个时就成功了。
我们包完粽子就吃中午饭,我们吃了龙舟饭,龙舟饭就像炒饭,真香啊!
下午我们制作的风筝,先拿一张海报,贴上五张胶布,再把一根木棒平放,又把另一根弯曲,用胶布贴起来,我们就把鱼线绑好。
我的感受是,今天的收获真多,真好玩啊!
家乡的风俗作文篇6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有端午节、重阳节、春节、中秋节……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传说为了纪念历史上伟大民族诗人屈原。每到五月初五人们都有吃粽子,插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习俗。
我喜欢吃粽子,也喜欢看包粽子。今年端午节嘉信茂广场举办了一个包粽子比赛活动,我妈妈帮李奶奶报了名。我们组成了一个助威团,成员有我和爸爸妈妈,还有我奶奶,奇奇和夏勇叔叔。浩浩荡荡来到了比赛现场。
好家伙,参加比赛奶奶可真多呀,一个个信心十足,跃跃欲试。主持人宣读完比赛规则:五个人一组,六分钟时间,看谁包得多,又不洒米,还要外型美观。包粽子比赛正式开始了,不一会儿时间有奶奶包了十一个粽子,有奶奶包了六个粽子,有奶奶包了喇叭型粽子,有奶奶包了枕头型粽子,比赛非常激烈。终于轮到李奶奶上场了,我们怀着紧张心情看李奶奶比赛。开始比赛了,只见李奶奶拿了两片粽叶卷成了一个喇叭形状后,左手拿着卷好粽叶,右手放了两勺米,然后一包小粽子就出来了。李奶奶又赶紧把绳子一头用牙咬住,另一头围着粽子绕了两圈,一用力,绳子断了。李奶奶开始有点手忙脚乱了。我们就给李奶奶加油鼓劲,她很快调整了过来。比赛结束了,李奶奶本来包了八个粽子,可一个还没扎绳子,另一个一提起来就把米洒了一地,所以只能算包了六个粽子。最后评奖时候李奶奶得了一个参与奖。
这个端午节我们大家都过得很开心,很快乐。我喜欢过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