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取得了成功和进步时,写下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加珍惜和感激所取得的成果,心得体会的写作是需要我们先梳理好自己的内心情绪的,下面是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万师进万家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万师进万家心得体会篇1
万师访万家心得体会
七月,正是酷暑,在这烈日炎炎的盛夏时节,我们的万师访万家活动如期而至。为了进一步落实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为了近距离了解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状态,我和我的同事们开始奔向各个孩子的家庭。
他们在家里时是什么样子的?是否合理地安排了自己在暑期的学习和娱乐时间?他们的家庭情况如何,有没有困难?他们的家庭氛围如何?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交流又如何?我想要知道的关于孩子的事情太多了,原本打算小坐一会儿就走,结果聊着聊着,不知不觉地,就聊了很久。深入到孩子的家中,聆听着家绿色作文网长的话语,感受着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期望,作为老师,明显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我们的工作,也寄托着无数家庭的期望,更影响着孩子一生的成长。
家访,既可以让我们更了解自己的学生,也可以让父母更了解自己孩子。家访,是家校间交流的重要渠道,无论对于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它都助益良多。因而,我无比珍惜每一次家访。尽管有的孩子住在四五十公里外的乡村,我都会尽可能地走进每一个家庭,去聆听家长和孩子的心声。
他们选择了我,所以我不想辜负他们。只愿他们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万师进万家心得体会篇2
万师访万家心得体会
伴随着“课内比教学”活动的开展,“课外访万家”的活动也紧锣密鼓的在我校展开了。
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访问,也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它是教师关爱学生的一种表现,也是教师与家长交换意见的途径,达到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它作为维系教师、父母、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通过家访,可以保证学校“两条腿”平衡走路,促使学生健康发展。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过程中要充满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培养一个学生是需要家长,老师,学生自己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和教育方法我们如何了解,这就需要家访作为桥梁,进行沟通交流。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感受到家长们对老师的尊重与信赖,同时还有对子女的殷切希望,详细地了解了孩子的家庭结构、成长经历、学习环境、在家表现,并听取了家长对孩子的一些想法、打算,对教师的意见、希望。同时,家长也通过家访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了解了班级的总体情况,更清楚自己孩子的优势和劣势,使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并通过与老师的交流,更好地和老师配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近期通过对几个留守儿童的家访活动,让我感受颇深。
一、必须关注留守儿童问题。
早在几年之前“留守儿童”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就我们八年级来看,就有许多留守儿童,他们大多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代管,他们在缺乏父母关爱的同时,又接收着老年人对他们的宠溺,这让学生的心理更加放纵。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养成好动,不遵守纪律,打架闹事,不爱学习的坏习惯,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他们的教育问题对我们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通过这次“访万家”活动对他们的走访,让我在教学以及管理班集体活动当中能够摸清对象,对症下药,并且能够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这些学生能够转变态度,真正融入到学校生活之中。
二、学生需要家长、老师、学校共同督促。
在家访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要求老师对孩子进行严格教育管理。必须注重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有很多学生在班上学习成绩每次只考了几十分,属于典型的学困生。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家长对他们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家访过程中,很多家长对我说:“孩子回家后根本就不听父母的话,只听老师的话,老师一定要管得严一些。”他们把教育的责任与希望全部寄托到老师的身上。可怜天下父母心,让家长放心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但是,学生的成长是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的结果,家长在这方面也应该多为孩子提出一些建议,更好的辅助学生的成长。比如我家访中有的家长说到,学生学习任务太轻,学生平日不愿意做课外的学习,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向家长明确指出,我们所指的“家长的配合”并不是指要家长再一次充当老师的角色,检查作业并不一定要检查学生作业的对错,只需观察学生是否认真的完成了作业,以便及时的了解学生学习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如果学生字迹潦草那必定是学习上出现了问题。
三、重视家访效果的反馈。
在家访后更要留心观察学生变化,检验家访的效果。家访后加强对学生的督导,以巩固家访效果。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尤其是后进生的进步往往不是一步到位的,必然有一个反复的过程。家访后,不能对学生不闻不问,不你呢个认为家访完成就意味着完成了一项任务,这是不对的。可以说,这样的家访反映在学生身上的效果不会非常理想。家访后,老师应及时对学生加以督导,这是家访整个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家访必定引起学生心理不同程度的影响,学生可能会因此而重振旗鼓决心改变缺点,也有可能再一段时间过后,被惰性影响,重复过往的错误,这样就不能达到家访的效果。
四、构建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渠道。
通过家访,我们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家长的想法,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比如在家访的过程中,有些家长担心住读学生在校期间的吃住问题,担心学生日常花销问题。为此,我们同这些家长说明学校各方面情况及对学生的要求,与家长达成共识,给学生定下合理的月生活费标准。通过与家长的沟通,遏制了部分学生大手大脚乱花钱的坏习惯。
我在走访过程中,更加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在今后的教学中与学生沟通更加融洽。当然,家访中也出现了各种值得反思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激励了我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改进,不断成长,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万师进万家心得体会篇3
7月19日高一年级Ⅰ部四位班主任商量着,一同前往南线住校同学家中家访。真是天空作美,一路上都是阴天,满眼都是绿色,各地乡镇新农村建设如画卷一般在我们眼前展开,令大家不禁感慨我们生在了一个最好的时代。虽然路途遥远,但是我们的心情却很是舒畅,很期待看到我们的学生在家中是什么样子,学习情况如何,以及他们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具体的家庭。
我们最近的是到达了高丰镇,最远到达了南义和德安的边界,来回将近两百公里。我们的这些住校生绝大多数都是由爷爷或者奶奶在家里看管,父母常年在外务工,通过家访,我们看到了孩子在家里的具体情况,并且也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些暑期的具体学习任务。虽然面对的学生是高中生,但他们仍然缺乏高度的自律和安全意识,因此我们也把防溺水的相关要求传达给了给每一个学生以及相关家庭责任人。
作为联系学校和家庭的一座桥梁,家访就像是一场场遇见,遇见不完美的学生,他们有的有目标但缺乏行动力,他们有的没有目标但真实善良;遇见不完美的家长,他们有的不了解孩子的现状,对孩子提出了过高的要求,他们有的清楚孩子的现状,但欠缺与孩子沟通的技巧;更有不完美的老师,在教书育人上还需不断提高。正是因为有种种的不完美,促使学生、家长、老师的三方共处一室,促膝而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家校的教育同盟,在彼此的遇见中成为更好的自己,共同寻求更好的适合我们学生的教育方法,助力我们的学生在成长的路途上全面发展,成为建设国家的有用人才。
万师进万家心得体会篇4
今天下午,迎着春风,踏着轻快的步伐,和着孩子们欢快的歌声,走在泥泞的路上,别样的激动,期待着和每个孩子的零距离交流,期待着和家长们一起探讨孩子的未来。
在这次家访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家访对教师和学生家长来说都是受益匪浅的。家长能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老师能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我们只有通过家访,走进学生的生活才能了解一些隐性的问题,找出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根本原因,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源着手,对症下药,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达到家校结合,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
如果不是今天的家访,我永远不会知道那个弱小的女孩会那么的可怜,当着我们三位老师的面,她的后妈会对她那么冷漠——凶恶的表情,冷冰冰语言。作为班主任,看到此情此景,我的心真疼!我们没办法选择家长,我们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和给予温暖的孩子。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再崎岖,再泥泞都会有路?我们无法改变现状,只能欣然接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孩子们,加油吧,未来的舞台还在等你们上演精彩的节目呢!
万师进万家心得体会篇5
3月16日,我和我的搭档王xx老师深入几个学生家中,进行家访,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家访真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这样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心应手。同时大部分家长的热情好客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
学生马湘舒的家长对我的到来,感到十分意外和兴奋,真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我给他们简要介绍了当前教育的理念与发展,了解了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 马湘舒的家长说:“万万没有想到老师对学生是如此牵挂和关心,我们的孩子放在你们学校班级,就是放心。”
在家访中,我还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整个忙于生计,极少照看、督促孩子。这使得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们没办法选择家长,我们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很多家长都反映:老师说的,孩子会听进去的。作为学生的老师也特感动于这句话,老师的魅力无极限。当然高兴之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了。让我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学生个体和认知表达水平。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已经养成良好的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人处事有原则的一类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有欠缺,但会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家长说的多,做的少。有相当多的家长对子女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只会念叨,却拿不出或狠不下心采取措施,效果不佳。这类孩子需要在学习习惯、方法上多指导。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从小又过于溺爱;现在孩子年龄增长,胆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现了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所以针对有问题的学生,我和家长促膝谈心,用一分为二地观点分析学生,同时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
总之,家访让我受益匪浅,家访让我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要加强家校的密切联系,同时注重学生的个别教育,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
万师进万家心得体会篇6
8月15日我们一行三人驱车去了xx村进行假期走访。我们共走访了8个学生家,有109班的刘xx、曹xx、冯xx,110班的孟xx、李xx、孟xx,111班的李xx,112班的李xx。除了检查学生的作业情况,还与家长学生的表现,及时提出了建议,并征求了家长对学校的意见。
这次家访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假期作业的重视程度,同时也引起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我们与家长交流了教育理念,学校与家长共同努力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学生在假期较好的表现有:
1、大多数同学基本做完了作业,剩下的问题需寻求帮助来解决。我们建议可以上网查,也可以请教周围上学的学生,争取尽快解决。个别同学作业还没过半,家长也有一定责任,对自制力差的,家长要督促。
2、同学们在家都能帮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家长较满意。
在家访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学生理科作业中的大题没有过程,只有结果,明显是抄的答案;有的科学生错的太多,不知道正确答案。我们建议老师们在适当的时候再给学生公布答案,防止有的只是抄答案,也可使学生做过后能知道对不对。
2、家长只顾家庭事务,忽视了与孩子交流,没有起到引导督促的作用,致使有的学生看电视、上网时间较长,作业没做多少。
通过这次家访,我们认识到家访的必要性。不但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家长的改变,对我们以后的工作也起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