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为主的演讲稿优质8篇

时间:2023-10-02 作者:Surplus

想要在演讲的时候有更多的时间与听众互动,我们就要提前准备好演讲稿,优秀的演讲稿可以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以党为主的演讲稿优质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以党为主的演讲稿优质8篇

以党为主的演讲稿篇1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诚信,永不凋零的心灵之花》。

20xx年5月,《扬子晚报》刊登过这样一条新闻:安徽滁州一位50多岁的老农民来到南京,等他打算回家时才发现,口袋里的钱买车票还差5元。他在南京举目无亲,在万般无奈之下,他向玄武区的一位民警借了5元钱。5元钱,也许,谁也不会放在心上,更何况是一个被城里人认为素质并不高的农民借去的呢?但是,第二天一大早,这位农民却将5元钱给这位民警送来了。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没什么曲折离奇、扣人心弦的情节,但它透露出来的质朴,折射出来的诚信,却不能不震撼人们的心灵。

?狼来了》的故事我们实在听得太多太多了。然而,因丢诚信而失羊的痛苦教训,你吸取了吗?亲爱的朋友们,请吸取放羊娃的教训!不要再愚蠢地认为在丢失诚信后还可以再挽回。难道被狼叨走的羊儿还无法唤醒你的觉悟吗?难道你愿意过那种除了欺骗,还是欺骗的生活吗?如果你的回答是不的话,那么,请你把诚信时时放在你心中吧!诚信,是春天的花儿,只有开过花,才会结出完美的硕果;诚信,是建房的泥浆,缺少它的粘合,便不会有牢固的大厦;诚信,是植物的肥料,没有它的注入,就不会有茁壮的绿物。

鲁迅先生说过:诚信,为人之本也!诚信,比金钱更具有吸引力,诚信,比美貌更具有可靠性,诚信比荣誉更有时效性!是啊!诚信,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源源不断的财富;诚信,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

诚信,像永恒的星辉,独放光彩,

诚信,以水滴石穿的坚毅渗入人心,

诚信,用春风般的胸怀感召着众人!

诚信,是耀眼璀璨的阳光,他的光芒普照大地;诚信,是广阔无垠的大地,他的胸怀承载山川;诚信,是秀丽神奇的山川,他的壮丽净化人们的心灵;诚信,是最美丽、最圣洁的心灵,他让人问心无愧、心胸坦荡。

诚信,如此珍贵,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诚信的种子,在我们的心田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同学们,让我们守住诚信的阵地,让诚信之花永远绚丽,永远绽放!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以党为主的演讲稿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下午好!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时间如流水,转眼间就到了5月份。5月的第一天,我们就迎来一个伟大的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在这一天我们讴歌劳动,赞美劳动者,我们在劳动中唱响五月的赞歌!

每次过“五一”的时候我都会想起初中学到的那篇杨朔的《荔枝蜜》:“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

我们讴歌劳动,是为了记取过去,我们崇尚劳动,是为了开创未来。放歌新世纪和美好的春天,我们讴歌劳动,歌唱祖国的美丽河山,展示劳动者的风采。祖国的大花园中到处都是我们勤劳的蜜蜂。

近年来“劳动光荣”价值观受到挑战。一些人由此变得很浮躁,一直在寻求机会“搏一搏”,痴想哪天一觉醒来就变为富翁。“一夜暴富”确实存在,但概率极小。人活着不能“守株待兔”,而是要奋斗。

从人类社会来说,不管什么制度,基础还是劳动创造世界。有了人们的体力脑力支出,才有财富产生的可能。至于非劳动收入只不过是人类剩余的价值的分割而已。无论什么情况,无论哪个年月,我们都要坚信“劳动光荣”。

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财富。尊重劳动就是尊重人本身。在当今的时代,强调尊重劳动应克服片面性,既重视创造性的复杂的智力劳动,又重视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劳动,使各种劳动有机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

一个人的劳动态度、习惯、能力,以及对劳动的认识,对劳动成果的珍惜意识,对劳动创造幸福、劳动创造一切的理解,对劳动光荣,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认识程度,但却往往是检验这个人思想道德、意志品质的有效标准。

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都来发扬勤劳勇敢的精神,为真理我们团结斗争,经风雨意志坚韧。辛勤劳动建设自己的国家,我们的力量无穷会像海涛奔腾,祝愿我们的祖国永远光辉灿烂,永远繁荣昌盛!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以党为主的演讲稿篇3

尊敬的老师、同学:

今天天是中国的又一个传统节日——重阳节。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

重阳节作为一个以娱乐为主的节日,主要节俗活动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演变至今,许多习俗已经不再,但是尊敬老人这一传统却流传了下来,因此在重阳节来临之际,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敬老爱老的活动,来纪念这一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可以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一些好事,可以在这个周末和父母一起带上一些礼物拜访他们,也可以关心一些社区中的孤老,让老人们感受到温暖。

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此后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日子。“花无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老人。,我们应该发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在重阳节这天,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致以节日的问候,感谢他们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在平时,帮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关心照顾他们,多陪他们聊聊天,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同时向社会的爷爷、奶奶伸出关爱、帮扶之手。

当然,尊老敬老绝不是重阳节一天的事,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帮助老人解决生活的困难,多给老人一些心理安慰。因此,我提议,请每一位石总场一中的学生都要用实际行动向老人们献上我们的一份心意,为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邻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帮他们洗衣、洗碗、扫地、叠被,多为他们着想,少让他们做那些本来应该是我们自己做的事,把好吃的让给他们,把有趣的事告诉他们,对邻居长辈有礼貌,外出礼让老人。“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希望我们所有的人都从现在做起,都能尊老、爱老。在天高云淡、秋风飒爽的季节,让我们共同祝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让敬老、尊老之风永远地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的传统美德,让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在公交车上主动为老人让个座,遇到老人过马路主动搀扶老人,多去看望老人、陪陪老人,对老人多些文明礼貌,多些宽容体贴??让我们的老人感受到温暖、幸福,让我们的社会处处充满阳光,永远是春天!愿所有老人都过上和我们一样幸福的生活!

以党为主的演讲稿篇4

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三(1)班的张景元。今天是16号星期一。我代表我们班在国旗下发言。我演讲的题目是《爱护我们的眼睛》。

1996年,卫生部、教育部等12个部委联合发布通知,规定每年的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xx年6月6日是第20个全国眼爱日。

目前中小学生近视越来越多。教育部和卫生部的调查显示,中国学生的近视率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已经超过35%。中国因近视失明的青少年人数已达30万。所以要保护眼睛不受伤害。眼睛是我们认识世界、学习知识和相互交流的重要窗口。如果我们失去了明亮的眼睛,我们就看不到美丽而美好的世界,我们面前的世界永远是黑暗的。失明会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多不便。那么,我们在使用眼睛的时候应该如何保护眼睛呢?

第一,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保持正确坐姿读写,三眼离书一尺,离笔尖一寸,离桌子一拳;在足够的光线下学习;长时间不看书;写作和阅读时,每45分钟休息一次,看一下距离,让眼睛得到足够的休息。每天做眼保健操。

第二,注意加强营养,多吃对眼睛有益的食物,如瘦肉、鸡蛋、富含蛋白质的豆类;鱼肝油和含有维生素a的牛奶;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对眼睛也有好处,如胡萝卜、辣椒、橙子和梨。所以要注意合理搭配,多吃对眼睛有益的食物。没有它们,你的眼睛会变暗,视力会下降。

第三,要注意眼部卫生,不要用脏手或毛巾擦眼睛,不要长时间看电视节目、操作电脑或玩手机。每周定期剪指甲。每学期定期检查眼睛,及时发现问题,治疗眼疾。

第四,课间休息时,学生不要玩手中的文具,比如拿着笔笑,拿着尺子追。平时不能用棍子之类锋利的东西打架,容易伤眼睛。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我们必须爱护眼睛,保护视力,防止近视,让自己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

以党为主的演讲稿篇5

周五放学集会时,完小校长给全体学生说,下周一是第28个教师节。请同学们利用周末的时候,为自己的老师想一句温馨的祝福语,或者为老师们亲手制作一件有意义的小手工,再或者为老师们干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孩子们震天震地齐刷刷的回答:行!

是啊,又一个教师节来临了。转眼间,我在教师岗位上也已度过18个春秋了,无数的学生来了,又走了,我也在这来去之间成了“老”教师了。

最初记忆中的教师节,是在上小学时节。那恍恍惚惚的记忆中很是热闹。学生们在老师的组织下列队游走,在不大的街道上整齐的呼喊着响亮的口号:向老师致敬!谢谢老师!祝福教师节!……学校仪仗队敲锣打鼓,扛着大幅标语,老师们则乐呵呵的跟随者队伍,脸上的笑容像花儿一样。记忆最深刻的是太荣老师,矮矮的个子,胖胖的体型,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游走完毕回到教室的她,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纸包,包着从家里拿来的一小撮茶叶和白糖,一股脑儿的倒入茶杯中,开水一冲,茶叶和白糖便在杯中翻滚。太荣老师一手掏出手绢擦擦额头的汗水,一手端起热气腾腾的茶杯喂到嘴边,很是滋味的大口的品着,那个双下巴很有节奏的颤动着,犀利的目光则环视着正在大声朗读的我们,快乐和幸福洋溢在老师的脸上。

初为人师时,被分配到乡中心学校上班。在教师节前一天,政府主管教育的副乡长给学校提了4把开水壶,拿了一个装着2百元钱的政府用过的信封,说是给老师们祝福教师节的贺礼。临走时还嘱咐校长,明天庆祝教师节集体会餐,学校要办好伙食,乡政府领导要来跟老师们见面,还要打通关,陪老师们喝酒……学校里安排写字最好的老道老师负责写宣传标语,内容是热烈庆祝教师节!半年都没有领工资的老道满脸哀怨,拿着大抓笔,唉声叹气中笔走龙蛇,一气呵成,宣传标语写好了。老师们都过来围观,存庆校长说,你那个“庆”字少写了最上面的一点了。老道说,你仔细看还是有一点痕迹的。在嘻嘻哈哈的笑语中,大家已经心领神会了,这条标语也就堂而皇之地张贴到了乡政府对面的街道上。现在想想,的确还是少了一点。

去年的教师节,镇政府组织了召开了隆重的表彰庆祝大会。新到任的书记、镇长以及所有的政府班子成员全部参加。会上书记、镇长等分别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回顾了过去的峥嵘岁月,展望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对所有教师提出了殷切的希望,表彰了优秀的校长、一线教师等,最为感动的是给每位教师发了一张红票票,举行了大会餐,领导们放下了架子,亲切的跟一线教师们推杯换盏,吆五喝六。幸福,弥漫在节日里;快乐,在节日里蔓延。

教师节又来了,老师们都在期盼着——这个温馨、幸福、快乐、荣耀并存的日子。

以党为主的演讲稿篇6

同学和老师:

早上好!

生命宝贵。因为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没有理由不珍惜自己的生命。珍爱生命有两层含义:一是活着。二是活得有质量,有价值,有自由。

怎样才能珍惜生命?我觉得要做好“守法”工作。这也是我今天要讲的主要话题。

首先,守法必须从小事做起。有句老话你可能知道,“不为小事善,不为小事恶”。有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大学毕业生申请一个公司的工作。面试时,有很多人在外面等着。他觉得自己的希望不大,但又想:来了就安全了,就试试吧!候选人一个个被叫到经理办公室,一个个表情严肃地走了出来。被叫的时候,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推门,而是敲门问:“我可以进来吗?”直到经理同意,他才进去。几天后,他被意外录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他在说出自己的疑惑之前和经理熟络起来:“你聘用我的时候看到了什么优势?”经理说:“说实话,你并不比别人强。我喜欢你的地方是你进门就敲门。敲门代表你有礼貌,有礼貌代表你受过教育,受过教育的人代表公司的美好形象。”

我也这么认为我们年轻时应该培养礼貌和礼貌的好习惯。进办公室前要敲门或者喊个报告,老师允许后再进来。这是最低要求。敲打敲打不是什么大事,平时的生活和言谈举止以及待人接物都是小事,但也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

其次,守法要从小做起。要守法,要从小做起。有这么一句话:年轻时偷针,老了偷金,年轻时拿一根稻草,老了牵一头牛。作为家长和老师,有一种担心孩子在外面捣乱或者向别人学习。我们有些同学是非感很弱。当欲望和约束力发生冲突时,很多学生都控制不住自己。比如玩电子游戏和写作业有冲突的时候,自制力弱的学生往往不写作业。更有甚者,有的同学沉迷网吧,甚至逃学逃课。这些都是错的。

以党为主的演讲稿篇7

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我劳动,我幸福,我快乐!

记得还是在上小学的时候,老师教会了我一首《劳动最光荣》的歌曲,最喜欢其中的那句“幸福的生活在哪里?要靠劳动来创造”。多年以后,我成为千万劳动者中的一员,才深深体会到生活的多味,劳动的艰辛。劳动是汗水,是欢笑;是苦涩,是甜蜜;是给予,更是幸福。有一分劳动,就有一份收获。你给生活付出了多少耕耘,生活就会回报你多少果实,你就会拥有多少快乐与幸福。

我当过厂安全员,有着一次刻骨铭心的,却让我受益至今乃至终身的记忆。我刚任职的那天晚上六点多,在现场安全巡查时吃惊的发现正在带晚发货吊装的行车扁担上有裂纹,最大裂纹的横切面竟已深达2/3!……一场势必发生的事故消除了,“安全第一”的理念却因此更深深地铭记在我的心中,时刻在警示着我的工作和生活,伴随着我及我的责任区平安至今,也让我的家庭平安至今!劳动带来了平安、平安就是幸福,我笑了。

我刚到办公室时,已年近半百,初见电脑,更不会使用,而现代办公离不开电脑。我背字根,练打字,硬是学会了使用电脑和上网。电脑、网络拓展了我的知识和视野,让我的工作变得快捷、便利、轻松多了。每当我在电脑上完成新的文件的撰写、传输或下载时;每当我在自己建立的公司电子档案中便捷的检索到需要的文档时;每当在局域网或其他网页上又看到了我写的报道或文章时;每当想起我所制定完善的公司管理制度曾得到上级检查组的肯定和赞扬时;每当想起我所准备的材料曾被当地政府会议作为范本传阅,并得到:“到底是供电局的,拿出的材料就是像样”的评价时,愉悦之情便油然而生。劳动创造了效率、便利和乐趣,乐在其中,其乐无穷,我笑了。

我参与组织和策划公司质量安全管理“贯标”工作。面对gb/t19001、gb/t28001一大堆陌生的文字,我们学标准,编文件,做记录。为了抢时间,我所负责起草的11份体系文件,大部分是在家里完成的。最终认证审核顺利通过,我也拓宽了知识面。耕耘辛勤,收获颇丰,我笑了。

大概正是由于我们公司“贯标”的成功吧,我被抽调参加市公司精神文明建设、厂务公开管理“贯标”。精神文明建设厂务公开管理“贯标”,这不仅在扬州地区尚无先例,在省乃至全国也是罕有,且距体系认证审核时间仅有两个月,同时我还得兼顾好本职工作,因为我们单位“贯标”也正逢年度审核。我深知难度和责任,更知信任和期望。我没有退缩,积极参与策划组织实施工作,并主动承担了《精神文明建设、厂务公开管理手册》等10个核心文件的起草工作。二个多月中,我的晚上、中午、双休日的时间全都耗在了“贯标”和履行本职工作上。付出了汗水和努力,更付出了才智和心血。结果我们市供电公司不仅顺利通过了中电联专家的认证审核,而且在扬州地区五个供电公司中,是唯一无不合格项的单位。劳动创造成果,成果彰显才能,这丰厚的回报让我惊喜,让我兴奋,更让我自豪,我笑了。

我与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一样,一直在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可正是如此,我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了解、尊重和厚爱,他们先后给了我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班组长、先进工作者、安全先进个人、工会积极分子等荣誉。付出是应该的,而收获竟是如此丰厚、甜蜜,我笑了。

我劳动,我幸福,我快乐!这就是我——一名普通劳动者最深切的体会。我赞美劳动,赞美劳动者,劳动者是光荣的,劳动着是幸福的!快乐的!

以党为主的演讲稿篇8

同志们:

北京时间8月17日,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1/4决赛结束最后一场比赛,中国女排苦战五局,终于在“别人家的主场”击败了卫冕冠军巴西女排。

其实,当第一场中国队以15-25的大比分落败给巴西队的时候,相信已经有很多体育评论员、记者打好了“里约奥运,中国三大球全军覆没”的腹稿。但是,中国女排没有放弃,1980年代就成为国人偶像的郎平也没有放弃——战斗到最后一刻。那一扣球的风情,那漂亮的绝地反击,一分分地咬,一分分把对手逼向死角,最终拼出胜利,这让每个观战的国人热血沸腾。

在这届中国队表现略显平淡的奥运会上,中国女排进入半决赛,甚至比一些项目的夺金更能引爆国人的情绪。

不管结局如何,我们一直都坚信:女排是打不倒的。这种信念,基于女排的传统,也基于“女排精神”的激励。跌倒了,女排会爬起来;赢了,还会争取下一次胜利。

但,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只要女排赢了,大家想到“女排精神”;而一旦输了,似乎就忘了“女排精神”,甚至责怪姑娘们没“女排精神”。到底,今天,我们该如何理解“女排精神”呢?

说到底,“女排精神”不是一两次胜利,也不是一两个冠军就能证明的,它并不是最后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我们先从被广泛定义的“女排精神”看看: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这些内涵,每一个都指向平时环节的训练,一点一滴做起,它是一种动态的、持续性的状态,而非唯结果论。

进一步看,“女排精神”缘起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上个世纪80年代,百废待兴,国家经济发展需要一种精神支撑,女排的崛起,刚好填补了这一空缺。在经历了五连冠的同时,“女排精神”慢慢被确定、推广,被全民接受,这个过程,是从1981年到1986年的跨度。可以说,它和国家一起慢慢地走向世界,用自己的实力让别人知道、认识、了解我们;它也和民众生活的改善同步同轨,并非一蹴而就。

然而,五连冠之后,中国女排的表现几起几落,当年的巅峰表现却难以再续。自此之后,“女排精神”似乎成了女排的精神枷锁。这是哪儿出了问题?

并非是女排变弱了,而是对手变得更强了,比赛有了更大的变数。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对手的变化。当我们察觉的时候,差距可能就出现了。竞技体育的魅力也在于此,更快、更高、更强,赛场上充满变化。

同样尴尬的是,虽然作为三大球唯一达到世界巅峰的项目,但中国排球联赛水平、排球普及、商业化等都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而中国的篮球和足球,虽然没有站在世界之巅,它却很好地拥抱了商业,走到了普通民众身边。

这时,我们应该认识到:与其他人的竞争,不只是在赛场上,更多的竞争是在场下;不是单个项目、几场比赛的竞争,而是一个赛事、系统性的'竞争。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空喊“女排精神”只能是“唯金牌”论的变种。

今天,不论是体育还是整个国家其他层面,我们已经告别了“从零到一”的窘境;作为竞技体育强国,不必急于用中国女排的一两块奖牌来证明什么。然而,我们也应有居安思危、奋起直追的拼搏精神,不仅在体育,还有经济、科技等方面,我们都有需要追赶的对象。所以,我们依旧需要“女排精神”的鼓舞,只是这种鼓舞,不应该是结果论、唯金牌论的,而应该是过程、系统性的。

第一未必重要,重要的是任何时候都不放弃争取第一的毅力。说到底,“女排精神”并不仅仅是一种体育精神,也是一种社会的精神面貌,只是我们需要换一种思维方式看待“女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