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工作精神心得体会6篇

时间:2023-08-26 作者:Gourmand

大家在梳理自己的感受之时,一定都需要通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在生活中有了独特的见解感悟时,我们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下面是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工作精神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工作精神心得体会6篇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工作精神心得体会篇1

自治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1年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行研讨交流。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石泰峰主持集体学习并讲话。

集体学习会前,中心组成员进行了个人自学和深入思考,认真撰写了研讨交流材料。集体学习会上,王莉霞、李秀领、林少春、杨伟东、张韶春、段志强、那顺孟和、包钢先后作了发言,其他同志提交了书面发言材料。大家深入交流学习******重要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紧密联系实际讲认识、谈感受,并就加强和改进内蒙古民族工作提出具体对策和建议,进一步深化了思想认识、增进了工作共识。

石泰峰指出,******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重要任务、工作主线、制度保障、实现方式以及中华民族历史观和民族工作的方法论,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这一重要思想是伴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强起来的历程中提出的,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把我们党对民族工作的认识和实践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新境界。我们要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角度,深刻认识和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理论贡献、时代意义和实践要求,切实增强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要深入系统学习领会、全面准确理解把握******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努力把每一个思想观点、每一条政治论断、每一项实践要求都学深悟透,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充分运用这一强大思想武器去研究解决内蒙古民族工作中的问题,用真理的力量去端正党员干部的民族观、改善内蒙古民族工作大环境。

石泰峰指出,在不同历史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有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中心任务,民族工作的立足点、着力点也有所不同。在中华民族走向强起来的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关键时期,党的民族工作所处的历史方位已发生深刻变化。我们要胸怀两个大局,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把握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和重要使命,牢记国之大者,把准战略定位,抓实重点任务,切实在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战略全局中展现内蒙古担当、作出内蒙古贡献。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最重要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我们要坚定四个自信特别是道路自信,坚决贯彻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两个结合,科学稳妥制定和完善涉及民族工作的法规规章、重要政策和重大举措,慎重稳进推动各项工作,在履行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这个重大职责使命上发挥好民族地区的应有作用。要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做好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保障边疆安全和生态安全等工作,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奋斗。要充分认识民族复兴道路上面临的困难和风险,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

石泰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审古今之变、察时代之势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对民族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调整,我们一定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来深化理解把握,切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要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历史观,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历史演进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紧密联系内蒙古实际加强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阐释,深入挖掘、整理、宣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讲好中华民族的历史,讲好内蒙古各民族的历史,讲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切实端正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要正确把握******强调的四种关系,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创新载体、实化抓手,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能落地、可感知,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体现在点点滴滴上。要在用好发展这把总钥匙的同时,把思想教育这把钥匙用得更好,让精神的力量强起来,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在各族干部群众心中深深扎根。

: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工作精神心得体会篇2

社会稳定、各民族团结,国富民强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有的共同心愿,也是我们作为一个新疆人应有的一份责任心,上对国、下对家。需要做好这一点,我们就必须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首先,我们应当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指导方针,旗帜鲜明反分裂,坚定不移抓稳定,不断推进新疆从基本稳定走向长治久安,不断推进小康新疆、平安新疆、和谐新疆建设。

立足实际,认清形势,加强团结。首先要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在社会和谐稳定环境中的发展,没有稳定,绝不会有发展,更不可能有科学发展。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中推进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才能使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创造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伟业。长期以来,分裂分子集团一直处心积虑地破坏新疆的发展与稳定,在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稳定的坚定意志、正确思路、实际能力、政策措施和自觉行动,以更好地把握人民的意愿,把握新疆发展进步的关键。因此,我们要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举一反三,准确分析和全面把握当前反分裂斗争的新形势,始终紧绷政治这根弦,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临战状态,切实做好打大仗、打硬仗的准备,坚决粉碎分裂分子的新一轮进攻,坚决维护祖国统一,确保国家安全和新疆社会稳定。

反对分裂维护团结稳定,就要深入揭批分裂分子图谋分裂新疆的反动本质。多年以来,以分裂分子为思想的分裂主义集团不愿意看到新疆的繁荣进步,他们数典忘祖,背叛祖国,投靠国际反华势力,和西方敌对势力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几十年来从没有停止干扰破坏国家安全和新疆稳定的活动。无论分裂分子集团如何采用两面手法宣扬中间道路和非暴力,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图谋新疆分裂。铁的事实使人民群众再一次看清楚了分裂分子集团及其追随者的丑恶嘴脸,再一次认清了他们的险恶用心,再一次揭开了他们犯戒背祖的真面目;铁的事实也充分证明,分裂分子反动本质一点也没有改变,永远也不会改变。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直接指挥下,已经取得了处置7.5事件、全面恢复正常社会秩序的阶段性重大胜利。但分裂分子绝不会甘心他们的失败,又开始谋划明年的一系列分裂破坏活动。因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要在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始终做到认识不含混、态度不暧昧、行动不动摇;要始终站在反分裂斗争的前列,旗帜十分鲜明、立场十分坚定;要始终坚持祖国统一高于一切的原则,不断增强与分裂分子集团斗争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推动反分裂斗争不断向纵深发展。

坚持反对分裂维护稳定,就要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多少年来,新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建设自己的家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民族是一家,团结一心,共同繁荣、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旋律,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任何人在任何时候搞分裂、搞破坏都是不得人心的,都是各族人民不答应的。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一定要进一步认清分裂分子分裂集团图谋新疆分裂的反动本质,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定与分裂分子分裂集团斗争到底的信心,深入揭批分裂分子政治上的反动性、宗教上的虚伪性和手法上的欺骗性,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坚决地同分裂分子集团分裂活动进行斗争,反对分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自觉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还要进一步提高讲政治、讲党性的能力和水平,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无小事的思想,团结一切力量,带领新疆各族人民做好反分裂和维护稳定工作,为新疆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为新疆走中国特色、新疆特点发展路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政治局面。

社会稳定、繁荣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新疆科学发展的根本前提,分裂分子集团妄图分裂祖国的阴谋是不得人心的,是注定要失败的。稳定压倒一切,确保社会稳定是当前我区各部门各条战线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全面夺取反分裂斗争胜利的重要基础。我们一定要按照一贯彻、三坚持、两推进的要求,切实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认真学习、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扎实做好反分裂和维稳工作,使我区在稳定的环境下集中精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夺取我区发展稳定的新胜利,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疆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工作精神心得体会篇3

这种力量是不顾风雨,河你一起,越是艰难越向前。各级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在防汛救灾大战大考中践行初心使命……汛情就是命令,抗洪就是责任,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人民子弟兵、消防救援人员战在一线,交警、环卫、电力、通信、供水、市政……所有保证居民正常生活的岗位,都有防汛救灾人员风雨逆行、抢险救灾的身影。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一张张令人动容的面庞,大家没有因为充满艰难就望而生畏、也没有因为路途漫漫就放弃前行、更没有因为困难重重就打起退堂鼓,而是始终将保障河南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心头、扛在肩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场挑战,河南人民一定中的铮铮誓言。

这种力量是不远万里,风豫同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非受灾地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积极行动起来,发挥各自优势全力帮助和支持灾区防汛救灾、恢复生产生活。安徽、山西、河北、湖北、江西、江苏等多个省份的消防救援力量陆续前往河南增援,1800名指战员、250艘舟艇、7套龙吸水大功率排涝车、11套远程供水系统、1.85万余件抗洪抢险救援装备……这些数字的背后汇聚起全国人民防汛抢险救灾的强大力量,彰显出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的中国精神,体现出的更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团结的伟力,天灾无情,但压不垮泱泱大国;暴雨凶猛,但敌不过众志成城,河南这场抗洪救灾战役一定胜利!

这种力量是守望相助,共渡南关,踏平坎坷成大道。越是艰难的时刻,越能见证守望相助的真情;越是紧要的关头,越要凝聚同舟共济的力量。从年年利益亏损濒临倒闭的鸿星尔克豪捐5000万元到网友纷纷购买刷爆直播间冲上热搜,从不仅要自救的蜜雪冰城到申请破产重组的汇源果汁,从奇瑞汽车、白象、东北方大集团到贵人鸟,这些逐渐淡出国人视野的国产企业纷纷向河南捐款捐物,这其中很多故事都让人不禁泪目。爱国者人恒爱之,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每一名成员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这力量是中华民族历久弥坚的赤子情怀,是中华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更是我们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精神支撑。

疫情面前,洪涝面前,举国上下携手奋斗,我们的民族定会从磨难中奋起,愈挫愈勇!致敬那些河你一起,风豫同州,共渡南关的人们,河南加油,中国必胜!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工作精神心得体会篇4

刚刚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是在我国民族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认真总结了我国民族工作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深刻分析了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全面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族工作,对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发展,将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摆在各级统战、民族工作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

为此,我班召开了一次关于介绍中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主题班会,班会心得如下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要做到六个把握,实现四个突破。团支书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六个把握主要内容:

第二,把握一项方针,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确定民族地区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充分发挥各地优势,走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要统筹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既努力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又努力缩小民族地区内部以及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要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既大力发展经济,又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统筹民族之间的协调发展,既支持发展水平较高的民族有更快的发展,又大力帮助发展水平较低的民族加快发展;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既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又要进一步加大国家和其他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实现民族地区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把握一项任务,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可以说,民族工作的奋斗目标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要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不断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切实把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真正形成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

第五,把握一个机遇,即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目标、加快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的主要措施等都十分明确了。贯彻落实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会议精神充分体现到、落实到十一五规划中去。关于这一点,在筹备会议过程中,中央领导同志就明确提出了要求。各地要紧紧抓住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认真研究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各项保障措施。

接下来又讲解了四个突破的主要内容:

民族理论政策的学习和宣传要有新的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是我们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的结晶,是我们党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结果,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认真学习和宣传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对于进一步提高全党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不断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提高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意义重大。要借助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有利时机,掀起学习和宣传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的高潮。

第二,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措施要有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主题是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在完善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上有新的突破。

培养选拔民族干部工作上要有新的突破。要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进一步扩大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提高素质,改善结构,提高层次。

第四,民族工作社会化上要有突破。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工作,关心民族工作,支持民族工作,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良好局面。

: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工作精神心得体会篇5

在茫茫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壮观的蓝色星球,上面住居着一个很团结的国家中国。它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我的家乡拜城县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小城,在那里有着汉族、回族、蒙古族、满族、壮族等。

全国56个民族在1949年一起手拉手、心连心同唱对祖的祝福。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当这曲宋祖英的歌再次萦绕耳畔时,我们不得不会想起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的5.12大地震,这一震,震的天颤抖;这一震,震的手牵手。全国各地的救济钱像雪花一样飞向了灾区,这让所有的民族都团结了起来,去感动灾区的人们。就连一些孩子,在那一刻,也献出了自己微不足道的一点爱心。我心中最喜欢的一个数就是56。因为它代表着我的中华,代表着我们中华的民族。

鲁迅说过一句话: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正如鲁迅的话一样,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民族灵魂的一小部分。从桃园三结义到两万五千里;从开国大典到2008,听!芦笙和唢呐一齐吹响;看!乳燕和雏鹰比翼联翩。56朵鲜竞相开放,装典祖国万里大花园。让先辈的英灵自豪地惊叹,啊!这就是我的中华!这就是我们中华的民魂!

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我们要用先进得思想去和一切的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矛盾的极端分子作坚决的斗争,用我们先进的思想去教导那些思想狭隘的民众,让他们认识到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要发展的必要前提。民族的分裂只能带来流血牺牲,给人们带来的是灾难,是经济的衰退,是历史的倒退。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从中华民族的大局出发,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维护我国多民族统一的传统出发,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时刻保持清晰地思维,

明白什么事是该做的,什么事是坚决不能做的,什么事又是我们要奋力阻止的,因为一种责任,一种爱国的情怀深深地埋在了我们心中,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工作精神心得体会篇6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4日召开会议,听取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稿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讨论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方案》稿,决定根据这次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将文件稿提请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

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保障。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就是为了下决心解决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中存在的障碍和弊端,更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与新时代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相适应,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相适应,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

此次机构改革,必将遵循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扎稳打、持续递进,要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以推进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强调改革必须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就要牢牢把握深化机构改革的四个原则,增强推进改革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党的全面领导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根本保证,完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首要任务。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努力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突出这个最本质特征、发挥这个优势。只有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把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和全过程,优化党的组织机构,确保党的领导全覆盖,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才能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在各方面制度安排上。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完善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保障人民权益、倾听人民心声、接受人民监督的体制机制,才能为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优化协同高效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着力点,改革的目标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优化就是要科学合理、权责一致,协同就是要有统有分、有主有次,高效就是要履职到位、流程通畅。

只有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加强配合联动,提高效率效能,避免政出多门、责任不明、推诿扯皮,下决心破除制约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才能使党和国家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职能更加优化、权责更加协同、监督监管更加有力、运行更加高效。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必须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坚持在法治轨道上进行,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相促进,依法依规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既要发挥法治规范和保障改革的作用,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又要通过改革加强法治工作,做到在改革中完善和强化法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