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心得体会其实也是记录我们内心感受的一种方式,优秀的心得体会是大家在产生了内心感悟后写下的文体,下面是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对疫情个人心得体会精选5篇,感谢您的参阅。
对疫情个人心得体会篇1
近期,四川省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社会生活生产秩序正在逐渐恢复。在疫情防控的上半程,全省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取得优良成绩;进入疫情防控下半程,他们统筹做好各项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使命担当,书写“后疫情”阶段“新故事”。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发出号召的时候,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青年、环卫工、警察、工人、教师等,他们站在了疫情防控的最前沿,成为了国家和人民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的“人民战士”,正是有了他们的全力付出,才有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一个又一个的“好成绩”。当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到常态化防控阶段,他们重新回归自己的岗位,用履职尽责的方式书写了“后疫情”阶段新答卷。
他们,从“一团火”散为“满天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危机时刻,他们向疫情防控一线集结,成为了温暖民心的“一团火”。脱下“党员干部先锋队”红马甲、“党员志愿者”红袖标,回到各自岗位上的他们,始终坚守着为民初心。抗击疫情先锋队队员鄢洪在完成战“疫”任务后,立即投入综合协调和火灾防治股工作中。不管他们站在那个位置,他们为民的初心始终未变。
他们,从“防疫一线”走向“安全一线”。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重于泰山。不管是站在“防疫一线”,还是站在“安全一线”,都是为了更好地守护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俗话说,为官一任,保一方平安!四川省岳池县应急管理局局长蒲锦荣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他每天不是在企业、乡镇、部门一线,就是在去一线的路上,协调解决他们在疫情防控、安全生产、防汛减灾等方面的困难。不管站在那里,他们始终不变的身份,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始终是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和生产安全的“卫士”。
他们,从“疫情战场”转向“演练战场”。中国的成长历程总是蜿蜒曲折的,新冠肺炎疫情只是我们前行中的一个“绊脚石”,我们还需要把那些损害群众利益,威胁群众生命安全的“绊脚石”搬开。“这次演练是县乡两级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后,全县举行的首次大型综合应急演练。”日前,伍袁志向记者简要介绍该县20_年应急救援综合实战演练情况。时刻准备着,防患于未然,才能够打好“有准备”的仗,能够始终抢占先机,用创新的体制带来服务群众的新成绩。
为民一直在路上。“后疫情”阶段,他们依然冲在为民的一线,不曾放松疫情防控的责任,也未停下服务群众的行动,始终心系于民、服务于民、造福于民,把为民初心写在“一辈子”的奋斗之中。
对疫情个人心得体会篇2
因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学校通知开学延期,但为了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要开展线上教学。刚接到通知的时候,自己心里就慌了,作为一名只会站在讲台前上课的老师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整天我都在想,如何上好网络直播课。
于是我开始尝试,在网上找教学视频让学生自己去看,自己开直播教学。刚开始上网络课,每个班进来学习的学生并不多,有些学生进来看一下又出直播间了,有的学生就一直在那点赞刷礼物,还有些是在直播间聊天的都有,没几个学生理会我在讲的是什么。看着直播间里各种陌生的网名,我根本分不清谁是谁,也不知道谁没来听课,下了课自己心里很沮丧,一直在想,我该怎样才能让学生都来上课?
通过区里统一的培训,上直播课的时候,也是越来越适应,我看到直播间的每个学生都显示的是自己的姓名和班级,为了保证每位学生都进直播间听课,我还会对直播时的在线人数进行录屏,下课后再去核查哪些学生没进来学习。慢慢的,学生每天都按时进直播间学习,也没有人乱刷礼物和聊天了,我提问的时候,学生都在屏幕上回答问题,课堂上的学习交流越来越多了,课堂的纪录也越来越好了,直到下课都没有逃跑的,就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保证我的教学正常进行。
对疫情个人心得体会篇3
今天,艾四林、秦宣、王炳林、冯秀军四位教授向我们全国大学生上了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他们对高校思政课的讲授教学发人深省,令我感悟良多。
“灾难是一所学校”,大事难事见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它总会教给我们什么,告诉我们什么,让我们更加明白该坚定什么、自信什么。在这个特殊时期,每个人都被卷入了这场特殊的战役。在这场人民战争中,每个行业、每个人都应该拿出自己最强的气势,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战斗中。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历经过许多磨难,但我们从未被压倒过,而且越挫越勇,赫然挺立在世界东方。这次疫情虽然来的突然,但我坚信在国家和党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中国历史上也有着多次的灾难病害,多难兴邦,每当磨难当头,都能激发出中国人的爱国情怀和无穷的斗争力量。中国建国以来,就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唐山大地震、洪水灾害、非典疫情、汶川地震等许多或大或小的灾害,中国则在克服这一次次灾难的道路上不断磨炼成长,这些灾难既是危机,也是机遇。
现在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继续坚持战疫,不能让最后一步毁了前面的九十九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让中华民族以最快的速度恢复起来,彰显民族坚毅的品性。同时,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响应组织举措,积极配合,若无必要绝不出门,安心在家,不成为潜在的传染源,这便是对国家的贡献。也可以借此在家抗疫的时间认真思考一下自己对未来的规划,找准目标与方向。相信待春暖花开之时,大家都能摘下口罩,露出最美好的笑脸。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中国人民必须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对疫情个人心得体会篇4
初春三月,是春暖花开、草木长青、鸟语花香的美好季节。在全民“战疫”中,党员干部要以“流星赶月”的态度,“不负人民”的决心,在“战疫”大考中不但要“赶路人”,更要做“有心人”,才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保障。
做“赶路人”。泰戈尔说,“光明就在我们的面前,只要你能捱住痛苦,走过重重黑暗。你的负担将变成礼物,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星光不问赶路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光虽弱,可以领航。过去的日子里,来自漫天的星光汇聚成战疫的磅礴力量,带去对荆楚人民的爱,让华夏大地的冬日不再寒冷,为新时期“中国精神”注入有温度的暖色调。
疫情还未结束,越是到关键时刻,越要以“赶路人”的心态对待疫情防控,答好“疫考”答卷。要坚定信仰保持一颗“红色”的心,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落实到疫情防控的具体行动上来。要对疫情防控工作“咬住不放”,俗话说“一步慢步步慢”,疫情防控是一场持久的“马拉松”,必须做好开头,把握过程,坚持到底才能取得“好成绩”;要克服麻痹大意思想,目前疫情防控虽然出现积极的信号,但是“病毒”还未彻底消灭,仍然需要绷紧“战疫”这根弦,因为任何时刻的麻痹大意都可能会让前期的所有努力功亏一篑。
做“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时光不负有心人,时光荏苒,岁月如歌,英烈壮举,精神永存。过去的时光,抗疫擂动战鼓为“三军将士”提振士气,激发“战疫不胜绝不收兵”英雄豪气。今天我们带着对逆行英雄的怀念,接过“逆行者”的枪,向战疫的主阵地发起冲锋,为新时期的“中国精神”注入战斗的原动力。
战疫还未胜利,越是到吃劲时刻,越要以“有心人”的决心吹响“冲锋号”发动总攻势。要有“忠诚心”,对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决落实,做到不打折扣、不讲条件的把组织赋予的任务完成好、落实好;要有“责任心”,在人民群众需要的时候,在组织需要的时候,敢于负责、敢于担责,立起共产党员的本色“样子”;要有“斗争心”,敢于同“形式主义”作斗争,坚决同疫情防控中的“作秀”“摆练”等工作作风说不,激励党员干部在疫线作为,把有限的精力用在疫线防控的具体行为上。
星光不误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无数点星光的聚集成璀璨星空照亮战疫人的前行之路,无数战疫“有心人”的涓涓细流汇聚成汩汩暖流,这个春天在中华大地上奔流向前。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战疫”必胜!
对疫情个人心得体会篇5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是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工作,只有变压力为动力、化危为机,释放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才能够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而在这个关键时刻,党员干部必须动起来,当好助力复工复产“三大员”。
当好政策“宣传员”,“沉下心、扑下身”答疑惑。复工复产中,有的企业存在侥幸心理,认为防范措施“够丰富”,“规定动作”到位了,就可以“一心一意”复工了;有的业主和员工对疫情“认识不深”,认为形势已经明朗,消毒、戴口罩只是“走过场”,安全警惕性不高;有的企业则“叫苦不迭”,由于一些员工处于“隔离期”不能按时到岗,资金运转压力大,漫天抱怨。面对这些问题,党员干部要真正“沉”下去,把政府帮助企业共渡难关的系列政策讲到位,把疫情防控各项要求说清楚,当好“疫”线宣传员,防止“声替力行”“假沉以待”“落实声中落空”,让“疫情防控是前提,有序可控是要求”的总原则落实落细。
当好暖心“服务员”,“少盖章、多做事”解难题。复耕复工复产,是同“解难释惑”问题抗争。但在个别地方,四处盖章、层层证明、屡屡填表等形式主义暴露出来。个别地方企业复工甚至要盖10来个章、要交20来份材料,这实质是一种变相“懒政”。少盖章、多做事,也是“放管服”改革的要求。非常时期,对待企业复工复产,更要拿出“特事特办”的态度来。党员干部要有“店小二”的理念,变“坐等”企业上门为“主动”沉到企业服务,帮工厂简化复工、办证手续,协调好复工复产的“绿色通道”,打通“堵点”“难点”“痛点”,让绿色播撒田野,让工厂飞速“转”起来,让政企共渡难关的决心践行到行动中。
当好运作“策划员”,“出硬招、见真效”促发展。疫情笼罩之下,如何动员员工及时返岗?又如何消除大家心理阴影,及时积极投入工作岗位?供给链、需求链、资金链能否环环相扣?每一个方面都是举足轻重的大问题,都是决定成功复工复产的必备条件,缺一不可,拖不起,等不起。党员干部务必要有“等不起”“坐不住”的紧迫感,主动化身“策划员”,为企业复工复产“出点子”“想办法”,拿出“见招拆招”实招,拿出“抓铁有痕”的硬招,做好“一企一策”,扭住“企业诉求”不放松,解决“难点问题”不含糊,为复工复产扫清障碍。惟其如此,才能让企业更加顺畅地回归生产轨道,才能确保地方发展再上新台阶,书写2020新篇章。
相信,只要我们排除万难,一往无前,就一定会“疫”去云散,艳阳高照的春天将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