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语文3作文通用8篇

时间:2023-06-08 作者:Youaremine

上同学期间我们每个人都写过作文,一篇优秀的作文是建立在认真审题选材的基础之上的,下面是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2023高考语文3作文通用8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3高考语文3作文通用8篇

2023高考语文3作文篇1

一、从命题形式看,标题作文、新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各领风骚:

在所有18道试题中,标题作文9道(分别是:上海卷“必须跨过这道坎”、湖南卷“诗意地生活”、福建卷“季节”、天津卷“有句话常挂嘴边”、安徽卷“提篮春光看妈妈”、江苏卷“怀想天空”、江西卷“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与“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二选一、辽宁卷“我能”、四川卷“一步与一生”),新材料作文4道(全国卷Ⅰ、卷Ⅱ、新课标卷以及北京卷),话题作文4道(分别是:广东卷“传递”、山东卷“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重庆卷“酸甜苦辣说高考”及浙江卷“行走在消逝中”),题意作文1道(湖北卷;所谓“题意作文”,即提供一则材料且材料中暗含某个话题,要求考生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和体会”,“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作文)。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几种命题形式间呈现出“互相渗透”的趋势:部分“标题作文”套用“话题作文”的格局,在前面加上一段引出标题的文字(如江苏卷、江西卷、辽宁卷);“新材料作文”则套用“话题作文”的规定,在后面加上“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的“三自”要求。命题专家的意图非常明确:标题作文、新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都只是考查形式,其考查功能实际上是一致的。

二、从思想内容的指向看,突出了三个方面:

一是关注青年学生的成长,引导考生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比如全国卷Ⅰ的试题,提供了一幅题为“摔了一跤”的漫画,漫画旨意在于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要积极培养青少年独立自主的意识与能力,让他们大胆迎接人生风雨的考验;四川卷的“一步与一生”,意在强化考生的责任意识,鼓励年轻一代迈好生活中的关键“一步”以及走好人生每“一步”。上海卷、辽宁卷等也是如此。

二是注重引导考生从社会现象中体察人生,并在思考过程中澄清自己的灵魂。比如全国卷Ⅱ关于“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的材料作文,直面了社会上存在忘恩负义的人这样一种现实,要求考生就“知恩图报”“和谐互助”“爱心传递”等展开思考,其内涵富有深意;而安徽卷的“提篮春光看妈妈”,重在提醒考生回报母爱、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倡导良好的家庭关系,同样与公民道德建设中关于“孝”“感恩”“回报”的内容紧密相关。此外,北京卷的试题看似极富诗意,其实也暗合时代潮流,因为题目给出的对诗句的“体会”之一是“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

三是重视对创造性思维的考查,强调论理中的思辨能力。比如全国卷新课标卷的考题,引导考生关注、思考“创造”与“发现”;浙江卷的话题“行走在消逝中”,既延续了前三年试题“人文素养与发展”“一枝一叶一世界”“生有所息/生无所息”的核心内涵(以人文理念为核心,分别向“社会”“世界”“自我”三个维度延伸),又进一步强调以“反思”的视角涵盖上述三个维度——这些都体现出高考命题的开放视野与人文色彩。

三、与前几年相比,最突出的倾向是强调写“自我感受”:

今年的命题,特别强调学生作文要贴近自己、贴近生活。从题目本身看,像湖北卷的“感受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着意促进考生认真学习母语、正确而规范地运用母语;天津卷、江西卷、山东卷、重庆卷的试题,几乎零距离地接近考生,都适宜于写自我感受。而试题提示语或“要求”中,更明确提出考生应当写自己的经历与体验。像上海卷的“必须跨过这道坎”,一个“这道”,容易“诱使”考生选写记叙文;湖南卷要求“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江西卷提示“在你记忆的深处”、辽宁卷要求“联系你的感受和认识”、重庆卷提出“亲爱的同学,也许你……有许多经历和见闻要记录,有许多感悟和认识要诉说”等,最典型的当属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还记得你的童年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那些美丽的梦想、单纯的快乐似乎在一步步离我们远去。

苍茫丛林间,玛雅文化湮没了;丝绸之路上,高昌古国消逝了。人类在消逝中进步。

行走在消逝中,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怅惘,也有“谁道人生无再少”的旷达……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行走在消逝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无论话题材料还是提示语中,都集中突出一个“你”字(如“你的童年”“你有何感想”“你自己或身边”等等)。这样的明确指向、反复提醒是前所未有的(故而面对此题,胡乱地编述故事,写诸如科幻小说、故事新编、寓言、童话等是理应杜绝的)。以上各题,命题的出发点无不在于引导考生在真情中感悟生活,检测考生主体感情的体验、对自我生活(包括学习生活)的感知领悟能力。难怪有重庆考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写这道题(指‘酸甜苦辣说高考’),我自己准备的、老师准备的现成的材料,都没有用上。”

四、从文体选择看,相对前些年的“文体不限”已增加了限制性:

比如北京卷、上海卷、福建卷、天津卷、江苏卷、辽宁卷、重庆卷、广东卷、浙江卷等,都规定不能写成诗歌;湖南卷则限定“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而山东卷在“要求”中特别提出“自选文体,且文体特征鲜明”。事实上,即使是没有明确作出限制的,也强调文体特征。就是说,“文体自选”对体裁还是有要求的,只不过不限定某一种,便于考生自己选择。

2023高考语文3作文篇2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老师们都已想不起,猜不出问题的你;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一首《同桌的你》,承载了我们匆匆而过的青春,也承载了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同窗情谊。

春秋时代,齐国著名的宰相管仲,有一个从小就在一起的.好朋友,叫鲍叔牙。当时齐王请鲍叔牙做宰相,但他婉言谢绝,推荐了管仲,管仲果然辅佐齐桓公,使齐国成爲东方的霸主。后来管仲曾对人说:“生我,养我的是父母,可是了解我,帮助我的,却是鲍叔牙呀!”管仲和鲍叔牙的关系被誉为同学关系的典范,所以历来人们把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叫做“管鲍之交”。

其实,这种深厚的同学情谊就是来源于相互理解。鲍叔牙家比管仲家富有,他们曾经合伙做买卖,每次赚了钱,管仲总是多分些,朋友都认爲鲍叔牙煳涂,吃了大亏了。而鲍叔牙却回答说:“你们不明白,管仲的家境不好,他有老母亲要奉养,多拿一些是应该的。”鲍叔牙的这番话,说得他们无话可说,这就是真诚的理解。

今天,我们的生活节奏无疑比春秋时代快多了,几十个人济济一堂,相互交往自然也比古代要复杂得多,这就更需要同学们之间相互理解,更好地相互沟通,才能让同学们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尤其是因为大家朝夕相处,有时也难免有点磕磕碰碰,这时就更需要要互相谅解。毕竟同学之间的摩擦多数都是无意的,只要大家多说几句“对不起”、“没关系”,就能很快得到解决的。

全世界有60多亿人,我们中国也有将近14亿人,而恰恰我们几十位同学能相聚在一个班里,一起学习、生活,这其实就是很难得的缘分。所以我们都应该珍惜这种缘分。有句老话叫“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几年之后大家又要各奔东西,所以这同学之情也就成了一生的精神财富。

2023高考语文3作文篇3

离家不远的公路旁有个很小的广场,家里还没买停车位前,父亲的车便停放在那里。

那是一辆“马自达”牌老款小轿车,年龄应该跟我差不多了。因为从我记事起,爸爸就是开着它到处跑的。现在,它原本雪白光鲜的车漆都有些发灰了,开动起来总会发出一连串的异响,好像来阵大台风就能把车壳吹走似的。总之,它已经十分老旧了,如同垂暮之人,可父亲始终没有换掉它。

几天前,父亲开车送我去学吉他,半路上突遇堵车。就在一辆辆车缓缓有序向前“蠕动”的时候,一辆豪车突然从前面的掉头车道蹿出来,“探着头”等待时机。可能是因为看到父亲的车比较老旧,便肆意地挤进队伍,把我们的车挡在后头。那一刻,我还看到豪车司机那不屑的眼神,心里莫名有了些怨气。

回到家,我拿出不知哪里来的勇气:“爸,是时候把车换了吧?你看,咱家的车实在太难看了!”我终于忍不住,抱怨起来。父亲看了我一会儿,微笑着摇了摇头:“好好的一辆车,为什么要换呢?”我更来气了:“爸,您到底知不知道,别的同学家不是奔驰就是宝马,就你那辆破车最丢人现眼!你看那天堵车的时候,别人就是看你的车旧才故意加塞在咱们前面的。你知道,我当时是怎么想的吗?”这是我第一次大声朝着父亲吼叫,父亲和母亲都很惊讶,片刻不语,家里的气氛一下子陷入了一片怪异的沉寂中……

不知过了多久,母亲先开口了:“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爸爸从白手起家到拥有今天的一切是有多么的不容易,这是他的第一辆车,意义非凡啊!你懂吗?再说我们现在完全没有必要换车,经济条件也不允许换豪车,如果为了面子,爸爸勉强买一辆豪车开着送你上学,你就觉得很安然吗?”妈妈的话堵住了我的嘴。

那晚,我沉思良久……

最终,我诚恳地向父亲道歉,可父亲还是一如既往地微笑着:“孩子,如果你以后想开豪车,现在必须万分努力才行哦!”

现在,我懂得了,虽然父亲的车不是什么豪车,但它见证着父亲的努力与付出。虽然父亲的车又老又旧,却是我最温暖、最舒适的港湾!

2023高考语文3作文篇4

1.研读考纲

研读考纲是高考的“应考指南”,如果对考纲规定的考试内容、范围都稀里糊涂的,复习就会没有明确指向,甚至会出现南辕北辙,重点、难点不分,或是发生抓小放大的情况。

2.用好课本

包括现代文、古文、作文都有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考到已学过课本上的知识点:考题与课本中某篇文章在语言、写法、立意,以及人物性格、主题观点等方面的异同的分析,写作中对课本事例、名言名句的引用等,这都需要考生重视。可以按照散文、科技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诗歌、古文等不同文体,分别有重点地选取有代表性的名家名作的内容加以领会,一篇文章花上五到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温故知新、熟能生巧就可以了。

3.开门见山

“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写文章时直截了当切入主题的写法。考生在一开头就要亮出自己的观点。这种方法在各类文章的写作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占有很大的比例。它的表达角度,可以是开头直叙本事,也可以直接点题;既可以开宗明义揭示主旨,也可以单刀直入点明论点。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所以是考场作文开头的首选方法。

4.制造冲突

作文体裁一般以记叙文为主。写作时,考生在文章开头要善于制造矛盾,在矛盾中展开故事情节才能吸引人。写作时,考生如果跳出常规“顺叙”思维,制造矛盾冲突,就可迅速抓住读者的心,吸引评卷老师读下去。另外,在文章开头即向读者展现事件的矛盾焦点,利于增强文章的曲折性和可读性。

环境描写既可以渲染气氛,又可以衬托人物、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在文章开头先写一段场景、情节描写,能为故事提供一个背景,将读者带到一个特定的故事氛围中,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

5.善用名言

文章开头引用一些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可以吸引读者,突出中心。这种开头法,也是考生容易掌握和便于使用的方法。多数考生都会记得几首古诗、几句格言或名言。名言警句式的开头如果运用得当,往往能增强文章的气势,但是考生引用时要尽量准确,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

2023高考语文3作文篇5

树叶、草根、落花顺流而下,省时省力,鱼儿逆流而上,勇做潮流中的挣扎者。于是,我们为鱼儿歌唱。

盲目跟风,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从众心理。无论是先前的哈韩风,还是如今的“中国大妈”横扫华尔街,引起“金荒”。在人们一笑而过之后,是深刻的思考,跟风给人们带来财产损失的同时,也矮化了人格的高度。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跟风”盛行的社会,拒绝跟风才能找到价值之所在。

专业影评人士常说,中国电影离国际水准还有很大差距,很多方面都有欠缺。另外,内容恶搞化,低俗化似乎成为票房的护身符。电影存在普遍跟风的现象,是因为中国人对中国电影行业的溺爱,致使它不能快速成长。在我看来,电影商品化只是影响其快速成长的一个方面,更多的是电影行业缺乏一种板凳坐得十年冷的执着态度,为追求高票房,高效益,普遍跟风,将经典作品翻拍得面目全非,而这是一种致命的行为。李安的作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收获了多项奥斯卡大奖之后,人们对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好的作品不一定要大制作,大阵容,不盲目跟风,寻找自己的生命主线,便是一部为人所称道的优秀作品。

在《宫》《步步惊心》等穿越剧大红之后,人们逐渐对这种不合逻辑的娱乐剧产生排斥,此时一部《甄嬛传》横空出世,成为一部无论你怎么换台也不会停播的电视剧。究其原因,是导演没有盲目跟风。用一种淡淡的情调,融入中国元素诗词琴赋,使作品有很高的观赏性。可见拒绝盲目跟风,积极探寻一条新的道路才是立足社会的根本。盲目跟风只会让人显得肤浅,有失大雅。

人们对美的追求是亘古不变的一个主题,“笑靥如花”,映面桃花别样红等是那个时代的追求。时尚也是一种对生活的回馈,它让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随着全球一体化,时尚的浪潮以不可思议的样貌狂卷全球,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人们说起时尚的话题,总能侃侃而谈,神往不已。然而,在我看来,真正的时尚并不是名包名装,而是不盲目跟从,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风格路线。套用一句话说:生活中不是缺少时尚,而是缺少发现时尚的眼睛。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高博说:你觉得自己不够时尚吗?活出自己,你就是时尚。

鱼儿如果顺着水流,和树叶、草根、落花一起流下,那么它将不会看到前方的美景,更不会体会到搏击的快乐与余味。

我们是自然界大生命中独一无二的一滴,拒绝跟风,活出自己,散发庄严而神圣的光辉。因为,生命不须雷同。

2023高考语文3作文篇6

1.有资金而没有知识越拼搏,失败的可能性越高,有知识而没有资金,小小的会出都有回报。----------李嘉诚

2.有一件事情是十分清楚的:创新思想不是那些专门从事开发创新思想的人的专有领地。——美国管理学家《致未来的总裁们》

3.创新,可以从需求的角度而不是从供给的角度给它下定义为:改变消费者从资源中获得的价值和满足。——彼得·德鲁克

4.鱼放三天发臭,客住三天讨嫌。——富兰克林

5.过头饭别吃,过头话别说。——佚名

6.隋侯之珠,国之宝也;然用之弹,曾不如泥丸。——汉·刘向

7.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普罗泰戈拉

8.如若说,在创新尚属于人类个体或群体中的个别杰出表现时,人们循规蹈矩的生存姿态尚可为时代所容,那么,在创新将成为人类赖以进行生存竞争的不可或缺的素质时,依然采用一种循规蹈矩的生存姿态,则无异于一种自我溃败。——金马着《世纪罗曼司》

9.创新时代实际上是信息时代的天然的伴随物。尽管我们掌握了新的信息,但仍然有薄弱环节,它不是出现在信息的创造上,也不是出现在信息的贮存上,甚至也不在信息的获取上,而是出现在利用新的信息去做新的事情上。——吉福德·平肖第三

10.将来,先进国家生产的产品价值只有很少一部分是从蓝领工人的劳动及从资本物中得来,而主要是从设想和创新中得到的。——吉福德·平肖第三

11.作为一个未来的总裁,应该具有激发和识别创新思想的才能。——斯威尼

12.在创新活动中,只有知识广博、信息灵敏、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易于在多学科、多专业的结合创新中和跳跃性的创造性思维中求行较大的突破。——朗加明??

13.在识别创新思想方面最成功的公司总裁,总是善于同有创新意识的人打交道的,善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包括听来有点古怪的意见。……为了获取创新思想,作为公司总裁必须乐于承认和接受由创新思想带来的种种不愉快。——斯威尼

14.人具有动物所没有的东西——创造性、想像力。——马克斯韦尔·莫尔兹

15.这种创新代表着社会所需要的东西:首创性、进取心和创造精神。——佚名

2023高考语文3作文篇7

标准,你为何如此重要?

当我们拿着满分试卷回家后,家长的亲吻源源不断;但当拿到一张不及格试卷时,得到的只是一个巴掌。然而我满心欢喜拿着差两分就满分试卷回家时结果却跟不及格试卷结果一样。心里不禁生出一个疑问:标准,你真的如此重要吗?

我想说:不!

不可否认,我们都想要一个达到标准的试卷,对于家长们来说便更是如此。然而,一张达到标准的试卷就能说明我们真的全部理解了知识,全都掌握了知识吗?诚然,或许家长们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取得很好的成绩,这确实是每一个父母都的心理,但是,达到了一个标准便是亲吻,低于这个标准便是巴掌的行为真的合理吗?难道一张98分的试卷不及一张61分的及格卷。只因98分没有得到满分这个标准便是巴掌,只因61分满足了及格这个标准便亲吻。那我们学生以后要怎么做呢?

若家长坚持这种做法,那学生会不会在发现自己不能达到满分而只能达到高分,却想得到家长们的表扬,选择放弃高分而只是达到及格呢?那以后的学生是不是只会安于现状,达到及格便可。因为高分还不如一个及格标准,所以学生们会不断安于现状止步不前,不会想取得高分,那有些知识便不再去理会。我想这并不是家长们的初衷。所以,标准也没有如此重要。

正如当代诗人郭小川说:“但愿每次回忆,都对生活不感负疚。”希望家长们也明白,标准不能衡量一切,因而,有时我们也大可不必太注重标准,让我们对生活不感负疚,就像麦克阿瑟所言:“当生活都用标准来衡量时,那社会便不再有温情和喜悦。”对啊,标准确实可以衡量一些东西,但它只是一个标志性的东西,并不能代表一切。钱钟书在美国留学期间,他的导师并不用标准考试成绩来衡量一个人的付出而是结合他平时的表现综合思考。便对学生有一个很好的定论,学生也会不断努力向前奋进。因此,钱钟书一生最敬佩的人便是他的导师,因而钱钟书取得如此的成就也受其影响。试想一下,倘若这位导师也想漫画中的家长般,如此注重一个标准,结果又会如何?还会有如此成就的钱钟书吗?他还会成为钱钟书最敬佩的人吗?

危害如此,痛心也在此。

反观当下,多少人追名逐利,只为一纸文凭和所谓的标准,争得头破血流,最后也一无所获。为何不把标准看淡些,正如汪国真所说:“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这红尘,太污太苦太锦簇;这人情,总浮总疏总麻木。愿我们所有人都能把标准看淡些,然后去追逐诗意和远方,不留负疚。

2023高考语文3作文篇8

探索自然,让你认清自然美的本质。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任何一个细节之处都有可能孕育着美,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着探求精神。你可曾知道处于洪水或大火中的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它们聚成一个球,越过水流与裂(烈)火,最外层的蚂蚁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全集体,这难道不是一种美吗?你可曾知道,凶恶的鄂(鳄)鱼也会有温柔的一面,安静张大嘴巴让千禧鸟觅食,这难道不是一种和谐之美吗?你可曾知道苹果梨藏着五角星,海底深处也会有着顽强的海星,海豚会不顾一切的救人,又或者花朵里也许蕴藏着另一个世界。在自然中行走,善于探索,你便会发现自然有其美的令人炫目的一面。

探索心灵,让你认清心灵美的本质。浮华的世界,我该去何方?朝山谒水,扣经问史,回答是的声音说:“看一看你自己的心灵吧!”静下心来探索,我的心里有“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的决心,我的心里有“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倔强与傲岸。这些,难道不是心灵的美吗?哦,我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了。跟着自己的内心,用心灵去探索、去发现。

无奈吾心已尘覆,随那流水入西天。

不记何时拂过你的笑脸,在那春暖花开的季节。你说要离我而去,因为这不是属于你的春天。说后转身踱去,瞬间化成云烟,只留我在那蝶扰虫鸣的地点,流泪问你:时间,何时再能见面?

时间在流逝。春,匆匆路过,未带一袖清风,未留一抹云烟。像童时河边玩耍,踩在沙滩的脚丫转身被河水重新填埋;像幼年随地撒尿,印在地板上的水迹回眸间便被蒸成水汽;像少年湖边嬉戏,留在水面的涟漪被湖水吞噬抹去;像如今的昨天,剩下的回忆一夜变成空白,一丝不留的随时光消失在深黑的夜晚,抓不住,唤不回。

春天,希望仍在,虽然岁暮阴阳催短景;夏天,激情仍在,虽然门前流水尚能西;秋天,果实仍在,虽然一蓑烟雨任平生;冬天,憧憬仍在,虽然天涯霜雪霁寒宵。没有什么离开,虽然时光很快;没有什么不在,虽然流水逝去很快。该做的不是闲梳妆,独倚窗,徒增愁容,徒添哀伤,而应趁艳阳,霸占山头,开怀畅饮,放声歌唱!

是的,既然冷眉转身对,不如吾笑转身回,就算难舍时光恋,总得竭力一生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