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医生2023心得体会7篇

时间:2022-12-19 作者:Mute

我们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也是我们思考问题的过程,心得体会,贵在写出真情实感,以下是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最美医生2023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最美医生2023心得体会7篇

最美医生2023心得体会篇1

李晓正,现年61岁,洪江市洗马乡花柳村卫生室医生,从医41年,始终把老百姓的健康当做自己的事,给80岁以上老人免费治病,70岁以上的老人看病只收成本费。同时,他热心帮助关爱留守老人和孩子,深受当地老百姓的爱戴,被称为他们的“健康守护神”。他用自己艰辛的付出和无私奉献赢得了“最美乡村医生”的荣誉乳房,为进一步弘扬李晓正爱岗敬业、默默奉献。一心为民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教育示范作用,在院领导的安排布置下,学习李晓正无私奉献的精神。

他认真履行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职责,“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工作的进步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他抱着为患者负责的精神,积极做好各项工作,热情接待每一位患者,把爱心献给患者,服务于社会。

做为一名普通的临床医生,本人能积极参加各项业务培训,不断吸取新的医疗知识,自己的业务水平也在慢慢的有所提高,掌握了农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认真负责处理每一位病人。以李晓正医生为榜样,履行自己的本职工作,克服不足,掌握更多的医疗知识,争取创造好的工作成绩,为广大农民排忧解难。

曽照寿

最美医生2023心得体会篇2

看了“寻找最美乡村医生”颁奖晚会,这11位医生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感动,更是心灵的震撼、灵魂的洗涤。

他们是乡村最美的医生,是因为他们都有一颗金子般的心,都有一种对生命不离不弃的执着情怀。因此而赢得当地乡民和世人从内心视他们为心目中的最美天使、生命救星、牵挂的守护神,用心拥戴和广泛赞誉。

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不同凡响的故事,他们都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为了大山里的居民,为了草原上的牧民,献出了自己的青春。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信念、有理想,他们甘愿清贫、甘受病痛折磨而无怨无悔。这种信念、这种理想让我深受感动。和这些最美乡村医生相比,条件要好得多,付出要少得多,和这些最美乡村医生相比,我平时再苦再累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和这些最美乡村医生相比,我觉得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的国家之所以能够有今天的辉煌,就是因为当年有一批又一批那些乡村医生一样的守自己的信念的工作者前赴后继的努力。

病人们的天真纯朴医生工作环境的艰苦、卫生室条件的简陋、医生对牧民们的关爱等等,都让我感动。在祖国极其艰苦、恶劣的“老、少、边、贫”的地方,一群乡村医生用他们真诚、善良、美丽的举止,生动诠释和践履了救死扶伤的奉献精神,也因此赢得了中国“最美乡村医生”的赞誉。感动之余,我不能再无动于衷。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许不会有钟晶的坚持,也许不会有居马泰的无私奉献,也许不会有张振江的无怨无悔,也许不会有于谢爱娥夫妇执着??但是我会从点点滴滴做起,从普普通通小事做起。

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白衣天使的含义,我才知道了自己肩上扛的是一付怎样的重担。医道漫漫,医道艰难,在我平凡的岗位上?用我平凡的工作我将不遗余力地为着我们的卫生事业而不懈的努力。

最美医生2023心得体会篇3

“寻找最美乡村医生”那些平凡却又伟大的乡村医生们的感人事迹,让同样作为一名乡村医生的我内心深受震撼仿佛接受了一场心灵的洗礼。他们长年扎根农村,弘扬乡村医生“执着坚守、甘于奉献”的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勾勒出“白衣天使”的大爱形象,诠释了“医者仁心”的生动内涵。他们的人生经历,看似迥异却也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那就是在这个光荣称号的背后他们都饱尝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辛酸,却赢得了人民的独特的爱。我在观看了最美乡村医生及幕后感触颇深,居马泰、李前锋、邓前堆、钟晶、陈凡经、王布和、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把自己置于脚下,把病人端在心头,把生命举过头顶,想尽办法为乡村的老百姓解除痛苦,这就是乡村医生的价值。

首先我感动于他们对医疗事业有着无比的敬业和执着。这些最美乡村医生的物质生活极为匮乏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他们都是凡人他们也有家庭儿女有生活的各种牵绊,当面对生活的种种诱惑时也会有内心的挣扎,但是当面对那一双双质朴的眼睛,他们毅然选择了坚守自己的岗位。在这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他们在用自己的行动撰写着传奇。我现实中的工作平平凡凡,没有豪言壮语,细细碎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路走来遇到过困难、挫折,遭受过病痛苦难。可是在这些最美的乡村医生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了。或许从这写最美的同行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古人说医生承担着救死扶伤的重任,因此需要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综合{乡村医生观后感}.

素质建设,具备过硬的医疗技术知识水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以他们的“精神”作为标尺作为镜子时刻查找自身的不足不断加强学习爱岗敬业在奉献中实现自身价值为人民的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美医生2023心得体会篇4

贺星龙,36岁的乡村医生,坚持16年风雨无阻,不收出诊费,电话随叫随到,24小时上门服务。截至今年,他骑坏6辆摩托车,背烂12个药包,服务28个行政村。总行程40余万公里,印发4000余份传单和名片,出诊17万余人次,向孤寡,贫困患者赠送药物价值4万余元,赊出药费5万余元。用无私奉献高歌着一曲曲爱家乡、爱父老乡亲的大爱之歌。

贺星龙1980年出生,出生在山西省大宁县乐堂村,乐堂是大宁出了名的贫困村,1996年,贺星龙考上了卫校,但三千多元的学费让全家犯了愁,母亲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才找出302元钱。就在贺星龙以为求学梦要破灭时,善良的村民们伸出了援手,你家三十,我家五十,把他送进了学校。

贺星龙12岁时,最疼他的爷爷去世了,那时爷爷才50岁出头,一场重感冒引发了肾衰竭。“如果及时治疗,爷爷肯定能活下来。”从那时起,贺星龙就萌生了当医生的念头。

贺星龙考取卫校三年后,成绩优异的贺星龙主动放弃留城机会,回到村里当了一名医生。贺星龙回来前,村里没出过一个专业医生。贺星龙就成了“80后”乐堂村医。

贺星龙在当村医期间,骑坏7辆摩托车,用烂12个行医包,行程40多万公里、足以绕地球10圈……与许多年轻人不同,的贺星龙从卫校毕业后选择回乡当村医,守着黄土,守护乡亲,一守就是十八年。

十八年来,贺星龙怀着感恩的心,对父老乡亲有求必应。他承诺24小时上门服务,从不收诊费。村里人有事一招呼,贺星龙马上就赶过去。有些乡亲付不起药费,贺星龙就记个账,但他从不催账,后来干脆把账本全都烧掉。有人问贺星龙,你有行医的本领,为什么不出去挣大钱?贺星龙说,我不能走,走了就对不起良心,对不起曾经帮助过我的老百姓。我在哪里当医生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看哪里最缺医生。贺星龙就是这样,把自己全部交给了乡亲们,默默守护着他们的健康和平安。

每年腊月,贺星龙都是村里最忙的人。村民们讲究“正月不看病”,“老病号”要赶在年前把病看了,把药备上。

对贺星龙来说,除夕夜出诊不只一次。因为那句“24小时上门服务”的承诺,他没有拒绝过一次出诊,风里雨里,随叫随到。

村里留守老人多,大事小情都喜欢找贺星龙。平时,他作为村里的年轻党员,带着大伙引水、修路、栽果树,村里的事儿样样离不开他。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是医生的天职。《榜样3》专题节目嘉宾贺星龙正是一位牢记宗旨、践行天职的80后乡村医生。

医者仁心,更是良心、善心、责任心。遍布各行各业的共产党人,都应该像贺星龙那样,把党的宗旨与自己的本职工作密切相联,用具体的行动服务人民大众。

最美医生2023心得体会篇5

眼含热泪看完了中央电视台cctv4播出的“寻找最美乡村医生”节目,乡村医生们的事迹感人肺腑,他(她)们的人生朴实无华,却闪耀着一种人性美的光辉,让我动容,心弦被深深的震撼。

没有人要求乡村医生们承诺什么,乡村医生们也不是非要选择医生这个职业,很多人因为免费为病人看病,债台高筑。就算不乱收费,仅仅收取一定的医药费,又何至于如此欠债累累?

是什么支撑乡村医生们这样十几二十年如一日地扎根农村,以苦为乐,为千家万户送去健康、送去温暖?我想,是乡村医生们善良的本性,是可贵的爱心,是沉重的责任心,是高尚的医德。乡村医生们用自己默默无闻的行动,用长年累月的坚持,诠释了什么是人世间最美的心灵?什么是人世间最宝。。。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人的心灵。

眼含热泪畅常扳端殖得帮全爆户看完了中央电视台cctv4播出的“寻找最美乡村医生”节目,乡村医生们的事迹感人肺腑,他(她)们的人生朴实无华,却闪耀着一种人性美的光辉,让我动容,心弦被深深的震撼。

没有人要求乡村医生们承诺什么,乡村医生们也不是非要选择医生这个职业,很多人因为免费为病人看病,债台高筑。就算不乱收费,仅仅收取一定的医药费,又何至于如此欠债累累?

是什么支撑乡村医生们这样十几二十年如一日地扎根农村,以苦为乐,为千家万户送去健康、送去温暖?我想,是乡村医生们善良的本性,是可贵的爱心,是沉重的责任心,是高尚的医德。乡村医生们用自己默默无闻的行动,用长年累月的坚持,诠释了什么是人世间最美的心灵?什么是人世间最宝贵的真情?什么是人世间最动人的大爱?

这次“寻找最美乡村医生”是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新华社中国图片社、爱国者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一次大型公益摄影活动,是又一次感动中国的盛举。

长期以来,“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困扰我国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的突出问题。正是有了广大乡村医生们的甘于奉献精神,保障了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乡村医生们做出的重要贡献,值得全社会的尊重和关心,值得我们去发现和讴歌。

乡村医生们的感人事迹,说明了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也能创造不平凡的业绩。艰苦的环境,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意志,磨练一个人的情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攀比职位的大小,薪酬的高低,工作的轻重,但我们是否对比过贡献的大小?即使我们的付出比别人多,所得比别人少,我们又何必耿耿于怀呢?想想乡村医生们,我们不感到羞愧吗?

但愿我们的广阔农村,能更多一些最美乡村医生,更多一些生命的守护神,更多一些白衣天使,让美好和真情永远传承!让我们的社会多一些温暖和感动!

最美医生2023心得体会篇6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这样一个医生》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杨医生为乙肝患者人工呼吸,为服慢性病药物引起的便秘患者通便,我深刻体会到我们医疗服务讲的不仅是自身临床领域的专业素养,还有服务。我们医疗服务的是患者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兼备。与患者拉进心理距离,切实关心患者身心健康,把病人当家人。

杨医生十年如一日,对自己医疗事业始终满腔热血,风雨不改,坚定自己的信念与原则,拒绝利诱,真正心系患者,不忘学医初心,牢记从医使命更值得我们钦佩与学习。作为最基层的社区医生,在她从医25年间,开出的药方最大的是101.8元,最小的只有0.27元,甚至还有给老人家介绍用食疗补钙的零元药方。观看完这个影片我真的很感动,这是一个故事改编,我相信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一定也有很多这样的事例、这样的医生。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满满的正义感,责任感以及使命感,她完全体现出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崇高的职业素养。

好医生拉近了医患距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抓手;培养医师要注重医德教育,医疗服务要包括人文关怀;全社会要培育尊医氛围,让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医学队伍。

最美医生2023心得体会篇7

刘贵芳,女,43岁,广平县南阳堡村医生。27年来,她在为乡亲们提供健康保障的同时,还义务照顾村里患慢性病的100多位留守老人,将他们视作自己的亲生父母。她连续5年被县卫生局评为先进个人、连续3年被评为“县三八红旗手”,2009年,她被卫生部授予“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荣誉称号,2012年央视“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大型公益活动被评为“活动最爱关注乡村医生”。

她是老人们随叫随到的“救护车”

“王大娘,你别慌!按我跟你讲的,先吃药,坐下来,深呼吸,我这就过去!”11月22日中午,正在广平县南阳堡村村卫生所吃午饭的刘贵芳接到电话,马上放下碗筷,穿上白大褂,背起白色急救箱,急匆匆出了门。

打电话的是村里82岁高龄的王秀婷老人,她和老伴都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儿子又外出打工不在家。“知道俺们行动不方便,刘医生总是主动上门打针送药,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总是随叫随到。喂俺们吃药,给俺们按摩,真像亲闺女一样。别人的手机号码俺记不住,但贵芳的手机号俺俩都能背。她的手机24小时开着,比救护车都及时。”王秀婷老人动情地说。

今年43岁的刘贵芳,已经在广平县南阳堡村当了27年村医。南阳堡村是一个有3600多口人的'大村,60岁以上的老人有600多个。随着年轻人外出打工的增多,那些患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等慢性病的留守老人的生活起居都成了问题。于是,刘贵芳在为乡亲们提供健康保障的同时,还主动承担起了照顾留守老人的重任,特别是对患慢性病的100多位留守老人,刘贵芳更是关爱有加。

――81岁的王春井老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身体还偏瘫。刘贵芳不仅主动上门为他义务诊治,而且经常给他送吃送穿。看到他住的房子非常破旧,她还自掏腰包为王春井盖了房子。

――75岁的低保户江木爱贫血,身体虚弱,几乎每次流行病都落不下她。每有流行病发生的时候,刘贵芳总不忘提前把预防方法告诉老人,还免费给她送去预防药物。

――60多岁的翟书香是糖尿病患者,每天都需要注射三次胰岛素。老人患病8年来,刘贵芳都是主动上门给她注射,从没漏过一次……“这么多年,村里哪个老人的情况你都记得一清二楚,记性怎么那么好?”经常有村民好奇地问刘贵芳。“如果你把他们当成自己的爹娘,你的记性也会很好。”刘贵芳总是笑着回答,笑容温暖而亲切。

她是村民们放心的健康“守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