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活动总结的时候,一定要将活动中的经验都回顾一下,撰写活动总结是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的,下面是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教育读书活动总结6篇,感谢您的参阅。
教育读书活动总结篇1
书籍,可以净化灵魂,升华人格。读到一本好书,就如同邂逅一位伟大的老师。为了营造读书氛围,鼓励学生与书为友,“一路书香,快乐成长”,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审美情趣和文明水平,让浓浓的书香伴随学生的健康成长。结合我校开展的“营造书香校园”活动要求,为了班级能够书香盈室,为了孩子们能够宁静志远,使其真正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班级拟定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一、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要让学生走上阅读之路,首先我们要有良好的班风。在班级建设上,我与学生共同努力,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用环境来引导学生走入“书香”。班级的书香氛围营造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利用好板报这一有效宣传窗口。用心出好每期的黑板报。板报内容内容包含诗歌、成语、美文诵读、名言警句等。在内容选择上尽量围绕每期不同的主体,选取不同的内容供学生诵读品味,积累运用。其次建设好班级专栏。班级中我们共开辟四个专栏,分别是:书海之旅、读书卡片、阅读作业、图书角。“书海之旅”专栏旨在激励学生热爱读书。在不同时期,将学生中在阅读过程中写的读书体会、感悟,摘抄的好词好句、美文片段,张贴到上面,以此带动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作业”专栏的开设是通过在学生中征集从而开设的新专栏。里面展现的是学生在阅读中、学习中、生活中一些巧妙的手工、绘画、诗文、书法等特色成果。给学生一个更好的展示空间,让学习生活变得活泼生动而充满生趣。“读书卡片”是学生每读一本书记录的作家资料、历史人物、作品人物分析等制成的卡片,美观实在,选优登出。“图书角”里摆放着同学们自己凑的书籍和从图书室里借来的书籍,由图书管理员负责借出、收回,做好记载、保管,每遇破损则及时补修。图书角让学生们每天走进教室都能在书籍中开启新的一天——与书为伴。
教育读书活动总结篇2
?偷影子的人》由法国作家马克·李维创作的长篇小说,于2010年首次出版,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以温柔风趣的写作风格,描写了一个老是受班上同学欺负的瘦弱男孩,因为拥有一种特殊能力而强大:能“偷别人的影子”,因而能看见他人心事,听见人们心中不愿意说出口的秘密。他开始成为需要帮助者的心灵伙伴,为每个偷来的影子找到点亮生命的小小光芒,是一部唤醒童年回忆和内心梦想的温情疗愈小说。
我最喜欢的书是《偷影子的人》,这本书讲的是成长。成长一直是一个美好的代名词,它意味着我们褪去年少的青涩,走向更为广阔的成人世界,但成长也是需要代价的,我们开始学会隐藏内心的真实需求。曾经脱口而出的那些真心话,也不敢毫无顾忌的说出口。渐渐有了自己的小秘密,有的时候我们渴望有那么一个人,他能读懂我们的内心,看到那些困扰我们很久却不敢说出口的小心思。而这本书里的小男孩就有偷别人影子的特异功能。
通过这些影子,他看到了别人潜藏心底的心事和难以开口的秘密,凭借这个特异功能,小男孩成为这些需要心里倾诉人的伙伴,为他们找寻了内心的光亮。作者是马克李维,用他独有的写作手法,将贯彻着我们生命中的亲情、爱情、友情编织成一个个能唤醒我们内心温柔与柔软的故事。其中最感动的就是单身母亲的爱,她一直默默地给予孩子最多的体谅和支持,直到生命的最后也没有让自己成为孩子的负担。故事中的遗憾就是提醒真实世界的我们,对亲人可以做得更多。书中的“你偷走了我的影子,无论你走到哪里,我都会想着你。”这句话很让我喜欢。
教育读书活动总结篇3
将读书活动开展下去,我首先保证给足学生阅读的时间。我要求学生每天中午只要作业完成后,就可以阅读书籍,尤其在周三和周五,更是雷打不动的阅读时间。除此以外,每周还利用一节语文课或班队课的时间进行阅读交流,及时将读书后的>心得体会与同学分享,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了让学生们有好书读,我一方面将学校发放的《阅读》《小主人报》《未来科学家》挂在班级图书角上,一方面还引导学生将家中的优秀图书带到班级中,相互之间交流。对于班级图书角,专门配备1-2名学生作为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班级图书的借阅、登记、归还等工作。当然,学校图书室老师的支持也给了学生们很好的阅读机会,很多时候,我常常私自向图书室的沈老师打招呼,给我班学生多几次借阅图书的机会。而学生们也格外喜欢。他们借来的书籍,不仅仅是各人自己阅读,还在班级里互相传阅。这就大大增加了学生读好书的机会。
有付出必有收获。本学期,虽然我班学生读书并没有多少可供量化的成果,但从很多学生的写作水平大大提高了也可见端倪。雨果说:“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确实好书就如同是好的生活教科书。它能够教人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要我的学生们能在我的引导下,变得热爱读书了,变得喜欢思考了,学会怎样做人了,这,或许就是他们读书后的收获。
教育读书活动总结篇4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领导同志有关学习和读书的重要指示精神,倡导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文明风尚,全面构建学习型社会。根据教育局统一安排,九月份我校开展了争当书香校园、争当读书标兵“兰台读书月”活动,为总结经验,开展今后的读书活动,特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组织发动,宣传“兰台读书月”活动的精神实质,使每一位教师都切实领会活动的目的、要求及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针对教师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需要,学校根据上级统一安排,开放了图书室,配备了一些教育专著、专业知识方面的书籍,使教师能够从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功底、了解教改动态,学习新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的本领。在读书的基础上,学校定期组织的读书心得交流和研讨活动,使教师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习、解惑。在青年教师中开展晚自习自学的活动,让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每天都有学习任务,从读书中增长知识,成长起来。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制度和奖罚细则,确保活动持续有效的开展,防止“一阵风”刮过的不良倾向。有活动制度的约束和指导,使教师普遍感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做起来易行。
学校召开全体教师会议,明确“兰台读书月”活动的主旨是“倡导全民读书,共建文明钟祥”。引导教师认识、体味、畅谈读书与社会发展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倡导“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风气。制定了教师读书活动计划和具体实施步骤,鼓舞教师大量阅读经典书籍,使教师素质得到升华。
三、建立学校、教研组、教师三级网络。学校负责整个活动的资料、资金、场所保障;教研组负责组织教师参与、实施;各位教师积极响应,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阅读、研究、撰写论文等各项工作。在本次活动中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了读书征文活动,学校在语文、数学、英语、政史、理化五个教研组中评选出了五篇优秀征文,挂在学校开办的洋梓中学兰台读书月活动交流博客上,由老师们推荐评选出两篇征文《送给老师的心灵鸡汤读后感》、《坚强的面对一切》作为活动的一等奖征文。
四、各项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先后开展了读书笔记展评、开辟了读书心得体会网上专栏、好书推荐活动等。教师共推荐好书50多本,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80多篇。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教师的自身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通过读书活动,教师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感受教育大师的风范,领悟素质教育的真谛,提高文化知识素养,增强教育管理的水平,对科学研究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课题研究的水平逐步提高,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这项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
教育读书活动总结篇5
回首整个读书节,无论从量到质,从意义到效果,从参与度,无不令人惊喜。我们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读书节的传接任重道远。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特提出以下建议和想法。
1、读书节将为社团提供一个更好的展示平台,走进社区,面向汕头,面向粤东。
如与招生办合作,利用社团到各中小学中广泛展示汕大社团的良好形象,推广汕头大学桑浦山读书节的精神,营造良好的氛围。
与汕头各媒体联合举办读书电视论坛、与汕头图书馆联办读书节等等,促进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的有效融合,促进汕头与汕大的相互了解。
如与汕头中信物业等合作开展社区文化读书节等活动。增强社区文化中的读书氛围,提高汕大在汕头的知名度。
让读书节走进农民、走进民工、走进那些需要书籍的人们。
2、将读书节的活动本土化、实用化。
通过读书节的举办,引导汕大学生参与"汕头精神"的讨论。"海纳百川,自强不息"是"汕头精神"的核心内涵,是汕头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它揭示了汕头精神特有的传统文化、华侨文化、特区文化和海洋文化的深刻含义,体现了自古以来汕头人民所具有的开放、奋斗、图强的共同精神品格,体现了汕头城市的地缘地理特征,是全市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汕头发展的精神动力。
"汕头精神"的形成需要精心培育、积累、打造和锤炼,汕头大学作为粤东地区唯一的综合性大学,应更积极地关注粤东、关注汕头。读书节的举办,将推动汕大学生着眼潮汕文化,关心汕头的发展,群策群力振兴汕头。这也表明读书节的活动将本土化,多一点潮汕味,多一点实用主义。
3、实现提前三个月策划,提前一个月宣传的方案。
读书节是在三四月份进行,与文学院学术活动月和法学院的学术活动月存在时间上的冲突,今后的读书节将实现提早策划,提前宣传的方案,提前让相关社团进行准备,让社团成为读书节活动的有力先锋。做到先知先觉,在各类大型活动中凸显读书节的特色与优势。
4、在过往成功的经验基础上,更加量化、准确地把握该项工作,使之更为集约、有效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对该项工作深入跟踪,加强与非本校部门与组织和具体参加活动的学生的沟通,总结和把握活动的得失,使学校、学生组织和学生能一起客观、有效、不断地找到该项工作的可增长点,使之紧跟学校改革与校园建设与学生需要变化的形势,永葆生命力,并发挥对学生素质拓展越来越大的的作用。经过十多年的实践,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将更注重对该项工作的理论总结和提升,并把读书节与图书馆建设、校园文化活动有效结合起来,使读书节成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图书馆完善的精彩部分。
教育读书活动总结篇6
读书活动是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载体。为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经过行政研究,确定了读书活动的主题为“书香润泽人生,教育启迪智慧”,努力打造书香校园。旨在营造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读书氛围,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切实转变理念,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实现全面提升质量的目标。
一、宣传发动重落实。
为确保读书活动有效、深入、有序地开展,每学期都开展的专题读书活动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常规制度,我校成立了以王建忠校长为组长,以副校级领导为副组长,中层、年级组长为组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根据活动目的,层层落实责任,分配任务,并制定了便于操作的活动计划,使得读书活动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确保了读书活动落到实处,顺利实施。每个学期都有读书节活动方案,主题鲜明,详实可操作,并得到有效落实。各项活动形成了传统和特色,校园的文化底蕴得到了丰富,教师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提升,学生的素质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在校园网开辟读书专栏,及时报道开展的活动,另外拓展新兴的信息化平台微博,展示学校窗口,扩大影响。再者,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师培训活动的经费得到有效保障。
二、教师读书荡涤智慧。
根据教研员的学科推荐以及适合学校教师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学校在寒假专题学习中为全体教师们购买了推荐两本好书《如何评课》、《教师的智慧》;启动了主题“善读善择善思善行”的读书活动仪式,教科室下发了为教师精选的好书《留一块黑板》与《一盏一盏的灯》,分发人手一本读物供教师们精心、静心开展阅读。数学组十多位老师还在杨老师的建议下,学校专门添置了贲友林老师的最新著作《现场与背后》,以“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利用教研组组织研讨,为改革数学课堂提供借鉴,原来数学也可以这么简单。
要求教师上传校园网及博客交流至少每学期3篇读书心得和每月2篇教育随笔;每学期初组织至少一次教师读书沙龙活动,评比优秀读书笔记或先进个人,予以表彰;优秀文章推荐各级各类征文活动,定期编辑教师集,展示教育科研成果,本年度在校园网上共计发表读书心得三百多篇,教育案例不下百篇。
三、提供平台展风采。
为了更好的激发老师们读书的热情,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我们多次举办读书交流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校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老师们的智慧碰撞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