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扶贫活动方案6篇

时间:2023-07-17 作者:pUssy

提前制定活动方案可以减少活动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制定一份完善的活动方案是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的,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团扶贫活动方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团扶贫活动方案6篇

团扶贫活动方案篇1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三届十次全会精神,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印发20__年扶贫日活动方案》(国开办〔20__〕__号)和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开展20__年扶贫日__系列活动的通知》(__开发〔20__〕__号)要求,结合__实际,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扶贫开发重要部署,通过“扶贫日”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济困的积极性,引导社会各界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广泛开展专题扶贫活动,精准帮扶贫困群众,切实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扎实推动我市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二、活动范围

在市级及各县(区)、各行业全面开展。

三、活动内容和形式

(一)广泛开展集中宣传倡议活动。“扶贫日”期间,在__电视台、__人民广播电台、__日报、__新闻网__频道等市内主要媒体及其所属微博、微信平台、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开展社论评论、宣传我市扶贫开发成就、宣传先进典型、制作播放专题节目、播刊“扶贫日”公益广告、倡议书等宣传活动,在街道、社区、乡村张贴海报、制作墙报、悬挂扶贫日宣传标语,营造浓厚扶贫济困氛围。(市委宣传部、市扶贫移民局)

(二)开展“扶贫一日行”活动。“扶贫日”期间,市、县(区)各帮扶部门(单位)利用至少一天时间,组织本单位党员干部职工走进帮扶村,开展驻村帮扶活动,宣传市委三届十次全会精神,宣讲《__省扶贫开发条例》,与村社干部群众进行座谈,共商脱贫大计;走进贫困户家庭,开展结对帮扶。(市扶贫开发和移民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级各部门)

(三)开展医疗卫生扶贫活动。市、县(区)组织专家医疗工作队深入贫困村为患病贫困群众,开展集中免费诊断治疗。今年底前,完成699个贫困村的因病贫困群众的诊疗。(市卫计委、各县区)

(四)开展“10.17”扶贫日公募活动。

1、对象范围。动员社会各方全面参与扶贫日__捐赠活动,市级各部门(单位)和各县区分别组织实施。市国资委负责动员市属国有企业广泛参与扶贫日活动;市金融办、人民银行__支行负责组织各银行、保险等金融系统参与扶贫日活动;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个协负责动员全市民营企业、在巴商会和个体工商户广泛参与扶贫日活动;市级各部门负责组织单位干部职工捐款,并按要求汇总统计报送市扶贫开发和移民领导小组办公室。

2、捐赠原则。坚持单位自主、职工自愿的原则,不设募捐底线。

3、捐赠方式。资金捐赠:捐赠款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方式进行。市、县区分别指定受赠机构,开设专用账号(市级受赠机构:__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开户行:邮储银行__市分行,账号:__),实行专人管理。有定点扶贫任务的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所募集资金直接捐赠定点扶贫村和贫困户的,需注明捐赠意向,由市扶贫开发和移民领导小组在5日内定向划拨到指定对象;其它无定向意愿的捐款,由相关使用部门(单位)根据统筹捐赠款使用方向确定的项目进行申请,报市扶贫开发和移民领导小组审批。物资捐赠(原则上不接受物资捐赠):由捐赠单位或个人直接捐赠受捐单位或个人,不受地域限制,不经过任何中间环节,整个捐赠过程的物资管理责任由捐赠者自行负责,受捐赠所在地的地方政府提供相关协调服务工作,捐赠完成后由物资接收方的地方政府提供捐赠凭证并估算价值,按要求汇总统计后逐级上报至市扶贫开发和移民领导小组办公室。

4、捐赠统计。市级各部门、单位及各县区分别统计本单位、本地区捐赠款物情况并按要求将总结和统计表报送市扶贫开发和移民领导小组办公室。

5、大额捐赠证明。一次捐赠额度超过20万元的单位和5万元的个人,由市扶贫开发和移民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具捐赠证书。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20__年“扶贫日”__系列活动由市扶贫开发和移民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各级各部门也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本单位活动的组织领导,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主抓,切实增强活动实效。

(二)加强监督管理。各级、各单位要加强捐赠款物的监督管理,不得截留或擅自使用代收的募捐款物。募集活动结束30个工作日内,要在当地主流媒体或网站上公告捐赠单位(个人)和捐赠额度。各级审计、监察机关(部门)依法对募集款物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发现苗头性问题要立即予以纠正,涉及违规违纪的要及时严肃查处。

(三)加强总结表扬。各市级“扶贫日”活动牵头单位、各县(区)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及统计表请于10月20日前、全年活动工作总结及统计表请于20__年1月10日前以书面和电子版方式,报送市扶贫开发和移民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综合后报省扶贫移民局和市委、市政府。各地、各部门认真总结开展的具体活动和成效,探索长效机制,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予以表扬。

团扶贫活动方案篇2

一、指导思想

以胡同志“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州、市关于城市解困工作的安排布署,把扶贫帮困工作做为天宁公司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真正达到群众得实惠,干部受教育的目的。以提扶助弱势群体、促进城市和谐发展为目的,不断增强弱势群体自身“造血”功能,使其生活有保障、就

业有门路、尽早尽快地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二、扶贫的原则

(一)加强领导。单位的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把扶贫工作纳入重要工作议程,真正落到实处,一级对一级负责,把扶贫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好。

(二)坚持扶贫先扶志,变“输血”为自身“造血”的原则。要结合贫困户的不同特点,教育引导贫困户增强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决心,重点在帮助掌握农村实用技术上下功夫,在种养项目上找门路。

三、具体要求及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我公司将实抚贫帮困工作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始终把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事摆在重要的位置,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要增强做好城市解困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下大力气解决特困群众的生活问题,全面落实各项解困措施,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机构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二)采取有效帮扶措施,狠抓落实。

我公司要在全面了解和掌握解困户、解困对象家庭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建立抚贫帮困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和规范抚贫帮困工作,进一步细化抚平帮困工作,对抚贫帮困对象的生活、就业、就医、就学、冬季取暖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开展帮困工作。在帮扶措施上采取:一、是思想帮扶。即:帮助他们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强化勤劳致富的观念,要求我公司干部职工一定要树立为群众着想,为群众谋利;二、是物质帮扶。从实际出发,走访贫困户,通过物质经济支持帮扶贫困户及贫困地区、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三、是技术帮扶。通过多种渠道,使其拥有一技之长,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四、是信息帮扶。利用自身的工作优势,无偿为困难群众提供劳务,介绍就业信息等服务,拓宽致富渠道。

(三)认真落实城市解困工作的各项政策。

抚贫帮困工作难度大,深入面广,是一个系统的工作,要结合我公司的业务范围和职能,围绕解困目标,要继续解决好特困群众在就业、就医、就学、冬季取暖等生活困难问题,使各项工作都环环紧扣,层层深入,保证解困工作扎实、有序进行。

(四)加大解困家庭再就业工作力度,实现就业方式的多样化。

城市困难家庭形成贫困的原因很多,难点是实现困难家庭的再就业。今年,我公司要结合困难家庭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导特困群众树立自主择业、竟争就业的观念,树立自强自立、不等不靠的新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大帮助特困群众实现再就业的工作力度。

团扶贫活动方案篇3

一、活动目的:

以“奉献一份爱心、点燃一盏希望”为主题,弘扬中华民族“人心向善、扶贫济贫”的传统美德,积极为贫困弱势群体献一份关爱。

二、学校组织机构:

(一)领导机构

组长:唐中福

成员:聂晓云 王 敏 古代永 杨 健

(二)工作小组:

组长:古代永

成员:李 刚 肖永余 雷 李 李 颖 胡水秀 周 玉

三、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9月18日—28日)

一是利用学校校园网、电子屏等载体,做好“扶贫日”宣传动员工作;

二是组织召开教职工动员大会,学习传达上级精神,安排布置学校“扶贫日”活动工作要求,在学校营造人人关心扶贫、人人支持扶贫、人人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

(二)活动开展(10月1日—17日)

1、“结对认亲、爱心扶贫”:教职工可根据学校学生实际,“一对一”结对进行帮扶,结对双方姓名、帮扶金额由各工会小组组长统计报学校工会。

2、“自主自愿、自行募捐”:学校以资金募捐为主,多少不限,由各工会小组组长组织募捐,学校工会统一管理。

3、学校对捐款要专人专账管理、账款相符、账目清楚。

4、捐款主要用于对贫困教职工、贫困学生的资助,学校及时公示捐款使用情况,自觉接受教职工监督。

5、学校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此项活动中起好带头作用,积极做好“扶贫日”各项工作。

6、捐款活动只在教职工进行,学生不参加此次活动。

团扶贫活动方案篇4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强化扶贫帮困工作的总体部署,切实做好扶贫帮困工作,根据《中共--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的意见》(广委办发〔20--〕12号)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精准原则。广泛排查摸底,严格标准和程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摸清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情况,精准确定帮扶对象,结亲结对帮扶到村、到户、到人,确保“扶真贫”。

(二)坚持帮户原则。以贫困户为单元,对每个贫困户实行定人、定责、定时开展结亲结对帮扶,并因户制宜确定帮扶内容,包括项目、资金、物资和技术等,实行一定三年不变,不脱贫、不脱钩、不走人,确保“真扶贫”。

(三)坚持发展原则。坚持扶志扶根扶本,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坚定发展定力,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落实改善生存生产生活条件、落实致富项目,发展增收产业、寻找增收门路、提升增收能力,通过发展加快贫困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三、帮扶内容

(一)改善生存条件。参与结亲结对帮扶人员要深入基层、深入贫困村贫困群众,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制定扶贫规划,结合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民政救助政策,切实解决贫困户出行、吃饭、穿衣、住房、子女上学、就医等“两不愁三保障”方面问题,帮助改善贫困群众基本生存条件。

(二)发展增收产业。帮助贫困群众出点子、想法子,共同谋划发展新思路和新举措,坚持以产业为支撑,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增收致富产业,尤其要帮助发展一批周期短、效益大、可持续增收的产业,努力探索构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长效机制。

(三)增强致富本领。加大贫困群众教育培训和转移输出力度,帮助贫困群众成为具有增收致富技能的新型农民,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将帮扶对象纳入各项惠民政策保障范围,促进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

(四)提高幸福指数。坚持物的扶贫与人的扶贫有机结合,将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贫困户与开展“洁净水”行动、依法治村、文明创建、文化进村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把改善贫困村贫困户人居环境与提振精气神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贫困地区“村美、业兴、家富、人和、神气”,不断提高贫困群众幸福指数。

四、帮扶方式

(一)参与帮扶人员。学院所有在编人员(近三年即将退休职工和困难职工除外)。

(二)结对帮扶对象。武胜县石盘乡边岩村76户贫困户,武胜县鸣钟乡小寨村56户贫困户,武胜县万隆镇跃进村81户贫困户,武胜县鼓匠乡东原村54户贫困户,武胜县永胜乡平桥村79户贫困户,武胜县真静乡真静村66户贫困户,共412户贫困户。

(三)结对帮扶时间。201-年至201-年,一定三年不变,对象不脱贫、结亲不脱钩、帮扶不走人。

(四)结对帮扶方式。院级领导定点联系1个贫困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每人结对帮扶2户贫困户。其余在职人员(近三年即将退休职工和困难职工除外)每人结对帮扶1户贫困户。(详见附表)

(五)30岁以下青年教师(干部)定期下派帮扶行动计划(方案另行印发)。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学院成立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领导小组,由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平任组长,其余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学院纪委办公室,沈邦兵兼任办公室主任,刘春红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纪委办公室其余人员为成员,负责该项活动的日常工作。

(二)整合扶贫力量。各系、各部门要按照“城乡统筹、全面帮扶”的要求,实行“一对一”参与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统一整合“三严三实”教育活动和“走基层”、“三联五帮”“双联”、定点扶贫、民政救助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扶贫帮扶工作。

(三)落实帮扶责任。牵头贫困村的院级领导和各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此次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负领导责任,学院所有在编人员(近三年即将退休职工和困难职工除外)为定点联系贫困村和结亲结对帮扶贫困户的责任主体。各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在学院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按照活动方案要求精心组织实施。每位结亲结对帮扶人员的帮扶资金投入不低于每户2000元/年,帮扶人员每年到村到户时间不低于15天,达到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资金和增收产业,实现见项目、见产业、见增收、见成效。

团扶贫活动方案篇5

市科协作为市扶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__市2020年“扶贫日”活动方案》的总体要求,现将全市科协系统开展“扶贫日”活动要求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

二、制定方案

各区科协、各有关市属学(协)会要根据市委统一部署和《__市2020年“扶贫日”活动方案》要求,将扶贫日活动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之中,制定“扶贫日”工作方案,统筹安排,做到早谋划、主动抓、出成效。要指定专人负责扶贫具体工作,加强协调沟通,做到有实施方案、有活动内容、有工作总结。

三、工作内容

全市科协系统要扎实做好“四个结合”,深入开展“扶贫日”活动。

一是把扶贫日活动与科协年度重要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全国“科普日”和“科技下乡”等大型科普活动,在扶贫日活动期间,集中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讲座,让更多农民群众掌握农业生产致富技能,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团扶贫活动方案篇6

项目名称:普定县核桃产业化扶贫项目

项目建设地点:普定县城关镇、化处镇、马场镇、补郎乡、

鸡坡坡乡、猫洞乡、猴场乡、龙场乡、坪上乡等9个乡镇

项目建设规模:核桃产业化种植11000亩(其中:集中连片

种植4000亩、四旁地及果粮间作7000亩)。

项目实施单位:普定县城关镇、化处镇、马场镇、补郎乡、

鸡坡坡乡、猫洞乡、猴场乡、龙场乡、坪上乡等9个乡(镇)人民政府

项目主管单位:普定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技术依托单位:普定县林业局 编制单位:普定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编制日期:20xx年11月7日

普定县核桃产业化扶贫项目建设

实施方案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

普定县位于贵州省中部偏西,云贵高原东侧斜坡地带中段,属乌蒙山脉南缘,苗岭山脉西端,北部与织金县毗邻,东部与平坝县、西秀区,南部与镇宁县,西部与六枝特区接壤. 地处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水岭地带。全县最大河流三岔河横贯县境中部,将全县切成南、北两大块,北部山高坡陡,主要山峰多在海拔1700m以上,南部地势相对平坦;全境地势为东、北、西三面较高,南部次之,中部最低。东北斗篷山最高,海拔1846m,三岔河出境处杨家寨河谷最低,海拔1042m。普定交通方便,距贵阳120公里,安顺28公里,紧靠210国道和清黄高速公路,安织二等级公路贯穿县城,并与正在修建普安高等级公路交叉而过,贯通全县东西南北,贵昆电气化铁路穿越县境。

总面积1091.6平方公里,全县山地丘陵,海拔较高,属典型的山丘地形。年平均气温15.1℃,年降雨量1378.2mm左右,全年以7月最多,1月最少,无霜期30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10-12月最高,3-4月最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全县有耕地面积36.4万亩,人均耕地不足0.8亩,20xx年人均纯收入3128元。辖11个乡镇317个村10个居委会,1946村民小组,总人口46.3776万,其中农业人口42.1088万,非农业人口4.2688万人,占总人口数的9.2%。有

少数民族约9万人,主要以苗、布依、彝族为主,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内陆山区农业县。

二、项目建设规模

核桃产业化种植11000亩,其中:集中连片种植4000亩、四旁地及果粮间作7000亩。

集中连片种植4000亩中,补郎乡460亩、城关镇76亩、猴场乡539亩、化处镇457亩、鸡场坡乡169亩、龙场乡638亩、马场镇356亩、猫洞乡420亩、坪上乡885亩。

四旁地及果粮间作7000亩中,补郎乡498亩、城关镇550亩、猴场乡461亩、化处镇1061亩、鸡场坡乡831亩、龙场乡1322亩、马场镇390亩、猫洞乡562亩、坪上乡1325亩。

具体如下表:

三、项目投资概算

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32.9万元种植核桃1.1万亩(其中投入138.4万元集中连片标准化种植4000亩,亩均补助346元;投入94.5万元用于四旁地、果粮(草)间作种植7000亩,亩均补助135元)。具体概算为:

(一)集中连片种植:111.09万元,其中: 1、购买种苗:66.24万元; 2、购买薄膜:1.25万元; 3、购买肥料:16万元; 4、挖坑补助:27.6万元。

(二)四旁地、果粮(草)间作种植:84.52万元,其中: 1、购买种苗:50.4万元; 2、购买薄膜:0.95万元; 3、购买肥料:12.17万元; 4、挖坑补助:21万元。

(三)根据20xx年11月6日全县核桃种植工作会议精神(普

府专议[20xx]134号),财政、林业、扶贫三个项目整合统一标准使用,建议剩余37.29万元调整归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普定县核桃基地建设项目使用。

四、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一)进度安排

工期8个月,20xx年11月15日开工,20xx年6月15日全面完成。进度安排为:

20xx年11月至20xx年12月,整地、挖坑; 20xx年12月至20xx年1月,种植; 20xx年4月至20xx年5月,申请县级验收; 20xx年5月至20xx年6月,申请市级验收。 (二)资金安排

1、项目启动后,先拨付30%的启动资金购买种苗。 2、项目中期,按进度拨付项目资金总额60%用于项目实施。 3、余下10%的项目资金款项待完工验收后一次性拨付,用于项目建设各项费用的结算。

五、组织管理和管护措施 (一) 组织管理

1、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夏德刚(林业局局长) 副组长:杨德超(县林业局副局长) 杜守明(县林业局副局长) 梅 勇(县林业局副局长)

成 员:高诗彪(林业工程师) 张振清(林业工程师)

李 林(林业站站长) 刘应权(林业站站长)

夏德明(林业站站长) 袁胜刚(林业站站长) 喻忠源(林业站站长) 任 鹏(林业站站长) 罗 林(林业站站长) 胡 俊(林业站站长) 王 勇(林业站站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林业局,杨德超兼任办公室主任,成员由相关技术人员组成,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督促、协调和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日常事务工作。

1、项目启动后,具体明确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及工程监理人员,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使扶持项目达到预期的效果。

2、项目资金严格按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进行管理,严格审批程序手续。

(二)管护措施

1、发动、组织群众投入劳动力,共同实施。

2、项目竣工经验收合格后,由上级部门及镇政府交付项目实施村农户管理使用。

3、以项目实施农户为主实施管护,成立项目管护小组,出台项目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