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色的教案中应包含评估方式,以便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融入跨学科知识以拓展学生视野,可使教案更具时代性和丰富性,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音乐游戏教案精选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音乐游戏教案篇1
【活动依据】
?彼得与狼》是一部音乐童话剧,剧中采用不同乐器的音色,如长笛(小鸟)、圆号(狼)、弦乐(彼得)、木管小号(猎人)等来表现故事中不同的动物和人物的形象,赋予幼儿无尽的想象,适合幼儿欣赏。根据幼儿音乐经验的实际水平,将重点落在引导他们听辨音色的区别上,激发幼儿对音乐欣赏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听辨乐曲中表现不同角色的`音色,初步想象故事情节,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2、尝试用道具表现音乐故事,体验合作表演音乐故事的趣味性。
3、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配有故事的音乐。
2、蜡笔、纸。
3、大森林的ppt。
4、对乐器有二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故事
1、初步欣赏
t:在遥远的大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大事,你们听听里面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出示大森林ppt,完整欣赏音乐,引导幼儿想象。)
2、再次欣赏
t:听到里面有谁?
3、找音色
t:有哪些乐器代表这些人和动物?
(出示乐器ppt了解名称,引导幼儿将角色和音色配对。)
(二)初步表演音乐故事
1、做故事角色的道具
(在了解故事里不同音色代表不同角色基础上,和老师一起制作角色道具,如头饰、面具、指偶等。)
2、观摩老师表演
看老师用与幼儿一同制作的道具进行表演,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印象。
3、分组分角色表演
幼儿分为三四组,每组中都包含完整的故事角色(彼得、狼、爷爷、小鸟等),自主挑选角色道具,与同伴一起听音乐故事参与表演。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小百科:狼(拉丁名:canis lupus linnaeus)cites附录等级:Ⅱ 保护等级: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共46个亚种,体型中等、匀称,四肢修长,趾行性,利于快速奔跑。头腭尖形,颜面部长,鼻端突出,耳尖且直立,嗅觉灵敏,听觉发达。犬齿及裂齿发达;上臼齿具明显齿尖,下臼齿内侧具一小齿尖及后跟尖;臼齿齿冠直径大于外侧门齿高度;齿式为。
音乐游戏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有节奏地演唱小鸭和小鸡叫。
2、通过手偶表演,感知歌曲的内容和节奏。
活动准备:
小鸡和小鸭手偶各一个
幼儿用书热人手一本,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音乐模仿游戏《动物在农场》导入,激发幼儿模仿动物叫声的兴趣
(1)依次以小牛、小猫、小狗、小猪、小鸡、小鸭的叫声进行游戏
(2)小鸭和小鸡在农场里见面了,它们会怎么做呢?
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后观看幼儿用书
二、观察图书内容,理解歌词
(1)看,书上有谁呀?(小鸭和小鸡)
(2)它们在干什么呀?(唱歌,做游戏)
(3)你知道它们是怎么唱歌的吗?"来;自.屈;老师;教.案;(呷呷呷,唧唧唧,呷呷呷,唧唧唧)
三、在老师手偶的.帮助下学唱歌曲
(1)老师利用手偶演唱歌曲
(2)幼儿在老师演唱歌曲的时候唱出动物叫声的部分
(3)老师和幼儿共同演唱歌曲
四、放松游戏《小鸭和小鸡》
(1)幼儿的两个大拇指分别表示小鸭和小鸡,进行歌唱游戏
(2)老师和幼儿共同游戏,老师可以问“小鸭小鸡你在哪里”幼儿答“我在这里我在这里”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延伸游戏:将手偶放在区域游戏中,供幼儿游戏使用。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的思维正处在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度的时期。他们情感外露、不稳定,带有很大的情绪性。他们学习、活动的特点是只关心活动的过程,不关心活动的结果。因此,小班的教学活动应更注意游戏化、情景化。强调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玩中学,玩中获发展。
音乐游戏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熟悉乐曲,能随音乐较协调地做模仿动作,并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
2、鼓励幼儿自由分组,随乐曲进行音乐游戏,提醒幼儿倾听音乐,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3、激发幼儿喜欢动物、爱护动物的情感。
4、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5、学会歌唱本首歌曲。
活动准备
1、幼儿知识经验准备:幼儿玩过“抢椅子”的体育游戏。
幼儿已学会歌曲《谁是小熊》。
2、座位安排:半圆形。
3、材料准备:玩具小熊一个。
活动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幼儿听音乐学小动物“走路”,进入活动室。
2、歌唱:听。
(1)歌唱“听”。
(2)鼓励幼儿听声音,说出是什么动物的声音,启发幼儿把听到的声音尝试仿编歌曲“听”。
二、帮助幼儿熟悉乐曲,能随音乐较协调地做模仿动作,能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
1、教师出示玩具小熊,引导幼儿复习歌曲,帮助幼儿熟悉乐曲。
2、启发幼儿根据音乐较协调地自由做动作,边唱歌边表演。
3、鼓励幼儿自由的做模仿动作,并能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
(1)听音乐,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自由地做模仿动作。
(2)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谈谈生活中哪些事情是慢慢的、哪些是快快的、哪些是重重的、哪些是轻轻的',可以用哪些动作来表现。
(3)变化乐曲第二部分:3565156535651565:
鼓励幼儿听音乐模仿生活动作,并能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如:快快跑、慢慢跑、轻轻跑、重重跑等)。
三、音乐游戏“谁是小熊”。
1、介绍游戏的玩法,并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
(1)启发幼儿学会倾听音乐,并能随音乐边唱边表演。
(2)请幼儿仔细倾听音乐,在间奏处自由做模仿动作,并能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
(3)在围着椅子自由做动作时要顺着一个方向,且动作协调。提醒幼儿音乐停止要立即找到座位。
2、邀请几位幼儿与教师一起尝试游戏。
3、幼儿自由分组,分组选择场地,启发幼儿把自己组的椅子排成各种形状。
4、鼓励幼儿根据音乐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完整地进行音乐游戏。
四、结束活动,幼儿听音乐出活动室。
幼儿边演唱歌曲边进行游戏,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刚开始孩子们并没有积极的投入,歌声也不是很优美,这时我让小朋友们根据音乐分成小组自己边唱边玩,兴致完全提了起来,都积极的投入到活动中去了。
音乐游戏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随乐合拍地做拔萝卜动作。
2、掌握角色名称并创编角色动作。
3、感受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拔萝卜》的`音乐;老公公,老婆婆,小花狗,小花猫,小弟弟,大萝卜等头饰。
活动过程:
一、随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入场。
二、带孩子做日常生活模仿动作。
三、欣赏歌曲《拔萝卜》,并提问:
1、今天我们来听一段音乐,听了猜猜看:音乐里说了什么?(拔萝卜)
2、谁在拔萝卜呀?(老公公、老婆婆、小弟弟、小花猫、小花狗)根据幼儿讲述,依次出示图片
四、分段听音乐,学动作。
1、我们先听见谁第一个出来拔萝卜?(老公公)老公公是怎么过来拔萝卜的?大家一起学一学!老公公是怎么拔萝卜的?大家一起学一学!萝卜拔起来了吗?(没有)怎么办?(叫老婆婆)怎么叫老婆婆?(幼儿学)
2、放音乐第一段幼儿做一遍,
3、依次让幼儿做2、3、4、5、段音乐动作,模仿老婆婆,小弟弟,小花狗,小花猫等角色
4、音乐有老公公,老婆婆,小弟弟,小花狗,小花猫,一共有几段?(5段)
5、我们连起来学一学,好吗?(放音乐,幼儿完整表演)
五、教师做老公公,听音乐完整表演游戏。
六、再次出示大萝卜,提问幼儿还能请哪些动物来拔萝卜。
七、幼儿扮演各种动物拔萝卜。
八、“宝宝们,让我们拉着大萝卜回教室吧”幼儿在拔萝卜的音乐声中退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拔萝卜》这节音乐游戏很特别它是一个有人物和动物串连起来的故事。这个故事小班幼儿很喜欢听,老公公种了个大萝卜,一个人怎么拔也拔不动,结果大家一个接一个地来一起帮忙,终于拔起了萝卜。故事中的语言非常简明而又口语化,出场的角色又都是幼儿比较熟悉的,很适合小班幼儿玩。
音乐游戏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中老鼠“跑、吃米、睡觉”的动作。
2、初步体验按规则进行游戏,感受同伴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猫、老鼠(即时贴)、音乐《猫捉老鼠》
2、课前学唱儿歌《猫捉老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师:“今天天气真好!小老鼠宝宝们跟妈妈一起去散步吧!”进入活动室。
二、鼓励幼儿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老鼠“跑、吃米、睡觉”的动作。师:“哇!天气这么好,出来玩的小老鼠可真不少,听听它们在干什么?”(播放音乐前三节)
1、小老鼠跑来跑去的动作。“小小老鼠是怎么走路的?”(第一节音乐)
2、小小老鼠吃米的动作。
“小小老鼠吃米的动作是什么样的?”教师小结:小眼睛东张西望、轻轻地走。(第二节音乐)
3、小老鼠睡觉的.动作。“哎哟哟,吃得肚子饱饱的,真想睡一会儿,小小老鼠你们是怎样睡的,看看哪只小老鼠睡着了?”
4、把前三节一起表演一次。
5、(播放第四节音乐)“喵”一只大猫看见了,它要跑来抓老鼠了,小小老鼠要怎么办?(躲藏)
三、引导幼儿按规则进行游戏。
1、师:一老师扮演大猫,请宝宝们扮演小老鼠,我们来跟着音乐做游戏。
2、重复交代游戏规则,再玩一次。
3、师:这次和刚才有点不同,当唱到最后一句时小老鼠们要快快地躲到自己的座位后面或者是桌子下面都可以,可别让大猫抓住了。(大猫没有出现)
四、结束环节师:“大猫没有出现,我们可以高高兴兴地玩游戏了,妈妈和我的宝宝们玩捉迷藏吧!”
音乐游戏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能较自然地唱弱起拍。
2、借助动作的提示,理解记忆歌词。并尝试体验创编活动。
3、在找“懒惰虫”游戏中,感受歌曲的诙谐情趣;对“懒惰虫”产生否定情绪。
活动准备:
1、学会“点兵点将”的游戏。
2、幼儿围坐成圆形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导入活动,熟悉歌曲节奏。
1、根据歌曲《懒惰虫》的音乐节奏,复习游戏:《找小小鸭》
2、同上玩游戏“找孙悟空”。(引导被点到的幼儿举起手大声地说:我是某某某)
(二)学唱歌曲《懒惰虫》。
1、教师范唱歌曲第一遍。(教师清唱一遍歌曲)
引导语:现在老师不找小小鸭也不找小小鸡了,听听看我要找谁呀?
2、范唱第二遍,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①师:刚才老师在找谁呀?
②师:什么样的人叫懒惰虫?
③师:他的身上哪里痛?
3、学唱歌曲并引导幼儿用简单的动作表示“痛”。
4、边玩游戏《找懒惰虫》边唱歌,帮助幼儿熟悉记忆歌词。
引导语:请你们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找找懒惰虫。(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
(三)尝试体验创编活动。
引导语:懒惰虫的全身都痛,那除了我们唱的眼睛痛,肚子痛,哪里还会痛呢?
(四)结束活动。
1、哦,我们这里找不到懒惰虫,那现在我们就一起到客人老师那里找一找,看一看有没有懒惰虫吧!
2、客人老师这里也找不到懒惰虫,那就让我们一起到活动室外面去找一找,看一看有没有懒惰虫吧!
音乐游戏教案篇7
活动设计: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于是我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特点设计了小班音乐游戏《高人和矮人》。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音乐游戏,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感知音的高低,根据音的高低不同做相应的动作。
2、能按节拍模仿高人、矮人散步的样子,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3、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感知和区分音的高和低。
活动难点:
根据音的高低大胆表现高人与矮人走路的样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学会蹲步走;会做《木头人》的游戏。
材料准备:《高人和矮人》音乐,图片,草地,高、矮两扇门,黑白袜子人手一只。
活动过程:
一、去高矮王国玩。
1、幼儿听音乐进场。
2、选择一扇自己喜欢的门进入。
二、情景表演:高人矮人去散步。
1、故事引出:高人和矮人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他们要去草地上散步,请你听一听哪段是高人走路的音乐,哪段是矮人走路的音乐?
2、欣赏音乐《高人和矮人》,出示图谱。
3、提问:哪段是高人散步的音乐,哪段是矮人散步的音乐?
4、分段学一学高人和矮人散步走路的样子。
5、听音乐自由表演。
6、提升要求再次游戏。
三、游戏:高士兵和矮士兵。
1、讲述音乐故事:听说高人国和矮人国要招士兵,请你们来做士兵。(老师。)高人国的士兵戴上白色的袜子,矮人国的士兵戴上黑色的袜子。
2、讲解游戏规则:先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然后听清楚音乐,高人的音乐,高士兵出来巡视,矮士兵蹲着不动;当矮人的音乐响起,矮士兵出来巡视,高士兵站着不动。
3、根据音乐角色进行游戏。
4、教师小结,提升要求。
5、可交换角色再次游戏。
四、游戏结束
随《高人和矮人》音乐离开高矮王国。
活动反思:
我觉得在整个活动中小朋友都能非常积极主动,没有过多的约束,只有快乐的表现,其实,当一节活动的设计符合孩子好动好奇的年龄特点,相信孩子会很快乐。
音乐游戏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在打电话的游戏情境中感受歌曲的旋律,愉快的学唱歌曲"谁找我呀"。
2、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电话铃声产生好奇。
3、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有"好听的铃声"经验背景。
2、多媒体课件:打电话flash动画。
活动过程:
一、演唱歌曲"打电话"--多媒体播放美丽的森林背景图片"森林真美呀!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玩打电话的游戏好吗?"(播放音乐,歌表演打电话。用问答的形式赋予游戏情景"喂,喂,喂,请问你找谁?""我要找xxx""找我干吗呀?""和我一起做游戏……")
二、在给小动物打电话情景中感受、学唱歌曲"谁找我呀"
1、给小狗打电话欣赏flash动画(多媒体出现手机图案和动物电话本,拨打电话。):你看到什么?(介绍动物电话本)"小狗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小朋友看媒体读电话号码,电话连接中,铃声响起,播放歌曲。)"咦?小狗的电话铃声和我们的电话铃声有什么不同?"(音乐铃声,会唱歌的铃声……)"喂,我是小狗,你们找我做什么呀?"
2、给小兔打电话看看小兔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拨号码:"咦?怎么接不通?"原来号码拨错了就打不通了。重新拨。
"你们听到小兔的电话在唱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用相应的歌曲重复)师扮演小兔接电话:"你好呀,我是小兔,找我干吗呀?"(小兔我想请你去公园玩……)(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打电话的想法)
3、给小鸭打电话"刚才你们打给了自己的好朋友,我也想打给我的动物朋友,猜猜我的电话打给谁?"(把谜语作为歌词演唱歌曲)"我有圆脑袋,穿着黄黄衣,走路摇摇摆,猜猜我是谁?""唱歌呷呷呷,爱吃鱼和虾,我是小鸭子,你们猜对了!"(师生共同拨打电话。教师范唱歌曲《谁找我》)"小鸭子在忙什么?怎么还不接电话呢?"(在河里游泳。)我们一起帮手机把声音变的响些这样小鸭就能听到了。(幼儿唱歌曲)
三、变出歌曲铃声
1、小动物们的电话铃声会唱歌,真好听,我们也来给自己的电话设计一个音乐铃声?
2、我的电话也有好听的铃声,你想知道吗?那就赶快打给我,我的号码是1352(师演唱一首幼儿学过的歌曲,作为自己的手机铃声)
3、你的电话又是什么歌曲作为铃声呢?(启发幼儿运用学过的歌曲为自己的手机设计铃声。)
四、活动延伸:
在我们的身边除了好听的电话铃声,还有许多好听的声音,我们一起再去找找好吗?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