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尾巴鱼和小尾巴鱼教案最新6篇

时间:2025-01-25 作者:Cold-blooded

编写教案是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一份详尽的教案必须紧密围绕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和课程进度进行设计与调整,下面是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大尾巴鱼和小尾巴鱼教案最新6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尾巴鱼和小尾巴鱼教案最新6篇

大尾巴鱼和小尾巴鱼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动物(小鱼、老牛、燕子)尾巴的作用。

2、享受听故事的乐趣。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1、《小壁虎借尾巴》的课件

2、缺尾巴的动物图片(小鱼、老牛、燕子、小壁虎)及配对的动物尾巴

活动过程:

一、以观看课件《小壁虎借尾巴》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师:“你们看,这上面是谁呀?”(小壁虎、蚊子和蛇),小朋友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幼儿说说)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在干什么?

2、幼儿观看完课件,提问个别幼儿:小壁虎在抓蚊子时发生了什么事?

二、观看课件《小壁虎借尾巴》引导幼儿说一说:小壁虎都向谁借了尾巴?

1、师:“小壁虎都向谁借了尾巴呢?我们来看看”

2、幼儿观看完课件,提问个别幼儿:小壁虎都向谁借了尾巴呢?

三、师有表情地结合课件讲述故事进行提问,帮助幼儿初步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1、师:“小壁虎向它们借尾巴,它有没有借到尾巴?(没有)

2、再次观看课件后,提问幼儿:小鱼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3、观看课件,让幼儿知道小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

四、拼图游戏:帮动物找尾巴

1、幼儿帮没尾巴的小动物找尾巴并贴上去

2、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活动自由结束

活动反思: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讲了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生的特点和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用处。我在组织活动时把握了以下几点:

一、利用多媒体让教学轻松化

在本次活动中,我利用课件讲解故事,视听结合,让幼儿能够直观的理解故事内容,将故事的情节、对话记得很清晰。并设计通过课件帮动物找尾巴的游戏,把幼儿的积极性完全调动了起来。

二、将各个领域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

在让幼儿把故事《小壁虎借尾巴》进行深入理解的同时,我还设计了一些其他的环节,包括在让幼儿学故事对话时,教育幼儿讲礼貌,进行礼仪教育。从壁虎断尾的自我保护迁徙到幼儿怎样进行自我保护。让幼儿说说还有什么动物有尾巴,有什么作用,理解壁虎尾巴的再生功能等,把语言与科学领域的内容也有机的融合到了一起。

大尾巴鱼和小尾巴鱼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归纳概括动物尾巴的突出特点,看着图学习朗诵儿歌。

2、使幼儿了解几种动物尾巴的妙用,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

活动准备:

课件、动物图片、作业画纸、用皱纹纸做的动物尾巴若干条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课题

我们班小朋友最喜欢猜谜语了,下面我们就来猜一个。

说它象鸡不是鸡,尾巴长长拖到地,张开尾巴象把扇,花花绿绿真好看。(孔雀)小朋友一猜就猜出来了,真聪明。

展示图片,并提示孔雀尾巴真好看,像一把大扇子。并让幼儿表演一下孔雀开屏。

二、小动物的尾巴

1、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别的小动物的尾巴,对比、表演。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小动物,你们看:

课件:小猴的尾巴:长,能倒挂在树枝上--小兔的 尾巴:短,遇上大灰狼,能很快地逃走。

松鼠的尾巴:象把伞,让幼儿学一学小松鼠怎麽走路。

小鸭的尾巴:扁,来回摆动,游泳时可以当游泳器。--公鸡的尾巴,弯。让幼儿学一学公鸡怎麽走路。

孔雀的尾巴:象把扇。

2、教师说儿歌,幼儿学儿歌,并展示课件画面。

谁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

谁的尾巴象把伞?

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象把伞

谁的尾巴扁?

谁的尾巴弯?

谁的尾巴象把扇?

鸭子的尾巴扁,公鸡的尾巴弯,孔雀的尾巴象把扇

(1)教师问,幼儿答。

(2)幼儿分组,一组幼儿拍手问,另一组幼儿表演回答。

(3)两组互换。

3、发给幼儿作业纸:让幼儿给小动物找尾巴(连线)。

三、以上是我们儿歌中提到的小动物

小朋友还想知道其它小动物的尾巴吗?它们的尾巴是什麽样的?有什麽用呢?展示课件:

1、鸟的尾巴,展开时象扇子,鸟把尾巴当飞行器,飞时能够够灵活转动,便于掌握方向。

2、鱼的尾巴,有的象扇子,有的象枫香树叶。鱼把尾巴当作游泳器,鱼在水里靠尾巴的左右摆动,促使身体向前推进,鱼的尾巴还能控制方向。

3、牛的尾巴长长的,象鞭子,它把尾巴当作平衡器,奔跑时,尾巴竖起,起着平衡身体的作用。牛还用尾巴来拍打身上的苍蝇、蚊子。

4、小壁虎的尾巴小小的,是救命尾巴,但是很奇怪,它为了逃命,常常把尾巴甩掉,等过几天,又会长出新的尾巴。

四、让幼儿想一想,说一说

还见过哪些动物的尾巴,是什麽样?有什麽特征?

五、小动物的尾巴用处都很大

所以小动物们必须保护好自己的尾巴,才能给人们多做事情。

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游戏:揪尾巴。(一组小朋友当各种小动物,并学小动物的样子,戴上尾巴,另一组小朋友要揪掉这些小动物的尾巴,小动物要保护好自己的尾巴呀!千万不能被人揪掉。)

大尾巴鱼和小尾巴鱼教案篇3

教学定位:

1、是一节非常态下的常态课,也是一节低年级的研究科,目的是与同仁们探讨低年级语文常态课的上法。

2、通过这堂课来体现低年级的学段特点,以识字和朗读为主,初步学习语言的表达。

3、体现以生为本,以学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

4、实践“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教学理念,学课文就是学习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语言。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第四单元里的最后一课,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童话故事。目的是通过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不同动物的尾巴有不同的作用,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特点。课文故事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的,文中所有文字都没有标注拼音,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和其他手段自主识字和阅读。这样的课文呈现方式,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那么,识字量少的`孩子在识字和阅读都会遇到困难。教学时,要侧重引导学生想办法克服这些困难。

学情分析:

通过之前的单元导学,我已经了解了一部分学情,学生能读懂故事,而且也都明白不同动物的尾巴作用是不一样的,小壁虎的尾巴能再生。这课是童话故事,而且对话很多,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课文类型。我想他们学习这课的难点应该在识字、角色朗读和对个别词语的理解上。具体是哪些词不懂,课堂上可以问问学生。另外,考虑到孩子们在生活中经常要向他人借用物品,但是语言的表达却不尽如人意。有的同学没有礼物,不会商量,这就需要学习。而这课中的小壁虎向不同的动物借尾巴,不但很有礼貌,而且能用商量的语气表达自己的需求,正好为学生做了很好的示范。所以,我打算充分利用课文资源,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出小壁虎的语言特点,进而总结出借东西时说话的三个要点,最后通过现场演练使学生学会用商量的口吻有礼貌地向他人借用物品,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学习目标:

1、会利用生字表借助拼音或者通过向他人求教的方式认读本课的 9 个生字。

2、能通过动作表演和联系生活理解文中“挣断”“摇、拨、甩、摆”等词语的意思。

3、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教师范读和自己的模仿练习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4、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5、学会用商量的口吻有礼貌地向他人借用物品。

教学重点:识字、朗读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重点词的意思。学习向他人借用物品。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新朋友—小壁虎,说说对它的了解。

二、板书课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童话故事《小壁虎借尾巴》,请同学们举起右手,跟我一起写课题。“壁”是上下结构的形声字,土字底。土的最后一横写得长些,拖住上面的部分。“虎”是半包围结构,认识虎字头。扩词:虎背熊腰、虎视眈眈、生龙活虎

“借”认识吗?怎么认识的?

2、齐读课题:小壁虎 / 借尾巴

3、问: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三、初读识字:

1、请同学们打开书 72 页,课文有什么不同?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177 页生字表)

2、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朗读课文,把字读准,把句读通。读不好的句子要回过头来多读几遍。生字词都会读了吗?老师检查一下。字不离词,一般会读词就会认字。

3、出示词串:(指名读、齐读、处理字词)

( 1 )小壁虎 蚊子 一条蛇 蝇子 (区别于苍蝇)

( 2 )小鱼姐姐 牛伯伯 燕子阿姨

( 3 )难看 难过(理解) 游来游去 飞来飞去 ----- 来 ------ 去

( 4 )咬住 挣断(动作表演) 逃走

(5) 摇着尾巴 甩着尾巴 摆着尾巴 ( 动作区分 )

4 、出示单字:壁 虎 借 蚊 蛇 逃 难 姐 新 ( 同桌互读、指名读 生教生)

四、再读质疑:

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有读不懂的地方吗?

2、指名质疑,生生互助解疑。

五、检查朗读(正确、流利),范读指导。

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指名( 7 )分段读文,逐段指导,个人练读、集体练读。(重点是 345 段)

3、师范读 345 段,指导读出人物说话的不同语气(重点是牛伯伯是男性长辈,声音要粗些,低些。燕子阿姨是女性长辈,说话和蔼些。)

六、读文,回答问题:(教师板书)

(1) 读 1 、2 段,回答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用因果关联词回答)

(2) 读 3 、4 、5 段,回答小壁虎向谁借尾巴? 说说小壁虎为什么没有借到尾巴?(用因果关联词回答)

(3) 读 6 、7 段,说说后来怎么样了呢?(再生)

七、学习借物:

1、课文的 3 、4 、5 段写了小壁虎向小鱼、老牛和燕子借尾巴的过程,现在,我们来看看他借尾巴的时候话是怎么说的。

2、出示句子:

小壁虎说:“小鱼姐姐 ,您 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

小壁虎说:“牛伯伯 ,您 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

小壁虎说:“燕子阿姨 ,您 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

( 1 )先齐读这三句话,再读去掉红字的句子,通过对比读,体会有什么不同?“行吗”还可以怎么说?

( 2 )总结借东西时,说话应该注意什么? ( 先说称呼、对长辈用敬语“您”,

用商量的口吻。 )

3 、借物演练:

( 1 )向同学借块橡皮。

( 2 )向听课的老师借一支钢笔。

八、指名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九、布置作业:

1 、给爸爸妈妈讲讲《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

2 、通过读书上网了解其他动物尾巴的作用。

十、板书设计:

17 小壁虎借尾巴

小鱼 拨水

挣断 老牛 赶蝇子 再生

燕子 掌握方向

借物: 称呼 敬语 商量

大尾巴鱼和小尾巴鱼教案篇4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7个词语,认识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课文了解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知道小鱼、老牛、燕子尾巴的用处和壁虎尾巴有再生功能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准确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字形;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结合句子理解词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适当的语气。难点是运用适当的语气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3.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4.投影仪或抄有第一、二、三段课文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旧知,揭示课题

1.回忆一年级上学期学的《比尾巴》一课,知道动物尾巴各不相同。

2.那么,动物的尾巴各有什么不同的用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动物尾巴作用的课文。教师板书课题。

3.教学“壁、虎”两个生字,记“虎”的字形,认识虎字头。出示幻灯片或壁虎挂图,简介壁虎:是一种爬行动物。能在天花板或墙上爬行。吃蚊、蝇、蛾等小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

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词句不读破。

三、由扶到放,理解课文

1.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呢

(1)指名读课文一、二段。

(2)对照第一幅挂图,认读“墙角、蛇”等生词;演示幻灯片,帮助学生理解“一挣、挣断、逃走”等词。

(3)练习朗读第一、二段。

2.小壁虎向谁去借尾巴了有没有借到呢请同学自由、轻声地朗读三至五段。汇报交流,教师板书:小鱼、老牛、燕子。

3.为什么它们都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呢我们来仔细读一读课文。出示第三段。

(1)小壁虎先爬到什么地方学生读一句。

(2)他看见小鱼在干什么学生读第二句。

认读生字“摇”用手做动作理解意思。(板书:摇)

(3)小壁虎说了什么小鱼说了什么请学生分角色朗读三、四两句。

学习生字“姐、拨”。用手做动作理解“拨”,并板书。学习“姐”,体会小壁虎说话很有礼貌。

(4)边起来朗读第三段。

4.接着小壁虎爬到什么地方他看见老牛在干什么他们说了什么带着这些总是分小组共同学习讨论第四段。可以通过朗读方式回答问题,互相评议朗读的好坏,不断改进。

(1)全班交流学习情况。请各小组汇报:通过朗读回答问题。其他人注意听他们的朗读有没有突出能回答问题的词。教师板书:甩、赶蝇子。

(2)认读生字:甩、蝇、件,用细绳甩动帮助学生理解“甩”。

5.小壁虎又爬到什么地方他看见燕子在干什么他们说了什么自己独立学习第五段。

(1)学生交流朗读情况。

(2)教师板书:摆、掌握方向。教师作些讲解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燕子尾巴的作用。

6.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后来为什么又高兴起来

(1)教师、学生分角色朗读第六、七段。

(2)教师板书:长出新尾巴。指导朗读最后一句。点明:壁虎的尾巴能再生。

7.朗读全文。教师小结:学了这一课,我们知道了小鱼的尾巴可以拨水,牛尾巴可以赶蝇子,燕子的尾巴可以掌握方向,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生。

第二课时

一、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2.指名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1.出示8个生字,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全班交流记字办法。

2.重点分析以下几个字的字形。

难:要和“谁”区分字形。

拨:要和“拔”区分字形。

甩:与“用”字形相近,只是最后一笔写法不同。

啊:与“阿”字音、字形相近,字义不同。

3.看看生字大田字格里的布局。教师指导写字。“虎”,第六笔竖弯钩的弯正好在横中线上。“拨”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佰”,右边的“白”写窄些。

三、课堂练习

1.完成练习2。

2.完成练习3。让学生自己先填一填,然后全班交流读一读。再补充练习如:小兔()来()去。小()来()去。

四、扩展练习

完成练习4。课内可让学生说一说。鼓励学生课后去搜集有关动物尾巴作用的资料,过一段时间组织全班交流。

大尾巴鱼和小尾巴鱼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能与同伴交流自己对动物尾巴的认识,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明显外形特征和特殊用途,感知动物的多样性。

2、有了解动物的兴趣与愿望。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有不同特征的动物(如水牛、狐狸、松鼠、小兔、孔雀、蜜蜂、蛇等)尾巴图片若干。

2、幼儿用书:《小兔借尾巴》。

活动过程

1、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小兔借尾巴》,引出幼儿对动物尾巴的兴趣。

2、教师讲述故事后引发幼儿讨论。

教师:故事中的小兔向谁借的尾巴?它借到没有?

教师:小动物们是怎么说的?(引导幼儿用故事中的话回答)教师:小兔需要向别人借尾巴吗,为什么?

3、教师引导幼儿相互讨论交流。

教师:故事里各个小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途?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动物尾巴的事?

4、教师请幼儿欣赏动物的图片。

教师:这里有一些动物,我们来看看,它们的尾巴一样吗,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5、教师引发幼儿继续探究动物的兴趣。

今天我们了解了动物们有趣的尾巴,动物朋友们还有哪些更多的秘密呢,让我们活动后再去找一找,看一看!

大尾巴鱼和小尾巴鱼教案篇6

【学习目标】

1、会认壁虎等9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

识字;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动物头饰、动物图片、桃树(卡纸做)。

学生收集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见过壁虎吗?(课件出示:小壁虎在墙上爬来爬去的画面)大家看,这个小东西就叫壁虎,你们看看它长什么样?知道为什么人们叫它壁虎吗?

(真聪明,它脚趾有吸盘,可以附在天花板和墙壁上爬行,经常在夜间出来捉蚊虫吃,是人类的好朋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壁虎借尾巴》这一课。

(板题,读题)

二、借助图画初读课文,创意识字

1、谈话:

这篇课文是连环画故事,非常有趣,但是全文没有注音,小朋友们有信心把故事读下来吗?

2、学生借助图画初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画下来,想办法认记。

3、小组互助读书:

先把刚才画出的不认识的字一起想办法认识,然后把课文 读通顺。

4、全班交流:

你们小组新认识了什么字?是用什么方法认识的?

(如:看图猜字、联系句子猜字、熟字认新字、查看生字表)

5、课件展示词语(生字带拼音),请小老师带读。

6、交流记字方法:

你有没有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朋友的名字和样子?

7、课件展示词语(去掉拼音),齐读。

8、出示生字卡片:

开火车认读生字。

9、玩摘桃子的游戏:

小朋友,现在我们的智慧小火车开到了梦幻桃园,(师出示结满桃子的桃树)桃树上的桃子又大又红,你们想要吗?不过,你得会读桃子上的生字。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桌按自然段分读课文,思考:

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向谁借尾巴?

2、指名回答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然后指导读第1、2自然段,比比谁读得难过。

3、指名回答小壁虎向谁借过尾巴。相机在黑板上贴小鱼老牛、燕子的图片。

4、小结:

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多难看哪,它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借到了吗?为什么?我们下节课再学。

四、课堂练习读读说说

听,(教师作倾听状)我们的学习小伙伴西西好像有话要说,哦,她说她这节课还学到了两个好词。一个是游来游去(贴词在小鱼图后),一个是飞来飞去(贴词在燕子图后)。你们也会说这样的词吗?比如:老牛____;还有其他的吗?

五、指导写字

1、学生认读河姐借,并玩一字开花(组词)。

2、学生观察,当小老师提醒大家该怎么写(注意讲出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女字旁的写法横变为提,不超过撇)。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生在书上描红、练写这三个字。

六、作业

1、把这个故事读给爸爸、妈妈听。

2、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收集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

〖板书设计

小鱼图 游来游去

老牛图 走来走去

燕子图 飞来飞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你们来猜猜看:像蛇不是蛇,身长四条腿,爬墙捉害虫,猜猜它是谁?

2、找好朋友,把这课生字读给对方听。

二、继续学习课文,感悟理解

1、朗读感悟第三自然段:

⑴ 出示课件(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的情景)问:这幅图画了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贴上小鱼图片)

⑵ 课文里哪个自然段写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读读看,他借到尾巴了吗?

⑶ 读后交流:

他借到尾巴了吗?(没有)是不是他借尾巴时没有礼貌,小鱼不借给他?(不是)他借尾巴时是怎么说的?谁来读?

⑷ 指名读小壁虎的话。哪儿看出小壁虎有礼貌?然后指导朗读小壁虎的话。

⑸ 小壁虎这么有礼貌,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他呢?

(课件演示小鱼的拨水动作)板:摇尾巴──拨水。

⑹ 分角色朗读这段话。

2、方法迁移,感悟第四、五自然段:

谈话:

小壁虎向小鱼没有借到尾巴,又向谁去借呢?请用学习第三自然段的方法,小组合作读懂第四自然段。

⑴ 明确方法:

小组长,你们知道该怎么组织大家学习吗?

(先读一读第四自然段,然后讨论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为什么?最后分角色朗读这段话。)

⑵ 小组合作学习第四自然段。

⑶ 全班交流:

小壁虎向谁借到尾巴了吗?为什么?

(相机贴老牛图片,板:甩尾巴──赶蝇子)

⑷ 指名分角色朗读这段话,学生评价。

⑸ 小朋友自己学习第五自然段。

⑹ 读后交流:

读完了这一自然段,你明白了什么?

(相机贴燕子图片,板:摆尾巴──掌握方向)

3、延伸拓展: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多伤心呀!它还会向谁借呢?他们会怎么说呢?

⑴ 小组练说:

借助收集来的资料,分小组说说小壁虎向其他动物借尾巴的故事,一个小组说一个。

⑵ 指名说。

4、学习故事结尾部分:

⑴ 没有借到尾巴的小壁虎怎么办呢?教师引读第六自然段。

⑵ 齐读第七自然段,读后讨论:

从这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幅插图附句子:我又长出了一条新尾巴啦!)

指导读好这句话。

⑶ 小结:

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特点,不用借自己会长出来。

三、课堂演练,加深理解

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与同桌分角色朗读。

2、指名佩戴头饰上台表演。

四、指导写字

1、出示呢呀哪,让生认读。

2、让生观察后说一说这三个字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都有口字旁,口字旁应该写得小而高,三个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3、请最能看的同学提醒大家写呢呀哪时还各应注意什么。师范写,生书空。

4、生在书上描红,练写2个,写完后让同桌评价。

(写得漂亮的,给画上小红花)

五. 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小鱼图片 摇尾巴──拨水

老牛图片 甩尾巴──赶蝇子

燕子图片 摆尾巴──掌握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