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活动方案一定是我们通过认真思考后制定的,只有提前制定好活动方案,我们才能让活动顺利进行下去,下面是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诗歌比赛活动方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诗歌比赛活动方案篇1
端午节临近,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各地在端午节里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这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马承英语发起此次我在学校过“端午”活动!
一、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通过了解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为将来的作文写作素材搜集及运用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活动时间:
端午节前两天
三、活动流程:
将学生分为4组,分课题收集世界各地端午节的节日和风俗习惯,以及端午的相关资料。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一搜集有关端午节的名称、由来、端午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二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三端午节故事演讲准备。
第二阶段:以演讲比赛的形式进入活动
一情境导入
激情朗诵有关端午节诗歌
二进入活动主题,交流感悟
第一主题:话说端午
1、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
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2、端午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3、端午诗词佳句知多少
第三阶段:端午实践活动
包粽子,吃粽子
1、每人包一个粽子,亲身感受粽子的制作流程,设计别致、精美的粽子,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包粽子期间话题分享:
1)端午节,为什么要和家人一起吃粽子?
2)往年你和谁一起吃?你吃的粽子是买的呢,还是别人送的?谁送的?为什么要送粽子?
2、相互赠粽子
学生将自己包的粽子送给别人,鼓励那些不愿意把自己的粽子送给别人的同学,学会将自己的爱心和祝福进行分享。
3、吃粽子
老师给学生送粽子并送上祝福的话(粽子该是投入大海的,因为你的胸怀像大海一样的宽广,别忘了给自己投一个粽子!祝端午节快乐!)
大家一起吃粽子,体验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和团圆,一边听老师讲关于端午节的故事!
4、作文训练。
以此次端午节活动为素材,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端午节的作文,题材形式可自己设定。
诗歌比赛活动方案篇2
活动目标:
1、议决诗歌朗诵会对学生执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让他们议决诗歌的朗诵来赞扬祖国伟大、壮丽、富强的面貌,喜迎国庆,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识别,继承发扬诗歌文化加深学生对祖国的情感,培养队员从小树立为祖国的强盛而全力奋斗的民族精神,学做国家的新主人。
2、配合全国第十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我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推广普通话参与意识,美化校园语言环境
活动要求:
1、以诗歌朗诵的形式表达少先队员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二至六年级以班级的形式参加朗诵会。
3、各年级以年级组为单位参赛,中队辅导员负责组织,各班班主任详细负责。
4、朗诵要求:
(1)所选诗歌;思想内容应积极向上;
(2)运用普通话,声音洪亮;
(3)语气、语调适当,重音、节奏恰当;
(4)表达感情精确、自然;
(5)服装统一。
(6)时间根据所选内容在5-10分钟以内。
5、内容以歌颂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歌颂家乡的诗歌、散文及古今诗词均可;形式以朗诵为主,可配表演,尽量多样化。
6、所需音乐自备,诗歌内容于9月27日前交少先大队部。
活动地点:学校操场
奖项配置:以高低段组为单位参评,高段组设一等奖二名,二等奖名。低段组设一等奖1名。
活动时间:20xx年9月28日2:30分
活动程序:
一、主持人宣告活动开始
二、全体起立,唱国歌
三、学校领导讲话
四、学生代表致国庆祝辞
五、主持人宣告诗歌朗诵开始
1、诗歌朗诵《xx》(朗诵者)
2、诗歌朗诵《xx》(朗诵者)
3、学前大班《xx》
4、诗歌朗诵《xx》(朗诵者)
5、诗歌朗诵《xx》(朗诵者)
6、诗歌朗诵《xx》(朗诵者)
8、诗歌朗诵《xx》(朗诵者)
六、主持人宣告:活动比赛结果。
七、颁奖:
八、比赛结束
诗歌比赛活动方案篇3
为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我校学生文化生活,陶冶当代大学生的高尚情操,使同学们更加懂得感恩,感恩祖国、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进一步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和校园风气,特举办“常怀感动之情,常为感恩之行”朗诵比赛具体安排如下:
一、活动主题
常怀感动之情,常为感恩之行
二、参赛对象
大同大学全日制在校生
三、活动时间
报名时间:10日20日至11月13日
初赛时间:11月16日至11月17日
复赛时间:11月21日至11月22日
决赛时间:11月26日
四、报名方式
1、线上报名:
登陆微信,关注“大同大学爱心自立社”,点击下方菜单栏“我要报名”按钮,按要求填写即可。
2、线下报名:
每日8:00—12:00 14:30—21:30在敬德楼(校医院)四层爱心自立社办公室报名。
五、奖项设置
根据参赛作品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
六、评分标准
1、衣着得体,精神饱满,姿态得体大方。 (10分)
2、紧扣主题,内容充实生动,有真情实意,寓意深刻,有感召力。 (20分)
3、感情饱满真挚,表达自然,通过表情的变化反映朗诵的内涵。(20分)
4、吐字清晰,声音洪亮,正确把握朗诵节奏。 (20分)
5、能正确把握朗诵内容,声情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与观众产生共鸣。 (30分)
共青团山西大同大学委员会
10月20日
诗歌比赛活动方案篇4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和教导处工作要点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提升质量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潜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以提高教学量为目标,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学质量的调研与监控,用心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
二、工作目标:
1、规范教学常规管理,优化教研组活动,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技能。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认真学习领会高效课堂,用心开展教材研究工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加强与兄弟学校教学的交流与协作,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研潜力。
3、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在生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三、工作重点:
1、继续坚持业务活动,采用理论学习、座谈交流、校本研究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研活动
2、继续坚持超周备课。导学案要规范化,教学资料,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突出,三维目标要清晰。结合本班实际和教师个人特点设计切实可行,易教易学的导学案。
3、作好课堂教学指导,强化质量意识。课堂教学是落实课改的主渠道,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本学期将严把课堂教学质量观,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我校教师的重点工作。
4、严把作业质量关,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对于作业的设计布置、批改,力求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讲”严格控制作业量及作业时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调动学习用心性。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细致、规范,不允许错批、漏批、学生代批的现象发生。对学困生的作业要尽量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辅导,以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
5、开展听课、评课的研讨活动,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
四、工作措施:
(一)落实新课程标准,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师生发展。
1、认真学习新标准,严格执行新标准的指导思想。落实新标准在教学中的运用,加强新老教师的合作,提高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2、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转换教师主角,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用心、健康、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扩大学生信息交流面,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强化常规管理,优化备课,提高教学质量。
1、备课:本学期继续推行导学案。教师共同探讨“和乐”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2、上课: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教学中要注重现代化手段的运用,课中要明确目标,讲透知识点,训练要扎实有效,同时要注意师生活动时间的分配,要及时检测教学效果。
3、作业的布置、批改。
作业设计既要在量上有所控制,更要注意质的精当。批改要正确、及时,字迹要端正,符号要规范,并有批改记录。
4、辅导:继续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各班教师要有组织地搞好学习有困难的个别学生的辅导工作,做到措施得力,成果显著。
诗歌比赛活动方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二、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
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三、活动过程
1、引出话题。
老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活动介绍:淡淡粽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有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2、品尝粽子,并讲述。
(1)、认识粽叶。
老师: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2)、幼儿品尝。
老师: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3)、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3、请小宝宝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诗歌比赛活动方案篇6
一、活动主题
粽叶香,自包粽子,共度端午,互送祝福。
二、 活动目的
通过手工制作粽子,所有员工都能更真实地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了解更多的具体流程,如制作粽子的方法、馅料的搭配等,以简单的方式进一步锻炼所有员工的动手技能和学习技能。
端午节之际,让全体员工共度佳节,加强大家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沟通,向大家致以节日的问候。在团体的温暖中,在不同的地方度过传统节日。
三、活动时间
月日周日中午。
四、场地
公司食堂。
v.活动流程
1。采购材料:花生、葡萄干、红豆、红枣、蜜枣、泡菜、糖、酱油、糯米肉(具体采购材料由u和宗业负责(食堂采购)。
2. 设备准备:食材容器、汤匙(均由食堂提供)棉线:切成几片,每片约20cm长,剪刀等(食堂购买)。
3. 处理材料
糯米:在温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将水排干。
粽叶:将粽叶放入水中煮沸,煮沸10分钟后取出冷水,洗净,切两端,沥干剩余部分。
粽子馅:由各种外购材料制成,半肥瘦肉用配料腌制而成。
4. 粽子
(1)收集:所有员工聚集在食堂(周日14:00)。
(2)开始制作:鉴于员工知道或不擅长制作粽子,他们咨询了相关人员,总结了制作粽子的方法如下:
取两个(都在对面)粽子叶,在一端和一端的相反方向重叠(不完整),把它们放进一小碗米饭中,用食指轻轻地在米饭中间画一个字,然后放入1或2汤匙的自己喜欢的粽子馅料,再填入几米盖住它。
用右手将粽叶的外端向内折叠,然后将其向后折叠,包好一端,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另一端。把粽子放在中间,然后一个接一个地捆起来,防止变形。绳索不应太紧(沸腾爆炸)或太松(进水),以便轻轻拉动绳索而不移动绳索。20xx年公司端午节活动计划20xx年公司端午节活动计划20xx年。
了解了粽子的包装方法后,你就可以自己做粽子了。在这段时间里,你们可以互相学习相关的细节,这样每个人都能更好地完成。
(3)制作完成
后,负责人将包装好的粽子放在一起,整理剩余的材料,清洗未使用的容器,并将其返还给食堂工作人员。
五. 煮粽子并在食堂分发。煮好粽子后,分发给同事,并致以节日问候。
六、注意事项
1。所有员工准时到达指定地点时,应提前了解制作粽子的相关方法。
2. 不要随意放置器具或材料,使现场凌乱。
3. 注意个人和食品卫生,不要混淆。
诗歌比赛活动方案篇7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用心投身课程改革,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索意识和实践潜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育人为归宿,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转变教研理念,改善教研方法,优化教研模式,用心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新体系。
一、工作思路和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研促教强质量,培训培养促成长”的宗旨,围绕本学期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重点,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把课题研究、网络教研作为数学教研的两大特色。采用多种措施,多种教研形式,致力于课堂教学的研究,致力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致力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力求教研工作做到“实、广、活、新”,得以有效落实。为此,本学期我们数学教研组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好教学科研工作:
(一)扎实推进教学教研常规工作,增强教研工作的实效性
教学科研是学校的生命线,把科研工作与教师的教学实际紧密联系,在数学教学教研中严格执行《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校本教研考核制度》等,努力做到以制度为保障,扎实推进教学科研工作,增强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使教研工作真正地做到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
1、继续坚持每周三一个小时的业务活动,采用理论学习、座谈交流、群众备课研讨、专题辅导、课题活动、校本研究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研活动,对教师参加业务活动进行量化考核,并记于教师个人教研积分。
2、继续坚持群众备课、周前备课。教案的备写要规范化,教学资料,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九大要素要齐全。教案的设计要在群众备课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实际和教师个人特点设计切实可行,易教易学的教案。要从教学过程的设计中看出教师是如何教的、学生是如何学的、知识是怎样生成的、基础知识是怎样训练的、潜力是怎样培养的、学生的用心性是怎样调动的等等。并坚持群众备课研讨制度,真正体现出每节备课都是大家研讨的结晶。学期结束对教师的备课量化打分、评比奖励。
3、作好课堂教学指导,强化质量意识。课堂教学是落实课改的主渠道,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本学期将严把课堂教学质量观,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我组教师的重点工作。严禁教师无准备上课,无教案上课,努力克服课堂教学的随意性。注重课堂教学的过程管理,继续实行推门听课对教师们的教学状况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努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严把作业质量关,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对于作业的设计、布置、批改,力求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讲”。严格控制作业量及作业时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调动学习用心性。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细致、规范,不允许错批、漏批、学生代批的现象发生。对学困生的作业要尽量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辅导,以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
(二)学、研、培结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数学教师队伍建设。
强化教师的学习意识,促进教师知识及时更新,作好课题的研究工作、教师的培训工作。促进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数学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1、本学期把教师对教材教法的理解运用程度作为教研工作的重点。认真组织教师进一步解读新课标,学习新教材,全面熟悉新教材的特点,以便更好得用好新教材。并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探索新课程下的课堂教育教学规律。在学习、探索、研究、反思、交流、实践中,把课程改革的精神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2、作好校本培训工作,提高数学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潜力和科研潜力。利用教师之间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有效地开展培训。多渠道提高我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终在校内构成人人想学、自觉好学、终身学习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