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商店教案6篇

时间:2024-07-29 作者:Trick

优秀教案中的反馈机制可以帮助学生及时纠正学习中的错误,有了教案,教师可以更有预见性地应对课堂突发情况,保持教学流畅,以下是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商店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小商店教案6篇

小商店教案篇1

一、 教材分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大班语言:生活讲述"逛商店"。这个内容要求幼儿将在逛商店的所见所闻和感受讲出来,要有时间、地点和具体事件。

一定的生活经验是幼儿进行讲述的基础,商店的功用是什么?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以及在逛商场时的所见所闻这都是幼儿应该有的生活经验。这样才能引起幼儿回忆和讲述的积极性。

因此,教学的知识点是:商场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和在逛商场时印象最深最感兴趣的事物。在课前通过多种形式如家长带幼儿逛商场或教师带幼儿逛商场,并有针对性的引导幼儿观察、记忆。这一知识点在整个知识结构中占基础地位,也是整个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

纲要所提出的要让幼儿"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能注意倾听别人讲话,能清楚的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制订了教学目标:

1、丰富逛商场的知识经验,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引导幼儿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讲述逛商场的见闻和感受,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3、初步了解商场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重点:

引导幼儿将逛商场时的所见所闻大胆的讲述。重点制定的依据:纲要中提出要让幼儿"想说、敢说""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的教育重点并不是教幼儿记忆大量的词汇,而是让幼儿能乐意与人交流,能大胆在众人面前表达。另外,作为大班幼儿思维已经由直觉行动性向具体形象性过度,形象思维已经迅速发展,加上不断的实践学习,已普遍能组织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见闻。

难点:

初步引导幼儿较连贯的逛商场时最感兴趣的体验。生活经验讲述就是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围绕一个主题,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幼儿进行的讲述。那么能安排好内容的顺序,组织简单的语句,较连贯的表达出来,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而幼儿又具有善于挑战的心理,这就象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果实,因此经过一定的努力也可以完成。因此这是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

二 、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分析主要运用了示范模仿法和启发联想法。

第一种方法示范模仿法,幼儿天生具有良好的模仿性,任何事物幼儿都想亲自去模仿,语言活动中示范模仿法也是十分重要。幼儿在模仿中学习语音、语法,学习运用语言。在这里我不止单纯运用教师的示范,更重要的是幼儿的示范。因为作为身边的小伙伴的示范更能让幼儿所能接受。借助幼儿和老师的讲述开阔幼儿的思路,让幼儿在模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第二种方法启发联想法,生活经验讲述必须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在教学中怎样让幼儿的生活经验充分起到作用,让幼儿把经验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呢?我运用了启发联想法,通过再现性提问和启发式提问,帮助幼儿把已有的生活经验有条理的串联起来,比如"你在商店里买了什么东西?""你发现了什么新鲜事?""哦,原来每件商品和照片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啊,你能讲给大家听听吗?"引导幼儿将生活经验归纳、总结、串联完整。这是幼儿能够连贯讲述的基础和关键。

另外根据纲要的要求"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流的乐趣。"我将幼儿带来的物品和照片展示出来,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我还运用语言的激励,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精神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以上三种教学方法在活动中交替使用、相互补充,使教学活动动静交替。注意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的发展,重视了幼儿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

以上两种教学方法在活动中交替使用、相互补充,使教学活动动静交替。注意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的培养,重视了幼儿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

三、学法指导

根据语言教学的原则其中注重幼儿获得经验的原则、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的原则和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在教学中主要从听和说两方面进行了学法指导。一方面是引导幼儿养成能有礼貌的倾听别人讲述的良好习惯。语言的掌握与运用都离不开听觉器官,那么有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幼儿学习、掌握、运用语言的前提条件,在引导幼儿学会倾听时,我主要采用了两个方法:一是创设安静的环境,幼儿的坐椅位置摆放合理,情景布置有秩序而不乱。二就是运用语言暗示的方法,比如在听个别幼儿讲述时说:"她在买这个洋娃娃时还发生一个件有趣的事情呢?你来认真听。"这样激发幼儿的倾听欲望,从而认真的去听。

第二方面的'学法指导是,引导幼儿学习运用语言讲述进行情感表达的方法。讲述必须有条理,才能让人听明白,在指导幼儿讲述时我充分运用了启发诱导的方法,不是教师直接的去教去说,而是让幼儿通过自由探索去发现、归纳、总结出来。有这样一句教育名言"相信孩子的能力,他们会创造奇迹。"在教学中只有大胆的放开幼儿,充分的相信幼儿的能力,才能让幼儿得到长足的发展。在教学中我为幼儿提供了自由讲述的机会。在激发了幼儿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请幼儿自由结伴进行讲述,我在幼儿自由讲述中进行个别指导,在整个过程中老师成功的扮演了支持者、合作者、帮助者的角色。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的学习,积极的探索。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的教育观念,遵循了"幼儿是通过自由的观察,积极的探索进行学习的"这一认知发展规律。

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出示逛商场的照片导入课题:运用实物投影将教师在逛商场的照片展示给幼儿。"这是王老师最近刚刚拍的照片,你知道我是在哪拍的吗?""哦,是商场,是哪个商场你猜猜看?" 引起他们的兴趣。

第二部分展开讲述,包含我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启发引导,激发幼儿回忆生活经验。"你去过哪些商场?在商场里你看到了什么?""你和谁去的?都买了些什么?""在逛商场时你遇到过什么新鲜事?"幼儿对感兴趣的事一定表现的积极都想来说一说,为了满足幼儿的愿望,自然的过度到第二个环节自由结伴讲述。教师进行个别指导,观察幼儿的反应,倾听幼儿的讲述内容。

第三环节教师示范讲述,根据以往组织活动的经验和幼儿的兴趣点,自由结伴讲述时,一般幼儿对去过哪些商场?买过什么东西?商场里有什么商品?等讲述的最多。因此在教师示范讲述时要开阔幼儿的思路,针对逛商场时遇到的新鲜事进行讲述,激发幼儿有关的回忆。

第四环节幼儿拿自己带来的商品或照片进行个别讲述。"今天小朋友也带来了一件从商场里买来商品和逛商场时拍的照片,谁能那着给大家讲讲?"幼儿个别讲述时我注意了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学会与他人分享快乐体验。比如将幼儿要讲述的照片用实物投影,展示给大家,用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第三部分活动结束,由于活动时间有限,幼儿都想上来讲的愿望又很迫切,因此我引导幼儿将带来的商品布置成小超市,放欢快的音乐与幼儿一同布置环境,在音乐中结束本次活动。为了让幼儿能尽兴的讲述,随后开展角色游戏"小超市",并将照片丰富到语言区以便于幼儿随时的讲述。这样符合纲要中提出的"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中发展起来的"这一要求。

在教学活动中我掌握好宏观调控,调整控制好节奏速度,在提问时,注意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幼儿回答。当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设计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还要根据幼儿的实际反应和接受能力及时调整,这就需要教师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和灵活的教育机制,努力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上是我对这个教学活动的理解、分析与做法,如有不当之处请评委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各位领导!

小商店教案篇2

目标:

1.感受故事中熊猫伯伯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感。

2.有兴趣地学讲故事中的角色对话,理解词语:合适。

准备:

1.故事录音、教学挂图。

2.围巾、口罩、帽子、手帕、鞋子等物品。

过程:

1.交代故事名称,引发兴趣:

什么叫百货商店?百货商店里卖些什么?”

猜猜,谁会来熊猫百货商店买东西?它们会买些什么?”

2.看看听听议议,理解故事主要内容:

教师边操作教具边有表情地讲述故事第一部分内容(从第一自然段至第四自然段):

——“长颈鹿、河马、大象为什么都不高兴?”(初步理解词语:合适。)

请你猜猜,熊猫伯伯会怎么做呢?

如果你是熊猫伯伯,你会怎么办?

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第二部分内容(从第五自然段至结束):

——“熊猫伯伯想出了什么办法?”

“熊猫伯伯对长颈鹿、河马、大象是怎么说的?”(请幼儿学着说一说。)

最后,长颈鹿、河马、大象对熊猫伯伯说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说?

3. “长颈鹿、河马、大象高兴吗?为什么?”

“我们也来学一学熊猫伯伯吧!”

4.体验买卖游戏的乐趣:

在游戏中,教师引导扮演售货员的幼儿学说:“请问你要买什么?”指导扮演顾客的幼儿正确使用量词,如:“我要买一顶帽子。”或者“我要买一顶红红的帽子。”

小商店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许多玩具的主要玩法,以及教材、颜色等特征,自己确定分类标准并进行多角度的分类或逐级分类。

2、知道分类时要按一个标准,分类过程中不更换标准。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有按标记分类和自己分类插标记的经验,熟悉并能介绍自己带的玩具。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海陆空玩具。

1、教师:我们要开个玩具商店,大家都带了许多玩具来。你能介绍自己带的是什么玩具?。它是用什么做的?是什么颜色?怎么玩的吗?

2、请幼儿展示自己带来的玩具,介绍其名称和玩法。

3、引导幼儿接触、摆弄玩具,感知不同的`颜色、玩法、材质等。

二、整理玩具。

1、请幼儿将玩具放回玩具柜,引导幼儿观察玩具是否放得整齐。

2、鼓励幼儿思考,并提出建议。

3、师幼共同检查分类摆放的玩具。

三、小组操作。

1、分一分。带领幼儿打开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的树叶,感知树叶特征,给树叶做一样的标记。

2、谁放错了。

请幼儿观察柜子里的玩具,找出摆放的标准,看看哪个玩具放错了,把它圈出来。

四、活动评价。

活动反思:

数学不是符号的游戏,而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经验总结。幼儿的活动与数学的联系更加密集,它常常出现在幼儿的身边,源于幼儿的生活。

小商店教案篇4

设计意图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普遍的热门话题,美化环境、保护环境、创设环境成为人们共同的责任。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对他们的环保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作为一名教师,从小培养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我们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围绕培养幼儿环保意识。开展了此次活动《奇妙的商店》。旨在让幼儿从小就养成不随便扔垃圾的社会公德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目标:

1、根据废物的外形特征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大胆想象,并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2、培养小朋友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做个环保小卫士。

活动准备:

1、将幼儿用书中《奇妙的商店》故事画面一一绘画成八幅图,故事磁带。

2、故事中各种小动物头饰若干。

3、废旧物品若干。

活动过程:

1、以“奇妙的商店”导入活动。

师:老师不小心把废物弄了一地,小朋友你们看见地上有了废物,该怎样做呢?

生:捡起来,仍进垃圾桶里。

师:这几天,森林里的地面很脏很脏,小动物们把废物仍的到处都是,可是有一位大象伯伯可能干了,它决定在森林里开一家“

商店”,宗旨是“奇妙商店真奇妙,能把废物变成宝”。它把小动物们仍掉的废物都变成一件件漂亮的礼物送给它们。

小朋友们想听大象伯伯变废为宝的故事吗?

生:想听。

2、请听故事《奇妙的商店》。

3、边听故事边出示自绘图画。

4、教师再次有表情地复述故事内容,帮助幼儿进一步感知、理解故事的内容。

5、让幼儿观察画面上小动物们出场的顺序。

提问:

师:小朋友们听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奇妙的商店”。

师:为什么说商店是“奇妙”的呢?

生:因为它能把废物变成宝。

师:“奇妙的商店”是谁开的?

生:大象伯伯开的。

师: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

生:大象伯伯、小猴、小猪、小猫、狐狸、小鸡小马。

师:谁第一个来到大象伯伯的商店的?它对大象伯伯说了什么?

小商店教案篇5

目的:让幼儿了解他人生气的原因,知道能用多种方法让自己和他人不再生气,变得快乐。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排解消极情绪,保持愉快的心情

教学难点:能用多种方法让自己和他人不再生气,变得快乐

活动准备:

1、角色图片:受伤的小熊、开心的'小熊

2、头饰:小动物头饰

3、音乐:开心的音乐、儿歌

4、记录表、调查表

5、空间布置:挂饰、字、各类玩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主持消气商店开张:1、欢迎嘉宾的到来;

2、嘉宾宣布消气商店开业;

3、嘉宾为消气商店剪彩。(音乐)

二:基础部分:

1、出示受伤的小熊图片

——教师引导幼儿问:怎么了?为什么?启发幼儿想办法帮助小羊。

——大家用魔法棒一起想办法,在建议小熊欣赏音乐或唱歌时,小熊变得开心了。

——教师将过程进行记录。

2、肥胖的小猪(情景表演)

——教师引导幼儿问:怎么了?为什么?启发幼儿想办法帮助小猪。

——大家用魔法棒一起想办法,在建议小猪做运动时,小猪变得开心了。

——教师将过程进行记录。

3、两只因为抢玩具而打架的小兔子(情景表演)

——教师引导幼儿问:怎么了?为什么?启发幼儿想办法帮助它们。

——大家用魔法棒一起想办法,在建议它们休息一会儿时,他们又成为了好朋友。

——教师将过程进行记录。

4、今天,我们帮助了小熊和小猪、小兔子大家开心吗?(开心)

那我们就一起happy吧!(播放开心的音乐,大家一起跳舞)

三:结束部分:

1、小结:其实我们在生活中都会遇到不开心的事情,都有不开心的时候,我们应该冷静下来想一想为什么不开心,要想办法如:听听音乐、跳跳舞、唱唱歌、看看书、散散步、还可以和老师、小朋友讲讲,和爸爸妈妈说说,我们会安慰你,这样我们就会变得开心起来,身体才会健康,我们就会开心健康的生活。

2、如果你通常遇到哪些不开心的事情,你不开心时,你会采取什么方式让自己变得开心呢?

3、让幼儿去尝试体验快乐,并填写调查问卷。

小商店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巩固对10以内数的分类、数数、序数和6以内加法等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2、学习看价钱、计算价钱,提高计算能力及初步的理财能力。

活动准备:

图片80张,记录笔,纸,夹子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开商店》----了解不同商店的类型,发展思维的敏捷性。

1、交代游戏规则:老师在前面摆了5张椅子,要开商店了,老师想开水果店,请5位幼儿上来说说店里卖的是什么?

2、点心店、乐器店(你知道还有哪些乐器呢?)、家具店、调味品店

3、过渡:小朋友,你们想不想来开商店呢?假如真要开这么多店,那么店里面的商品该去哪里进货呢?(批发市场)

二、游戏《找商品》----目测数数,了解序数,积累10以内数的经验。

1、提问:批发市场里的商品可真多啊,快数数这里一共有几样商品,看谁有好办法最先数出来。你是怎么数的?

2、提问:快看看有哪些商品啊?请你找一找,摆在第一排的第六个是什么商品?你再看看手套在第几排的第几个?

3、请幼儿来说一说。

4、提问:请你找一找最后一排的倒数第三个是什么商品?倒数要从哪里开始数了?

三、游戏《选商品》----尝试用分类方法,自编6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1、交代游戏规则:批发市场里这么多商品,小朋友都搞清楚了,那么开商店的话现在就该进货了,不过老师有个要求,再选商品的时候,先要想清楚你要开什么店,选什么商品?选的时候小朋友一次可选两件商品,但两件商品的价钱总数合起来只能是6元或是6元以内,不能超过6元哦。商品的右下角标有价钱,可要想清楚哦。

2、教师示范:那现在王老师先来进货,恩,我要开文具用品店,小朋友想想,我该进什么货呢?只能拿两件商品哦,看看这个几元?这个呢?加起来有没有超过6元,如果算不出来可以记录2+4=6。

3、现在请你想想你要开什么店,选什么商品,每个商品的.边上都有价钱,记住:你只能买6元钱以内或6元的东西,不能超过6元。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笔和纸,如果你在计算的时侯需要他们的话,就记录下来。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集中提问:你开的是什么店,选了哪些商品?选的对吗?他的价钱对不对。帮助幼儿进行核算。

6、一起去营业员阿姨那儿结算吧。

活动反思

孩子们在与同伴的交流和老师的引导下知道了垃圾应该放到指定的地方。从而使幼儿更加关注周围的生活环境,知道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还从正面引导幼儿知道怎样处理垃圾,怎样使垃圾变废为宝。组织孩子们从我做起,捡拾路边的垃圾,并鼓励幼儿用巧妙的方法来说服刚刚随地扔垃圾的人把垃圾扔到垃圾箱内,让幼儿争当“环保小卫士”。使他们意识到爱护周围环境人人有责,加强了周围人的社会公德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