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们应该通过教案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提前准备详细的教案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促进学生学习深度,以下是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洗手歌幼儿园小班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洗手歌幼儿园小班教案篇1
目标:
让幼儿知道如何洗手的礼仪
培养幼儿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让幼儿知道生活也是有规矩要遵循的。
使幼儿掌握一些洗手的基本常识。
初步了解洗手能预防疾病。
准备:
洗手间、卫生纸、毛巾、垃圾桶
过程:
1,导入:教幼儿带入卫生间,提问:我们要是用洗手间,要排队
2,要在外面排队等候
3 教师示范,教给幼儿如何洗手的方法
4教师示范如何洗手
5教师介绍使用完洗手间要打香皂洗手的礼仪
6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孩子的洗手习惯,引导幼儿学会轮流等待。
洗手歌幼儿园小班教案篇2
活动要求:
1、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知道在饭前饭后、点心及大便后要洗手。
2、学会念《洗手》儿歌。
活动准备:一条脏毛巾。
活动过程:
一:用游戏口吻,引起幼儿学习洗手的愿望
老师:今天我听到毛巾架上有哭的声音,我走过去一看(举起脏毛巾)这条毛巾对我说:“有一个小朋友手没洗干净就在我身上擦了,你看,把我身上擦脏了。”
提问:
1、谁在哭啊?
2、毛巾为什么哭?
3、怎样让毛巾不哭?
二、学习正确洗手的方法,手心手背都要搓到,洗手后在水池上把手甩三下,不把水溅到地上。
1、老师边示范边念儿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换只手,再搓搓,冲冲冲,冲冲手,冲冲冲,冲干净,关上龙头耍三下,一二三。”
2、幼儿先在坐位上边学儿歌边练习洗手方法,学念儿歌,老师边检查幼儿洗手方法是否正确,边对个别幼儿进行辅导。
3.组织幼儿在水池边,实地练习一次洗手。
活动反思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洗手环节,只要认真的去观察、贴近幼儿的生活,就会发现孩子的一个小小举动,就是我抓住教育的良好契机。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去动脑筋,应该给孩子们创造亲自体验的机会,把教育转化为幼儿的需要。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孩子成功的基础,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体验孩子习惯的养成过程。
洗手歌幼儿园小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洗手》,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2.了解不洗手的危害,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洗手》;(2)一条脏毛巾。
活动过程:
一、帮助脏脏的小毛巾
1.出示脏脏的小毛巾,教师配音哭声。
小毛巾怎么啦?
幼儿自由猜测。
2.小朋友手没洗干净就在我身上擦,把我擦脏了。
提问:
(1)毛巾为什么哭?
(2)怎样让小毛巾不哭呢?
(3)小手洗不干净,会怎么样?(让幼儿知道不洗手或手没洗干净的危害,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二、正确洗手方法
1.讨论洗手的方法,该不该洗手。
怎样把小手洗干净?
2.配合教学挂图念儿歌《洗手》,幼儿欣赏。
3.幼儿边学儿歌边练习洗手方法。
三、什么时候要洗手
1.什么时候需要洗手呢?(饭前、便后、手弄得很脏的时候都需要洗手)
2.怎么能知道小手洗干净了没?(看、闻、摸等多种感官方式)
活动延伸:
督促幼儿吃东西前要养成洗手的好习惯。
附:洗手歌
卷起袖、淋湿手,抹上肥皂搓一搓。
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缝里也搓搓。
清清水里洗呀洗,再把水滴甩干净。
拿条小毛巾,小手擦干净。
活动反思:
活动对幼儿进行勤洗手的良好习惯的培养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开始以一条脏毛巾的话题讨论方式进入活动主题,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洗手,鼓励幼儿自己来介绍洗手的方法,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利用通俗易懂的儿歌,具体形象的演示,富有激情的语言,再加上有徒手练习的铺垫,先前进行个别的纠正和辅导,使得实际练习有条不紊的开展。让幼儿真切观察和感知到如何能把小手真正洗干净的真实过程,都学会了用正确方法洗手。
洗手歌幼儿园小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习洗手的正确方法。
2、知道饭前,便后、手脏时要洗手。
3、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洗手步骤图。
活动过程:
一、看看自己的'小手。
1、老师的手干净吗?(不干净,手上有粉笔灰。)手脏了怎么办?(应洗手。)
2、小朋友动动小脑筋,怎样才能把脏手洗干净?启发幼儿说说洗手的顺序、方法。
二、出示挂图,介绍洗手的顺序。
1、先把小袖子卷起来,打开水笼头淋湿小手;然后抹上肥皂,搓一搓手,再把手上肥皂冲干净,关上水笼头,用毛巾把手擦干,放下衣袖。
三、教师示范讲解洗手的正确方法。
1、卷袖子。袖口一层一层向上卷或把袖子向上拉。边示范边问幼儿,为什么要卷袖子呢?
2、抹肥皂,搓手。卷好袖子后,将手浸在水中,然后再抹上肥皂,两只手心相对搓,手背搓,五指分开叉搓,然后把手上肥皂洗干净,一、二、三、轻轻甩三下,最后用毛巾擦干手,放下袖子,手就洗干净了。
3、提问:我们在一天中,还有什么时候要洗手呢?启发幼儿说出饭前,便后要洗手,手脏时要洗手。教育幼儿不要用衣服擦手,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四、洗一洗。
1、请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2、带领幼儿学念儿歌《洗手》。
洗手歌幼儿园小班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说说、洗洗使学生掌握洗手的方法,知道洗手的好处,并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2、让学生了解洗手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点:了解洗手的正确方法
三、教学难点:知道洗手的好处
四、教学准备:投影、挂图、洗手歌
五、教学过程:
1、给学生看细菌挂图
2、学习正确洗手方法
展示洗手步骤挂图
六步洗手法:
第一步,五指并拢,掌心擦掌心;
第二步,手指交错,掌心擦手背;
第三步,手指交错,掌心擦掌心;
第四步,两手互握,互擦指背;
第五步,拇指在掌中旋转;
第六步,指尖摩擦掌心
3、一般按照以下七步骤洗手即可有效清洁:
(1)开水龙头冲洗双手。
(2)加入洗液或抹肥皂,用手搓出泡沫。
(3)小心地双手相互擦手心、手背、指甲内外和四周、指尖、虎口位置,最少揉搓10秒钟才冲水。
(4)用流动的水冲洗至少10秒钟。
(5)完全擦干净后,才用清水将双手彻底冲洗干净。
(6)用干毛巾或手纸彻底抹干双手,或以干手机吹干双手。
(7)双手清洗妥当后,别再直接触摸水龙头,防止再度脏手。应以抹手巾包裹水龙头,或在水龙头上泼水冲洗干净,才把水龙头关上。
4、教《洗手歌》
手心搓手心,手心搓手背,手指轻轻抓手心,五指张开洗干净……
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换只手,再搓搓,冲冲冲,冲冲手,冲冲冲,冲干净,关上龙头耍三下,一二三。
5、座位上演练。
6、实际体验学习
六、课堂延伸:
一般来说,人们的一只手上沾附着大约40万个细菌,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如果手洗不干净,后果不堪设想。生活中,有些人手一闲下来,就抠鼻子、揉眼睛,此时可能造成鼻子、眼睛黏膜的破损,使呼吸道中的病菌、手上的病菌乘虚而入,致使健康的身体受到侵袭。
这里给你列举出做这十件事后一定要洗手:
1.饭前饭后;
2.便前便后;
3.吃药之前;
4.接触过血液、泪液、鼻涕、痰液和唾液之后;
5.做完扫除工作之后;接触钱币之后;
6.接触别人之后;
7.在室外玩耍沾染了脏东西之后;
8.户外运动、作业、购物之后;
9.抱孩子之前;
10.接触过传染物品,更要经过消毒反复洗。
健康tips:
如果是在郊游等户外的环境中,香皂或洗手液是肯定没有的,而你又恰好没带消毒纸巾或是免洗的洗手液,那么也可以就地取材,只要用流动的水,再加上细沙砾、黏土或燃烧完全的木灰烬涂抹清洗,一样也可以达到清洁双手的目的。还有,最重要的,随身携带护手霜,保证随时随地对洗完后手的呵护。
七、教学体会:通过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道正确洗手的方法,值此第二个世界洗手日之际,教育孩子勤洗手,讲卫生,并当一回宣传员,向家长及身边亲人宣传洗手节的意义,传授科学洗手方法很有必要,学校将洗手与健康卫生、防甲流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为学生愉快学习打下基础。
洗手歌幼儿园小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洗手的重要性,可以有效预防疾病。
2、了解七步洗手法的步骤,并依据七步洗手法正确洗手。
3、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洗手的快乐。
(上述目标可根据幼儿大、中、小班年龄不同制定)
活动过程:
1、导入:
小朋友,我们的两只手每天要做很多事情,比如吃饭、穿衣服、写字、画画、还可以玩很多玩具,我们的小手很能干。可是,有时,我们会去很多公共场所,比如说医院、游乐场等,所以我们的双手上会沾满许多看不见的“脏东西”—细菌、病毒。如果手不干净,就会把这些脏东西吃到嘴里,使人生病,为了防止病从口入,我们就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正确的洗手方法可以有效的预防传染病,防止病从口入。
2、授新
a、展示图片(七步洗手法图)讲解要求:使用流动水,使双手充分浸湿,用适量肥皂或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认真揉搓双手,保持泡沫停留6秒钟。
b、逐一展示步骤,边听、边看、随视频做出洗手的动作。
c、学习《洗手歌》,帮助幼儿更快记住七步洗手法,教师有有节奏的读一遍儿歌,边读边做动作,之后带着幼儿一起学习儿歌。
3、回顾观看七步洗手法全部过程,加深幼儿记忆。
4、延伸活动
在日常的生活活动中,小朋友要正确运用七步洗手法进行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