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互动游戏的教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我们的教案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接受情况进行调整,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点的美术教案通用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点的美术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有规律地排列。
2、表现画面物体的大小对比。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彩色笔、炫彩棒
活动过程:
一、讨论与思考
价值:大胆表达讲述春雨的好处
1、 滴答滴答,下雨了,春雨好不好?
2、 谁喜欢春雨,为什么?
小结:春雨来了,花儿可以开放,小草可以长大,树叶可以发芽,农民伯伯可以插秧播种。
二、欣赏与思考
价值:仔细观察画面中物体的大小和雨点的'排列规律
1、 欣赏老师范例:谁喜欢春雨?(花儿)
2、 欣赏幼儿作品:谁喜欢春雨?(小竹笋、小朋友)
3、 春雨和小朋友谁大?谁小?为什么要把小朋友画得很大,雨点画的很小。(有大有小,画面很好看,像是下毛毛雨)
4、 春雨是怎么排列的,他们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雨点动作、方向)
三、创作绘画
价值:大胆创作雨点的动态,注意物体的大小对比
我们让春雨来跳舞吧!
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大胆想像小雨点的动态
(2)提醒幼儿把雨点画小,四肢可用线条表示
(3)雨点有规律排列
(4)画上欢迎雨点的小朋友和植物
点的美术教案篇2
活动名称:我们都是好朋友(出处:幼儿园绘画)
活动目标:1、乐意与同伴交朋友,体验与好朋友在一起时的快乐心情。
2、能利用圆形和椭圆形,自主进行粘贴,并添画五官、身体。
活动准备:ppt:(ppt1-4)
1、绘画作品欣赏4幅。
2、圆的变化(圆、扁扁的椭圆、长长的椭圆。)
3、圆和椭圆。
4、范画。
操作材料:人均一份大小、颜色相同的圆形、椭圆形纸片;人均一份绘画纸、记号笔、固体胶、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欣赏绘画作品,体验与好朋友在一起时的快乐心情。出示ppt1。
1、师:这里有几个小朋友也把自己和好朋友的事情都画出来了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教师出示ppt1,幼儿欣赏绘画作品。他们在一起时心情怎么样?他们在干什么呢?
教师总结:我们和好朋友在一起玩时很开心、很高兴。
2、师:你们有和好朋友在一起快乐的事情吗?是什么事情呢?你好朋友的脸上有什么样的表情?他们心情如何?
教师总结:我们和好朋友在一起是很开心,很高兴。
二、操作圆形和椭圆形,出示ppt2。
1、师:许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三个好朋友图形宝宝,我们来看一看。
2、出示ppt2,教师演示。教师画出圆形:“这是圆形”;拉宽圆形“这是扁扁的椭圆形”;拉长圆形“这是长长的椭圆形。”
三、教师范画,幼儿欣赏。出示ppt3、ppt4。
1、出示ppt3师:圆形和椭圆形这些好朋友可以变成我们的脸呢,我们来试一试吧。
2、出示ppt4,教师范画。教师画自己和好朋友:许老师的脸是长长的椭圆形,粘上一个长长的椭圆形的脸(ppt中间偏上靠左位置出现椭圆形)。接着画上许老师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头发、身体、胳膊、手、腿和脚。许老师的好朋友是圆形的脸,粘上一个圆形的脸(ppt中间偏上靠右位置出现圆形)。画上好朋友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头发、身体、胳膊、手、腿和脚。
3、教师:我和好朋友在跳绳呢(画上绳子)。这就是我和好朋友在一起快乐的事啦。
四、教师示范粘贴方法,幼儿操作。
教师出示黑板(黑板上有和幼儿一样的绘画纸,黑板不要挡住ppt),示范粘贴方法。
1、师:先把我们自己的脸找到合适的位置粘上。(教师拿出一个椭圆形纸片抹上固体胶)把椭圆形的脸抹上固体胶粘在绘画纸中间靠上的位置,把好朋友的脸(圆形或者椭圆形)粘在自己脸的旁边。接着用记号笔添画上五官、四肢和记住要画出和好朋友在一起快乐的事,然后用油画棒给他们穿上好看的衣服,还可以在白处添画欢的背景哦!
2、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能力强的幼儿,指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五、交流分享活动,
1、黑板上展示绘画作品,教师:快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画得好朋友吧,(引导幼儿回到半圆坐好,欣赏自己和同伴的绘画作品)谁来说一说你画的是什么?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教师根据幼儿回答适当小结。)
教师总结:小朋友粘贴的、画的都很棒,我发现大家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在一起玩游戏真开心,希望你们和好朋友永远能开心、快乐哦。 现在和许老师到草场上我们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戏吧!(放找朋友的音乐)
点的美术教案篇3
教材分析:
?火车开啦》是一首活泼、欢快的匈牙利儿童歌曲。全曲为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2/4拍,大调式,歌词简练通俗,采用模声手法,生动的模仿了火车开始的声音效果。通过学唱歌曲和学做"开火车"游戏,培养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协调性,同时也可以引起学生对自然界和生活中各种声音的关注。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年小幼稚,注意力容易焕散转移,但想像力丰富,爱唱、爱跳、爱玩,表现欲望十分强烈。对感兴趣的事物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这首歌曲正是孩子们喜欢的类型,教学时要注意音准的练习,要多关注学困生。
教学目标:
1.用自然、快乐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火车开啦》。
2.通过聆听、模唱、律动的方式指导学生参与演唱、体验歌曲,提高学唱歌曲的兴趣。
3.用游戏和情境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掌握“x—,x,xx”这三种节奏。
教学重点:
能完整、有感情地演唱、表现歌曲,并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
在游戏和情境等音乐活动中掌握“x—,x,xx”三种节奏。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节奏模仿,师生问好
1、学生在《火车波尔卡》的音乐声中进教室,模仿老师做节奏律动。节奏和动作可以重复或交叉做。
2、师生随钢琴互相问好。
二.节奏练习,进入情境
1、节奏练习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这是什么声音?(课件播放火车声)生答:火车
师:多漂亮的火车呀!火车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谁能来模仿一下?
生答:呜呜、轰隆轰隆、咔嚓咔嚓咔嚓咔嚓等。
师提示:火车汽笛声用:呜——火车大车轮声用:轰隆——火车小车轮声用:咔嚓咔嚓。(课件出示)
2、三声部练习
师:现在让我们分组来模仿火车的三种声音,一组同学模仿汽笛
声,一组同学模仿大车轮声,老师来模仿小车轮声。(学生看老师手势分三组依次读出,再读两组,最后进行三组练习)三、学唱歌曲《火车开啦》
1、多好听的火车交响曲啊!同学们的精彩表现吸引了一位火车司机的注意,听!他开着快乐列车来了!(课件播放《火车开啦》原唱)
2、火车司机唱的好听吗?现在我们拍着手来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再次播放歌曲,师点头、拍腿,拍手、拍肩,引导学生观察老师的动作)
看到老师是怎样拍的了吗?能不能和老师一起随音乐拍一拍?生答:能
3、师:现在就让我们听着歌曲,一起随音乐做一做。(第三遍聆听原唱)
4、同学们听的很认真,拍的也很准确,请同学们跟老师学读歌词,老师读一句同学们读一句。(课件出示歌词)
5、师:请同学们观察,第一句歌词跟第二句的歌词出现的咔嚓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有什么不一样?
生:第一句是四个咔嚓,第二句是两个咔嚓
师:同学们把歌词读准确哦!现在请同学们边拍手边跟老师再来读一遍歌词。
6、同学们学的非常认真!能不能自己来完整的读一遍歌词?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师带领生齐读歌词)
7、教唱歌曲:请同学们跟琴填唱歌词,老师弹一句你来唱一句。
8、现在请同学们小声跟老师演唱。
9、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来演唱歌曲,听好伴奏音乐,伴奏音乐的速度要比我们刚才演唱的速度快。(师注意间奏的提示,并引导学生做动作)
10、师:同学们都见过什么种类的火车呢?(课件出示火车照片)生:拉木头的、拉煤的、载人的等。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乘着火车做了一次愉快的音乐旅行,还学会了歌曲《火车开啦》。让我们一起开着火车离开教室吧!
每组组成一列火车,边唱歌边有秩序地离开教室。
点的美术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发展幼儿观察能力。
2、学习画西瓜的方法,以及使用棉签。
3、喜欢参与美术活动。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素描纸若干、黑色水彩笔、棉签、准备好的深绿与浅绿颜料。
2、多媒体课件、视频《猪八戒吃西瓜》、轻音乐1首。
3、教师范画1张、食物西瓜一个。
活动过程与指导:
1、引入语:今天老师请来一位神秘的客人,小朋友们闭上眼睛猜一猜他是谁呢?
2、出示孙悟空图片问道:"看这是谁!""孩子们你们好,你们认识我吗?""你们喜欢我吗?""为什么喜欢我"3、孙悟空的本领很大但是呢今天他遇到了一个难题请小朋友看一看他遇到了什么难题(观看视频猪八戒吃西瓜)引出问题:师问:"这个故事的名字是什么?"答:"(猪八戒吃西瓜)"。
师问:"猪八戒把西瓜切成了几块?"答:"猪八戒把西瓜切成了4块"。
师问:"最后谁吃了西瓜?"答:"猪八戒"。
4、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学习画西瓜。
5、观察西瓜图片认识西瓜知道西瓜的特点、颜色、花纹。
6、幼儿画西瓜:"那我们一起为孙悟空解决问题吧!我们开始画大西瓜吧!"7、小朋友边说儿歌边画大西瓜。
8、复习画西瓜的步骤,教师讲解画西瓜轮廓用黑色水彩笔,引导幼儿为西瓜涂色时如何使用棉签。
9、聆听轻音乐孩子们开始画大西瓜。为幼儿制造良好的氛围。
活动拓展:切开的西瓜:遥远天边,半个月亮,变成小船,星星来坐。
活动评价与鼓励:
小朋友们画的真棒呀。快快让客人老师看一看我们小朋友们画的大西瓜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大部分幼儿都能按一定的顺序画西瓜,画出半圆形切片西瓜。在提出绘画要求的环节,要求太多,与讲解示范重复,没有突出要求重点。指导重难点不突出,在点画西瓜籽可以用棉签,这样幼儿衣服、手指不容易脏,卫生。
点的美术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春天来了,柳树发芽、抽叶的变化,热爱大自然。
2、能在直线的两旁较整齐的交错点画柳叶。
活动准备:
1、音乐视频《柳树姑娘》,柳树图片两幅。
2、范例画一幅。
3、棉签,绿色饮料,作业纸。
活动过程:
1、谈话:现在是什么季节?
提问:
(1)春天来了,春风娃娃吹得动物植物都变了样,有什么变化?
吹得柳树变成了漂亮的姑娘,头发长长,辫子飘飘,你们看它美吗?(展示视频欣赏音乐与图片)
(2)柳树姑娘的头发是什么样子的?从哪儿长出来的?向哪儿生长呢?辫子是怎样飘的?
2、出示范例画,教师示范,和幼儿共同欣赏、讨论。
教师演示并讲述:春风娃娃吹呀吹,吹得柳树姑娘的头发上扎起一个绿色的蝴碟结(交错点画柳叶),左边一个,右边一个。春风娃娃吹呀吹,吹得柳树姑娘的头发一根根从粗粗的树枝上长出来,垂垂的'向下生长,随着风儿飘飘,真漂亮!
3、幼儿空手尝试。
4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教师讲述:今天我们都来当春风娃娃,让柳树姑娘的头发长得长长的,多多的,在她的辫子上扎上绿色的蝴蝶结,把它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2)提醒幼儿棉签蘸取少量颜料,保持画面整洁。
5、欣赏与评价。
看看谁的柳树姑娘的头发上的蝴蝶结能交错点画,又多又漂亮。
活动反思
幼儿对于春天的生活经验不足,教师提问以后幼儿感到很迷茫,回答不到位。因此情感目标的达成度不够,这与教师过于关注技能目标有关。
点的美术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 欣赏剪纸雪花,初步感受剪纸这种独特的制作方法所表现出的美感。
2. 通过折叠、绘画、剪的方式初步掌握剪雪花的基本步骤,尝试剪出各种线条和图形的雪花。
3.对剪纸活动感兴趣,体验剪纸的乐趣,发展幼儿手腕和手指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
活动准备:
1. 活动白板:歌曲《雪花和雨滴》第一段,《雪花和雨滴》伴奏,剪纸雪花成品,剪纸图示。
2.冰盆四个,内有剪刀,正方形宣纸,铅笔若干。
3.展示板。
活动过程:
1. 歌曲《雪花和雨滴》,引出雪花。
(1)演唱歌曲《雪花和雨滴》。
(2)了解雪花的特征。
教师:你们见过雪花吗?是什么样的?
2. 观察图示,探索雪花折叠剪的方法。
(1)观看图示,探索折叠雪花的方法。
教师:这个雪花是怎么完成的?先要做什么?怎么来折?要准备一张什么形状的纸?一共折了几次?
个别幼儿尝试。
(2)幼儿操作探索折叠的方法。
(3)欣赏雪花,探索剪的方法。
教师:雪花上有哪些图案花纹?他们像什么?是怎么剪出来的?剪的时候我们的手握在哪里?(中心角)可以在三角形的哪一边剪?
教师:剪图形时要注意什么?从什么地方剪?剪到什么位置才不会剪断?
3.教师交代用要求,幼儿操作。
教师:现在我们用纸来剪雪花打扮我们的活动室吧!
教师:剪窗花的时候,先折再画后剪,可以在三角形的一边剪图形、也可以两边,注意不要把它剪断了。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张贴幼儿的作品,感受作品的丰富和变化。
(1)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2)幼儿互相欣赏,讲述自己喜欢的窗花。
活动延伸:
用剪好的雪花布置活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