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实用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提高教学质量,编写好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教学声誉,成为学生喜爱的好老师,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安全主题教案最新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安全主题教案篇1
一、教学内容:
集会安全知识
二、教学目的:
讲述及案例分析
三、教学过程
(一)拥挤踩踏的事故处理方式
在公共场所发生人群拥挤踩踏的事件是非常危险的,而那些空间有限,人群又相对集中的场所,例如球场、商场、狭窄的街道、室内通道或楼梯、影院等都隐藏着潜在的危险,当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时,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同时,在行进的人群中,如果前面有人摔倒,而后面不知情的人若继续向前行进的话,那么人群中极易出现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倒地的拥挤踩踏现象。为此,专家分析认为,在人多拥挤的地方发生踩踏的事故的原因有多种,一般来讲,当人群因恐慌、愤怒、兴奋而情绪激动失去来自理智时,危险往往容易产生。此时,如果你正好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就非常有可能受到伤害。在一些现实的案例中,许多伤亡者都是在刚刚意识到危险时就被拥挤的人群踩在脚下,因此如何判别危险;怎样离开危险境地;如何在险境中进行自我保护,就显得非常重要。
当发现前方有人突然摔倒后,旁边的人一定要大声呼喊,尽快让后面的人群知道前方发生了什么事,否则,后面的人群继续向前拥挤,就非常容易发生拥挤踩踏的事故。面对混乱的场面,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顺利逃生的重要因素,争取做到遇事不慌,否则大家都争先恐后往外逃的话,可能会加剧危险,甚至出现谁都逃不出来的惨剧。
(二)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
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3.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三)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
1.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2.此时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的事件的诱发因素。
3.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四)事故已经发生该怎么办
1.拥挤踩踏的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2.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老人、儿童及妇女的原则。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3.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
(五)案例分析
陕西省某县城关小学19xx年12月28日清晨举行周会。7时许,在学校广播和铃声的催促下,教学楼上千名学生争先恐后奔往学校操场集会。学校副校长杨某未将教学楼西边楼梯铁栅门打开,使得二、三、四楼七百多名学生只得全部涌向东楼梯口。学生们下到二楼和一楼楼梯拐弯处时,因楼道电灯末开,跑在前面的学生摸黑与少数上楼放书包的学生相遇,造成双方拥挤,个别身材小的学生跌倒后引起上下楼梯受阻,造成严重拥挤,酿成特大伤亡事故,死亡6至11岁的小学生28人,伤59人。
四、小结
在一些集会或大型活动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听从指挥,有秩序地进、离场,不要争先恐后或追逐打闹,要冷静应对一些突发事件。
小学安全主题教案篇2
(一)班会目的:
1.使学生明白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
2.使学生掌握一些在家遇到火灾、触电、食物中毒、遇到坏人对付处理方法,有必须应变本事。
(二)活动地点:
教室
(三)教育重点:
学习防火、防触电、防中毒、防坏人破坏的生活常识,培养有关防范力。
教具:玩具电话一个、电视模型一个、电插头一个,一盆水和毛巾一条,黄瓜一条。
(四)、班会流程:
1、第一组代表表演防火:(一人读情节过程,三人表演)
2、大家认真观察表演后讨论:
(1)发生了什么事?他们是怎样处理的?发生火情应当怎样与消防队取得联系?(打火警119、讲清出事地点详细地址、火势情景)
(2)总结:情景表演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知识。还有什么情景可能发生火灾?发生火灾怎样办?怎样防火?打什么电话求救?
3、学习防触电知识的情景表演:
(1)第二组代表表演:
(2)大家认真讨论观察表演后讨论:
a.提问:发生了什么事?他们是怎样做的?
b.总结:情景表演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知识?还有什么情景可能发生触电危险?发生触电应怎样办?怎样防止触电事情发生?出了事打什么电话求救?
4、学习防中毒知识的情景表演:
(1)第三组代表表演:
(2)大家认真观察表演后讨论:
(a)发生什么事了?他们怎样做的?小英的说法对吗?生吃瓜果不洗干净,容易造成不良后果?应当怎样做?
(b)总结:情景表演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知识?还有什么情景可能发生食物中毒?发生了食物中毒怎样办?怎样防止中毒?出了事自我处理不了打什么电话求救?
学习防坏人破坏知识的情景表演:
1、第四组代表:
2、大家认真观察表演后讨论:
(1)刚才发生一件什么事?小红这样做好不好?会发生什么危险?如果你遇到这种情景办?应当怎样做?
(2)总结:情景表演告诉了我们什么问题?怎样防止此类事情发生?出了事自我处理不了应打什么点火求救?
(五)巩固总结
1、匪警、火警、急救中心电话各是什么?
遇坏人打110,着火打119,急救中心120。
2、遇到火情,危险情景时,要坚持镇静,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注意事项:
防火:不要在易燃物品(棉织物、柴草堆、木板堆、柴油汽油库等)附近玩火、放鞭炮。注意(液化气)灶的合理使用,用完电熨斗、电炉后应立即拔出插头。
防触电:自我不随便摆弄电器,用久的电器设施要注意检查、维修。
防中毒:不吃过期、腐烂食品,有毒的药物(如杀虫剂、鼠药等)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防坏人: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能随陌生人离家出走,夜晚不独自外出、遇到坏人要记住他的外貌特征、不把贵重、稀有物品暴露外边、平时不带过多的钱
(六)、学生发表本节班会课的感想。
(七)、班会后记
小学安全主题教案篇3
教育目标:
1、了解毒品知识,增强学生禁毒意识,提高学生自觉抵御毒品的能力;
2、充分认识毒品的危害,从而自觉远离毒品,自觉抵制毒品,学会自我保护;
3、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教育重点: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形式深刻认识安全、法制、禁毒的重要意义,增强安全、法制、禁毒意识。
教育难点:
1、 充分认识安全、法制的重要意义。
2、 增强学生的禁毒意识和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
活动方式:多媒体教学 案例分析; 学生讨论; 创设情景;老师小结归纳。 准备工作:
1、观看有关法制教育、安全事故等专题教育的vcd,并让学生查找资料并准备发言稿。
2、准备学习资料《远离毒品,关爱生命》。
3、开展 “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禁毒教育五个一系列活动,即读一本关于禁毒教育的书,听一场禁毒禁烟教育讲座,看一部禁毒教育片,参观一次禁毒教育图片展览,书写一篇法制禁毒教育心得体会。
4.准备“远离毒品,关爱生命”禁毒签名横幅、小品等。
教学理念:
1、以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的学习方式为主线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讨论交流,始终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不断地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不断地提高创造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评价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
2、以问题教学模式为主,以学定教。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质疑、探究、发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3、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资料由教师学生共同准备,教学尽量活动化、趣味化和直观化,以求完成“目标高,立意新,内容实,形式活,效果佳”的教学优化效果。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创设问题情景,观看教育影片,导入探究课题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教师开场白导入课题:注重安全法制教育,杜绝毒品危害
(一)禁毒教育
同学们知道6月26日是什么日子 ? 学生回答 国际禁毒日 1、以聊天的形式引入,然后展示一系列精美的图片,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放松心情,活跃课堂气氛,为下面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打下基础。
2、及时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要珍惜生命,拒绝毒品。
介绍常见的毒品 播放禁毒宣传片
让学生探讨毒品的危害 观看禁毒的宣传图片探讨毒品的危害
(二)观看影视图片,积极讨论探究,提高能力,增强意识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方法及设计意图
二、什么是毒品?常见的毒品有哪些? 多媒体显示幻灯片:常见毒品的图片。(我国《刑法》规定的毒品)(漫画)“毒品大军” 看图思考,认识毒品。 利用多媒体手段,把形象直观的图片展示给学生,激发了学生兴趣,抓住学生注意力,从而在探究过程中加深对毒品及其危害的认识。
三、毒品有那些危害?
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十二个字。 示幻灯片组图:吸毒自毁前程、吸毒引发大脑组织病变、吸毒容易传染疾病、吸毒引发自杀、母亲吸毒生下残疾儿等。(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毒品有哪些危害,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小结。) 评析图片并讨论。
角色扮演,表演小品,向毒品say no,学会如何自我拒毒
四、我国《刑法》规定第6章第7节共11条27款专门规定了有关毒品犯罪的罪名和处罚。 放映幻灯片:我国《刑法》规定的毒品犯罪的罪名等。 分析法规,明确毒品是法律所禁止的。让学生了解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对毒品的危害有更深的认识,让学生学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
五、怎样预防吸毒?毒品预防“四知道”、“五法”、“十不要”
?禁毒拍手歌》 毒品“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有着巨大的危害性,那么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样预防吸毒呢?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适时加以引导,鼓励积极思考,大胆探究。让学生回答并总结。 小组讨论,各抒己见,相互合作,发挥集体的智慧。
总结归纳毒品预防“四知道”、“五法”、“十不要”编写禁毒歌谣。 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适时地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加以引导、点拨、启发。及时地获取反馈信息,调整课堂教学。
六、学生宣誓签名,
如果你发现你周围有人吸毒你会怎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 联系实际回答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 班长发言。禁毒宣誓,“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禁毒签名 经历了一次毒品的洗礼,回归生活实际,让学生设身处地去体验、感知。让学生在畅谈中加深认识,反思,达到思想的内化,认识到我们要“珍惜生命,拒绝毒品” “彻底远离毒品,争做阳光青年”。
七、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的领域:
道路交通安全;
水、电、火等的使用安全;
食物安全;
财物安全;
家庭及公共场所的人身安全;
心理安全等
八、法制教育
讲明法律的强制作用,规范作用,更要讲清法律的保护作用。教育学生既要知法、懂法、守法、护法,更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班主任小结 班主任小结,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认识,反思,达到思想内化 。
小学安全主题教案篇4
?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通过视频、图片、实物具体形象的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
2、谈话讨论法根据已有经验提出问题,启发学生一步一步深入思考和总结安全消防知识。
3、练习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亲生参与消防演练巩固安全消防知识和掌握消防技巧。
?课件内容】《火灾案例》 火灾的处理方法消防安全儿歌
?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让学生感受火灾的威胁以及火灾带来的危害。
2、让学生懂得逃生自救的基本技能。
3、让学生认识消防设施设备,提高防火意识。
4、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准备
1、《火灾案例》录像。
2、人手一块湿毛巾。
3、"安全出口"指示牌,灭火器。
三、活动过程
1、教师组织学生围坐,谈话导入活动主题教师:"同学,你们见过火吗?火有什么作用?"学生:"火可以用来煮饭;火可以照明;火可以烧烤……"教师小结:火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但如果我们用火不当,就会发生火灾,危害我们的生命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小心用火。
2、教师:"下面请同学观看《火灾现场》视频,看看片里面都说了些什么"。教师播放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进行观看。
3、教师:"刚才我们看了火灾的视频,那你们说说,火灾对我们有什么危害?"学生:"大火会把人烧伤;会把楼房烧掉……"
4、引导学生说说发生火灾时该怎么办?并逐一出示以下幻灯片:
(1)出示幻灯片3师:"如果发生火灾了,该怎么办?"幼:"赶快拨打119"教师小结图1:发生火灾时要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并讲清楚你的详细地址、姓名及电话号码(告诉学生切记不能随便拨打火警电话)。
(2)出示幻灯片4、5师:"如果家里起火了该怎么办?"幼:"用水把火扑灭"幼:"用灭火器把火扑灭"教师小结图2:家中一旦起火,不要惊慌失措,如果火势不大,应迅速利用家中的灭火器,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救。
(教师出示灭火器,向学生介绍其结构,教学生正确使用灭火器的方法:一摇、二拔、三喷,并让学生模仿)。
(3)出示幻灯片6师:"如果火势很猛,浓烟很多,我们有什么办法逃到安全的地方?"幼:"披上湿被子冲出去。"幼:"还可以披上湿衣服冲出去。
教师小结图3: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湿衣服、湿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师:"湿毛巾要折叠6-8层才能防止浓烟呛入鼻孔,然后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猫着腰走。"(让学生练习折叠湿毛巾捂住口鼻并猫着腰走)。
(4)出示幻灯片7师:"发生火灾了,可以乘坐电梯吗?"幼:"不能乘坐电梯。"师:"为什么?"幼:"火会把电线烧断,人就会被困在电梯内更危险。"教师小结图4:遇到火灾时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5)出示幻灯片8、9师:"如果所有的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了,该怎么办?"幼:"跑回房间里,等消防员叔叔来救。"幼:跑到窗口大声叫"救命!救命!"教师小结图5: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室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千万不能盲目跳楼。
(让学生练习挥舞衣物、呼叫等求救方法)。
4、教师:"好了,刚才同学都知道了当火灾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脱离危险,现在我们来复习一首学过消防安全儿歌的儿歌"。
同学,不玩火,消防安全第一条,不玩火,不碰电,自我保护是关键,关键时119,发生火灾不乱走,心不慌,意不乱,镇静冷静快疏散,湿毛巾,捂口鼻,身体前屈头邻地,逃生术,要记清,同学家长都放心。
5、模拟逃生演习(布置好场地)教师:"我们现在来进行消防逃生演习"。
当助教点燃铁桶中的助燃物时,现场响起警报声,教师立即拿起"手机"拨打火警电话"119",并指挥学生拿湿毛巾折叠8层捂住口鼻,猫着腰,有秩序地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在撤离的同时,"消防员"赶到用灭火器把火扑灭。
6、教师小结,活动结束。
小学安全主题教案篇5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道路交通,理解遵守道路交通意义和重要性,明确每个人都要牢固的树立安全意识;明白一个人的安全每天都是从零开始的。
2、通过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能以实际行动遵守交通规则,做安全的小使者。
教学过程
(一)上学放学路上。
教师语:同学们你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走马路;都有要经过“十字”路口和“三叉”路口,当你行进是都是否留心和注意过往的车辆;是否用心观察地形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在日常生中应注意什么。
(二)在路上要注意的问题。
1、道路行驶要靠右行,都要配戴小黄帽,不能随心所欲忽左忽右,走路要眼看前方,排纵队,不能互相并排行走,更不能在路上追路、嬉戏。
2、不能追逐车辆或向车上投掷物品,如:石子、泥团、饮料瓶等,不能随便搭乘过往的车辆。
3、回赤米坑小组的同学除了走公路外,还要沿河走2千米的山路,山路内侧靠山、外侧沿河,路面宽约2.5米,偶尔有运木头小型农用车、摩托车行使。所以家住赤米坑的林翠萍、王丽君等同学要特别小心,除了用眼外还要用耳,弯道处要先听再行,没有听到车声都要靠山边行走,雨天必须要派人来学校接。
4、通过“十字”路口或“三叉”路口的同学,每次都要高度的警惕一定要做到“四个环节”即:一停、二看、三想、四通过。
5、带领全班同学到校门口的“十字”路口进行实地观察并演练。
(三)、乘车
教师语:同学们衣、食、住、行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那么这节课就“行”来谈谈。
1、我们节假日去城里买学习用品、购买衣物一定得由父母或村上的“大人”陪同监护下,只能乘坐班车或专线车,不能乘坐超载车。在车上如果坐在靠窗子的位置,千万不可将头或手伸到窗外,特别是两车交会时更不将头伸至外观看。
2、乘车时上下车要让车子停稳后,才能上下车,心须要养成先下后上的习惯,遇到老人或孕妇要主动让座。
3、如果乘坐家人的摩托车出行,不能超戴。一定要戴安全帽、身子要往前倾、手要抓牢车架,并要随时提醒骑车人不能太快,弯道时一定要减速慢行、多打喇叭、不能超车;骑车时不能接听手机、更不能打手机,以免分散注意力造成不测。
4、严禁小学生骑自行车上路、绝对不准载人逛路。
5、如节假日进城上街要走人行道,横穿街道时一定要走斑马线,并要左右观看待没车时快速通过。
(四)课堂议论。
1、让全体同学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想法。
2、学生之间可互相补充,对照自己的不足,还存在什么安全隐患。
3、谈谈你们耳闻目睹发生的交通事故,并引导学生知道小心能行万年主船、生命靠自己终生呵护的道理。
(五)课堂发言及总结
1、由学生自由发言讲路上经历,让他们自己表述存有安隐患的地方。
2、请同学们自己发言相互评议谁在要路上做的好,谁做的还不够。
3、今后该怎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