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准备好教案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和信任,教案能够提供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下是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案推荐8篇,供大家参考。
2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继续学习10的组成和10以内数的加减。
2、能用分合式、算式等不同的方式记录自己购物的过程。
3、能灵活、多角度地思考和解答购物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活动准备
1、10以内算式题,礼品商店图(见教学挂图2)。
2、算式接龙卡、笔每人1份,幼儿用书第40页(看图列算式2)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开火车”,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
1、教师出示算式题,幼儿快速说出火车几点开(即算式)的答案。
2、采用集体、小组、个别的形式进行练习。
二、教师出示礼品商店图,引导幼儿进行购物猜测,复习10以内的加减。
1、教师介绍购物的情况,引导幼儿猜测。如我用10元钱在礼品超市买了1件礼品,还剩下8元钱,猜猜买了什么?为什么?
2、请幼儿列式说明理由。(10-8=2或8+2=10)
师:谁愿意把自己猜的结果告诉大家?你能把自己是怎样想的说给大家听吗?
3、请1名幼儿说出自己的购物设想,让同伴猜测。
幼儿说出自己的购物设想后,请全班幼儿猜测并列出算式,再请几名有着不同猜测结果的幼儿介绍自己的猜测过程。
三、根据所提供的购物条件,引导幼儿进行推理练习。
1、师:买两件相同的礼物,花了6元钱,猜猜买了什么(如玩具狗)?为什么?(因为玩具狗3元钱1个,3和3合起来是6)
请幼儿列出算式进行解答。(3+3=6)
2、师:买了玩具狗和另外1件礼物,用了8元钱,猜猜买了什么?为什么?(因为3和5合起来是8,8减去3等于5)
请幼儿列出算式进行解答。(3+5=8或8-3=5)
3、师:买两件相同的礼物,花了8元钱,猜猜买了什么(如xx)?为什么?(因为xx4元钱1个,4和4合起来是8)
四、幼儿进行操作练习,巩固10以内的加减。
1、提供幼儿用书第40页(看图列算式2)的操作材料,指导幼儿按要求完成“看图列算式”的练习。
2、卡片归类。
请幼儿将接龙卡片按得数进行归类,分别放在分类盒里。
活动延伸:
开展“礼品商店”游戏,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进行10以内的加减练习。
2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案篇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9,121,122,123,124页上的部分内容。
教学目标
1蓖ü复习,加深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
2蓖ü复习,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对加减法计算方法整体认知结构。
3痹诟聪肮程中掌握一些知识的方法,养成自觉进行知识的和复习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加深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教学过程
一、从整体了解所学内容
教师:同学们在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时,学习了哪些内容?
指导学生说出100以内的加减法包括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位加、退位减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100以内的加减法100以内的加法整十数加整十数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
两位数加两位数
进位加法
100以内的减法整十数减整十数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两位数减两位数
退位减法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教师:这节课我们从这样几个方面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二、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请同学们完成第121页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抽学生的作业在
上展出,要求学生对照自己做的题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重点引导学生说出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同学们已经会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了,并且掌握了它们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一起来把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填在表中。
出示下表,教师引导学生填表。
学生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加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归纳。
如果学生不能找到加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可以作以下的引导:
教师:我们在计算加法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想一想在减法计算中,也需要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减吗?
学生意识到也是要对齐相减的。
教师:所以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后再计算,就是加减法计算方法相同的地方。除此之外,它们在计算方法上还有相同的地方吗?
引导学生把加减法计算方法的第二条进行比较,很容易发现这一条也是相同的。
教师:还有哪些地方不同呢?
学生说出两种计算方法的'不同点。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完善
中的内容。相同点不同点100以内的加法100以内的减法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加减从个位加减起个位上的数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十位退1作10,再减
教师:我们在进行计算的时候,就要这样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凡是计算错误,可能是粗心,也可能没有按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我们看看这样几道题。
在表下面出示。
38
+6
9872
-16
6638
+27
5598
-6
38
教师:这些题错在什么地方?你们掌握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来衡量一下,看能不能找出问题在哪个地方?
学生说错误的原因,第1,4题是没有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加减,第2题是退位后在十位上的数相减时没有还借的1,第3题是十位相加时没有加上进上来的1。
教师:上面这些错题都很有代表性,同学们计算时要注意按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第121页第10题和第122页第11题,完成后集体订正。
三、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方法
教师:前面我们复习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计算方法,下面复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方法,先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什么时候要到口算呢?
指导学生说出计算比较简单的计算题时,一般采口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师:对了。口算比较方便,计算起来也比较快,但是口算只适于比较简单的计算题。哪些是比较简单的计算题呢?对每一个同学来说理解得不一样,有些基础好的学生,比较难的题目他也认为比较简单,对于一些基础差一点的同学来说,这些题目就比较难了。所以,同样一道题,有的同学选择口算,有的同学选择笔算,这是正常的。不过基本的口算方法每个同学都要掌握。怎样才能又快又对地进行口算呢?我们还是在练习口算过程中来口算方法,请同学们完成第119页第5题。
学生做题,教师做必要的指导。
教师:都做完了吗?你认为这些口算题可以分成几类?
引导学生把这些口算题分成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三大类。
教师:也就是说,这本书要求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都要求口算。下面想一想,20+40,80-30怎样口算的?你能说一说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应该怎样口算吗?
引导学生说出20+40,80-30的计算方法以后,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归纳为想一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如计算20+40时,想2+4=6,所以20+40=60。
教师: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又该怎样口算呢?以9+35和84-80为例,说一说这两类题的口算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口算9+35时,想9+5=14,14+30=44;口算84-80时,想80-80=0,所以84-80=4。
教师:怎样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算式呢?
引导学生说出口算方法是先想一位数或整十数加在两位数上的哪一位,然后再按一位数加减一位数或整十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进行口算。
出示第123页第15题,引导学生口算的方法进行口算。
四、复习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教师:请同学们计算23+28+19,93-27-18,35+28-44。
学生计算后,要求学生说一说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算式应该怎样计算,让学生说出这些计算要分两步,第一步算出前两个数加减的结果,再这个结果与第三个数相加减。
教师:这种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在我们的生活中应得非常普遍,请同学们翻开书第124,125页,完成书上第16,17,18题。
学生完成后,抽学生的作业在
上展出,全班集体订正。
五、课堂
教师: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2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知道椅子和凳子的区别。
2.了解椅子和凳子不同的用途。
3.初步了解其特性。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重点难点:
1.了解椅子的凳子的区别。
2.明白凳子和椅子各自在生活中的优缺点。
教学准备:
儿童经验基础:幼儿有认识彩虹的经验
环境准备:制造“彩虹”的材料:镜子、浅盘透明的圆珠笔笔杆、水等
教学过程:
一、出示椅子
你们看,这是什么?
二、出示凳子
那这又是什么?
三、比较凳子和椅子
1.揭示正确说法:凳子、椅子
2.你们看看凳子和椅子有什么区别?
四、凳子和椅子在生活中的用途
1.你们想想看我们在什么时候坐过凳子?什么时候坐过凳子?
2.坐过的椅子多还是凳子多?
3.你喜欢做凳子还是椅子?为什么?
4.你们看看凳子和椅子有什么区别?
5.你们想想看我们在什么时候坐过凳子?什么时候坐过凳子?
6.你喜欢做凳子还是椅子?为什么?
2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思维过程,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六一快到了,很多小朋友都想了很多的方式来庆祝,有的小朋友想去公园,有的小朋友想用自己攒的零花钱去买玩具呢,我们也和他们一起去看看吧!(电脑出示玩具店的货架和玩具的标价。)
二、自主探索,提出问题。
1、仔细看图,提出问题
师:看货架上都有哪些玩具?你喜欢什么玩具?你从图上知道了哪些信息?(观察后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两个小朋友的对话
师:货架下的'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指明生说出题意)
师:怎样才知道左边的小朋友买大象玩具后还剩多少元?右边的小朋友还差多少元呢?(用减法算)
师:你知道这么列式吗?(师根据生回答板书算式)
师:大家会算上面的算式吗?先在小组里摆一摆,算一算。
2、分组操作,形成思维。
学生摆小棒,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操作。
3、信息反馈,抽象算法。
师:大家摆出了上面两道题的得数吗?谁来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师:谁来说一说35—20又是怎样摆出来的呢?
师根据学生说的板书算法。
师: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
4、小结算法。
师:你能根据刚才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吗?
师:同学们可真棒,我们在计算时一定要看清楚是在个位上去减还是在十位上去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68的做一做的第一题
要求:
1、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3、独立完成p69练习十二的1—3题。
2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来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
2. 让幼儿掌握5的加减法。
3. 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分析 问题的能力。
4.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分析 问题的能力.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起孩子的兴趣。
2、复习5的组成
3、出示直观教具
4、引导幼儿口述5的加减法应用题
5、玩“谁最快”游戏
6、书写算式
7、教师进行小结
教学反思
1、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2、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3、要使学生正确、迅速地口算,还必须经常地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进行训练。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算法都是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个创新的意识,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训练。
2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案篇6
活动目标
知道猕猴桃和树的颜色和外形。
让大家了解猕猴桃的营养与作用。
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活动准备
猕猴桃盆栽。
猕猴桃一盘。
活动过程
一、猕猴桃
1、猕猴桃的外形及颜色。
——猕猴桃是椭圆形的,外皮是黄褐色。
2、猕猴桃的里面及颜色。
——猕猴桃是绿色,中心是白色的,心的周围有黑色的小芝麻。
二、猕猴桃树
1、通过盆栽观察猕猴桃树。
2、猕猴桃树叶的外形和颜色。
——猕猴桃树叶是倒卵形,树叶正面是深绿色,背面苍绿色上面有灰白色或淡褐色星状绒毛。
三、猕猴桃的营养与作用
1、猕猴桃的枝叶、根都能治病。
2、猕猴桃里有人体必需的维生素c,可以促进身体里别的营养吸收。
3、小朋友吃猕猴桃可以让人精力充沛,能让你们身体健康有精神。
4、大家一起吃猕猴桃。
小百科:猕猴桃的质地柔软,口感酸甜。味道被描述为草莓、香蕉、菠萝三者的混合。猕猴桃除含有猕猴桃碱、蛋白水解酶、单宁果胶和糖类等有机物,以及钙、钾、硒、锌、锗等微量元素和人体所需17种氨基酸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葡萄酸、果糖、柠檬酸、苹果酸、脂肪。
2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案篇7
设计背景
结合主题“我要上小学”中孩子们互留电话的主题背景进行活动预设,通过活动中孩子集体编出的密码,自然地引导他们学会关注同样答案下式题与式题间的关系,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的道理。
活动目标
1.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
2.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愿意了解与同伴的联络方式。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重点难点
熟练10以内的加减法。 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
活动准备
1. 10以内加减式题卡,破译电话号码练习纸,由加减法式题组成的电话号码卡片,红旗、黄旗、蓝旗、绿旗,记分牌。
2.开展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了”,幼儿有了解同伴联络方式的愿望。
活动过程
一、导人部分: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师:我们小朋友就要毕业了,前几天大家也讲到过分手后联系的方式,有写信、寄贺卡、串门,还有打电话……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破译电话号码的游戏。
(一)看式题破译电话号码。
老师出示由8道加减法式题组成的号码卡,如3+3,7-4,8+1……
这个环节是帮助幼儿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活动中:
老师从多个角度提问,如这个电话的第一个号码是几?“6”是第几位号码?最后一位是几?
师:你们真棒!一下子就把这个电话号码破译出来了,你们是怎么破译的?
幼:是用加减运算的方法破译的。
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电话吗?
幼:幼儿园。
师:你们以后如果有事或想念老师的时候就可以打这个电话。一起告诉我’幼儿园的电话号码是几?
(二)心算破译电话号码。
1.老师出示第二个电话密码,提出要求:在心中计算,把答案记在心里’等一会儿我们大家一起说。
2.老师出示第三个电话密码,要求破译准确、迅速,一下子把电话密码破译出来。
二、学习部分:为电话号码设置密码并破译。
(一)根据式题计算答案。
1.将幼儿分成红、绿、黄、蓝四个队,每一队有10个电话密码’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比一比哪一队的本领最大,破译的电话号码又快又准确。
2.各组交换检查。
3.请每一组派一名代表报对方的得分数。
(二)尝试根据答案编式题。
师;这里有三个很特别的电话号码,等一会儿你们要用10以内的数为这些电话号码设置密码,电话号码里的每一个数字都是答案。你们编的密码要给别的组破译,所以要编得越难越好。
——刚开始请幼儿编题时,老师提供的号码可以是数字少但较特殊的(如1 10、119、120)o这个环节引导幼儿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如可以将“1 19竹编成一组密码:4 - 3,7 - 6,2+7.厨样还可以编成:7- 5+2 - 3,5 -2- 2,1+5+3 等等。
1.幼儿分组尝试编式题。
2.小组相互交换式题并进行破译。
3.请你们把破译出来的、与黑板上号码一样的电话号码贴在黑板上。
教学反思
在学习完10以内的加减法后,孩子们已对教材丰富多彩的知识呈现方式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喜欢了。我深深认识到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能激起学习的兴趣,扩展思维的空间,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注意问题呈现多样性,激起挑战的欲望
解决问题,是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学习目标,怎样才能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也作了深深的思考,真诚的感谢实验教材的编委,教材本身与安排上都注意了有层次的创设问题情境,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以教材为依托。平时教学中注意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问题呈现的多样化,例本案例的教学中,由学生创设情境后自主提出问题,创设一种游戏、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生问、生答,更能激起学生的解决欲望。平时课堂上“你难不倒我”“我来考考你”都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表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家解决后,也注意人际化的情感教育。“对同学们的解答你满意吗?”“谢谢大家”,无一不透露出浓浓的情。平时结合课本的实际情景,常以第三人称的方式请小朋友帮助解决。
二、紧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供思维发展的空间
低年龄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中的计算教学,以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这种过渡不能是跳跃式的,应该给孩子一根拐杖扶持。在低年级教学中,这根拐杖是十分有必要的,即创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通过直观的操作、观察,过渡到抽象的算式表达。有了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们才会更清晰地了解算式的计算过程,依次运算、条理清晰。所以低年级的教学中把数学还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找数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计算教学中渗透实际问题,改变问题呈现方式
解决问题教学长久以来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项目,教材的精心编排我深深认识到虽只涉及到10以内的加、减教学,然而每一课的计算教学无一不渗透着应用教学,所以在课的设计上,尽力挖掘计算教学中的应用素材,不仅有利于计算教学中算理的讲清、讲透,更是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生活的思想。
2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
2、发展幼儿的灵敏性,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秩序。
活动准备:
算式题(挂于幼儿胸口)、彩旗(旗上有数字)、布置场景、停车场标记、沙包(上面有数字)、篓子(有数字1—10)、奖品(有算式题)、塑圈、黑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
师: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开着汽车一起到数学宫玩玩吧!(幼儿听音乐开汽车进活动室)
师:数学宫到了,让我们把车停到停车场,胸口算式的得数就是你的车位号。
师:汽车停好了,我们一起进数学宫吧。
二、闯关游戏
1、录音:欢迎来到数学宫,请闯第一关:对暗号。
师:进数学宫还得闯关啊!让我们看看闯关的要求是什么!
师:老师说一个数,你们对一个数,两数合成小旗上的数。这样就能闯关成功。
师:嘿!嘿!我说数字2
幼儿:嘿!嘿!我说数字6,2和6合成8。
2、录音:小朋友你们真棒!欢迎进入第二关:投掷。
师:这一关的要求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
师:请小朋友算出沙包上的`得数,然后站在线上投到相应的数篓子里。(幼儿分组检查)
3、录音:小朋友你们真能干,快快来闯最后一关吧!第三关:看谁报得多。
师:这一关的要求是:听一个数,请你说说有哪些算式的得数等于它。
4、录音:祝贺你们闯关成功。博士爷爷还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礼物。请你找一找跟你胸口得数一样的就是爷爷送给你的礼物。
三、结束部分
今天你们玩得开心吗?那让我们一起带着礼物开着开汽车回家吧!
反思:
在学习完10以内的加减法后,孩子们已对教材丰富多彩的知识呈现方式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喜欢了。我深深认识到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能激起学习的兴趣,扩展思维的空间。
教师注意问题呈现多样性,激起挑战的欲望在本活动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游戏、挑战性的游戏情境,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他们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把数学内容与生活相联系,通过直观的操作、观察,应用到生活中去,所以在课的设计上,尽力挖掘计算教学中的应用素材,不仅有利于计算教学中算理的讲清、讲透,更是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生活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