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表演类教案5篇

时间:2024-04-24 作者:lcbkmm

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教学资源和材料,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在制定教案中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提供恰当的学习挑战,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班表演类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班表演类教案5篇

大班表演类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感受音乐结构的基础上,探索用乐器表现三种不同的节奏型。

2、知道使用图画可以帮助自己掌握并表现音乐,

3、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动作,积极主动第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1、《杂技表演》的图谱一张

2、抛接球、转呼啦圈、顶酒杯的图片各一张。

3、《巡逻兵进行曲》的音乐磁带、录音机。

4、打击乐器铃鼓、碰铃、圆舞板、教棒。

5、节奏卡片三张。

6、多媒体。

活动过程:

1、运用多媒体,欣赏杂技图片。幼儿一边欣赏,教师一边讲解图片的内容,帮助幼儿了解杂技的基本知识。

2、完整的欣赏音乐一遍。

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一边听一边认真的想一想这首曲子像杂技演员在表演什么节目?

3、分段欣赏音乐,看图理解音乐,并学习三个节奏型。

5、教师出示图谱,幼儿进行观察,说一说你会看懂这幅图谱吗?你是怎么理解的?

6、运用图谱,完整的欣赏音乐,并复习三个节奏型。

7、教师出示三种乐器铃鼓、碰铃、圆舞板、,请幼儿根据节奏型选择乐器。

8、教师指挥,幼儿听音乐徒手练习一遍。

9、幼儿选择乐器,听音乐练习打击乐。

10、幼儿交换乐器,听音乐再演奏一遍。

11、请一名幼儿当指挥,其他幼儿起立完整的演奏一遍打击乐。

12、教师小结幼儿的表现,幼儿出活动室。

大班表演类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感知乐曲坚定有力的特点,学习节奏型xx|xx|xx|xo|、xx|xo|、xxx|、xx|xxx|

2.学习看指挥,并能用乐器垒加的方式进行演奏。

3.能用乐器为乐曲伴奏,喜欢打击乐活动,提高自控能力。

活动准备:

图谱、乐器(铃鼓、碰铃、双响筒)、磁带。

活动过程:

一、感受音乐特点,学习节奏型。

1 . 熟悉音乐,感知乐曲坚定有力的特点。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曲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播放音乐,用摇头、点头等形式感知。这是前奏)

(2)师:听完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觉?(活泼、跳跃、欢快、热闹等)

(3)小结:小朋友会说的词语可真多,我们还可以用坚定有力这个词语来形容。

2.出示图谱,学习节奏型。

(1)师:听着士兵进行曲,杂技表演出场啦!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杂技表演?(抛接球、套圈、跳高)他们的表演还吸引了小鼓手,他们也来加油助阵啦!

(2)播放音乐,引导幼儿边看图谱边欣赏师:现在老师来指图,小朋友边看图边听音乐(抛接球表演开始啦!套圈表演开始啦!跳高表演开始啦!小鼓手助阵!)

(3)播放音乐,教师指导幼儿看图谱拍打节奏师:我们一起来看着图谱拍打(提示语:嘿嘿!加加油!)

二、学习看指挥,学习用乐器垒加的.方式进行演奏

1.播放音乐,引导幼儿看指挥分声部打节奏。

师:杂技表演真精彩,我们小朋友也来做一回杂技演员表演节目,好吗?

(教师分组)

2.学习用乐器垒加的方式进行演奏。

(1)师:现在老师要增加一点难度,请注意看我的指挥(哼唱)。呀!哪组小朋友加进来啦!(中间组),又有哪组加进来啦!(第三组)杂耍叔叔的表演越来越精彩了!最后一小句大家一起拍!

师:杂耍叔叔的表演可不是一天两天练出来的,我们再来练习一下,好吗?(再次练习垒加)

(2)播放音乐,看指挥拍节奏

三、拿乐器看指挥进行演奏。

1.拿乐器看指挥演奏(从右手边开始指挥)师:最后一小节我们除了可以喊“嘿嘿!加加油!”,还可以喊什么?(嘿嘿!真精彩!)

2.变换指挥进行演奏

3.交换乐器进行演奏(提醒幼儿注意看老师的指挥)

四、结束活动。

师:杂技表演真精彩,我们小朋友演奏的也很精彩。(着重表扬个别幼儿),结束活动。

大班表演类教案篇3

设计意图:

本月我们开展的主题是民主村,为了让幼儿了解我国各个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了解新疆音乐的一些特点和风格。因此在本主题中选择这首曲子是最理想的。《小星星》是新疆一首节奏明快,歌词幽默、有趣、能引起幼儿极大兴趣并且非常适合幼儿表演。加上大班的幼儿对歌词内容的理解能力和对音乐节奏的表现力都相对较强,因此选择这首曲子作为大班的歌表演活动,让他们根据音乐和歌词内容大胆创编动作。根据我班孩子的兴趣需要,也为了增加表演的趣味性,活动中还利用了帽子、鞭子等道具。

目标:

1、能创遍舞蹈动作,进一步巩固垫步,学习踏点步及拍手托帽的舞蹈动作,体验和表现新疆舞蹈提拔的姿态。

2、从舞蹈中懂得新疆人民的热情好客的风俗。

3、在舞蹈过程中,体验舞蹈的乐趣及快乐。

准备:

1、活动前观看老师族舞蹈。

2、课件(歌曲:《小星星》)音乐光碟。

3、大幅新疆背景图一幅和新疆人民的热情好客的风俗的图片。

4、维吾尔族花帽,绸带,铃鼓,手鼓,都塔尔。

过程:

1、律动入室,以节奏游戏来带动孩子的积极性。(并请孩子坐在位置上)

2、教师跳起新疆舞,引起孩子的兴趣。

"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我很喜欢唱歌跳舞,今天我是请小朋友来一起唱歌跳舞的,现在我们请一位老师来为小朋友表演一段新疆舞。"(歌曲《三步曲》起,,教师跳舞)

请你猜是什么民族?我猜是族。你们又都猜对了。

3、播放课件:大幅新疆背景图一幅和新疆人民的热情好客的风俗的图片

4、播放《小星星》,幼儿听音乐,熟悉新疆音乐的特点,并能跟着音乐打节奏。

"你们喜欢刚刚我跳舞的音乐吗?喜欢这个舞蹈吗?那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音乐,听完以后请你告诉我你觉得这首音乐怎么样?(欢快的,高兴的)你们说得真好,新疆音乐的最基本的特点是鼓点节奏非常强,我们一起边听边来打节奏,好吗?(教师敲铃鼓、孩子拿铃鼓跟打节奏,并可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

5、幼儿创遍舞蹈动作,学习踏点步及拍手托帽的'舞蹈动作。

1)幼儿创遍新疆动作,并请全体幼儿跟着学习。

①"新疆的音乐多好听啊,我们来为新疆的音乐加上好看的动作,好吗?你想到了什么动作请你试一试,跳给大家看。"(请个别孩子在集体面前示范,并让其他孩子跟着学西习。)

②请全体孩子跟着音乐把自己想的动作跳一次。

2)学习新舞蹈动作:踏点步及拍手托帽的动作。

"刚刚你们跳的舞真好看,我也想到了一个漂亮的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教师示范踏点步及拍手托帽的舞蹈动作,并分解动作教给幼儿。(从脚(踏点步)――手(拍手托帽)――整体)。

a)"我们先来学学脚的动作,先一脚往前踏步,然后另外一只脚在后点地,好我们一起来踏――点。"(孩子练习动作)

b)"做得真好,我们再来学学手的动作。先拍手然后把手从旁边举高转手腕,手心向外,手要举得高高的才好看。眼睛要看前面。"(孩子练习动作,教师指导不正确的动作。)

c)"做得太美了,我们一起把手和脚的动作连在一起来做,看看哪一个小朋友跳得最美。"(孩子练习整体动作)

3)听音乐完整地跳舞,教师引导幼儿除了新学的动作外,还可以把刚刚自己编的动作融入到舞蹈里面去。

"好,现在请你们听着音乐跳舞看哪一个小朋友能用上自己编的动作和新学的动作和起来一起跳。"(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6、全体幼儿跟着音乐完整地跳舞。

1)"我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小礼物要送给你们,现在请你们去把小礼物带上吧,我们一起请后面的客人老师跳舞吧。"(孩子戴上新疆帽子和绸带跳舞)

2)离场。"孩子们,今天我们玩得可真高兴,我们把这份喜悦带给其他的小朋友好吗?"(教师与幼儿一起离场)

活动反思:

1、对于授课,要事先精心设计。有些问题,应让幼儿体验后在做回答,如:跳新疆舞和其它舞有什么不同?此外,应让幼儿主动提问。

2、在舞蹈时,要放心放手让幼儿自主实践。如让幼儿看图示学跳,让幼儿男女组合跳,或让幼儿自编动作,在时间和空间上也要恰当、充分。

3、淡化舞蹈技能学习,重视体验式学习。纲要要求我们轻技能重情感学习,在游戏活动中倾听音乐,学习舞蹈更能取得良好效益。舞蹈是情感的升华,要把这种情感真切的表达出来,就须让幼儿进入角色,因此,教师要通过言语、体态传情达意,需要幼儿体验乐曲特点,感受舞蹈的风格,这样,幼儿才能在舞蹈时赋以感人的魅力。

大班表演类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表演活动,大胆、自信的展现自己的特长。

2、感受在表演中带来的成功感、自信感,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

3、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4、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5、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自备表演节目;录音机;磁带或者u盘;搭建一个漂亮的小舞台;布置幼儿围坐的位置。

活动过程:

一、组织谈话,激发幼儿参与“秀出我自己”活动的兴趣。

1、这个星期五我们班级要举行一次“秀出我自己”的活动。什么叫秀出我自己?

2、小结:小朋友要把自己最擅长的本领展现出来,表演给其他小朋友看,可以是唱歌、跳舞、走秀等等。

二、介绍活动规则和要求。

1、要求每个小朋友自备音乐、漂亮的服装和道具。

2、每个孩子表演的时间为三分钟。

三、“秀出我自己”表演活动开始。

1、将桌子围成一个大圆,表演的小朋友在中间,其他孩子当观众围坐在桌边。

2、按照学号轮流进行表演,阿姨与配班老师帮忙。

3、用照相机记录下孩子们精彩的一瞬间。

四、为孩子们的表演颁发奖品,一起庆祝快乐的时光。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大部分孩子准备了表演节目,比如王修文穿上了帅气的服装进行走秀,还摆出各种造型;陈罗欣昱准备了好看的'头饰讲了非常好听的故事,还配上了背景音乐呢!罗景赫带来了有异域风情的拉丁舞表演,让孩子们大开眼境!孩子们在舞台上充满自信的表现,得到了台下小观众们一阵又一阵的掌声。孩子们在这样的活动中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自信与快乐,也得到了家长们好评,我觉得这样的周末活动是有意义的。但还是有不足的地方,比如可以把整个活动的舞台交给孩子们,选两个活动的主持人,让整个活动更加丰满。今天的“小蜜蜂”音量有点小,可能是电量不足,所以在活动之前,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大班表演类教案篇5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很容易对艺术活动表现出自发的热情和兴趣,但这种自发的兴趣多属于浅层的兴趣,往往带有情绪色彩,容易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上。这种兴趣容易转移,也易于波动。所以在设计这个活动是就把“激发兴趣需要贯穿于始终”作为方向。从歌曲的选择、活动形式的制定及活动过程的设计都考虑到这一点。首先《加沃特舞曲》是一首节奏明显给人一种活泼、轻盈跳跃的快乐气氛,很适合大班幼儿。其次律动的形式带入了情境性。因为幼儿的感受、发现多处于直观感受水平,依赖于客观本身的鲜明特征的吸引,以八座房子的形式不仅能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及兴趣:“房子里会是谁?”同时在活动过程中:“怎么样才能让房子的主人开门?”既可勾起幼儿的已有经验,又给幼儿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同时用敲门形式打出后三拍|XX|X-|的节奏,整个过程以游戏的形式展开,寓教于乐在这个活动中有很好的体现。最后以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角色游戏,体现小朋友的爱在集体结伴舞蹈游戏中享受和朋友们在一起的幸福感。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身体的各个部分表现舞曲|XXXX|XXXX|XX|X-|||的节奏。

2、感知舞曲的活泼、轻盈和欢乐跳跃的情绪。

3、体验对小朋友的爱,在集体结伴舞蹈游戏中享受和朋友们在一起的幸福感。

4、让幼儿进行创编。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通过编创表演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教学难点:

1、在此之前幼儿没有接触过拍节奏。

2、感受歌曲音乐的快乐及舞蹈性。

活动准备

1、音乐《加沃特舞曲》。

2、自制挂图一幅;(森林有8座一样的房子)。

3、为幼儿创设情境;在教室四角创设四座房子,住着四种小动物(小狗,小猪,小猫)。

4、四种小动物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一、激发兴趣

1、教师:今天,跟老师去森林里走走吧!(出示挂图)教师随着舞曲节奏用手指在挂图上表现走的动作。

2、教师:我们到了,看!这里有什么东西呀?(这里有八座一模一样的`房子。)咦!里面会是谁呢?(幼儿自由猜想)。

二、激发幼儿的想像力,引导幼儿用敲门的形式打出后三拍|xx|x—||的节奏强调走过篱笆之后再敲门,音乐一遍打开一扇门。

1、教师:哪我们就请小动物出来和我们一起玩吧,但是,在我们请它们时一定按照音乐的节奏一步一步走到门前再敲门哦,音乐一遍打开一扇门。

2、教师:提问:走了几步?(4步)敲了几下门?(3下)鼓励幼儿发挥想像是,除了用手敲门之外,还可以用什么办法?(幼儿随音乐分别用三种方法打开所有的门、如:打门铃用食指提按,铃铃铃,打电话喂喂喂,拍手跺脚等)。

3、教师:好!房门被你们打开了,你们看看是谁住在里面呀?(教师一边贴房门上的小动物)第1、2座房子住着小狗,3、4住小猪,5、6住小鸭、7、8住着小猫。

4、教师:现在你们要和小动物们一起玩了,哪你们就要学他们的动作和他们的叫声才可以和他们一起玩听!现在我们跟着音乐学他们的动作,到敲门的音乐就学他们的叫声吧!来,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做一遍,教幼儿学做动物的动作和叫声)。

5、教师:现在你们都学会了小动物的动作和叫声了,你们可以选择你喜欢的小动物和他一起玩了,快,让自己变成你喜欢的小动物吧(让幼儿挑头饰,准备游戏)。

6、创设情景,教室四角四座房子,跟着音乐开始游戏。

7、幼儿进行创编,除了这些小动物之外,小朋友想一下还有什么小动物、学一学它们的动作和叫声,跟着音乐来试一下(请几个幼儿示范)。

8、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我觉得这节课从设计到课堂气氛是非常不错的.对于以前的音乐课我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以前没有这样上过音乐课,自从听了培训老师说,音乐自己本身就是很好的乐器,只要你自己会利用,像拍手拍腿,捏指,拍肩,弹舌,跺脚等等.我发现这舞曲的节奏很轻快,所以我有了设计这个内容意图。想不到这节课比我想像中的效果还要好.我以后如果有机会一定会自己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