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成功的事迹材料可以发挥宣传典型,引导良好风气的用途,在工作学习中,我们都会接触到事迹,对发生的事迹都相当熟知,大家怎么拟定事迹材料呢,以下是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国感动人物事迹参考7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感动人物事迹篇1
?感动中国》是一个催人泪下的节目,它给我们讲述了平凡而又伟大的故事,那些故事触动我们的心灵,给我们最深处的感动。
在观看的过程中总让我泪流满面。获奖者,有的是为了国家的事而忘我工作,直到生命结束,令大家敬佩;有的为家人,为了他人平凡的付出……但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主动捐献器官的小学生何玥。
20--年4月,何玥被查出患有高度小脑胶质瘤,当她得知自己只有三个月的生命时,她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出去,但她的爸爸骂了她一顿,因为按老家的习俗,死后尸体被解剖是大逆不道。何玥哭了,说:“我希望能尽力给别人生的希望。”最终爸爸妈妈含泪同意了。
11月17日凌晨零时10分,何玥在医院里走完了短短12年的人生路。凌晨4时,她的两个肾被送到了解放军第181医院捐给了两名患者,其中有一位是藏族小伙子;她的肝也救助了需要的病患。
看着何玥的故事,我热泪满眶,我为何玥惋惜,12岁正是花样年华,她却悄然离开;我更敬佩她的勇敢和无私,面对死亡她不但不惧怕,而且在生命垂危之际还想着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救助他人,这样的举动使我敬佩不已,何玥像天使一样飞翔,她用自己最后的生命把人间照亮。
就像组委会授予她的颁奖词一样:“何处春江无月明。”我相信,何玥仍活在这个世上,他活在藏族小伙儿身上;她活在所有被他救活的患者身上;她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何玥来过这个世上,但,她不曾开!
中国感动人物事迹篇2
今天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播放了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视频,看完他们的事迹后,我心中涌起的感动无以言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一直在我眼前闪现,挥之不去。他们每个人带给我的震撼和能量都让我一生受用无穷。
抛家舍业,隐姓埋名,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却把名利看的淡如水——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这个像山一样刚强的男子,有着如海一样博深的胸襟,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奉献了一切。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后来还把家安在了小岛上。他似一遍一遍地认真重复着枯燥的数据,作为核潜艇总设计师,他甚至冒险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在他不分日夜地努力研究下,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我想:他真的爱祖国,大概,这样的他,祖国也是引以为傲的吧!
黄旭华青丝化作白发,以身许国的情怀不禁令作为祖国新一代接班人的我汗颜。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的我,不禁没有他那样的魄力和胆识,而且文化知识还相差甚远。有这样的榜样相比较,我碌碌无为的生活就是在虚度青春。我想,我找到照亮我人生的灯塔了。向着目标前进,我对自己说:加油!
高龄拾荒老人刘盛兰拖着病弱的身躯,却有着高贵的心灵,这位九十多岁的“五保”老人用他那苍老的手汇出了一叠叠的“问卷”,他在用实际行动给我们上课,无声的教育,却胜过千言万语。他的这份执着,这份爱心,深深地撼动着我们的内心深处,在心的海洋上掀起阵阵波浪。
试问,在这样诚挚、朴实、无私、执着的爱心面前,你还能无动于衷吗?
段爱平——一位住在百姓心窝子里的人。“村委会主任可能是中国最小的官,段爱平的当法,是把身家性命都捆一起为村民做事。”这样的官,让我们怎能不爱?在现社会腐败现象频繁出现的报道下,虽然有整顿措施出台,现状也有所改观,但我们心里都明白,不贪不腐不代表真心关爱,真正像段爱平这样心系百姓的官又有多少?她把心都掏给了她所守护的百姓,百姓们当然也愿意倾心相待,因为他们知道,有这样的官在的地方,就有希望。
那些和段爱平一样的人,就是我们的希望,就是我们振兴繁荣祖国的底气!
看完守墓老兵陈俊贵的故事,我的脑海里突然就蹦出了关羽的身影。我记得当时我看《三国》时,关羽的义薄云天的形象给我的印象最深刻,当看到英雄死去的时候,对着电视屏幕的我哭的一塌糊涂。今天看到陈俊贵为风雪之夜的一次生死相托而守护了一生,一种异样的情愫瞬间涌了出来,是对英雄失去战友那悲痛心情的感知和对英雄执着守护友情的敬重、崇拜。
我怀揣着淡淡的忧伤再次向伟大的战友致敬!向心比金坚的守墓英雄致敬!向那些曾经为了祖国而战斗的英雄们——坚定而庄重地致敬!
有梦的地方就有希望。“油菜花父子”沈克泉、沈昌健35年的追梦路,走得异常艰辛,却也异常坚定。一粒种子,蕴含着世代相传的梦想,让这一对农民父子前赴后继地为之奉献一生。因为他们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所以,即使他们没有专业的知识分析、没有专业的测量仪器、也没有任何人的支持,但父子俩却依然固执地用肉眼观察,全凭记录总结规律,最终获得成功。
“路,也许走得慢,但只要不停下来,总是会有前进的。”
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山崖。悬崖边上的护梦人格桑德吉把培养学生、关爱学生当做自己一生的追求。她广阔的胸襟,无私的爱心无不在诠释着老师崇高的师德。为了西藏山区孩子们的求学梦,为了山区的孩子都能走出大山,她却甘愿走进大山,在满是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道路上频繁往返,甚至不顾有着身孕的不便身体,冒着大雪封山、过冰河、溜铁索的危险坚持给学生上课,并把他们安全送回家。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门巴族的“护梦人”的她,倾其一颗心、一个家,奉献于一个喜马拉雅山脚下的信念。
也许,“桃李满天下”才是对向格桑德吉一样的老师们最好的回报吧。
可怜天下父母心,母爱总是伟大的,不求回报的。绝症母亲姚厚芝为孩子缝补梦想的良苦用心再一次向我们展现了母爱的坚韧,病可以压垮身体,但唯独不能摧毁母爱。我们此时最大的心愿就是祈祷上天能多宽容些时限给这位坚强的母亲,让这美好的愿望和浓浓的祝福伴着她牵挂的孩子成长,滋润着天下所有儿女的心房。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们虔诚地祝福吧,祝福天下的父母健康长寿,平安快乐!
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今天,胡佩兰的出现,无疑是患者心灵的一剂灵丹妙药,她用医德弥合了医患间的裂隙,更难得是20年如一日的坚守。生活节俭的她却经常大方地给病人垫付医药费,还拿出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在接受现场采访时胡佩兰这样说:“医生应该是不爱金钱的职业,它需要对病人的情感投入,想发财就不要当医生。看到病人痛苦的来,快乐的去,是我最开心的时候,我只要活一天,就要给病人看一天病。”句句说到了我们的心坎上。我明白了,只有真正的白衣天使才有这样的顿悟啊!
在当下“扶不扶摔倒的人”的热议中,方俊明说:“当灾难来临那一刻,我是出于本能要去这样做,没想那么多。出事后这么多年,饱受委屈,却无怨无悔。一句“无怨无悔”彰显了善良在方俊明心中坚定的分量,同时也拷问着我们对委屈与人性的抉择!
龚全珍,一位90岁高龄、忠于爱情、深明大义的老人,一生简单而美好,忙碌而充实、无私而伟大。所有赞美的词汇用在她身上都不为过,这样一位心中充满人间真情、头脑装满天下道理的将军夫人、革命达人,让我们读懂了什么才是伟大的人生。
他们每个人都是平凡人,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只是——缘于爱。
做个有爱的人,做个有上进心的人,让我们的爱温暖着身边的人,如和煦的春风、如灿烂的阳光、如甘甜的泉水、如醉人的花香,给人以前进的力量、向上的勇气。
感动之余,我、我们,是否应该做点什么?
中国感动人物事迹篇3
据央视新闻消息,国际体育仲裁法庭2月18日宣布,英国田径运动员乌贾被认定违反了反兴奋剂规则,他在2021年8月6日举行的东京奥运会男子4x100米接力决赛中的成绩将被取消,并没收奖牌、积分、奖品、证书。
根据相关规则,英国男子短跑接力队在男子4x100米接力决赛中的成绩也将被取消,并没收奖牌、积分、奖品、证书。原本第四名的中国男子接力队有望递补获铜牌。
2021年8月,国际兴奋剂检测机构表示,乌贾8月6日参加东京奥运会田径项目男子4x100米接力决赛后收集的尿样检测呈阳性。9月,乌贾的b瓶尿样检测结果也呈阳性。
乌贾在东京奥运会上是英国4x100米接力队的首棒选手,当时英国队最终以0.01秒的差距败给意大利队,收获银牌。
在那场男子接力决赛中,由吴智强、苏炳添、汤星强和谢震业组成的中国队当时名列第四。国际体育仲裁法庭这份公告意味着有可能中国队会递补获得铜牌,那将是中国男子接力在奥运会历史上的最佳战绩。
2021年8月6日晚,在东京新国立竞技场上演进行的4x100米奥运会田径比赛中,由汤星强、谢震业、苏炳添和吴智强组成的中国队以37秒79获得第四名。
2015年北京田径世锦赛,家门口作战的中国男子短跑不断创造历史。先是苏炳添在男子100米预赛打开10秒大关,成为首位跑进世锦赛百米决赛的中国人。随后,中国男子接力队不断突破自我,在鸟巢站上领奖台。
莫有雪、谢震业、苏炳添、张培萌,曾经是那个夏天最让人热血沸腾的4个名字。
男子4×100米接力预赛,4位小伙子在预赛便跑出37秒92,刷新了亚洲纪录,强势晋级世锦赛决赛。决赛与众多顶尖强队同场竞技,被分到了不利的第9道,他们没有怯场,最终跑出38秒01,仅次于博尔特领衔的牙买加队,斩获一枚可以载入史册的银牌。
从那以后的6年间,中国男子接力队一直在追逐下一枚世界大赛奖牌,却屡屡与其失之交臂。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男子接力队的第一棒变成了汤星强,谢震业、苏炳添、张培萌依然处在巅峰期。他们在预赛中跑出37秒82,再次刷新亚洲纪录,站上了奥运会决赛的舞台,跑出37秒90的优异成绩,遗憾获得第4名。
2017年伦敦世锦赛,“谢苏张”仍是主力,第一棒变成了吴智强,预赛跑出38秒20,决赛跑出38秒34,再次获得第4名,与领奖台仅一步之遥。
2019年多哈世锦赛,中国男子接力队对棒次做出巨大调整,苏炳添、谢震业分别跑第一棒、最后一棒,许周政、吴智强分别跑第二棒、第三棒。预赛跑出37秒79,打破了全国纪录,但谢震业决赛前受伤,最后一棒被迫换成别舸,中国队最终获得第6名。
2016年、2017年、2019年,中国男子接力队接连闯进世界大赛接力决赛,却一再无缘奖牌。
如今,中国男子接力队终于有望圆梦,祝贺!
中国感动人物事迹篇4
有一种回忆 叫做感动,有一种真情 叫做温暖 ,有一种尊严 叫做承诺 。这,这就是洗礼人类心灵 的盛典,这就是真情的温暖。
?感动中国》中,涌现出了很多伟人,但最令我感动的还是信义兄弟 孙水林、孙东林。
孙水林在腊月26,拿着20几万元钱,去给一些农民工发工资,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去的路上,突然发生了车祸,孙水林的妻儿当场死亡 ,自己也在抢救过程中去世了。弟弟 孙东林听到这个不行的消息后,并不是悲伤 ,而是记急着完成哥哥 的遗愿,把这些钱送到每个农名工手里。因账单在车祸途中已丧失,所以孙东林告诉农民工们,希望 他们能凭良心拿钱。当孙东林手上的20几万元钱发完后,还有些农名工没法到钱,这是孙东林就拿出自己几万元的积蓄,老母亲 也拿出自己的一万元养老金。最后每个农民工都分到了钱。
我想,这对信义兄弟不仅感动了我的心,也感动了全中国人的心。推选委员说:“这是一面镜子,值得我们每个人去照,值得我们整个社会 去照,值得我们把心掏出来照。”
虽然它们不是什么伟大的人,但是它们有一颗伟大的心。他们用炙热的心照亮我前行的路,是他们,教会了我怎样做人 ,做一个怎样的人。
每一次付出 都是一次旅行,每一个故事 都是一道美丽 的风景 ,每一位感动中国人物都是国人心中的一杆路标。相信 每个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一种真实的清洁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时,走路的脚要结实一分,就像使一次年度的充电,一个缺电的电池再度内心 充实 ,于是,又可以支撑自己,也希望可以可以帮助 别人。这,正是感动的一种力量。
中国感动人物事迹篇5
63岁,20多种疾病,扎根滇西贫困山区教育一线40余年,12年把1804名贫困山区女孩带出大山、送进大学……张桂梅创造了很多值得称道的数字。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她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用爱心点亮贫寒学子人生之路,以教育斩断贫困代际传递。
张桂梅认识到,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可以从提高妇女素质入手。所以她坚定地创办了一所面向贫困家庭女生的免费高中,让女孩接受教育,进而改变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张桂梅没有儿女,却有着深沉的母爱。不计回报、倾其所有,甚至不顾生死的付出,这些都是因为共产党员的信仰。“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张桂梅用数十年如一日的行动与坚守,成为了人们学习的榜样。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红梅赞》是张桂梅最喜欢唱的歌,也是华坪女高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曲目。张桂梅提出了“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的教学理念,坚持用红色文化引领教育、培养学生不畏艰辛、吃苦耐劳的品格,引导学生铭记党恩、回报社会。当华坪女高的学生们走出大山、走进大学、走入社会,当她们遇到困难和挫折,这种红色文化的熏陶,仍能激励她们不畏艰难、继续前行。张桂梅所做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立德树人,引领她们自立自强改变命运,让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大写的、站立的人,成为一朵朵傲然绽放的红梅。
最让张桂梅欣慰的是,那些从大山里走出的女孩们在大学毕业后,很多又选择回到大山,选择最艰苦的岗位、到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张桂梅坚守的最大意义正在于此,培养更多对家乡、社会、国家、民族有用的人,让爱心、奉献之心汇聚成河,让责任和使命代代相传。这也正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动力所在。
中国感动人物事迹篇6
每年的春节过后,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都会牵绕着我,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让我感动好久,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那思绪牵绕着我又回到了今年的颁奖台上……
我静静地坐在电视机前,手拿着笔认真记下他们的名字,有牵动国人心的排雷战士杜富国,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吕保民,勤俭节约、分毫积攒,千万捐赠家乡的八旬老人马旭……。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我们河南人——担起乡村未来的八零后教师张玉滚。张玉滚师范毕业后,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从一名每月拿三十元钱的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十七年。学校地处偏僻,路全是山路,山路曲曲折折,处处布满泥泞荆棘,他靠一根扁担把学生的课本,文具挑进了大山,挑进了学校。看着电视上张玉滚挑着重重的课本,在山路上艰难地行走,我的眼睛湿润了,他挑的不仅仅是课本,是大山里孩子们的希望啊!由于常年操劳,八零后的他脸上布满皱纹,比同龄人老了好几岁。最后听着白岩松为他念颁奖词,它是这样写的: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
是啊,多好的颁奖词,张玉滚,我永远记住这个名字,你是我们河南人的骄傲,你虽普通但最伟大,你展现人性最高尚的精神境界,你的精神会一直鼓舞着我们每一个国人,激励着我,努力,追梦!
中国感动人物事迹篇7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落下了帷幕。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我们心灵最深和最柔软处,发出动人的感动之声。
获得殊荣的,大多数都是普通人,没有人是为了今天的`奖台而选择自己独特的生活。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举动,只是因为忠于自己的内心,缘于爱。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爱需要传承。感动不只是一场晚会的激情,一次刹那间心灵的温暖,它需要落实到具体行动。诗人曾经说过:看一眼鸟儿的飞翔,就可以减轻心灵的重压,能激活潜藏在内心的某种渴望。感动,是我们内心被打开时的那一道优美的弧线。
看到那些人面对信仰和追求的义无反顾和淳朴,或许对今天习惯于功利也擅长于钻营的我们大多数来说,他们很傻。的确,他们傻的让我们为他们价值观的单一感到不可思议(尤其文化多元的当下),因为在追逐个人名利与权势时,他们却在为改善这个世界而努力,不单为了自己,为霞尚满天。是啊,他们宁愿为了乡村里的小孩子能学习,放弃了安逸的生活;他们宁愿住在丑陋的房屋,也不愿住豪华的房子……他们是为了什么?他们是为了让涓涓见沧海。
我看完后,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以及对这些伟大人物的敬佩。如果没有这些默默为社会奉献的人,如果没有这些舍己为人的人,如果没有这些不求自身幸福,只求他人幸福的人,我们的社会将没有了生机,没有了希望。这些伟大的人,我敬佩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