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先进事迹5篇

时间:2024-04-29 作者:Iraqis

通过事迹的讲述,我们能够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决策,通过事迹的阐述,我们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下是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工匠先进事迹5篇,供大家参考。

工匠先进事迹5篇

工匠先进事迹篇1

余忠杭,圆柱齿轮制造中心车工,中共党员,集劳动模范、先进个人、质量标兵、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于一身。

扎根岗位,勤奋好学

在几台硕大的新型数控车旁,一台卧式普通车床显得毫不起眼,余忠杭却把它当成自己的骄傲:“尽管数控车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但是一些特种零件还是需要更灵活的普车才能完成加工,普车对手上功夫的要求也比数控车高出很多。”带着这一份自豪,余忠杭时刻要求自己精进技术,提升水平,用自己这台被时光打磨得熠熠生辉的普车攻克那些数控车解决不了的难题。

不过,余忠杭并没有只守着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相反,他努力把自己锤炼成一个“多面手”,打造成一颗“螺丝钉”,随时准备向中心最需要他的地方出击。在熟练掌握车工技能的基础上,他又先后取得了钳工、蜗杆磨、动平衡等工种的操作证,在有需要时及时弥补中心人员空缺,协助突破瓶颈工序。现在,他还在继续学习新工种的操作技能,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取成长与收获。

兢兢业业,以身作则

在统一的工装之上,余忠杭时刻警记在胸前别上党徽,他用这枚闪闪的党徽提醒自己,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带动身边人齐头并进、勇毅前行。他时刻保持着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在质量问题上,余忠杭精益求精、实现了全年零件加工零超差、零报废。面对生产任务,余忠杭更是主动揽责,不怕苦,不畏难。

去年11月,某型号动平衡工序安排十分紧张。余忠杭投入到这场生产攻关战斗中。他说,只要工作需要,就竭尽全力做到最好。在他的感染之下,大家一起行动,最终成功在凌晨两三点顺利完成了任务。当大家走出生产中心时,天空中已经挂满了繁星。余忠杭说,那一天的星空格外美丽。

大胆创新,锐意进取

虽然普车更加灵活、适应性更强,但数控车床的生产效率和稳定性远高于普车。因此,余忠杭一直致力于工序的改善,将普车工序数字化,把需要大量技术和经验积累才能处理完成的工序简单化、普及化,以此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在完成的大量改善项目中,某零件空刀槽加工工序改善带给了他满当当的成就感。

某零件加工需要在零件内部深处角落刻出两个空刀槽,操作空间小、刀具难以标准化,此前先用普车车出刀具再进行加工,耗时长,刀具通用性差,一次加工合格率也低。余忠杭主动请缨,解决空刀槽加工难题。在一年多时间里,他自己购买刀具,动手改造,进行试验,终于研制出以“长条状刀身+刀头”为结构的新刀具,该刀具可以轻松深入零件内部进行操作,还可以灵活更换刀头适应不同加工要求,最为重要的是,新刀具可以应用到数控车上。利用新刀具加工,该工序合格率从93%提高至100%,生产周期由3至4天缩短为1天,从高难度工序变成了人人都可操作的简单工序。“我在这项改善里投入多,想法多,改善的效果也好。如今,这项改善不仅解决了中心多个复杂图号的加工问题,更是在全公司推广开来。每当看到我的改善成功解决生产难题,助力科研生产任务完成,我就觉得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余忠杭的话语里溢满了自豪。

独具慧眼,不拘一格

余忠杭能干、肯干、实干,但并不只会“蛮干”,他经常将日常生活的细节与工作的细节结合起来,诞生了一个又一个工作“小妙招”。

磨齿班对薄壁零件进行加工时,常常产生加工振纹,造成产品加工粗糙度不合格。当大家对这一问题一筹莫展之时,余忠杭从铜锣中获取了灵感:如果对锣增加配重,锣就振动不起来,怎么敲都敲不响。于是,余忠杭提出了“在零件上增加环形配重”这一方案,并自告奋勇亲手加工配重块,在一段时间的试验后,加工振纹这一“顽疾”果然手到病除。

中心打磨零件使用的研磨轮一旦磨损就必须更换,但其实长期与零件接触、磨损严重的部位只占轮体的五分之一。余忠杭从裁纸刀上得到启发,他将磨损部分车去,剩下的完好部分还能继续使用,这一举措将研磨轮的使用寿命延长了五倍,为公司节约了大量生产成本。

余忠杭说:“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从点滴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定能把事情做好。”热爱、用心、创新,正是在岗位上的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突破,才铸就了“劳动模范”这张金字招牌,更铸就了“余忠杭”这个比金子还要掷地有声的大名。这个名字正昭示着余忠杭取得的一切成就最根本的原因:“我,忠于航发!”

工匠先进事迹篇2

最近电台、电视台都在热播,提倡“工匠精神”。开始我糊里糊涂的,后来才知道什么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其核心是: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的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有一群人,视自己为普通的北京故宫工作人员,但其实,他们都是顶级的文物修复专家。每天的工作都是繁琐且又复杂的,在这枯燥的一天里他们认真地修复着各种文物,他们因精湛的技艺而被称作“文物医生”。故宫男神王津,16岁在故宫修钟表,39年没换过工作,没搬家。修复文物是穿越古今,与百年文物进行对话的一种特殊职业。去北京旅游,人人都喜欢到北京故宫看看,体验古代的传统文化,感受古代的气息,如果你看到一些精美、完好无损的文物,如挂在故宫里的古画,还有许许多多的古建筑,这些都是经过他们“文物医生”灵巧的双手,认真仔细修复过的,只为完好地保留和传承古文化,只为让外人知道我们中国古文化是多么博大精深,只为展现最美的一面给游客。

瑞士制表匠、制表商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们用心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维和理念。在工匠们的眼里,只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不倦追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正是凭借这种凝神专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得以信誉满天下、畅销世界、成为经典。

工匠精神包括:一是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二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社会发展需要科技进步,科技进步需要对规律的不断探寻。三是实事求是、实现创新的科学方法,是推进进步的内生动力。

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把一种热爱工作的精神代代相传。这种精神就是工匠精神。

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细致地去完成每一项任务,就像王津那样,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

?劝学》中提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细小的每一件事情开始,一点点的积淀。弘扬工匠精神,成就出彩人生。

工匠先进事迹篇3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目前世界上潜深最深的载人潜水器,其研制难度不亚于航天工程。在这个高精尖的重大技术攻关中,有一个普通钳工技师的身影,他就是顾秋亮——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二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职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席装配钳工技师。

10多年来,顾秋亮带领全组成员,保质保量完成了蛟龙号总装集成、数十次水池试验和海试过程中的蛟龙号部件拆装与维护,还和科技人员一道攻关,解决了海上试验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用实际行动演绎着对祖国载人深潜事业的忠诚与热爱。

作为首席装配钳工技师,工作中面对技术难题是常有的事。而每次顾秋亮都能见招拆招,靠的就是工作四十余年来养成的“螺丝钉”精神。他爱琢磨善钻研,喜欢啃工作中的“硬骨头”。凡是交给他的活儿,他总是绞尽脑汁想着如何改进安装方法和工具,提高安装精度,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安装任务。正是凭着这股爱钻研的劲,顾秋亮在工作中练就了较强的创新和解决技术难题的技能,出色完成了各项高技术高难度高水平的工程安装调试任务。

已近花甲的顾秋亮仍坚守在科研生产第一线,为载人深潜事业不断书写我国深蓝乃至世界深蓝的奇迹默默奉献。如今,他又肩负起了新的挑战——组装4500米载人潜水器。

工匠先进事迹篇4

在观看了《大国工匠》系列电视节目后,感触很深,影片讲述了8位不同行业的劳动者,用勤奋和专注,精益求精,创造奇迹,在平凡的岗位上脱颖而出成为一个领域内手执牛耳的精英与技能人才。

这些大国工匠大多出身于平凡的家庭,但是,他们没有随波逐流,得过且过,而是用辛勤的汗水,在有限的资源内不断提高自己,浇灌出成功之花,从而实现建功立业的理想。我们国家的底气,不仅需要高精尖的技术人才,还需要不畏艰苦,锐意创新的技术工人。他们可能是学历不高的普通人,但是他们通过锲而不舍的刻苦钻研和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诠释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至理名言,因为技术强国就是给我们展示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铁路人,如果都能继承大国工匠的专注专心、艰苦创新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勤勉敬业,书写一线工人不平凡的价值,聚沙成丘,那么我们的企业效益定会蒸蒸日上,水涨船高,员工也会增加收入,让普通员工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焕发出昂扬的斗志,全身心地投入生产中,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现在,合机给一线的普通员工提供了许多发挥自己特长的平台,比如技能大师室、各类技术比武与技能竞赛等,它们给青工们提供了张扬青春展示自己的机会,不怕你有能力,就怕你不敢来,新时期的铁路诗篇,等着我们来书写!

工匠先进事迹篇5

“学技术是其次,学做人是首位,干活要凭良心。”胡双钱喜欢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这也是他技工生涯的注脚。

胡双钱是x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高级技师,一位坚守航空事业35年、加工数十万飞机零件无一差错的普通钳工。对质量的坚守,已经是融入血液的习惯。他心里清楚,一次差错可能就意味着无可估量的损失甚至以生命为代价。他用自己总结归纳的“对比复查法”和“反向验证法”,在飞机零件制造岗位上创造了35年零差错的纪录,连续十二年被公司评为“质量信得过岗位”,并授予产品免检荣誉证书。

不仅无差错,还特别能攻坚。在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和大型客机项目的研制和试飞阶段,设计定型及各项试验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特制件,这些零件无法进行大批量、规模化生产,钳工是进行零件加工最直接的手段。胡双钱几十年的积累和沉淀开始发挥作用。他攻坚克难,创新工作方法,圆满完成了arj21—700飞机起落架钛合金作动筒接头特制件制孔、c919大型客机项目平尾零件制孔等各种特制件的加工工作。胡双钱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一定要把我们自己的装备制造业搞上去,一定要把大飞机搞上去。已经55岁的胡双钱现在最大的愿望是:“最好再干10年、20年,为中国大飞机多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