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要以鲜活的案例和细节描绘先进人物在实践中的创新和突破,激发读者创造力,在日常工作中,大家都会接触到事迹,对发生的事迹都比较熟悉,我们怎样完成事迹材料呢,下面是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青年抗疫典型事迹8篇,感谢您的参阅。
青年抗疫典型事迹篇1
东昌里社区书记李桂芳。她是一名军嫂、是社区党委书记中的老将。今年,她自觉放弃休假回老家,主动担当在抗疫工作一线。大年三十当天,她和她的女儿一起在社区防疫工作中度过。她90后的女儿主动支援社区工作,加入到防疫材料张贴、发放明白纸的工作中。这是两代人的共同坚守,也是家属对于一线防疫工作的支持,更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底气和希望。
从大年三十之后,她从未停歇。在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过程中,她都亲自部署,全力推动,带领全体社区工作人员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社区居民纷纷称赞说,东昌里社区李书记,工作上热情与耐心,事业上坚定与执着,是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真实写照。
紧紧依靠群众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紧紧依靠群众,汇聚起众志成城共同抗疫的磅礴力量。东昌里社区副书记张森,大年三十当天晚上接到任务,放弃和家人看春晚团聚的时间,在家中用电脑立即工作,对重点人员进行排查,告知其一旦有发热等症状及时与社区联系,一直工作到初一凌晨。这真的是在工作中跨年。
执勤点位上工作认真,在东昌里一期严格落实小区出入口各项管理,在防疫工作的初期就将防疫各项标准管控升级,发动党员、楼门栋长、居民志愿者和进出小区的群众加入社区防疫宣传工作中,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把休息留给别人,把工作留给自己
把休息留给别人,把工作留给自己。东昌里社区残疾专干曹学军,大年三十,不是当天值班的他正在亲戚家团聚,听闻要走访入户下发明白纸等宣传材料的通知后,主动向社区书记打电话主动请缨,并当即从亲戚那边回到社区发放各类宣传材料整整一天。从大年三十到现在,一天也没有休息过。
主任说让他休息一天,他说我离家近,家里也没啥事,让别人先休息吧。每天值班之余,都回到社区继续做残疾人相关工作。连日来,他主动值夜班,在没有排夜班的时候就去替值夜班的同事站岗,并主动问其他人说谁有事需要值班都找他。社区书记称赞他说关键时刻真给力,是一位用行动诠释担当的好同志。
青年抗疫典型事迹篇2
“你好,我是一名大学生,想申请当一名志愿者。”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是一名大学生掷地有声的请战书。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返乡在家的大学生王文静,没有宅在家里,而是主动加入到社区防疫工作中来,自此在防疫一线中出现了一道靓丽的彩虹,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着这片土地。
返乡大学生王文静,现就读于西安培华学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本来她可以像其他学生一样放假在家,足不出户,但她怀揣着勇于担当的理想信念,利用学习后的闲暇时间,主动找到当地的北安社区,承担起了社区信息录入工作,积极主动投身到社区抗击疫情的战役中,她在疫情防控期间,负责对返隆人员、居民入户排查表和对隔离人员进行体温信息录入工作。
“隔离不隔心”。在此期间,她还跟随社区干部走家入户为居家隔离人员送去所需物品,为儿童送去书籍。同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疫情排查,发放防控宣传单页,粘贴隔离通知单,提醒社区居民戴好口罩、减少外出,不要到人员密集场所,加强个人防护。王文静工作积极细致,对内信息录入,对外宣传排查,不仅彰显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还得到社区居民和社区干部的一致好评。
年轻的大学生王文静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致敬“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逆行者。
青年抗疫典型事迹篇3
应红丽,女,44岁,中共党员,青云谱区人大代表,青云谱区岱山街道尧顺社区书记、主任。
在中国传统新春佳节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传染病席卷大半个中国,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命安全。疫情意味着命令,责任意味着行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应红丽带领社区干部一道,全身心的投入到防控战斗的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代表为人民”的铿锵誓言。
尧顺社区是刚成立不到两个月的新社区,社区有三千多住户,一万多常住人口,属典型的城乡插花地段,为开放式小区,人员结构复杂,人口流动性大,同时小区各种社会配套设施相较完善,店面有160多家,疫情发生后她亲自带领社区干部到每家店面做解释宣传工作要求暂停营业,通过不断地宣传和说服,店主都自觉关停店面。目前,对外开放的有一个中型象湖农贸市场,七个大小不等的超市及四家水果店,以及多家药店等保民生的店面营业。
“我是人大代表,有着丰富的群众工作基础,我是群众选的,我理应为群众做点事”在防控第一线,她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自疫情暴发以来,她带领社区干部始终奋战在防疫第一线,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的先锋楷模作用,让奉献精神闪烁光芒。时刻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了第一位,把风险留给自己,忘我工作,充分展现了一位新时代人大代表的亮丽风采。
她,事无巨细、亲自参与
疫情就命令,防控就是战场。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战中,应红丽代表深知该战役责任重大,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带领社区干部制定了严格的防控措施。一是广泛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防范意识,引导社区居民不出门、少出门,不到人多的地方聚集,出门戴口罩、戴手套,正确佩戴防护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学习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身体免疫力。该同志亲自录制宣传音频,利用小喇叭在小区循环播放,同时为确保宣传到位,印发了数千份宣传单,贴到每栋楼的`每个单元,对个别人员进行上门入户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落实责任制,坚持以制度管人,细分工作责任,把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形成防控疫情人人有责的工作态势;三是对小区封闭进行管理,封闭小区部分出入口,在主要出入口设卡,对进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登记和测量体温,严密监控小区的进出人员的身体状况,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隔离,确保小区居民不发生疫情。四是加强社区卫生保洁,落实病媒消杀措施,严格落实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对电梯按键、门把手、门禁开关等高频次接触设备要重点清洁和定期消毒,设置废弃口罩回收桶和回收点,并集中销毁;五是加强重点人群的管控,全面落实重点人员居家隔离管理制度,加强返乡人员排查管控,尤其是对在疫情期间有过武汉出入或接触史的人员登记造册,摸清疫情期间的活动轨迹,切实筑起群防群控的最严防线。当她排查出居住在北区7栋1001室的苏秋香夫妇来自武汉时,她第一时间向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汇报后,迅速对其采取隔离措施。
她,不惧风险、坚守一线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爆发,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由于该病毒的潜伏期长、传染性强、危害大、潜伏期会传染等特点,同时小区属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多等方面,给防控工作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加上社区干部大多不具备医护的专业知识以及口罩等防护设备严重缺失,防控工作充满了风险。应红丽同志没有惧怕,而是主动跑到防控工作的最前沿。她带领社区干部,在有限的防护设备条件下,近距离接触每一位社区居民和来访人员,进行宣讲、登记、体温测量、把守卡口和护送隔离人员。
她,忍辱负重、坚持原则
在举国上下都在齐心协力抗击疫情时,由于认知上的差异,仍有不少人员对疫情的危害认识不足,对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不理解、不合作、不支持、甚至出现排斥、抵抗等行为,强行冲岗,公共场合不戴口罩,有事没事在小区闲逛、聚集,故意反复出入卡口,拒不接受体温测量,谩骂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等现象时有发生,她总是耐心的给他们做思想工作,给他们讲解国家政策、疫情的危害、防控的知识与重点,以及不做防护可能带来的危害等知识。她常对社区干部说,只要疫情不在小区出现、只要居民身体健康,受点委屈没什么,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产党员的宗旨。
她,舍家为民、不计得失
应红丽,一个弱女子,疫情发生后,作为社区负责人的她,就不再是个弱女子了,而是强者,在得到父母、丈夫、孩子的理解与支持下,她全身心地投入到防控工作当中,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后,一直都在防控岗位上,部署工作、落实措施、小结分析、查漏补缺、总结上报、小区巡逻、劝离聚集、宣传讲解等已经成为她的工作中心词。她,是个孝子,父母今年都已经八十多岁了,是需要子女照顾的年龄,疫情发生后,她却无暇顾及年迈的双亲;她,是个好妈妈,和放假在家的女儿却没有时间说上半句话,每晚她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看到的是已经熟睡的女儿。
她常说:社区是我家,为社区做点事情是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何况我还是一名人大代表,群众选我,我理应为群众做点事!”
青年抗疫典型事迹篇4
自2月2日接到通知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11名志愿者便前往滨江新区长林社区配合当地同志开始了他们的防疫抗疫工作。他们中有年逾50的“老革命”、也有刚刚入职的“小同志”;有年富力强的“大丈夫”、也有敢打敢闯的“巾帼英雄”。
2月3日,第一轮入户调查和宣传工作开始了。此时正值疫情高发期,家家门庭紧闭,叩门时要么半天无声、要么大声一句“搞么子的!”面对群众的不理解,52岁的钟涛不停地往返于门房和楼栋间,一遍遍地敲门、打电话,直到业主理解配合调查为止,一天下来衣衫已经不知道被汗水浸湿了几次。陈瑞静,一名年轻的“90后”,听说一位同志因交通受阻无法参加时,便主动请缨承担长林安置小区25户近100人的入户调查工作。该小区属无人看管小区,人员混杂,没有基础数据,入户难度大。陈瑞静没有半点怨言,耐着性子挨家挨户敲门,逐一宣传解释。在她的努力下,长林安置小区是该社区中最早一批完成入户调查任务的小区。
随着疫情的发展,第二轮疫情防控大走访大排查工作于2月8日启动。这一轮的走访排查将居民的健康状况纳入调查范围,要求更高,内容更细,任务更重。为更好地完成调查任务,退伍老兵燕晓军同志自掏腰包购买红外线测温计,冒着可能被感染的风险逐门逐户地为居民测量体温,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位住户。年强的小伙熊鑫负责洪森新世界61户195人的摸排工作,是所有摸排任务量最重的,涉及到的外地返乡人员也最多。为了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结果精准,他在完成入户任务后,还需要认真核对体温数据,反复确认摸排结果,经常到夜深了才回家。
2月9日,根据防控工作需要,全县对住宅小区、家属区实行更加严厉的“211”管制措施,凭临时通行证出入。元宵节当天,为了不影响电信和发改局家属区42户住户正常出入,志愿者陈鹏、王慧敏互相配合着,把刚刚到手的临时通行证加班加点地送到每位住户手上,直到6点半才在家人的催促中回到家中欢度元宵。
这些只是自然资源和规划和规划局志愿者们的工作瞬间,他们全身心地为滨江新区疫情防控工作奉献自己心血。他们聚在一起,为了那共同的目标——“疫情早点结束,春暖花开的日子早点到来!”
青年抗疫典型事迹篇5
在抗击疫情阻击战中,一批80后、90后脱颖而出,在“逆行人群”中形成了一道年轻靓丽的风景线。他们职业不同、分工不同,相同的是满怀着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爱与责任。开原市中固镇青年党员张笑涔就是其中的一员。
张笑涔,男,33岁,中共党员,2010年参加工作,现任开原市中固镇副镇长、孟家寨村包村工作队长。分管民政、扶贫工作,服务对象以困难群众、老年群众为主,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中,张笑涔第一时间深入到辖区低保户、五保户、扶贫户和分管服务对象家中,通过开展消毒防疫走访的实际行动为困难群众和老年群众提供安全保障。期间结合全镇老人防护安全、辖区养老院防疫存在的隐患,张笑涔逐一堵塞防护漏洞,确保老年人防疫工作万无一失。此外,围绕包村工作,张笑涔带头开展排查和防疫阻击工作,连续30天按时值守,有效保障了孟家寨村防疫工作的有序进行。
一、心系服务对象——访民送“安全”。中固镇政府三楼第4办公室,五保户李大叔一年总要跑上10来趟,有时是去找民政干部咨询扶贫政策,有时干脆就是拉家常,对此,民政干部张笑涔总是来时一杯茶,走时有相送。今年的1月25日,刚好是大年初一,李大叔怎么也没想到,民政干部张笑涔防疫走访第一个就来到了他家。笑涔说:“李大爷,我知道您自己独居,您的年纪大了,你们家的防疫我来做!这期间你如果有什么需要就和村干部或者我联系,需要外出一定要戴好口罩……。”像李大叔这样的五保户,中固镇还有很多,疫情防护工作开始后,虽然各个村都建立了各自的排查走访台账,但张笑涔还是放心不下,他对自己分管的低保户、五保户、扶贫户逐一进行了入户消毒防疫走访与登记。与各村进行的是否外出登记不同,张笑涔的台账上对这些家庭、特别是老人的需求情况进行了详实的登记,第一手掌握服务对象生活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逐一化解,破解了疫情防控期间的困难群众、老年群众突发情况的发生。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张笑涔义务为困难群众、老年群众进行家庭防疫消毒1000余次,代为购买药品、食品、生活必需品30余次,张笑涔的真情服务,让辖区困难群众,特别是老年群众真正体会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张笑涔说:“把服务送给最需要的人,我的服务才算到位。”
二、织密安全防线——安民解“难题”。通过深入实地的防控疫情排查走访,张笑涔发现三个问题,一是老年人对疫情防控工作重视不够,二是家庭防护中对老年人的安全防护重视不够。三是辖区西地村福寿养老院人员密集存在防控隐患。对此,张笑涔立即着手一一整改。对于老年人对疫情防控工作重视不够和家庭防护中对老年人的安全防护重视不够的问题,张笑涔逐村进行走访排查,实地了解老龄群众对疫情形势的掌握,对于思想观念淡薄的,及时进行劝阻,对于家中子女不关心老人防疫,不为老人出行准备口罩的,立刻进行批评教育,对于家庭防护工作自觉积极,尤其是关心关爱老人的典型认真进行登记,作为文明家庭评比工作的重要依据。农村工作没有捷径,要知道群众的心,就得见群众的面,就这样一个村一个村的走,一家一家的劝,张笑涔用最基础的走访工作,有效地堵塞了疫情防控工作中关于老龄群众的防控漏洞。除此之外,关于老人还有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中固镇西地村福寿养老院。该养老院共有养员?人,工作人员?人,疫情防控期间,正值春节,亲戚子女的探望、工作人员的频繁外出、养员的衣食起居的聚集处处都是隐患。对此,张笑涔亲自与院长沟通,阐明利害关系,最终达成以下共识:一是疫情防控期间养老院谢绝探望;二是回家与子女团聚的养员,待疫情解除后方可返回;三是工作人员里不出外不进,采购物品通过电话联系,避免见面;四是对现有养员进行摸底排查,对于养员与亲属近期有接触的,掌握亲属出行情况,涉及到疑似地域的必须进行隔离。五是采取二十四小时监控,全面掌握养员实时动态,避免安全隐患。经过紧密的.工作部署,疫情防控期间,该养老院日常养护工作稳定有序,养员及家属对于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均表示理解和支持。
三、坚守防疫岗位——护民保平安。困难群众、老年群众,对于这些分管工作,张笑涔做到了疫情防控细致入微,对于自己的包扶工作,张笑涔更是尽职尽责。在张笑涔的建议下,他所包扶的孟家寨村第一个建立起疫情防控党员志愿者团队,有了党员志愿者的值守,孟家寨村的百姓安心了,也更与党员干部交心了。老百姓都知道,镇里都派出干部来村里支援,我们村民自己更要自觉。从1月25日,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以来,连续30天,张笑涔每天都要来村里站上属于他的那班岗,村干部知道,上岗前,笑涔刚刚走访回来,大家心疼的说:“老弟,你回家歇歇,你的这班岗,我们替你值。”笑涔说:“再苦再累,我也要站好这班岗,这是我的职责所在。”是啊,是责任感、使命感让他义无反顾投入到抗击疫情工作中,工作之余他也想念家中尚且年幼的两个孩子,妻子和他都奔赴在各自岗位,孩子只好由年迈的父母来带,父母身体好吗?孩子懂事吗?紧张的工作让他无法顾及周全,他坚信,国家这个大“家“好了,才有小家的幸福,自己的工作做好了,才有颜面面对父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张笑涔情系辖区困难群众、老年群众,扎根农村,服务村民,在抗击疫情工作中,以实际行动彰显了青年党员的无悔青春!
青年抗疫典型事迹篇6
在抗击疫情的一线,风险无处不在。无论是患者体征的轻微变化,还是一个造成污染的漏水点,都有可能潜藏着危机。每一次化险为夷的背后,都有一个关于责任感和专业精神的故事。
赵童:那一刻我只想着救人要紧
正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病房查房的人叫赵童,是河南省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医生。几天前,看到这位80岁的新冠肺炎患者情绪低落,他和主治医生反复询问,但老人始终表示自己只是有些乏力。
赵童判断老人表现出的体征只是冰山一角。经初步诊断,老人虽仅有腹胀表现,但符合“急腹症”特点,急需进行ct检查,以确定是否有肠梗阻或肠穿孔等危及生命的病症。没想到刚做完ct回到病房,老人的情况突然恶化,各项指标开始报警。
目前老人各项指标已恢复正常。截至目前,在赵童和队友们的努力下,他们负责病房的大部分危重症患者已经转为轻症,30名患者治愈出院。
胡晟民:用年轻的肩膀担起责任
医务人员想方设法救治患者,消防员们也在疫情防控一线全力以赴。洪湖市人民医院老院区是当地7个定点接诊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之一,由于排污系统设备老化,医疗废水无法处理和排出,外溢风险很大。洪湖市消防救援站的7名90后消防员组成了“医疗废水输转党员突击队”,承担起每天医院的医疗废水清运、处理任务。
正和队友一起爬上6米高储罐罐顶的小伙子叫胡晟民,今年刚满22岁,他的爸爸和爷爷都是消防员,从小耳濡目染,如今接过接力棒的他,每次任务也总是冲在前面。设备连接好,抽水开始,这也是最容易出现漏水和喷溅的时候,之前还发生过意外。
后来胡晟民和队友们顺着水线找到了水带上一个极小的漏水点,才排除了隐患。从那以后,他们在抽水作业时也更加谨慎。
强忍着恶臭味,经过2个多小时的紧张抽水作业,近20吨医疗废水全部抽进了环保污水运输槽车,胡晟民和队友们再将这些医疗废水输转到9公里外的污水处理点进行处理。而这样的输转,他们每天要重复两到三次。截至目前,胡晟民和队友们已累计输转医疗废水500多吨。
青年抗疫典型事迹篇7
华江二委社区党委副书记宋绍红,在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初期,就按照街道要求全面了解自己网格中各楼栋的信息,排查外地返津人员。自从大年三十疫情防控攻坚战打响之日起,她就坚守在工作一线防控岗位,她所负责的网格中一位在隔离期的居民想要购买温度计和蔬菜水果,当天,她为了确保隔离居民的正常生活,立刻从网上购买日用品并亲自送到这位居民家中。除此之外,她还陪同社区独居老人购买蔬菜水果和日用品,并帮助老人送到家中。有一天晚上9点多,她刚刚完成一天的工作到家,一位独居老人打电话告知宋绍红身体不舒服,可能是心脏问题,宋绍红立刻和社区书记曹毅联系,并一同前往老人的家中,同时给老人的儿子拨打电话告知老人的情况。当她们到老人家里时发现老人呕吐不止,宋绍红再次和老人孩子取得联系,这时老人儿子及时赶到,老人的孩子说应该是颈椎引起的反映,没有大碍,宋绍红和曹毅这才放心离开,当她回到家时已经是晚上10多了。
宋绍红就是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社区工作者,疫情防控期间坚守社区大门的同时,还要为居民生活琐事奔波。她曾说:“居民的事情都是大事,居民有任何需求,我们都应该第一时间去了解。尤其现在是疫情期间,居民生活有很大的不便,保证居民正常生活更是我应该做的。我累一点没关系,看到居民脸上的笑容所有的疲惫就都烟消云散了。”
青年抗疫典型事迹篇8
覃凤美,作为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同时又是一名普通的党员,自从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和所有奋战在抗“疫”战线上的所有“战士”一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全力以赴做好本职工作,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而努力。
她,瘦小的身躯里充满了大大的能量。她总是骑着电动车,为值守关卡的工作人员送水、泡面、纸巾等物资,同时做好考勤、排班、协调等工作。只要镇北社区关卡守护群有人提出需求,她便有求必应,急人之所及,第一时间赶到需要帮助的同志身边。无论刮风下雨,总能看见那一抹穿梭于生活小区、巷口的身影,哪里需要,她就去哪里。镇北社区共设置有29个关卡点,做好这些关卡点的后勤保障工作并非易事,但覃凤美同志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她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自1月28日以来,覃凤美同志和全体镇北社区的所有工作者、党员志愿者,街道办同事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备齐疫情防控宣传单、入户登记表等赶往社区各个小区、街道楼幢,街巷进行入户防控排查、信息采集。前期作为社区“防控小组”,主要负责不间断地对社区开展宣传、巡查、排查、入户走访等工作。同时通过移动喇叭,张贴横幅,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把防疫知识传递进市场、小区楼幢。为确保不遗漏一个家庭,做到无死角全覆盖,每天都要穿梭在每一个楼幢,每一个单元,每一个住户之间进行采集,排查登记。与此同时,发挥党员的积极性,组织开展流动党员疫情防控宣导,为疫情防控自愿爱心捐献等工作。
她说:“防疫工作尚未成功,仍需努力。经过这次的经历与考验,在今年后的工作中,我将会以更加饱满热情,更加自信地投入到社区的工作中,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是的,正如覃凤美同志所言,目前,我们仍需咬紧牙关、齐心协力抗击疫情,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