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调查错别字调查报告最新5篇

时间:2023-07-24 作者:Kris

大家在写调查报告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回顾调查的发展过程,只有内容全面的调查报告对我们的工作发展才有帮助,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找调查错别字调查报告最新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找调查错别字调查报告最新5篇

找调查错别字调查报告篇1

xx小学

调查员:xxx

调查时间:xx年10月4日11月16日

调查地点:学校附近的街头

调查目的:搜集街头的错别字,交流感受,并思考为什么会写错别字,最后向有关部门提出改正。

调查材料分析:行走在街头,各类城市广告、宣传画廊、招牌、标语牌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错别字,调查发现,街头路边上各种招牌、广告不规范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错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成语,用繁体字等。

如新形象写成新形像,一些服装店把一见钟情写成衣见钟情、三国演义写成衫国演衣、挑三拣四写成挑衫捡饰、家具写成家俱、摩托车写成么托车、百依百顺写成白衣百顺。滥用简体字的情况还经常存在于各种手写的告示上,有的错别字如果不经琢磨、推敲甚至考究一番,还真有点难以辨认呢!

在调查的102个街头广告中,有48个出现了错别字,错误率达到47.1%,错别字的样式也是五花八门、花样繁多。如:将打折写成打拆寻人启事写成寻人启示停车写成仃车更有甚者,将防火栓写成放火栓,看后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啼笑皆非!

通过本次调查,我认为街头错别字的出现主要原因是:

写字人文化水平较低,对汉字的使用随意;

同音字混淆;

形近字混淆;

字义分析错误;

多笔少画。

针对上述现象我认为,字如心画,只有把做人放在首位,注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提高文化素养,树立优秀品质,培养创造能力,才能成为对社会既有用又有益的人,也才能成为一个有智慧、有思想、有个性气质的人。

找调查错别字调查报告篇2

调查时间:

11月17日

调查地点:

菜市场街头的店铺

调查目的:

寻找街头错别字,关部门提出建议,并改正

调查材料分析:

走在街头,各类城市广告,招牌,店牌,标语牌看见各种各样的错别字,我共调查啦30家店牌和20张广告牌,有7家店铺乱用谐音乱改成语,乱改诗句和词语。有5张广告牌字普遍存在,有的乱用繁体字,有的乱用简化字……除了广告牌上有错别字,各种服装店,各种餐厅的店铺牌上也有错别字,如:服装店把‘一见情钟’写成了‘衣见情钟’,把‘三国演义’写成了‘衫国演衣’,把‘挑三拣四’写成了‘挑衫捡饰’。有的错别字,如果不经啄磨、推搞甚至考究一番的话,还真有一点难以辨认呢!

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街头错别字出现,主要有以下的几点成因:

1、在生活当中,有很多近似的字如:‘在’和‘再’、‘拆’和‘折’

2、现在,同学们的生活中,错别字、繁体字、简化字,也少了很多。甚至可以说,只有一两家店。我觉得,这次调查对我们的生活很有帮助,1万,以后能多组织这样的活动。

针对上述现象,同学们提出啦如下建议:

1、多组织这样的活动。

2、看见了店铺看有错别字,修改不规范的字。

3、大家应该积极学习汉字,正确使用汉字和成语。

汉字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

找调查错别字调查报告篇3

今天,郑老师让我们给同桌的作文本里找错别字。我发现林清的作文本里有25个错别字,而我只有10个。

我一看,啊,都是一些要很仔细才看得出来的小毛病:横不穿头。弯钩没有钩,部首错了等,的错别字。这些明明都不应该错啊!

原来是因为我们平常的疏忽大意,还有就是因为我们养成了做完作业,作文后不检查的坏习惯。只顾着快点完成作业,所以就造成了作业中有错别字的.现象。据我统计分析,全班至少有20﹪的人以上所有作业错别字高达50个。

错别字总共可以分为四大类:

一、写字时漏写笔划。这些错一般是因为写字时的随便而造成的。很多同学认为多一划少一横都无所谓。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就像我们课本里的一篇课文:《一点值万金》一样,少了或多了一笔就不是原来的那个字了

二、写错字的部分。有些人因为不熟悉这个字粗心大意就会很容易把字写错。

三、形声字难辨别。因为很多字的发音都想似或相同,有时候一些同学做作业快就不在意,很多错都是在这里出。比如“辩”和“辨”虽然他们发音相同,但字和意思却完全不同。又比如“蓝”和“篮”同样也是字和意思不同,音也有些不同,因为“l”和“n”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有鼻音,一个没有鼻音,由此很难辨认,导致容易出错。

四、形近字就像孪生兄弟。形近字是因字太相似而把字混乱。这种例子有很多,例如“太”、“大”和“天”,看,这三个字都只相差一笔,就像上面说的一样,多一笔,少一画不仅字不一样,连音和意思也改变了。

以上这错别字“源头”据数据分析,很多同学都错在第三类和第四类,希望大家能认认真真,工工整整把字写好看,把我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汉字写好。不给错别字留机会!

本次调查报告到此结束!

找调查错别字调查报告篇4

调查时间:20xx年11月18日

调查地点:超市、菜市场、路边

调查材料分析:

1.菜市场有一地摊上卖萝卜,而他把“萝卜”的“萝”错学成了“罗”,成了“罗卜1元”;

2.某一灌汤包店来自天津,然而他把“汤”错写成了“荡”,从而成了“天津灌荡包”;

3.在一家暑假班旁边写着“门口亭车”,他把“亭”写错了,应该是“停”

4.还有一家家具店把“家具”的“具”写成了“俱”,变成了“鸿运家俱店”;

5.某小店售卖筷子,但他把“筷子”的“筷”写成了“快”,成了“快子3.5一包”;

6.某食油日杂连锁店的“连”错写成了“链”,变成了“链锁店”;

7.某馄饨店的招牌就是馄饨,可他把“馄饨”的“馄”写成了“混”,从而成了“混饨”。

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错别字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点成因:

1.现代人的文化水平有点儿低,有些人明知道是错的,却还习惯性的写错;

2.有些同音字容易搞混,如:以,已;在,再;想,响等;

3.有些形声字容易搞混,如:己,已;概,慨;既,即;极,级等;

4.现代人对汉字的态度太不认真了,导致街头的一些招牌字出现了错误。

针对上述现象,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建议;

1.监管部门应该加强管理,使街头错别字彻底消失;

2.倡议商家制作标准、规范的广告牌;

3.建立调查小组,向监管部门反映情况。

找调查错别字调查报告篇5

调查目的:

我们要减少或消灭错别字,提高同学们的作业质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调查经过:

我们小队五人各自把自己的作业本上的错别字都找出来,我满怀信心地打开le我的作业本,一页一页慢慢检查。连翻了五六页,都没有看见一个错别字,顿时,我信心大增,看来我的作业本上错别字很少,正确率很高啊!哪知我又翻了一页,一道鲜红刺眼的红叉映入了我的眼帘,我仔细一看,原来是我把”衰老“的”衰“字少写了一横,导致这个词写错了。之后,我就没再发现什么错别字。

调查结果:

经过我们小队的调查,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写错别字的原因:

1、同音字混淆,如:在—再,动—冻……

2、形近字混淆,如:己—已,入—人……

3、多笔少画,如:洒—酒,蒙—

4、字义分析错误,如:和—合,及—急……

5、由于心急而出错,写着前一个字,却在想后一个字。

6、对字形记得不牢固而出错。

调查建议:

1、把错别字写到一个本子上,再经常记忆。

2、把字记牢,较难字编成一首儿歌。

3、把同音字,形近字进行组词和造句训练。

4、写完字以后,多读,多检查。

最后,希望大家不要写错别字,做到规范用字,规范写字,养成良好的习惯,展现我们中华语言文字的魅力。